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华兴传 > 第23章 州城人心1

华兴传 第23章 州城人心1

作者:山高路远月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2:34:05

州衙之中,孔杰随李树信走进后院,拱手向等候多时的张素问好,仿佛多年友人一般,热络地说着客套话。

对坐饮茶之际,张素问起三亚变化,神情中颇为期待。

相比两年前的辗转反侧、剿抚难定,此时张素早已接受现状,决定与华兴比邻而居,太太平平地度过后续任期。

只要州城不失,其他都好商量。

孔杰十分知趣地摆出一副恭顺姿态,将三亚近日变化一一道出,虽然过程波折不断,但港内秩序井然,来往船只众多,发展势头仍旧迅猛。

铁矿开采、制铁工坊的开设,均在有序进行之中。......

总之,我等能在三亚打开局面,全赖知州大人鼎力支持,华兴上下,俱都感激不尽。

听到孔杰恭维,张素轻叹一声,直言梁总高义、你等奋勇,才会创造如此奇迹,反倒是我们这些人,依旧庸庸碌碌地过活,毫无半分振作表现,实在是汗颜之至。

稍作寒暄,话题便转到招抚上面,孔杰颇为忧虑地询问,罗大人驻留府城,迟迟不来崖州,是否遇到难处?

张素苦笑一声,说是难倒不至于,就是有点乱,上上下下都想插一脚,不细细梳理一番,如何与你等会面?

随后,张素将府城情况略作介绍,并告诉孔杰,务必耐心等待,与州衙一起,做好迎接准备,争取给招抚团队留个好印象。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你们华兴可要做好准备,此次谈判与前两次大为不同,说是群魔乱舞,亦不为过。

还有钦差大臣在路上,同样够你们喝一壶的。......

听了半天,孔杰也是一个头两个大,不知该如何是好,忍不住向张素请教。

这么多人过来,到底谁说了算?

罗大人位高权重,应该不会让他们乱来吧?

我等对省城衙门并不了解,还需大人多多指点。

钦差大臣来了,又该如何应对?......

面对孔杰询问,张素摆摆手,让他稍安勿躁,咱们一件一件来,总要理论清楚,才好作出应对嘛。

等张素将各处关节分析完毕,孔杰头又大了一圈,合着乌泱泱来这么多人,竟然一个说了算的都没有,就连海道副使罗治盛,也仅是个牵头联络的,最终拍板定案,还得总督与各处衙门协商,并报朝廷决断,才能大功告成。

谈来谈去,都是意向。

倒是那些私货,件件都要落实。

他们到底是代表官府来谈判的,还是来这里打秋风的?

照这么谈下去,除了掀桌子,还能有别的结果?......

旧问题刚刚解释完毕,孔杰又问出一连串新问题,就连在一旁泡茶、倒茶的李树信,都觉得有些过分,哪有一件寻常招抚,从京城到省城、再到各处衙门,都跑过来提条件的道理?

咱大燕朝,到底有没有章法可循?

见二人接连抱怨,张素指了指孔杰,一边叹气,一边说出结论。

说来说去,还是你们华兴人,实在太有钱啦。

......

将孔杰送出州衙,李树信返身回到小院,看着在院中徘徊的张素,连忙说出内心见解。

这次的招抚谈判,华兴怕是应付不下来。

若是出了岔子,随时都会烽烟四起。

张素点了点头,回到茶台坐下,示意李树信陪坐一边,轻轻叹了口气,不知该从何说起,才能将心中苦涩表达出来。

两边都是爷,他这个知州夹在中间,稍有不慎,就会跌入万丈深渊。

思虑许久,张素看向李树信,问他如何看待招抚?如何看待现在的华兴人?

李树信略微思索片刻,决定说出心里话。

作为与我等同宗同族的华兴人,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见识,以及对局面的把握、运筹,当属世所罕见,说是人中翘楚,亦不为过。

从两年前初来榆林港,到如今势力遍布广海各处,我们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除了瞠目结舌,又做了些什么呢?

光一个招抚,足足谈了一年多,至今连个结论都拿不出来,也不知省城、朝堂那些人,都在算计什么?

局势走到现在,早已覆水难收。

如果我们视华兴为敌,那他们就是一群足以吞噬两广的盖世魔王。

如果我们视华兴为友,他们便会给崖州、琼州、甚至两广,带来长久繁荣。

一念之差,判若天渊。

招抚也是一样,不拿出一定的诚意,不给华兴足够的自主权,哪怕勉强达成一致,也会埋下重重隐患。......

一旦爆发出来,谁也不能幸免。

华兴人从来就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听李树信掏心掏肺地说出这番言语,张素只能再次叹息,表示此次谈判,定会形成决议,你与华兴联络紧密,务必令其重视、再重视,将隐藏诉求一一摊开,以便达成最佳成果。

抽丝剥茧的活,你我无力相助,只能多做提醒,以免华兴莽撞行事,将局面引向崩坏。

李树信点点头,表示会尽力斡旋。......

除了华兴这边,大人也需想想谋身之道、应对之策,万不可为了周全各方,将自己逼入绝境之中。

面对李树信的提醒,张素摊了摊手,只能无奈苦笑。

辞职奏表上了一封又一封,压根就没人搭理他。

......

醉红楼内,李树信匆匆进入包房,便见千户陈继统,正与数名富户一起,围坐在任宇身边,推杯换盏,好不畅快。

陈继统指着李树信,说他整日瞎忙活,迟早会误了发财大计。

李树信走到任宇身边坐下,笑着表示职责所系,哪如你等逍遥快活?

大家议论许久,可有想出好的兴业之法?

话音刚落,众人纷纷指责起来,说是你不在场,任总始终不愿开口卖弄。

此时的崖州城,富户们手里攒了不少闲钱,却找不到好的投资渠道。

原本熟悉的土地买卖,俱被华兴垄断,其他开铺、经商路径,本事又不太够,多少有些无路可走的意味。

天利商行一炮而红,终于让大家看到些牟利的亮光,包括陈继统、李树信等人在内,都想请任宇讲讲从商之道,进而分享华兴发展红利。

在城内富户眼中,一举将银币价格拉到五两平台的任宇,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当然啦,能坐到房间里听课的人物,都是与陈继统、李树信相交多年的老友,也是最早看明白局势的那批聪明人。

用陈继统的话来说,刚被夺去土地时,几乎人人顿足捶胸、恨的咬牙切齿,如今赚的盆满钵满,才知见识短浅,华兴给大家带来的,可是百年未有的大机遇。

关门的同时,首长们也有义务,为我等再开一扇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