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帝国无双 > 第一百零九章 火药桶

我的帝国无双 第一百零九章 火药桶

作者:录事参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2:44:16

第一百零九章 火药桶

土城城门禁闭,城头上,弓箭长矛林立,党项军卒各个脸色凝肃。

银州城头,众党项将领拥着的一名中年男子,正是这银州防御使李光俨。

现今党项定难军,还沿袭唐末五代规制,州分刺史州、团练州、防御州等等。

防御州,地位在第二等,仅次于节度使州,高于团练州和刺史州。

在定难军来说,银州就是仅次于夏州这个节度使州的最重要州府,人口众多,汉、党项等杂居,有农耕,有牧群,以地理位置来说,在汉长城之内,是中原传统土地。

银州防御使李光俨,是现今夏王李彝殷的族侄,李光俨的父亲李彝景,和李彝殷,两人的爷爷是亲兄弟,也就是李彝景和李彝殷,是一个太爷爷。

而李光俨,重孙子就大大有名了,正是西夏开国君主李元昊。

李光俨的儿子李继迁,也就是李元昊的爷爷,则是西夏王国的奠基人。

对李光俨,陆宁自然便多关注了一些,令密监多所打听。

其子并没有一个叫李继迁的,自然是因为,李继迁本该在近两年出生,但自己影响范围越来越大,定难军更直接受到自己行为的影响,这不,眼见叛离中原王朝,都可能早了十几年,李继迁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也在情理之中。

便是李光俨恰好这两年生个儿子,又恰好也取名李继迁,但实际上,不说后天养成的性格等等,便是先天的天赋,也不是历史上的李继迁了。

不过这李光俨,显然不是个省油的灯,只是历史上,他所在的时代,没有机遇显露出来而已。

对党项进入河西地,他是最积极支持的部族首领之一,也是对中原统治最抗拒的党项首领之一。

在闻听中原皇帝到了延安府且拓跋山去了延安府觐见后,立时实行城禁,严查入城商旅,还曾经请拓跋山来银州议事,拓跋山当然没有来,看现今他的作派,如果真来银州,能不能保住脑袋都两说。

站在城头,李光俨冷冷听着城下拓跋山高喝,“光俨吾弟,大皇帝圣旨已经到了凉州,撤定难军,设宁夏道,光俨吾弟,从此你为银州团练副使,还不开城门,迎接团练使折御勋折将军?鱼袋牌符,折将军都带来了。”

顿了下,拓跋山又喊:“还有这位文总院,为四州宣抚使,专司四州军政革新事宜!”

“我还是那句话,谁知你真假?未见到夏王手谕,恕弟不敢从命!”李光俨冷哼一声,便要下城。

拓跋山怒道:“李光俨,折少令带有汴京来的告身,难道还能有假?且问你,是圣天子为尊,还是夏王更贵?”

“你若坚不从命,便视你为叛乱,天朝大军转眼即到,你可真敢抗拒天兵?你可挡得住?光俨吾弟,兄是为你好,莫令银州你族儿郎,都为你殉葬!”

这话,令正要下城楼的李光俨微微一滞,停下脚步。

犹豫了会儿,他缓缓转身,道:“山兄这是什么话?我岂是要叛乱?但告身也好,鱼符也好,我从未见过,怎知真伪?现今又无夏王手谕,便要我纳上银州城数万军民,山兄可设身处地想想,如果是山兄要谋反,文总院和折少令,是冒充的,亦或是胁从呢?”说着话,遥遥对陆宁、折御勋抱拳,“两位莫怪,某只是疑虑,倒不是说,两位上官,一定是冒充或谋叛。”

拓跋山一时被李光俨说的无言以对,凶性上来,瞪起眼睛就要开骂。

折御勋看了眼陆宁神色,随即会意,笑道:“好,李副团练,我等就在城外等几日,延安大队军马不日便到。”

