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帝国无双 > 第一百零九章 内政外交

我的帝国无双 第一百零九章 内政外交

作者:录事参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2:44:16

第一百零九章 内政外交

武昌城鄂州刺史府内,临时被任命鄂州刺史的刘信坐在正首。

陆宁和田绍斌左右坐落。

刘信是黄州刺史,见到陆宁及田绍斌的神武军过黄州去汉阳,才投降没多久,但陆宁对他印象极佳,所以任命他为鄂州刺史,现今聊着聊着,更是确定了原本的计较。

刘信自不知道陆宁现今正盘算鄂州升武汉府,会任命他为府尹之事,却是正同田绍斌讲,希望田绍斌约束神武军军纪。

神武军,最早的破甲营倒还好,尔后从保信军编入的巨剑手和弓手们,在此地便有些占领军心态了,至于南平军三千,就更是跋扈,而且,武昌军的原本那五千军马,虽被收编,又备受歧视。

现今田绍斌,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不过,陆宁当然不会费心神在这上面,听了他们几句话后,就琢磨起自己的事情。

最近这近月时间,江东来的急报,扬州被攻陷,令江南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动。

扬州被齐军攻陷第二日,江南战场,李弘翼便一鼓作气拔了润州,也可以说是收复了润州。

润州便是后世的镇江,可以说和扬州隔江相望,原本,也是李弘翼这个燕王的封地,是他的大本营。

终于收复封地,李弘翼志得意满,更统领大军西进,袭唐国首都金陵。

但就在这时候,奇变陡升,吴越突然背刺,攻下了李弘翼的秀州、苏州。

苏州本就是吴越第二大城,去年时节被李弘翼攻陷,后来为了对抗李景遂,双方和议结盟。

而今看起来,吴越却是和急于挽回败局的李景遂联手,夹攻李弘翼。

吴越军马很快又攻克常州。

腹背受敌的李弘翼,龟缩润州城,更遣使向对岸的齐军求援。

如果按照现今李景遂和吴越占据的州府来说,倒和历史上周夺了南唐江北之地差不多,不过,和历史上有所不同的是,李景遂势力大大缩水,没了鄂州,常州被吴越占据,极为重要的重镇润州,又处于李弘翼统治下。

在扬州城临时督军的枢密使王彦超很明白自己的心意,已经大量征集民船,要渡江支援李弘翼的样子。

对江南的政策,自己早就和内阁通过气,在不能渡江南征前,就是要埋雷,令其越分裂越好。

而今,李弘翼的使者该怎么应对,以及开始准备求和的李景遂,又该如何同他和议,此外便是上表称臣的吴越,也要有个说法。

吴越,一直便是对北朝称臣,但对齐国,便有些拖拉,到现今,齐国尽得江北之地,吴越国主才终于上表。

自己,要去扬州一趟了,何况,早已经和诸妃约定,攻陷扬州之时,便领她们在扬州游玩一番。

又想起昨天从河中府送到京城,又由密监送来的情报。

赵匡胤,派军马支持吐蕃邈川部,合力驱逐了占据青唐城的宗哥部,并且迁了一些军民移居青唐城,并正在重新修筑青唐城。

青唐城,就是后世的西宁,前唐时被吐蕃攻陷,就一直被吐蕃人控制。

不过,前唐虽然分崩离析,吐蕃更是大分裂,在平民奴隶大起义杀死许多王族后,吐蕃分裂成了数十甚至数百个部落。

比较大的有拉萨王系、雅隆觉阿王系、拉达克王系、古格王系、普兰王系、亚泽王系、贡塘王系等等。

当然,实际中原对吐蕃现今真正情形知道的很有限。

就比如说情报里,什么赵匡胤扶持邈川部,驱逐了宗哥部。

实际上,这两个吐蕃部落具体叫什么在秦地的细作也不知道,不过是用吐蕃自己命名的地名来代称其部落。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赵匡胤,求生欲真的太强了。

这是眼见秦地力量匮乏,所以,趁着淮南、江南乱战,他深入不毛,准备利用吐蕃部落增强实力,抗拒自己江北战事结束马上可能的西征么?

不得不说,赵大是个人才,绝境中,这都能被他想到,而且,还真有吐蕃部开始为他卖命。

自己本来确实准备江南战事结束便西征,趁着契丹暂时不敢来犯,真正打垮赵匡胤,尽得周地,这才是统一天下的根本。

不过现在嘛,好像倒是不急了,还是要稳一稳,而且,吐蕃诸部也是个问题,太贫瘠,但领土不能不要,毕竟那是自古以来我们的领土。

正琢磨着,突然见田绍斌对自己说话,陆宁点点头笑道:“明日,我要启程去扬州,圣天子召见!”

田绍斌脸上立时露出羡慕神色,“教授定会被召入中枢了。”

陆宁笑笑,“谁知道呢。”又道:“小小暂时留在此间,还请统领看照。”

田绍斌心里叹气,文教授什么都好,就是太过惧怕正室了,不敢正大光明带侧室去扬州,想来是扬州太明,文教授会见到很多熟人,传回家中,会被夫人怨怪。

“好,等教授定了行止,来一封信,我自会遣人送如夫人到教授居址。”

陆宁点点头,心说那倒也不用,我还会回来的。

既然不西征,那么自己回来此处,研究下怎么能在不兴师动众下,在荆、襄、楚地空手套套白狼。

自不能明说,拱拱手,“如此多谢田统领!”

第二日,陆宁从武昌启行,却真是如诗词所说。

故人西辞黄鹤楼,十一月间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奉天元年十一月底,齐帝携众妃抵扬州。

定扬州为南京,建顺天府,设市舶司,管理胡商贸易,更鼓励齐商出海,东海百行,在此设商贸总行,建立船队,开始了下南洋的行商之举。

淮北大营改江东大营,镇南京,招抚使张彦卿。

淮南大营改江西大营,镇庐州,原湖北大营招抚使宋延渥迁江西大营招抚使。

原淮南大营招抚使朱匡业,迁湖北大营招抚使。

也就是,招抚使第一次实现了对调。

湖北大营皆是宋延渥旧部,借助大营整编,调他赴新职也不可避免。

而且朱匡业练兵很有一套,一潭死水的湖北大营,需要这脾气火爆的老将军。

军镇外,又有行政区新设。

设江东道,首府顺天府。

设江西道,首府庐州,升合肥府。

鄂州升武汉府,府尹刘信。

神武军,镇武汉府。

齐国官制,各府府尹为从三品,但因为都是由道巡按使兼首府府尹,所以,基本这些府尹,都是从二品的一道巡按。

刘信,是第一个非巡按的从三品府尹。

内政之后,又将自除帝位的李弘翼封为镇江王。

当然,这就和荆州的南平王一样,属于小诸侯一般,而不是什么齐国爵位。

又和李景遂议和。

李景遂除帝位,称唐王,岁币十万贯。

现今李景遂的地盘远远不如历史上后主李煜,失去了润州和鄂州两个通商口,岁币太高他根本便承担不了。

唐国原鄂州在江北的两县,大治县和永安县,割让给齐国武汉府。

封吴越国主钱弘俶为吴越王。

封钱弘俶为吴越王这么大的涵盖地域,从现今礼仪来说,就代表齐帝承认钱弘俶对吴越之地的合法统治权,自然是因为吴越实力不弱,体现一定尊重以免反弹。

而从此,李弘翼、李景遂和钱弘俶统治地域,都开始使用齐国奉天年号。

……

齐帝和众妃在南京行宫,理政处理国事,逗留到翌年三月,这才携众妃北返京城。

而四月,文教授也回到了武汉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