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帝国无双 > 第一百五十四章 东征构想

我的帝国无双 第一百五十四章 东征构想

作者:录事参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2:44:16

第一百五十四章 东征构想

庆州金氏的突然介入,使得开城的谈判结果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和金氏的父亲见面之后,陆宁觉得,韩地三分也不错,如此三方的力量才更加平衡,大齐更只需要做仲裁者,根本不需要介入他们之间的冲突。

不过朴氏反对极为激烈,倒是王氏,如果说其能接受偏安西南一隅的话,那么,庆州金氏的独立,削弱的是朴氏的力量,对王氏影响不大,反而会平衡朴氏咄咄逼人之态。

和议,一时陷入了僵局。

……

毡帐内,穿着单薄衣裤的陆宁甚至感觉有些热,斜靠在软榻上,看着手中的密报,来自北海卫的紧急密报。

其实,密报是从高丽东海岸的元山发来的。

却是收留耶律罨撒葛的东海女真部落,将耶律罨撒葛押解到了北海卫换取赏金,而且,跟随耶律罨撒葛逃入东海女真部落避难的军民,基本被杀了个精光。

耶律罨撒葛随即被送来开京,由海路到了高丽半岛东海岸的元山,又走陆路。

所谓快马急报就是从元山来的,实际,比押解耶律罨撒葛的大队应该也快不了几天。

手中密报,还揭露了一件秘辛,据耶律罨撒葛身边最亲密的侍卫官交代,当年睡王被近侍所杀,确系耶律罨撒葛的幕僚在背后操控。

看到这里,陆宁摇摇头,其实有没有谁在幕后操控,睡王这作派,被近侍所杀也是早晚的问题,历史上,其不也是残害近侍太过,被忍无可忍的近侍所杀吗?

琢磨着,陆宁道:“去叫萧细君和夷懒来。”

旁侧胡都古忙应了一声。

实则海船所带的御帐自然不会那般考究,只是比寻常帅帐略大一些,陆宁平时歇息在前帐,后帐住着女眷们,但很紧凑了,用布帘隔开,毕竟算是战时,一切从简。

萧皇后和夷懒从后帐走出,陆宁便将密报给二人传看,说道:“耶律罨撒葛已经被擒,所谓辽国,已经是过往云烟,你们可收拾心情,认真做我大齐子民了。”

确实,“辽国”从物理意义上已经灰飞烟灭,苟延残喘的北辽,暂时的法理基础反而来自大齐的册封,耶律齐被册封为北辽王。

而且,北辽已经失去了昔日契丹进取的势头,不管是东部女真各部还是西部草原各部,都不再臣服于他。

陆宁虽然没有一鼓作气扑灭北辽,但属于软刀子削其筋骨,虽然要耗费很多时日,但成本最低。

萧皇后和夷懒传看密报,神色各异。

陆宁也觉得,放下了一件心事,实则,已经在考虑,东征之事。

开城和议,到底两韩并列还是三韩和议对大齐没什么太大影响,让三方势力自己解决。

甚至朴守卿和王昭,已经都接到中原来的谕旨,一个被封北韩王,一个被封南韩王,如果不是庆州金氏突然杀出来要独立,现今双方应该已经在议定边界了。

庆州金氏,陆宁倒是有个想法,令其世代袭东韩公位,如此,名义上比朴氏和王氏地位更低,但本质上,还是独立王国。

韩德让,也被授意往这个思路上引导三方,但最终会怎样,倒也无所谓了。

自己也不是一定要支持庆州金氏自立,实在谈不拢,还按原本两韩并立的剧本走,金氏不服的话,朴氏和王氏讨伐他,也不关自己的事。

现今要务,自然便是东征的准备了。

由北及南征讨东瀛,在其本州岛北部登陆,首先,便是要攻陷秋田城作为落足点,有秋田港在,最起码战败会有退路。

现今来说,日本本州岛最北部的出羽国和陆奥国,和族都有筑城作为据点,有国守备,但生活在这两个地区的虾夷人仍然不在少数,也分为三类,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不归顺朝廷的所谓“荒虾夷”;二是归顺朝廷的所谓“熟虾夷”;三是虾夷中最熟化的所谓“俘囚”。