这李光俨说得在理,也令人无法怪罪他,但实际上,他必然知道此事十有**是真的,但就是要拖,等齐国大军真的到了,他在开城也不迟,反正到时候也反抗不得。

但能拖几天,自然给了夏王更多的时间想对策。

……

数日后,第一批河中军士卒,沿着无定河顺流而下到了银州城下。

大概数百名军卒,由营指挥使崔彦进率领乘船先到了银州。

这是一营重甲卒,这种板甲为主的重型甲胄,河中军仅仅分配到了五百具,编了一营。

李光俨还是坚称,担心城外齐军都是谋乱。

第二日,又有数千骑兵抵达银州城下。

拓跋山也发了狠,喊道若等几日后,步兵及攻城器械水运而来,不管李光俨开不开城门,就要强行攻城。

李光俨终于,开了城门,并向文总院、折少令请罪。

陆宁当然明白他是不得已而为之,而且,一旦李彝殷下定决心,号召党项诸部叛齐,这李光俨肯定第一个背后捅刀子。

不过,自己肯定不给他这机会罢了。

是以,李光俨才发现,齐军并未如他所想,匆匆顺无定河西下去夏州,而是,开始接替本州党项番兵的城防等诸多事务。

又令本州三千党项精锐番兵在城外集结,随时准备跟随文总院西进。

他这个银州团练副使,却要被留在银州。

而齐军陆陆续续抵达银州,在城外扎营,怕也有上万人马。

在陆宁来到延安府后,又拓跋山来降,深谈之下,渐渐感觉局势没自己想的那么严重。

自己如此忌惮党项人,是因为历史上,西夏王朝带给北宋的阴影。

但现今,党项人还从未建立起过政权,就他们内部来说,可能面临中原王朝的高压都很迷茫。

除了李光俨这种极端的强硬派,便是李彝殷,要他下决心号召全族叛齐,他一时半会,都拿不定主意。

在这种犹豫之中,便令自己越发占得了先机。

当然,还是要做最坏的打算。

延安府河中军三万,其中正军两万五千,预备卒五千。

最精锐的第一军,调来了银州。

自己接下来,便去接收夏州和宥州。

其实一旦夏州顺利接防,接下来,最大的隐患就是李彝殷在凉州自立,河套内银州、夏州、宥州三地的党项人,必然叛乱。

河中军,要做的,是如何快速平息党项人的叛乱。

因为灵州银川地在自己手中,是以,只要灵州不失,河套内党项人基本便孤立无援。

河西一带的党项部,必然攻击灵州,而不是绕过灵州来援助河套地带的族人。

荆罕儒守灵州,自己是信得过的,更莫说,还有精锐的西军在兰州和其遥相呼应。

最坏的局面,便是赵匡胤能说服并联合青唐城附近的吐蕃诸部也来围攻兰州。

但不管怎么说,在河套地,河中军面对的,不是攻城略地,而将是如何在保护本地齐人居民的基础上平叛,又震慑也好,剿杀也好,安抚也罢,令河套地的党项诸部真正臣服。

自己对此,也没太多经验,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毕竟,党项部,可不是南方的各个土部。

琢磨党项事务之余,又从河中府有密监快马来报,尤贵人乔装到了河中府。

当然,河中府距此八百里,以尤懿懿坐马车的脚程,来到这里也得十余日。

自己从汴京动身前,德妃那家伙听说了自己曾经领懿懿去文总院府并且领她进了寝室的消息,只是被西北边务打断,德妃立时来寻自己,说要懿懿随军陪自己亲征,又说懿懿特别希望前去西北,陛下也答应过,带懿懿去西北看茫茫沙漠不是?

其实,自己虽然看起来百战百胜,但随军总是有危险的,重大军务,嫔妃随行更是分心,是以,除了开始自己亲征,皇后皇妃们还希望随军彰示勇气外,后来见随军倒好似成了游山玩水,只会令圣天子分心照顾,皇后皇妃们,也就渐渐不再每次自己亲征时,走惯例请随军的哭诉那套程序。

德妃现今为懿懿请随军,自己琢磨下,就没拨她的面子,答应下来,自己动身后,尤懿懿也离京,只是,脚程便完全不同了。

现今,尤懿懿却是到了河中府。

琢磨了下,陆宁写了封信,要尤懿懿在延安府歇脚,毕竟现今这河套内诸州,便如火药桶一般,随时会发生叛乱。

甚至自己已经在考虑,要不要先发制人,先坑杀如李光俨部的所有党项番兵精锐这类举措。

若真自己先提起屠刀,腥风血雨的一面,自己恶的一面,更不希望被那小妮子看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