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华兴传 > 第31章 再谈招抚3

华兴传 第31章 再谈招抚3

作者:山高路远月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2:34:05

罗治盛率队抵达崖州后,仅在州衙与孔杰见过一面,随后便以旅途劳顿为由,待在宅院安歇,算是图个清静。

从其本意来说,也是想让各处衙门都发挥发挥,哪怕碰几次钉子,也比自己四下张罗,再落下一堆抱怨要好。

总之,他一个小小的海道副使,虽然顶着个谈判代表的帽子,但也管不了各家衙门的大事,更惹不起后面的那些大佬。

孔杰倒是一如既往的热情,日日在醉红楼迎来送往,听取各家意见,除了摸底之外,也想寻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加速三亚贸易往来。

谁知事与愿违,这帮家伙早已对华兴了解通透,上来便是你们多么的有钱,我们是多么的有办法,生意不生意的先放到一边,总要把好处给足了,你们想要的招抚,才能顺利达成。

占着崖东这么好的一块地方,想要不受官府辖制,那不是白日做梦呢嘛。

三亚港真是不错,爷们以前没发现,才让你等捡了便宜,如今时移事易,在我大燕土地之上,岂能没有法度制约。

还有那处铁矿,你们华兴何德何能,竟敢据为己有?税交了吗?得到官府允许了吗?林林种种一大堆问题,差点没把孔杰气出毛病来。

尤其是在理论商税、矿税取消一事上,各家衙门几乎众口一词,表示各地有各地的情况,除了税之外,还有赋役,还有征费,哪一条都有章程可循。

总之,你们华兴占了这么大的便宜,还要凭招抚正名,哪有这样的好事,当我等管事之人,都是傻子吗?

说来说去,个个都希望华兴出血,却没有一个愿意谈生意、谈发展。

当然啦,也不是人家不愿意谈,具体谈什么?怎么谈?还得看华兴能给出多少诚意?献出多少宝物?

皇上要的东西,谁也不敢染指,但那些热门的珍珠、银币,总要拿出一些吧?谈比价、谈交换,爷们是来和你做生意的吗?

帮你们顺利达成招抚,难道还帮出鬼来了?......

一番交流下来,孔杰硬是按住怒气,白天在酒楼谈笑风生,晚上回军寨吐槽抱怨,连带着把曹卫国等人都气的够呛。

原本准备的礼品,也因为话不投机,基本没送出去多少,倒是给总部省下一大笔开支。

用孔杰的话来说,想让老子跪着送礼,你们这帮货也配?

就在衙门众人咒骂华兴的当口,孔杰终于等来了罗治盛的召见。

.......

听孔杰诉说近日委屈,罗治盛直接开怀大笑,表示本官跟你们讲理,你们却虚与委蛇,一直不透实底,现在遇到百鬼纠缠,却来我处抱怨,是不是找错门了?

开拓南海确实不易,但若无法摆脱各处束缚,下场肯定好不了。

你等能提出“南海提督”的想法,倒是有些出奇制胜的意味。

本官可以帮你们试一试,最终能否达成所愿,还要看后续进展,若是大家俱都推心置腹,许多事情都能迅速确定下来。......

见罗治盛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孔杰只能无奈苦笑,然后放低姿态,询问破解之法。

罗治盛摇摇头,表示无法可解,反正你们华兴有钱,能买通就买通,实在不行,等等看,也是一种办法。

不是还有督导团队呢嘛,咱们要做的,是先把能办的事尽数敲定,至于那些一时解决不了的,只要不影响招抚,放一放亦无不可。

说着话,罗治盛将目光转向张素,问他对眼前事态如何处理?现官现管才是本分嘛。

面对问询,张素连连摇头,表示辞呈已送出不知多少份了,若是朝廷再不批,他就准备向郭文绍学习,打好行李卷,自行回乡养老。

若不是大事未定,实在对不起朝廷重托,早就不告而别了。

哪怕是因此下狱,也比整日煎熬要强。

总之,你们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只要不杀人越货,我就当啥也没看见。

若是能因此离职,那就更好了。

孔杰抱怨完,张素接着抱怨,罗治盛只能唏嘘几句,却不知该从何劝起。

没有亲身经历,谁又能想得到,仅仅两年时间,华兴人竟然将三亚彻底改头换面,并日渐兴盛起来。

与张素深谈数日,罗治盛同样深感无力,像华兴这样的人群,仅凭辽饷自留、加紧练兵,就能压制的住吗?

初时犹豫,换来的却是现在更加犹豫。

......

议到这个地步,罗治盛准备将话题深入下去,谈点敏感话题。

若是招抚成功,华兴还要维持强大武力吗?

孔杰点点头,表示我等坐拥巨量财富,总要有些倚仗,才能长久定居下来。

另外,下一步开拓南海,没有武力加持,根本就玩不转嘛。

紧跟着,罗治盛问他如何取信官府?若是它日变卦,岂不是陷我等于不忠不义之地?

孔杰轻叹一声,开始一条一条解释起来。

首先,我等初来便急急派人前往京城,明面上是为了找靠山、谈招抚,但实际目的又是什么呢?

如果说是种地,二位大人相信吗?

问题是新作物种子不宜久存,拖一季,就是一年荒废,活性便会下降一等,像玉米、土豆等旱田作物,只有尽早送到北方,才能发挥出最大效力。

相比赴京送礼,种地显然更加急迫,这就是我等同仁滞留淮安的缘由。

像这种惠及万民的功德,在我等看来,比之送礼重要千倍。

其次,我等投入巨资建设崖东,为的是照拂百姓、安稳定居,若是纷争再起,将两年成果尽数摧毁,损失最大的会是谁?

相比那些觊觎华兴财富的人群,最希望的和平的反而是我们自己。

真要野心勃勃,何必费力搞建设,这不是自相矛盾嘛。

弃陆走海,也是为了减少与燕朝豪强的直接冲突。

这些摆在眼前的诚意,就是取信官府的证据。

第三,燕朝乃是拥有上亿人口的超大型国家,人杰地灵,军力完备,岂是我等这些小角色能够挑战的?

朝廷属意招抚,是不愿妄动刀兵,造成广东糜烂,而我等主动迎合,亦是同样心思。

能安安稳稳定居下来,谁愿意打打杀杀?大家一起发财,不是更好吗?

第四,搞事是要算成本的,占地盘容易,守地盘难,想要长久经营好一块地盘更是难上加难,光靠做生意挣那点钱,守住崖东,造福整个崖州都未必够,何来变卦一说?

我们这些外来户,突然野心膨胀,裹挟数万青壮四处征战,东占一块地方,西占一块地方,然后怎么办?没银子、没粮食,迟早还不是灰溜溜地滚蛋?

养人、养兵是很费钱的,我等只有商业开拓的野心,并无称王称霸的心思。

孤注一掷,奔着破产的方向一路狂奔,仅图一时绚烂,绝不是华兴做事的风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