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华兴传 > 第158章 京城事务8

华兴传 第158章 京城事务8

作者:山高路远月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6 23:57:45

吵闹归吵闹,岳文雍等人却懵然不觉,只管安安心心地过自己的小日子。

莫行云有时会带来些零碎消息,众人都当笑话听,并未放到心里。

直到江守泰匆匆赶来,说出重大变故,众人才大惊失色,尽皆忐忑起来。

作为宫里事实上的太监首领,乔仁居然被元启帝赶回家了。

整个过程并不复杂,起因是元启帝下旨,将宫内最重要的机构“司里监”交给乔仁管理,俗称司里监掌印。

按照惯例,乔仁总要谦让一番,才好正式走马上任。

将推辞文书递上去之后,乔仁便带着一帮小太监跑去西山游玩,将表面功夫做的十足。

然后便出了岔子,元启帝居然顺水推舟,准了他的推辞请求。

等乔仁得信返回后,等来的却是居家闲住。

本来板上钉钉的掌印大权,就此变的扑朔迷离。

至于其中原由,江守泰也说不太清楚,总之就是有小人搞鬼,才会横生枝节。

像这样的事情,岳文雍等人仅是听听,实在帮不上太大的忙,唯一能出力的地方,就是让江守泰不必在意银钱,需要花的时候,尽管洒出去即可,将来由崖州总部统一负责。

又过数日,莫行云从城内赶来,说起近日之事。

邢飞白离京前往辽东前线,此时官员们的注意力,已经转向乔仁那边,总之一浪叠着一浪,京城的风景果然不同凡响。

八卦归八卦,事情涉及到乔仁,总要找岳文雍等人商量一番,心里才能踏实。

......

江守泰、莫行云先后赶来通报消息,岳文雍就是再心大,也发现势头不对,若是任由事态发展下去,局面定会大大不利。

乔仁一旦倒台,福瑞昌就算凉了,至于华兴,怕是也没啥好果子吃。

头绪太过纷乱,岳文雍也是头大如麻,干脆让大家各自忙去,仅留莫行云、江泉端坐炕上饮茶,自己则来到院中,一个人绕圈转悠起来。

也就两刻钟的功夫,岳文雍回屋上炕,向莫行云询问起太监和皇帝、大臣之间的关系。

像乔仁这样的大太监,不会这么脆弱吧?

据莫行云所言,在大燕朝,太监势力从来都不容小觑,其相关权位,以及与皇帝朝夕相处的便利,都是朝堂大臣所不能企及的。

表面上,太监的本职工作很简单,就是伺候皇室众人的日常生活,顺便干些抄抄写写、上传下达的杂活。

像司礼监掌印这种重要岗位,也仅是帮皇帝盖盖章而已。

问题坏就坏在事是死的,人是活的,大家各自都有小心思,谁也不想被牵制,斗争在所难免。

皇帝就一个人,肯定对付不了人数众多,个个都是从科举杀场拼出来的大臣群体。

而作为时时陪伴在皇帝身边的太监,便自然而然地充当起皇帝的参谋和眼线来,渐渐有了实权,或者叫影响力更为妥当。

同样情况下,大臣们与皇帝之间的权力天差地别,天然处于劣势,若想达成平衡,就得与宫内太监做些勾兑。

由此一来,太监群体在朝堂之上,便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明面上,太监不得干政是红线,任何人不得逾越,可在历朝历代,这条红线基本形同虚设。

按照当下的潜规则,太监在效忠皇帝的前提下,同样有与大臣们勾连的需求,一方面可以借机牟利,另一方面,也能进一步巩固自己在宫内的地位。

作为宫内太监首领的乔仁,同样不能免俗。

说到这里,莫行云停顿下来,涉及到更深刻的朝堂纷争,他也说不明白,总之三者互相制衡,纠缠不清,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理清楚的。

随后,岳文雍又向江泉发问,就凭乔仁和元启帝的关系,怎么就走到这步田地?

江泉摇摇头,表示这么复杂的问题,他可回答不了,但要说乔仁对元启帝有抚育、陪伴、教养的恩情,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天历帝对太子一门颇为冷落,若不是乔仁内外倾力护持,岂能艰难走到今日?

总之,乔仁在太子宫中管事二十多年,功劳、苦劳一大堆,这次返家闲住,完全不合常理。

用江泉的话来说,或许过些时日,皇帝念及多年相处恩情,还会把乔仁叫回来吧?

岳文雍再次看向莫行云。

莫行云同样摇头,表示对宫廷之事知之甚少,无法做出判断。

沉思许久,岳文雍继续询问起来。

假设有小人作祟的话,乔仁回归的可能性有多大?

二人同时摇头。

假设乔仁不能回归,最终的结局会是什么?

二人继续摇头。

假设乔仁能够回归,又会出现何种局面?

江泉摇头,莫行云却脱口说出“腥风血雨”四个字。......

密议许久,岳文雍告诉江泉,即刻进城去找江守泰,让他尽快回来一趟。

......

数日之后,江守泰垂头丧气地来到城外宅院。

岳文雍让秋桐姐妹温了两壶酒,又弄了几个小菜,与莫行云、江守泰一起,盘坐在炕上,一边饮酒,一边叙谈起来。

不知不觉,已到六月初夏时节,算着日子,大家来京城定居已经快一年了。

相比朝堂上纷争不断,众人的定居日子过的还是挺美的,哪能料到反转来的如此之快,最稳当的乔仁,竟然马失前蹄?

江守泰叹了口气,说起近日情形。

乔仁果真是被小人算计了,而且还是平时照顾有加的亲信之人。

说起来,范康也算是宫里的老人了,多年来一直以忠厚老实的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人缘相当不错。

正因为如此,乔仁才放心大胆地把他放到元启帝身边,成为贴身伺候的亲信太监。

之后,范康又与元启帝的乳母贺氏纠缠不清,乔仁亦顺水推舟,亲自将二人的对食关系确定下来,可谓是关怀备至。

一路照顾、提拨,最终却换来背后一刀,想想都觉得讽刺。

具体来说,就是在乔仁出宫游玩的同时,范康、贺氏二人说了不少乔仁的坏话,最终促使元启帝改变想法,同意了乔仁的辞让申请。

本想因循惯例,搏个好名声的乔仁,就此陷入泥潭。

回家闲居没两天,几个消息灵通的大臣便上书挑拨,提起宫内旧事,准备将乔仁往死里整。

随后,元启帝安排刑部彻查,乔仁只好上书辩白,搞成了一团浆糊。

说到这里,岳文雍急急发问,所谓的那些旧事,到底要不要紧?

江守泰叹了口气,表示乔仁身居高位,哪能事事周全?

处理几个不规矩的小太监,与资历差不多的几个大太监明争暗斗,都是宫内常事,真要撕咬起来,谁也不是好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