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帝国无双 > 第三十九章 围城

我的帝国无双 第三十九章 围城

作者:录事参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2:44:16

第三十九章 围城

太原府,或者说晋阳城,从前唐就是陪都,唐四都之一的北都、北京,到五代,不是都城也是陪都,实在是现今中原北方最重要的大都会之一。

历史上,现今的汉主刘钧死后,北汉内乱,赵光义伐北汉,围攻晋阳城,逼得刘钧的养子刘继元开城投降后,便将晋阳居民尽数内迁,一把火烧了晋阳城,数朝古都,毁于一旦。

赵光义烧晋阳城,是因为晋阳城城高壕深,民风彪悍,和宋人长期互相俘虏对方人口,是以,晋阳军民,抗宋时极为顽强。

赵光义,担心此处再出现割据政权,是以干脆一把火烧了这数朝古都。

如此也造成一个恶果,便是中原北伐,北出雁门关之路线,少了一个重要屏障及补给点。

是以,出雁门关的北伐路线,补给变得极为困难,大军出雁门关,很难再远征,最多便是牵制作用。

雍熙北伐,宋军分三路,出雁门关的潘美、杨业一路虽然连战连捷,但在曹彬的东路军惨败后,便不得不立即回兵,又在监军王侁的乱指挥下,最终留在雁门关外的杨业兵败被俘,绝食而死,其二子杨延玉也血战而死,这就是后世脍炙人口的杨家将起源。只不过,监军王侁的一些蠢事,都被安在了潘美头上,当然,潘美作为主帅,同意监军之策,令杨业领孤军出雁门关,又听闻杨业战败就率军后退,没有守约接应,对杨业兵败,潘美绝对负有直接责任,后世为潘美翻案太过,有些文章也矫枉过正。

此时,太原城外,旌旗漫天,齐军联营接寨,将太原城围得水泄不通。

站在太原城头,汉国国相郭无为眺望着北方,那密密麻麻营帐的中军部分,金黄一片,营帐、麾盖,旗帜全是金色,甚为引人瞩目,就好像,齐军冷酷黑铁打造的军团中,盘旋着一团祥和金黄之气,高贵而又神圣。

郭无为深深叹口气,“齐天子,果然来了!”

他身侧站着一名威风凛凛的将领,先帝的义子刘继业,本姓杨,也有人背后称他杨继业。

望着北方金色旌旗如海,刘继业面色凝重,并不言语。

郭无为又无奈摇头,指着齐军营势,“看到没,齐天子领的应该就是他的亲军,扎营在北,真是好生狂妄,这意思,便是我诸州援军到来,加我太原军里外夹攻,他仅仅领亲军就能抵抗?”

“等忻州、宪州诸州援军抵达,我会想办法传出讯息,我等佯作里外夹攻城西齐军,做出我等要护卫国主突出重围之势,刘殿直,你就率突骑……”郭无为指了指北方那金色旌旗汇聚处,“忻州军由北而南令齐军混乱之际,刘殿直袭其中军,一切,就仰仗刘殿直的武勇了!殿直号称无敌,此战,就令齐军见识你的风采!”

刘继业缓缓点头,此也是没办法的事。

说起来,整个汉地,七州一府,在籍人口却已经不到十万户,根本无力对抗北伐的齐军,契丹人又刚刚新立国主,加之齐军东路,有合攻幽州之势,所以,契丹援军便是来,也远水解不了近渴。

齐军来的又快,很快合拢太原城,现今只能寄希望夜袭,如果能击败齐天子及其亲军,亦或趁乱护卫国主突出重围,退到代州甚或雁门关外,等待契丹援军,再图反攻。

看着北面那黑压压齐军军团营寨,刘继业心里又升起一团豪气,一直听闻齐天子武勇无双,齐军悍勇无敌,此次倒要见见,是不是言过其实!

