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帝国无双 > 第五十六章 道堂财产

我的帝国无双 第五十六章 道堂财产

作者:录事参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2:44:16

第五十六章 道堂财产

阿米德城墙宽厚无比,其分为两层,外层为黑色火山玄武岩所筑,为罗马人早期筑城所用,历代统治者多有所修补,到了后世也有遗迹留存。

和中东许多城市一样,依附在城墙外也有密集的民居,且阿米德人口构成极为复杂,和大马士革、安条克、阿勒颇等大城一般,如果其陷入自治状态,城内经常爆发不同种族几乎相当于小型战争的械斗。

不同的是,阿米德亚美尼亚人在基督徒中占多数,所以,如果没有强势统治者统治这里,械斗的一方主力,往往是亚美尼亚人。

实则十字军第一次东征,一些重要战役和主要默罕默德城市的沦陷,如果没有亚美尼亚人做内应,那几乎不可能。

而不管大齐的影响力进入西域的何处,第一要务,便是要在当地扶持某一个或者多个族群作为盟友,也是陆宁对这一带历史的深刻认识,其实莫说本时代的外来者,便是生活在当地的族群,也未必有陆宁这纵览古今又深入本地族群和他们多所接触的感悟更多。

现今的阿米德城及周边区域,卡迪尔哈里发任命了一名埃米尔,塔巴里新军统领巴巴克任命了一名侍卫长。

也就是说,根本还谈不上分赃呢,但对战利品的争斗其实已经开始。

对此,陆宁也有些无奈,其实这里位于对抗拜占庭帝国的前沿,距离巴格达又远,赛伊妲希琳只需安心经营巴格达及雷伊、伊斯法罕即可,如果在这些前沿之地爆发和拜占庭帝国的战事,赛伊妲希琳要如何应对,就可以灵活的多。

但这种事,对赛伊妲希琳个人意志可以决定的,她代表的权贵集团,自然希望在西征中得到最大的收益。

陆宁也更不会理会这种巴格达利益集团之间的明争暗斗。

倒是阿米德城,管理者未免显得多了些。

为了防备拜占庭人可能的攻击,阿米德城的防卫,又主要交给了亚美尼亚王国和爱列京公国的盟友骑士。

算是令这两个盟友,警卫东线。

卡迪尔的拥趸也好,巴格达斯苔的新军也好,都已经向西南进军,目标便是西南六百里外的阿勒颇。

在这地中海东岸人口密集区,主要的几个大城便是大马士革、阿勒颇、安条克和阿米德,算是四大核心区域。

耶路撒冷圣地地位崇高,但可以看作属于大马士革区域,而且人口已经不如这四座城市多。

大马士革、阿勒颇、安条克和阿米德四城,其中安条克位于地中海东岸,拜占庭帝国和默罕默德教派聚集区的前沿,现今在拜占庭帝国治下,也是西方人进入中东的咽喉之地,未来十字军东侵的最重要据点,同时也是基督徒的圣地。

不过阿拉伯帝国鼎盛之时,曾经占领安条克三百余年,直到三十年前,拜占庭帝国才重新收复此地。

阿勒颇区域,现今则建立起了高度自治的汉达尼德公国,但向拜占庭皇帝称臣。

卡迪尔哈里发现今便是要西南抵达阿勒颇,振臂一呼,收复阿勒颇,因为阿勒颇居民大多数为默罕默德教徒,加之圣战军以多击寡,收复阿勒颇并不难。

尔后,卡迪尔便准备以阿勒颇为据点,号召所有地中海东岸的默罕默德教徒,发动圣战北上收复安条克。

这种号召,主要便是对南部大马士革、耶路撒冷区域而言,如此,如果得到大马士革、耶路撒冷区域的默罕默德教徒积极响应,卡迪尔便自然而言取得了地中海东岸默罕默德教派的领袖地位,如果大马士革、耶路撒冷的默罕默德教徒或者说其自治统治者将狂热信徒的呼声压下去,他再挥军南下,也就顺理成章。

陆宁或者说大齐教团,没有再跟随塔巴里新军后南下,而是留在了阿米德,等地中海东岸的战事变得清晰起来,再定行止。

而数十年后,陆宁才发现,自己此举,使得阿米德成为了天道教在中东的最大教区之一,为阿米德及地中海沿岸的天道教众利益发声,更成了大齐在此施加影响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可能这种手段,会一直延续到后世,想想,也算是无心插柳了。

……

阿米德的天道教堂很快在城郊库尔德人聚集区建了起来。

无他,“卡尔马特共和国”的传教师团不愿意在阿米德停留传教,这也是因为不管是卡迪尔哈里发任命的埃米尔,还是代表巴格达斯苔的治安侍卫长,亦或警戒这里的亚美尼亚王国及爱列京公国的骑士,没人愿意赐予他们免费的土地。

