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帝国无双 > 第一百二十七章 古丰寨

我的帝国无双 第一百二十七章 古丰寨

作者:录事参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2:44:16

第一百二十七章 古丰寨

村寨,阡陌耕地中,许多农人在忙。

这是西女真之地,策马阡陌小路上,看着这些女真人耕田,陆宁心里泛起中怪异的感觉,真正来到这个世界,却是打破了许多原来的固有认识。

桓州过鸭绿江,东部都是山区,地形险峻,居住在那里的生女真称为长白山各部,是白山靺鞨和渤海人融合形成的一个个部落,又被称为东女真各部,渔猎为生,极为彪悍善战。

恒州西南,到大同江下游,则有大片平原,居住在此的女真为鸭绿江各部,又称为西女真各部,生活在平原地带的,却是渐渐走了农耕之路,比之东女真,便温和许多。

现今高丽,便是以西京平壤为前沿,主要蚕食西女真各部生活的平原地带。

至于和东女真的战斗,可能要到明朝,高丽人才真正进入了长白山女真各部之地,又因为明朝皇帝比较糊涂,承认鸭绿江南长白山女真诸部土地为高丽人所有,使得长白山各部女真怨声载道,得不到中原宗主的支持,彻底失去了故土。

而西部女真,想来大多数,最后融入了朝鲜族。

陪在陆宁身边的髡发老者,是定居在这秃鲁江畔数千户西女真的首领,这一部女真,便以秃鲁江古称为姓氏,称为秃库部,老者叫秃库萨里莫,大概意思,就是秃鲁江畔的智者的意思。

这女真老族长也确实有些见识,刚刚闻听桓州易主,便亲自前去桓州,请求归附。

原来近来,秃库部深受高丽人所扰。

高丽国主王昭,以西京平壤为前沿,侵袭西南平原地,势力已经延伸到清川江一带,并开始在清川江两畔筑城,十年前,便筑了长清镇和威化镇,现今,还在陆续沿清川江筑城。

而长清镇,距离这秃库部中心的秃库土寨百余里,高丽官吏,每年都来收税,且赋税越来越高,前阵子,更传来令喻,要从秃库部征丁,去东两百多里的清川江上游,帮高丽人筑城。

秃库萨里莫族长,向桓州求助,但契丹人当时自顾不暇,闻听桓州被齐人占据后,这老族长又赶忙前去桓州求见齐人官员,这才见到了陆宁。

陆宁当下领羽林卫,跟随老族长到了这秃库寨。

桓州距离秃库寨的距离,和高丽长清镇到此差不多,都是百里左右。

随陆宁原来秃库寨的,还有刚刚到桓州的萧皇后,她那人高马大的侍女胡都古,自然如影随形。

“辽”作为中原外的独立区域,陆宁认为已经不存在,现今来说,辽恢复古意,为中原辽水之地,既然没封辽王,自不能再有“辽王妃”一说,是以萧皇后这辽王妃,在不久前被改封朝鲜县主。

从爵位来说,降了两等,公主、王妃等为正一品,郡主、国夫人为从一品,县主、郡夫人等为正二品。

而“朝鲜”作为古地名,在《山海经》、《史记》中都有所提及,其所在,便是中原以东的大海中、辽东再远东之地。

但基本上,现今很少有人会将高丽人和朝鲜这个古地名联系在一起,是以,陆宁封萧皇后为“朝鲜县主”,看起来不是个正经封爵,因为“朝鲜”并不是中原的古县名,这封爵,倒好似因为萧皇后的战俘身份,而故意轻慢她一般,随意封了个中原外的地名为县主,便是陆宁身边近臣,也不知道,现今圣天子,思索的正是朝鲜之事。

明面上,萧皇后被降爵自然是因为她对中原政权来说重要性已经不复存在,契丹分裂,便是耶律罨撒葛眼看都要成了过去式,更莫说睡王了。

胡都古心下也暗暗着急,真怕有一天主人再触怒了齐天子,被直接发去哪处大营的军艺队做伶人,或是也封个胡夫人,送去做针线活做到老死他乡。

帮萧皇后牵着马,胡都古看着前方陆宁背影,轻声道:“娘娘,圣天子好像越发雄伟了!”

胡都古是真这么觉得的。

萧皇后也懒得理她,不过确实,现今看这齐天子,好似又和过去不同,分裂契丹,占据中京、东京,如果再算上幽州,这齐天子,已经占据契丹三京之地,“辽”实则已经灭国,此时看这中原皇帝,自然和过去看他,大有不同。

想想刚刚认识这中原皇帝时,开始觉得他行事很荒唐,后来知道他悍勇,又觉得他自恃勇武刚愎自用,而现今呢,好像越发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样一个人,只知道,这个是可怕到恐怖至极的人物,甚至识见之高明,便如传说中的萨满先知,神话传说中才有的人物,至于其武略之盛,却是旁枝末节了。

……

秃库土寨,圈起寨子的木栅栏极高,箭塔林立,显然西女真便是渐渐转向农耕,但彪悍之风仍在,而且,和渔猎时心态不同,更有了农耕之民要保护好自己家园的强烈情感,而不是见到敌人势大,便被驱逐,自然也能寻找其他山林地生活。

