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帝国无双 > 第二十一章 案中案

我的帝国无双 第二十一章 案中案

作者:录事参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2:44:16

第二十一章 案中案

花三娘送来拜帖,说是亲自坐了马车,来接文总院去四海楼赴宴。

正是傍晚时分,陆宁看拜帖时,焦彩莲和潘莺莺刚刚由婢女伺候洗漱过,又有婢女搀着,来给万岁爷请安,当然,到了楼亭不远处,就换做了女卫,搀扶两人过来。

府中婢女,都是置办不久,当然,都属于吃住在府中的长期雇工,每十天休息一日,可以回家中省亲,没有一个是签了卖身契的。

没有用宫娥是为了保密,如果用宫娥,那就势必要她们知道自己的身份,这样的话,府中宫娥便是有一个被买通或是被威逼拷问等等,自己身份都会曝光。

内阁七巨头对自己的身份应该心知肚明,但如果京城太多人知道,终究不便,也容易生出不必要的事端。

“都坐吧,昨天拜的还不够吗?”陆宁说话间也没别的意思,但潘莺莺立时俏脸通红,头都不敢抬起来了。

陆宁看着她更是一笑,被女卫扶着,都步履蹒跚,现今落座,也极不自然,想想她昨夜被自己搂在怀中时的娇羞,也实在让人怜爱,现今这惨兮兮样子,更隐隐令人升起一种男人征伐后的自得感。

潘莺莺瞥到陆宁正看着她笑,窘迫的好似要找个地缝钻进去。

陆宁笑笑,不再逗弄她。

“去女学馆前,你们都可以回家乡看看,小花会安排人护送你们。”说着话,陆宁又对旁侧女卫道:“去门口告诉花三娘一声,就说我染病,近日都不出府。”

女卫答应而去。

“万岁爷,奴婢不需回家乡。”焦彩莲回答斩钉截铁。

潘莺莺也轻声道:“奴也无需回乡。”

两人说这话时,心中都有些凄凄,也都泛起同一个念头,若不是遇到万岁爷,可不知道自己,现今如何了。

陆宁点点头:“那你们就多休息几天……”

话音未落,外面喊:“密监急报!”一名女卫匆匆而入,她手中捧的红漆信笺,上有密监特急徽标,是以,外间女卫并没有拦她,而是赶忙帮她推开了阁楼木门。

女卫到了近前,单膝跪倒,信笺送到了陆宁面前。

陆宁一呆,是契丹人,要先动手?

接过信笺开封,里面却是几张写满数字的纸笺。

在这汴京城内,密监送来特急,洋洋洒洒好大一篇,还用密码信?

密码本在陆宁脑子里,看着这封信,陆宁脸色也越来越凝重。

焦彩莲和潘莺莺在旁,心下都有些惴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终于,陆宁放下纸笺,做个手势,便有一名女卫走上来,将几张纸笺收拢,拿到旁侧火盆,生火烧掉。

陆宁慢慢端起茶杯,凝神想事情。

这封密信,是高小监亲自动笔写的,说里面许多事情,还需要核实,但事关重大,不得不报。

前阵子,陆宁令密监查访“陆老大”夫妇底细。

密监这一查,却是查出一颗大雷。

不出所料,陆老大和陆平自然没什么关系,不过,他和陆平祖籍都在淮北徐州,勉强算是同乡,又和陆平原来的姓氏同姓,这陆老大,便改陆姓之余,对外诈称是陆殿司远亲。

而陆老大真正的幕后,却是宋延渥,从做生口买卖那天起,就是宋延渥出资,只怕,陆平的籍贯原姓,也都是宋延渥授意,才牵强的联系起来,若不然,陆老大又哪里知道陆平到底是哪里人士?原姓是甚?这虽然不算什么秘密,但也不是民间市井能知道的。

而令人想不到的大雷就是,宋延渥,很可能通辽。

高公公言道,密探在宋延渥府邸,无意中发现了辽国才有的金面具,更听到宋延渥哼契丹小调。

用金铸面具,是契丹风俗,而且面具上花纹,也明显不是中原之物。

就算其面具是无意中得来,但那契丹小调,却是有郁郁不得志之意,也隐隐有要报复的意味,若不是这名精干密探,本就是要遣派去契丹地,怕也听不出他哼的是什么。

府中,应该有契丹人,只是密探不好查访。

加之宋延渥扶持生口贩子,利用畅和楼给许多达官贵人提供貌美婢女,这些婢女虽然未必是什么奸细,但宋延渥此举,如果通辽,就是正利用陆老大,拉拢朝廷权贵之家,意图结党,其意不言自明。

当然,这一切,还需要验证。

高公公又说,只是他,不知道该不该动用在契丹的密探,全力查访此事。

陆宁微微蹙眉,说起来,在契丹地,这几年确实埋下了许多细作,但基本是为了,将来领路亦或做内应来用,细作在契丹地的身份,都很低微,甚至一些,就是扮作奴隶,好似被胡商偷偷贩卖去一般。

既没有收买契丹高层,也没往上京契丹贵族府邸派去细作,不然,一旦暴露,必然会惹起契丹人的警觉,而且,契丹贵族和中原本来就没什么来往,收买或者安置细作什么的,也就没太安全的渠道。