陆宁提出为他们索取,但这些传教师更希望作为战士进入阿勒颇或大马士革,由此赢得他们应当受到的尊敬和土地财产。

由此,传教师团和大齐教团分道扬镳。

而现今,追随在大齐教团身边的武装,是一支库尔德游牧部落的武装。

这支武装,来自巴格达西北的上美索不达米亚,属于阿拉伯帝国分崩离析之际库尔德人建立的小王国之一,称为哈桑瓦伊德王国,现今已经宣誓对巴格达斯苔效忠。

在“卡尔马特共和国”向西南进发后,这支武装的首领,同时也是哈桑瓦伊德王国的王子哈桑三世,便来求见齐人教团的教团长,请求从此作为齐人教团的卫兵随同齐人教团行动。

哈桑更领着亲兵主动请求皈依,所以,短短时间,哈登及其率领的数百库尔德骑手,都变成了天道教徒。

阿米德的天道教堂也由此设在了城郊库尔德人聚集区,有哈桑王子等言传身教,在库尔德人中传教也比较顺畅,这却是陆宁没想到的意外收获了。

不过说起来,默罕默德教派创教才三百余年,到阿拉伯帝国鼎盛四下传播,这些库尔德人改信本也没有多久,且其族民风彪悍,宗教观念淡泊,皈依默罕默德更多的是被迫依附强者,现今改信天道,同样是依附更强的强者,而要说令其信仰真正世世代代传下去成为族群骨子里的血液,那就需要常年累月的时间积累了。

……

在各种半圆形、方形屋顶的土屋、草棚建筑中,类似中原道观的牌坊山门、木楼就显得很是华美精致,色彩夺目了。

陆宁重生而来,加之数十年帝王生活,早就百无禁忌,但这种道堂,还是心怀敬重,平素领着众女奴生活在道堂后院,进入道堂主殿区时,都是肃正衣冠。

其实说起来,中原道观、道堂及信徒们供奉的至高神雕像——帝,在许多信徒心目中,就是大皇帝在天界的化身,这种氛围下,陆宁还能保持心内有几分谦卑和敬畏,没觉得天上诸神都该供自己驱策,全是两世为人的功劳了。

整个道堂区面积宽广,有数百亩,周边又有近十万亩田地被卡迪尔哈里发、巴格达斯苔送给天道教堂作为私产。

其田产范围直到城南几里外的底格里斯河畔,陆宁感觉,应该就是后世底格里斯河的十拱桥范围,不过现今那十拱桥处,是木筏串起的浮桥,要几十年后,本地人才建起了那座近二百米长的十拱石桥。

现今进入了秋季,这些农田有的夏季种下了秋西瓜,现今成熟,采摘后播种粮种,也有大片大片金黄小麦等待收割,也可见本地土地之肥沃,本地粮食作物,主要便是小麦和芝麻。

天道教堂的十万亩土地,从默罕默德聚集区往南二三十里到底格里斯河畔,东西则有三四里,这大片的农田,许多是逃跑的拜占庭贵族留下的,当然,拜占庭贵族及西逃的基督徒本就占据这里许多土地,十万亩也只是其中小小一部分,但许多土地,远离阿米德城,而将城郊纵横十几里的土地送给天道教堂,可算极为优待了。

现今,陆宁就在瓜田的瓜棚旁大快朵颐,只是阿米德地区,有的土地,瓜果特别甜,但反而肥沃土地,适合小麦和芝麻的,种出来的西瓜就不如沙壤土的甜,不过,陆宁倒是喜欢这种比较水灵微微发甜的味道。

这十万亩土地中,散落着几个佃农村落,每个村落从十几户到几十户不等,以族群聚居,其中亚美尼亚村落便有三个,此外便是库尔德人、阿拉伯人村落各有两个,也有一个突厥、波斯混居的村落。

城郊库尔德人,有耕种此处的佃农,也有许多,是在城东草坡山坳间牧羊为生。

现今这些人口,算是依附于天道教堂谋生。

瓜棚前小路,南面便是十几户人家,都是亚美尼亚佃农,这些瓜田便是他们按照原本土地主人的吩咐夏天时播的种。

陆宁坐在女奴带的马扎上吃瓜的时候,陆陆续续,来了几十名男女老少,便是那亚美尼亚村落的佃农全体,他们多衣衫褴褛,大多光着脚,他们知道是来见新地主所以已经尽量打扮的体面了,但有破旧靴子穿的男子还是屈指可数。

和陆宁身边几名华美衣裙精致纤鞋的女奴映照,都不能说是两个世界的人,而是时光错位,真正是未来和洪荒世界的两个人群之对比。

站在陆宁身侧的爱列京大公亚历山大走上两步,叽里呱啦说起来。

亚历山大大公本身是格鲁吉亚人,会说外高加索的格鲁吉亚语和亚美尼亚语言,同时,也懂阿拉伯语,能和各种阿拉伯方言沟通,略通波斯语,是以,很多时候成了陆宁在阿米德的翻译。

