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华兴传 > 第163章 乡村生活4

华兴传 第163章 乡村生活4

作者:山高路远月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6 23:57:45

随后,沈颂吉又说了说河下一带种子推广情况。

通过商业售卖模式,此时还在田中的玉米、土豆,已经预售一空,就连留下的小麦种子,也有大户愿意提供上等良田,合作开展种植推广。

假以时日,这些来自华兴的优质作物,定会在淮安一带推广开来,并逐步往山东方向渗透。

总之,卖种子这事,绝对有的干。

从沈颂吉得意的笑容中,张、于二人便知商铺收益定然不错。

卢冠祥也是务实之人,像这种既不用朝廷花钱,还能把事办了的举措,谁要是胆敢阻拦,他第一个不答应。

同时,卢冠祥告诉众人,之前受左大人推荐,朝廷已经任命他为天津屯田通判,专职负责天津一带的屯田、水利工作,日后商铺若有难处,尽可找他解决。

......

一伙人闹闹哄哄住在宅院里,身为官员的卢冠祥就不凑热闹了,带领众人到肖家饮宴一番后,又去田间看了看庄稼长势,便急急返回县城,准备前往天津卫城领受新的任务。

沈颂吉去前院找曹彦、于嗣昌叙谈,张作海便把赵锦辉、梁烈、金凤、婉娘招到屋中,分别在炕上、地下坐定,商量起自家事务来。

第一件事,便是告诉婉娘,他和赵锦辉,都是前年跨海而来的华兴人,远在广东的崖州,才是他们的大本营。

随着赵锦辉夫妻来到村中,华兴身份要想继续保密下去,就得让婉娘,甚至肖禹年等人知道些内情,否则必会引来猜疑,进而弄的满城风雨。

见婉娘一脸懵圈的样子,张作海猛地一拍脑袋,才想起乡村之中,谁会关心远在南海的崖州华兴人呢?

略作解释之后,婉娘十分自觉地表示,不管你们是什么人,只要认可我是你的人就行,这辈子,哪怕是走遍千山万水,咱们都是一家人。

就是金凤叫自己“妈”,多少有些难为情。

听婉娘说出苦恼,炕上三人顿时大笑。

最后商议下来,在不坏规矩的前提下,赵锦辉直接称呼婉娘即可,金凤则称呼“娘”,以示对长辈的尊重。

随后,张作海又问起梁家情况。

梁烈笑着表示,老二梁衡去了广东,金凤又来静海,老两口难过了好些日子,本来这趟梁龙也想跟着,看着二老心情,硬是没敢提。

临行之前,二老一再嘱托,让我一定把小妹送到家,一切安置妥当,再行返程。

除了有些难舍之外,二老的身体还是不错的,父亲还亲自出面,张罗种子售卖一事,忙的不可开交。

不管怎么样,家里总归是冷清了许多。......

听梁烈说起家事,金凤眼圈也红了,走了这么长的路,才知“在家”的好处。

婉娘自觉当起了长辈,揽着金凤肩膀,说是出嫁从夫,咱们女子的命运,从来都是跟夫君连在一起的,离家乃是迟早之事。

众人听后再次发笑。

这时,赵锦辉开口发言,再次告诫梁烈,山东地面太乱,这次返程之后,就别再接北方的生意了,哪怕是为了看望小妹。

将来有机会,定会带金凤返回河下,与家人相聚。

张作海见儿子口气不善,连忙询问原由。

赵锦辉简略说了说一路见闻,总之挺乱的,若不是卢大人带领,定会遇到许多麻烦。

梁烈来了两回静海,将沿路情形摸的精熟,就准备将长期来往两边,进一步扩展押运事业,顺便还能常常见到小妹。

算盘打的倒是不错,问题是一旦出事,梁家的天可就塌了。......

听赵锦辉絮叨半天,梁烈连忙摆手,表示之前都是玩笑话,待这次返程,就会全力张罗种子售卖一事,哪有功夫跑这么远的路?

倒是你们一家,在静海待的闷了,就回河下看看,省得二位老人时时惦念。

听赵锦辉、梁烈各执一词,张作海笑了笑,表示一路行来,南方的钱可比北方好挣多了,梁家要想发展,还是走扬州、应天府方向更好,没必要为了常来常往,承担太大风险。

另外,我等在静海也是暂居,待将新作物推广开来之后,或返回广东,或去别处开拓,都是未定之数,很难做到周全各方。

大家各自过把日子过好,才能对得起亲人挂念。

对梁烈来说,随着弟弟、妹妹相继离家,像这种风险太大的生意,还是多多规避为好。......

张作海说的客观、实在,梁烈只好点头答应,拍着赵锦辉的肩膀,让他别瞎操心,大家都好好的,将来相聚时,才能有说有笑嘛。

随后,张作海又讲了讲招抚等事的进展情况,同时告诉梁烈,攀上华兴这门亲戚,有好处,也有坏处,万一朝廷变卦,对华兴起了歹意,梁家、沈家都要做好迁居准备,千万别让官府连锅端了。

张作海建议梁家前往长江沿岸发展,也是为了应对未来变故。

相比运河,长江的逃跑路线显然更加丰富。

见梁烈多有不解,张作海只能轻叹一声,继续作出解释。

我等在崖州定居、发展,肯定会发奋图强,一步步壮大起来,成为两广一带数一数二的大商家,大势力。

如果能一直与朝廷、官府保持和睦关系,当然最好,但从燕朝的世情来看,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一旦双方产生矛盾,必然会引来各种争斗,到那时候,梁家、沈家会不会受到牵连,谁又能说的清楚呢?即便是我等父子,也不敢大剌剌地在静海久居。

推广新作物,当然是天大的好事,问题是官府拉下脸来,就是不领情,还要进一步讹诈、限制,咱们怎么办?

现在做些准备,为的就是日后方便跑路。......

做事当然要往好处做,但也不能蒙头向前,不顾身后风险。

......

第二天,沈颂吉找众人商议赴京一事。

考虑到各自任务不同,张作海、赵锦辉无意随行,曹彦、于嗣昌也抽不出空,沈颂吉只能向曹彦要了地址,选择独自出行。

梁烈住了两日,见众人俱都安定无忧,随即告辞离开,前往静海码头,张罗返程事宜。

肖禹年与张作海叙谈半日,才知眼前之人,就是传说中拥有无数宝物、银钱的崖州华兴人。

之前以为是以讹传讹的坊间故事,没想到不仅真实无虚,而且正主还做了自家女婿,像这样的好事,绝对是肖家祖上积德所致。

震惊、欣喜之余,肖禹年迅速作出表态,既然已是一家人,那就互通有无,先把眼下事业做起来,争取将小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村里人嘛,可不会想那些太远的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