所以,就算真有本朝重臣通辽,密监不知道,也很正常,不过,以后汴京城,真要靠密监盯紧就是了。

当然,宋延渥,现今也不是重臣。

但他的身份,可就很了不得了,乃是后唐天德节度使宋瑶之孙、后晋汜水关使宋廷浩长子,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外孙,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女婿。

宋家之显赫,甚至不弱于符家。

三家分周之时,宋延渥为武胜军节度使,但一直态度暧昧,既没有倒向李重进,也没有倒向赵匡胤。

他当时镇邓州,领三州之地,又远离汴京,在襄州附近盘踞,是以,李重进和赵匡胤对他都多方拉拢。

直到自己入汴京,击溃赵匡胤,又顺势取得李重进领土,宋延渥随即归降。

当时自己也没有亏待他,任命他为湖北大营招讨使,加枢密副使。

尔后,他又调任江西大营招讨使,也是第一次,三名招讨使对调。

实际上当时这三招讨使对调,主要还是因为他。

因为湖北大营就是由武胜军改编,是以,整个湖北大营多是他旧部。

不是自己不信任他,是自己不想本朝,再有私兵泛滥的情形。

但谁知道,他在江西大营招讨使任上,江西道军学馆,竟然出现了贿赂舞弊案,也就是,选派进入军学馆学习文化知识和军官才能的军卒,是靠贿赂进去的。

军中**,更不能容忍,自己当时震怒。

事发后,涉案士卒及将领、官吏,都被严惩,江西大营招讨使宋延渥,被免去官职贬为庶民,王彦超这个枢密使,也被免官,但留用,派去汴京的军学总馆做了一名教授,自是以观后效,还有可能起用。

说起来,王彦超也实在冤枉了些,地方军学馆舞弊,他又哪里得知?

倒是宋延渥,虽然处理的严重了些,但他军中出现舞弊案,和他前朝作派,对很多前朝潜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关系可不小。

不过,去年宋延渥续弦新婚,自己又封他为东武县公,其续弦夫人刘氏为渤海郡夫人。

借此,算是将此事画下了一个句号。

县公为本朝第五等爵位,从二品,和他任招讨使时的品级相当,自己对他,也不算不宽厚。

只是军中第一次出现舞弊案,自己自然要杀一儆百,王彦超,现今还在军学馆做教授呢。

不过外界很多臣子看来,自然是自己借机会削去了他的兵权,清洗他在军中影响,令其赋闲度日。

可现今看,宋延渥心有不甘?通辽?

当然,现在国家民族观念不强,新朝新学,正在灌输中。

以往的观念,除了中原,就是蛮夷,而现今,辽国南部,正用中原礼法,对宋延渥来说,在他看来,通辽实则和通赵匡胤,应该也没什么区别,不会有额外的思想负担。

是以,他真通辽的话,想借助辽国力量翻天覆地,也没什么稀奇。

当然,这一切,都是揣测。

说起来,这宋延渥,历史上同样显赫无比。

他妻妾众多,子女也多,记录在册的就十几个儿子十几个女儿。

如果不是自己改变历史进程,他的长女应该是嫁给赵匡胤,贵为皇后,也就是被赵光义逼迫的宋皇后。

而新婚的刘氏,却是和历史上一般,也是那世交的刘氏大族宗女,历史上,被封为莒国夫人。

刘氏诞下的宋延渥的第九女,和第十一女。

第九女嫁给了高怀德之子,第十一女出家为比丘尼。

自己看过一个关于高怀德的野史电视剧,里面就有刘氏和其两个女儿,胡编乱造的雷剧,九女和十一女为高怀德之子争风吃醋,刘氏又和高怀德曾经有感情纠葛,因为家族关系,不得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多岁的宋延渥,总之,就是那种要多雷有多雷的雷剧。

不过夫妻、子女的基本关系,倒是正确的。

是以,自己倒还知道这位历史上的莒国夫人,现今的东海郡夫人。

也是因为这部电视剧,知道宋延渥多能生,十几个女儿,长女是皇后,其余几乎都是和朝中勋贵联姻。

这种家庭,也是自己最不喜欢的,前面符彦卿,这一位,比符彦卿还过分。

可能令宋延渥赋闲,多少也有潜意识里对他之家族的厌烦,毕竟,他还不到四十岁,现今就令其赋闲养老,本就是一种惩罚,哪怕给了从二品尊位。

话说回来,宋延渥这种勋贵出身,父亲祖父都是令公,母亲是公主,娶的第一任妻子还是公主,便是在新朝,其故交好友也极多,关系盘根错节。

从军中舞弊案来看,宋延渥再留在军中,怕前朝军中的坏习俗,根本不能涤除,所以,无论如何,早晚有一天会踢他出局,早不如晚。

他要真通辽的话,那也就别怪自己不客气。

可莫怪自己办个人头滚滚的案子,一直以来,自己在理政这方面,可能臣子看来太过宽宏。但通异族,可就触碰了自己的底线。

说起来,也是讽刺,历史上赵光义北伐失败,化身后世讽刺的“高粱河车神”,宋延渥是被起用稳定北疆的重要老臣之一。

现在,他却有了通辽的嫌疑?

所以说,人是很复杂的生物,际遇不同,道路自然不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