这些亚美尼亚佃农迁居这里应该超不过两三代,应该是阿拉伯帝国式微基督徒进入阿米德后,他们闻听便来这里讨生活迁居而来,是以语言还没被本地同化,山里山大大公说的亚美尼亚语,他们能听懂。

和他们沟通了一会儿,亚历山大转身微微躬身,“先生,我向他们转述了先生的意思,令他们以后安心生活。”

陆宁微微颔首,他来此的身份是教团首领,但不想被冠上什么教派头衔,是以,将这些异族人对自己的尊称,统一为“先生”的发音。

“让他们去吧。”陆宁挥挥手。

佃农们,听亚历山大的话,纷纷向陆宁躬身,然后转身离开,他们大多神色木然,也看不出什么悲喜,现今底层之民,大多便是行尸走肉一般。

亚历山大这时微笑道:“先生,这些村落的佃农,大齐教团成员传道之时,我也可以帮忙通译。”

陆宁微微一愕,这些佃农,当然不会不向他们传道,但初始,自然是教授他们简单中原语言再行传道的好,将大齐传统价值观灌输给他们,语言不通,最终也就是个形式而已,尤其是,来此的教团成员域外语言也就粗通阿拉伯语,却不想,亚历山大愿意主动帮忙,要知道,亚美尼亚人和格鲁吉亚人都是信仰拜占庭帝国国教东正教。

当然,信阳相同又如何,现今拜占庭帝国咄咄逼人,吞并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也只是时间问题。

历史上也是如此。

现今拜占庭帝国皇帝巴西尔二世,可是开创了东罗马帝国第二次黄金时代。

他执政期间,几乎将罗马帝国东西南北的威胁全部解除。

对内采取铁腕制度,平息小亚细亚军事贵族的叛乱,遏制土地兼并,对大封建主随意侵占农民田地进行严惩,并致力于建立一种强大中央集权制度,而不是欧洲那种封建领主制。

西部和北部,他威慑神圣罗马帝国也就是日耳曼人,击败斯拉夫人收复失地,战胜并灭亡了斯拉夫人最强大的国家保加利亚第一王国,他在一次战役后将一万四千名保加利亚战俘中百分之九十九的眼睛活活挖出来,由此得到了保加利亚人屠夫的恶名。

东部,他灭亡吞并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的诸多小王国、公国。

南部,巩固了拜占庭帝国对安条克、阿勒颇、阿米德等默罕默德信徒众多的大城的统治,更几次领兵南下击败地中海东岸的默罕默德教派,如果不是阴差阳错,几乎不用等十字军东征,他便可以南下收复耶路撒冷。

他一生和他的军队同起同居,被称为“军队之父”,西方史学家,对他的评价从来不吝赞美之词,如果不是东罗马帝国没有正统的继承者,东正教在后世受到新教和天主教排斥,他应该不逊色于任何西方吹捧的那些中世纪及中世纪前的君主,其残暴和阴谋诡计的作派不会被刻意描述,而是美化为各种英雄行为。

现今来说,巴西尔二世刚刚颁布“代缴法”,规定“富强者”必须在缴纳赋税方面为“贫弱者”负责,如果“贫弱者”无力缴付,则由“富强者”代缴。这意味着教俗封建主们将不得不为他们的农奴的赋税负责,既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又打击了贪得无厌的封建主。

其颁布“代缴法”比历史上早了两年,想来,是受到了大齐遏制土地兼并制度的启发。

是以,巴西尔二世现今正陷入和国内大封建主的内斗中,且和保加利亚第一王国冲突不断,军力中心也摆在君士坦丁堡的西北方向。

如此,卡迪尔哈里发的所谓圣战初期才会显得比较顺利。

不过,就算阿米德、阿勒颇重新被默罕默德教众夺取巴西尔可以暂时忍让,但如果卡迪尔率所谓的圣战军团围攻安条克,巴西尔必然不惜一战,哪怕由此南北两端都陷入苦局。

因为安条克,可以说是保护整个小亚细亚的拜占庭领土的屏障,一旦丢失,后患无穷。

现今天主教和东正教还未真正决裂,双方在对方教廷都各有理事成员,而双方正式决裂要到五十多年后,互相驱逐对方在自己教廷的成员关闭对方的教堂,此也使得后来十字军东征时对拜占庭帝国同样虎视眈眈,第四次之时,十字军甚至攻陷洗掠了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

但这一切和自己关系不大,旁观就是,遇到一些变局,能从中谋取一些利益便好。

琢磨着,陆宁对亚历山大公爵一笑,“好,如此多谢你了。”同意了亚历山大作为通译帮助教团成员传教的请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