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华兴传 > 第156章 京城事务6

华兴传 第156章 京城事务6

作者:山高路远月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6 23:57:45

刘度笑了笑,问他内库怎么办?宫里没钱,君上如何应对内外乱局?还有朝堂诸臣,耗费稍稍一大,便会寻求内库支持,一旦亏空,尴尬的可是君上一人。

胡英怀沉思良久,最终无奈地摊摊手,表示无法可想。

刘度这才转回到福瑞昌一事上,直言若是福瑞昌能给宫内带来收入,也算有所弥补。

此话一出,胡英怀顿时大惊失色,没想到刘度脑洞大开,居然打起了亲自下场的主意。

有宫内支持的福瑞昌,还不得飞到天上去?

再加上华兴,他这个两广总督,可就妥妥地坐到火山口上啦。

由此推展开来,简直不敢想象。

还有一条最为关键,那就是此事真的能成吗?直接拦路征税都能搞的一地鸡毛,若是参与到商业算计之中,可是百倍千倍的复杂,福瑞昌与宫内联手,真能给朝廷献出巨额收入?

我朝盐引政策,与此大同小异,可扬州城内的那些大盐商,哪个会替君上分忧解难?

刘大人敢为天下先,可有想过自身安危?

粉身碎骨仅是开始,家破人亡亦难避免。

面对胡英怀的质疑,刘度坦然一笑,表示为君上筹谋,乃是臣子本分,岂能在意自身祸福?

既然入阁,那就得把皇家之事放在首位。

一时间,如当日喻安庆到访一般,讨论到第一项事务,堂内便陷入久久沉默。

转换话题,胡英怀又问起羽家一事,是否继续往下推进。

刘度点了点头,表示给羽胜麒一个援辽副总兵,难度应该不大,问题是那些久居南方的达兵,实力到底如何?若是赶去送死,可就有些难看了。

胡英怀摇摇头,表示达兵实力或许不足,但在华兴火器的加持下,定然不同凡响。

随后,胡英怀又说起华兴火绳枪的厉害,以及邓士良亲眼所见的达兵训练场景,绝对是脱胎换骨一般的表现。

华兴人不是诚心招抚嘛,那就先从火绳枪谈起,试试其对朝廷的忠心。

达兵千里赴辽,胡英怀打的可是一石二鸟的算盘。

既然涉及华兴,刘度便向胡英怀问询,对招抚有何规划?

胡英怀叹了口气,表示招抚仅为短期策略,从长期来看,还需强大军力支持,才能将华兴压制在崖州一隅之地,确保其势力,一直在官府控制范围内。

由此一来,与大人所说的壮大福瑞昌,进而为内库牟利的计划,多少有些冲突。

刘度给出的建议,就是两者都需周全,据说华兴宝物、白银不计其数,至少在近些年,冲突应该不大。

招抚嘛,总要让华兴多出些血,下一步才好管理嘛。

刘度说的直白,胡英怀听后大笑,直言大人筹谋,算盘打的可比下官精多了。

关于羽家之事,刘度同样作出表态,近日会拿到内阁讨论,争取早日见到广东火枪兵赴辽。

随后,刘度又叮嘱胡英怀,元启帝对华兴宝物十分挂心,你可得善加筹谋,确保那些好东西,尽数运来京城。

至于能给自家带来多少好处,还是直接去找皇帝谈,跟内阁那帮人精磨牙,你能得到啥好处?......

议过大事之后,胡英怀又说起莫行云的情况,到底是留在京城出书、挣钱,还是随自己返回广东?

另外,千里赴京,莫行云居功至为,本身又有举人功名,若是大人有心,为其谋个职位,也算一条出路嘛。

刘度笑着摆摆手,直言莫行云为人机警有才,确实是块好材料,只是其与华兴纠缠太深,一旦公开出来,你我都会陷入被动。

因此,岳、温二人滞留京城,莫行云就得一直跟着,才能确保不出意外。

这个雷,绝不能轻易炸开。

说到这里,胡英怀不由轻叹一声,提出这次返回广东,干脆将三人悄悄带走,彻底消除隐患。

刘度挥手表示不必,留着岳、温二人在京,还有其他用处。

福瑞昌在广东开拓,离不开华兴鼎力支持,同样,把这二人抓在手里,才好向华兴要价。

新作物推广即将展开,稳住京城二人,天津那边才能卖力气,大局如此,莫行云的使命还得继续下去。

招抚达成之前,此二人留下的好处,可比离开大得多。

唯一需要牺牲的就是莫行云,好处未必能捞多少,风险却与岳、温二人相同。

等过了这段敏感日子,京城官员接受了华兴归乡的现实,或许才能解除警报。

到那时候,莫行云转型为文学大家,倒也是桩美事。

当然啦,若是人家不愿意,咱们也不能强来。

参与了这么多机密之事,他也不适合再留在你身边啦,至于授官,还得缓缓图之。

听刘度说出打算,胡英怀只能点头称是。

千里赴京,许多计划中事情,早已面目全非。

最后,胡英怀又说起罗治盛提出的“镇海将军”一事,不知妥当与否。

刘度听后抚掌大笑,直言太保守啦,招抚不是儿戏,给的多才能拿的多,想把华兴人当傻子玩,难度似乎有点儿大。

放手而为,才能为朝廷索来更多“宝物”。

叙谈之间,胡英怀又将邓士良、詹宏举唤到堂上,引荐给刘度认识,其间对邓士良大加夸赞,若是能借送炮之功,升上一级、半级,才能显出皇恩浩荡。

......

奔走之间,胡英怀先后接受两次宫内召见。

第一次见面,元启帝感兴趣的是那些新奇礼品,胡英怀谈的却是两广安危,并提出辽饷自留的建议,两边没对上版,交流自然算不上和谐。

第二次就要好多了,元启帝破天荒地同意了自留建议,同时让胡英怀加快招抚进程,将那些宝物尽速运来京城。

老奸巨猾的胡英怀改换策略,一边满口答应下来,说了许多皇上圣明的奉承话,一边顺杆往上爬,表示广东俱是些野蛮人,若是没有朝廷支持,如何护持“宝物”周全?

数千里的路途,还需亲信之人参与其中,才能确保万事无忧。

一席话下来,顿时让年轻的元启帝陷入沉思。

留下余味之后,胡英怀再次开启奉承**,并信誓旦旦作出保证,榆林港内的所有宝物,都会进入咱大燕皇宫。

之后数日,王明瑞、李献聪等人先后来访,中间还穿插着各种宴席安排。

昔日同僚、同期友人、湖广老乡、两广官员等等,都是胡英怀需要刻意拉拢的对象。

与此同时,邓士良来到吏部文选司,从李献聪手中,接到了潮州府通判的任职文书。

半年来打捞火炮、千里送炮的辛苦,总算有所回报。

胡英怀给他的任务很简单,那就是主抓练兵,将南澳副总兵何宗诚的潜力,尽数压榨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