而开垦好的农田,却不是到处都有了,毕竟开垦农田极为不易,农田越是耕种,才越发肥沃,渐渐变成良田。

土寨类似议事堂的宽敞土屋中,陆宁坐在上首,旁侧坐着萧皇后,萧皇后身后站着胡都古,又有曹光实、孔守正、拓跋三娘三大队主,依次坐在下首。

桓州监察使韩德让,则坐在另一侧。

另一名队主傅潜,领羽林卫在寨中心广场听令,羽林卫进寨前,甚至都上了重甲,轻弓扈从们则在寨外一处河岸畔,看管马匹。

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

议事厅内,秃库萨里莫控诉着高丽人的野蛮行径,说秃库寨,因为男丁众多,又建有城寨御敌,所以倒没发生过被高丽人杀戮的事件,但很有一些女真小部,被高丽官兵整个村落都屠杀一空。

陆宁慢慢喝着茶水,倾听秃库萨里莫的控诉。

秃库萨里莫不见这位齐人总院神色变化,心下,渐渐有些不安。

韩德让这时候在旁微微一笑:“秃库族老,大同江以西,本就是中土,现今我大齐承继中土大统,大齐之民,必不容外侮。”

秃库萨里莫大喜,忙笑道:“是,是,有官家这句话,老儿就放心了。”

秃库萨里莫知道这位“韩监察”在说什么,他也早打听的很明白。

大齐和历来中原王朝一样,宣称天下所有土地,都是齐土,天下所有人,都是大齐臣民。

而部落所居的山林、草原,也是如此,要么是宣称是公家土地,要么就是皇家私产。

但实际上,各内附部落,生活和过去没什么不同,赋税反而比被其他大部压制时变得轻了,而且,受到大齐铁骑巨弩的庇护。

在诸边各地,大齐都是如此做法,渐渐成了一定之规,辽东各部族之地,也是如此。

而且,便是被划为皇家私产,划为大齐皇帝皇家庄园牧场的奴户,除了自由被限制,也和普通良户没任何不同,甚至好像赋税更轻一些。

至于限制自由之类的,现今如果能在家乡活下去,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出去闯荡呢?

秃库萨里莫的部族,本身就是所有田地都归部族所有,族中财产,由他分配,而他也正因为尽量做到公平公正,才得到方圆数十里,十几个村落形成的本部的拥护。

现今,内附大齐,最起码不用再向高丽的长清镇缴纳那许多苛捐杂税,而且,以前那些被视为珍品的大齐产生活用具、农具,也可以用很低廉的代价得到了。

更莫说,高丽人现今更逼着本族选派两千名男丁,去遥远的东北,帮其筑城了,那代表着,本族几乎所有精壮男子,都要被高丽人榨干。

原本便是想,如果大齐不能庇护自己部族,便只有准备抗拒高丽人征伐了,左右也是部族消亡,反抗之下,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听韩德让的话,秃库萨里莫大喜之余,又问道:“敢问上官,我部以后,是民户,还是圣天子奴部呢?”

陆宁一口茶水差点喷出来,看了这老头一眼,有些无奈,但也有些欣慰,这就是某项政策坚持不变的好处了,比之刚刚在边地、蛮地推行这种山川河流农田草原都归官家或皇家所有,地主佃农变官家佃农的革新,现今,诸边部族民众,大多已经知晓,这种转变,对他们下层贫民大大有利,受到损害的,只是部族中的首领亲族。

当然,这秃库部,本身便有点原始部落公社的意思,部落阶层架构,还未进化到私产阶段,所以,这老族长才会这般痛快,若是土地都是这老族长私有,要其归附,那又是另一回事。

韩德让也微微一呆,随之笑道:“好,原来族老是明理之人,这秃库寨,圣天子早有训示,改古丰寨,古丰寨,暂隶桓州,知寨等官员,由钦使文总院权定,文总院有尚方宝剑,诸边部族事,可代天子便宜行事。”

陆宁看着秃库萨里莫微微一笑:“古丰寨第一任知寨,就辛苦族老了,只是,族老的名字如何书写,还请写下来。”

秃库萨里莫已经站起身,跪下向西南叩首,“小老儿遵旨,天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陆宁微微蹙眉,其实,唐高宗便曾经上尊号为天皇,但陆宁后世来者,听自己被称为天皇,心下不免就有些不舒服。

心下突然冒出个念头,朝鲜铜,日本银,等将朝鲜铜矿勘察并变成自己私产后,是不是顺便去日本转一转,将那里的银山也都霸占?

毕竟现今来说,贵重金属还是及其及其重要的。

而现今技术条件,朝鲜的铜矿和日本的银矿,很多都是可以被发现被开采的。

胡乱琢磨之际,秃库萨里莫已经转向他,恭恭敬敬道:“大齐之民,自然当用汉姓汉名,不知小老儿可有荣幸,请总院赐姓?”

陆宁笑笑,道:“既然此地为古丰寨,族老便以古为姓如何?名字吗,本官便不好僭越了。”

秃库萨里莫已经连声叫好。

而用晚宴的时候,秃库萨里莫的名字已经想好,从此就叫“古有德”,而古丰寨之民,或改古姓,或改丰姓,本地绵延后世的两大姓氏,由此形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