……

銮营前帐,烛台下,陆宁正翻看党进呈上的册子,关于近期辎重调动的种种,从计划到实际执行情况,还有后续的一些规划想法。

桌案前,站着的方脸大耳相貌堂堂的将领正是党进,原京戍大营转运使,现今,又加了太行西路转运使一职,总管所有辎重民夫及被送到辽州的粮草调配。

军中将领负责总管辎重物资在前线路段的运输分配,如此,不管是和诸路军马配合对于粮道的保护还是配给的速度和效率,都大大提高,而且,本来就是京戍大营转运使也就是辎重主官的党进,对调度种种早有心得,临时任命主官的话,很容易犯下一些低级错误,对一场战事来说,就可能是致命的失误。

“不错。”陆宁点点头,这个党进,倒是搞后勤的好人才,其甚至计划好了,攻下太原后,以太原为补给点,构筑起从太原到代州的补给线一事。

而且,也做了一旦围攻太原失利,如何令民夫快速撤出辽州囤积的粮食物资,只要能在隆州稍作抵抗,有一两天时间缓冲,辽州的物资便大部分都能输运回磁州。

如果历史上潘美、杨业的西路军,护送雁门关外汉民回关内的计划由他策划,那么,情况应该不会失控,由大捷变为大败。

当然,如果潘美能听从杨业的正确建议而不是默认监军王侁之策,西路军也不会惨败。

陆宁抬头看向党进,正想勉励两句,女卫匆匆而入,双手奉上一封绢册。

是永安军节度使折德扆的奏疏,折德扆,也就是自己老丈人,贤妃折赛花的父亲,折家军当家。

本朝册封的节度使三个,一个是安南静海节度使吴昌文、一个是定难军节度使、夏王李彝殷,第三个,就是永安军节度使折德扆。

此外,多少和中原王朝有羁绊的还有镇凉州的河西军,和镇沙州的归义军。

这两个军镇,名义上,都统领着很大片土地,其中河西军在甘肃,归义军,则是后世的甘肃西部及新疆部分地区。

不过,河西军现今,已经被改了汉姓的吐蕃部所占据,归义军就更是路途遥远,还曾经自立为西汉金山国,后来被曹氏占据,自称留后,五代后晋时正式册封曹氏为沙州留后,后汉册封曹氏世袭归义军节度使加检校太傅;后周时同样沿袭前制。

不过自从河西军成为吐蕃人之地,中原和西域音讯更为隔绝,从齐朝立国,曹氏还没有遣使觐见,倒是听说和败逃到青唐州的赵匡胤眉来眼去,毕竟,双方距离比来中原,要近了许多。

是以,现今被陆宁正式册封的节度使,便是后世的越南北部河内吴家、西夏国前身的李家,以及自己的老丈人,只有这三路。

至于其他一些官员被加授的节度使,都是遥领,更是虚衔,类似勋位一般了。

这三路节度使,其实便是包括自己这老丈人折德扆,统治的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王国。

当然,从历史上看,折家军世镇府、麟二州,一直是中原西北屏障,不管是辽国还是西夏,入侵府州都铩羽而归。

直到后世子孙无奈降金前,折家军也一直对中原王朝忠心耿耿,和西夏李家、安南吴氏等等,完全两回事。

陆宁暂时也不准备插手折家军内部事务,其现今独特的子弟兵制度,反而是其军卒有着极强战斗力的优势,当然,这种战斗力局限性很大,主要体现在保卫家乡上,若征募折家军远征,怕战斗力立时大打折扣。

老丈人写来的军报奏疏,主要便是奏报在他劝说下,岚州汉军已经投降,贤妃娘娘已经率军启程去忻州劝降。

忻州刺史郭泰,乃是汉伪皇后郭氏之弟,如不出意外,应该会归降。

陆宁看到这儿,心下微微一动。

折家和郭家、杨家以及汉主刘家,其实有着许多千丝万缕关系,现今汉主之妻郭皇后,便将折赛花看成妹妹一般,当然,也是汉主拉拢折家的一种手段,当年自己在河北答应娶折赛花之时,实则折赛花正在太原城的郭家做客。

现今自己提兵征伐北汉,贤妃心情,肯定极为复杂,虽然在尽心尽力做好妻子的本份帮自己,但实则,便说对郭家,如待她如亲妹妹的郭皇后,又哪里会没有旧情,只是,她从来不会向自己流露而已。

沉思着,陆宁渐渐,有了个主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