实际上,虾夷的“俘囚”,从两百年前,就被大规模驱离原本居住地,强行“移配”到九州、四国以及本州的中西部区域,交由当地的国司严加看管,并要求国司对这些“俘囚”进行教化、监督。

很讽刺的是,也正是这些桀骜不驯的俘囚经常暴动,社会动乱越演越烈,使得日本公家不得不渐渐倚重地方豪强,原来学习大唐的律令制渐渐名存实亡,逐渐向一种特殊的地方领主制度发展。

大小庄园主出现,为了确保自己对土地的占有,所以给所占土地加上自己的名字,称为“XX名”,这就是“名田”,它的所有者称为“名主”。

拥有土地较少的地主富农,为小名主,较多土地的,为大名主。

这就是“大名”的由来了。

在出羽国和陆奥国,也有从南部地区迁徙来垦荒的和族,自然而然的也形成了大名、小名、作人、名子等阶层。

“作人”类似于雇农,“名子”顾名思义,其实和农奴没什么区别。

不过在出羽国和陆奥国,和族人活动的范围仍然有限,主要便是依附在秋田城、多贺城、胆泽城等和人据点附近。

在东瀛本州北部登陆,便是驱动荒虾夷,解放熟虾夷及虾夷俘囚为助力,先将和族在北部的这些据点攻陷。

很多据点,哪怕遇到紧急情况组织起大名庄园的武士及武装农民,加之城守士兵,也不过几百之数,逐个击破根本不在话下。

毕竟,他们平时的职责就是驱逐或剿灭作乱的虾夷,这些作乱虾夷,往往三五人一伙,甚至能有几十个虾夷组织起来,都算很强的力量了。

只有作为出羽国守备府的庄内城和陆奥国守备府的多贺城力量可能稍强,但也极为有限。

东瀛人,都已经很久没有大规模战事的经历了,经常爆发的小规模冲突,使得其战争小型化,个人化方向发展,主将的“一骑讨”盛行,也就是互相主将单挑,因为双方局部战场本来就大多几十人,最多几百人互殴,主将的作用无限扩大,穿着大铠的主将,击败另一方穿着大铠的主将,那么,打败对方几十个几百个没有甲胄的轻步,也就成了定局。

两百年后,随着人口的增多以及权贵们的大分裂,各自召集支持的豪强参与争夺最高权力争夺的战争,由此爆发了源平合战,才使得日本国有了万人以上合战的记录,甚至日本方面记录其中一方号称有十万兵马。

当然,比起中原经常号称几十万,甚至百万大军,但实际决定性力量仅仅几万精锐来说,其十万人马参与合战的记录,可想而知其水分。

而大齐的这次东征,将会提前两百年,令东瀛人直面万人合战的残酷。

第一阶段,便是闪电战,在出羽和陆奥站稳脚跟,然后,等东瀛人集结兵力,远来征伐,东征之军,反客为主,以逸待劳。

东征军的架构,也已经确定。

在东瀛本州岛北部作战,大军团根本施展不开,便是镇东军,万人军团,也要分成数路,而且,因为除了初期补给会有海船运送,以后长时间的作战考量,是以得不到补给在当地解决为宜的方针,是以,很可能镇东军将会以营为单位行动,攻击和族在出羽、陆奥两国内的据点,劫掠粮食作为军粮。

然后,分驻各处,将和族、熟虾夷变为治下之民。

此外,原本准备从北海道、库页岛招募三千虾夷奴隶军。

真正做了,才知道自己还是太高估现今恶劣条件下种群的人数了。

在北海道,有一个虾夷首领早就归顺大齐,水军也是靠他部族为向导,抓捕奴隶。

但实际上,整个北海道和库页岛地区,虾夷人可能也就几万人口,而抓捕其奴隶去北海卫做劳役已经去了数千,还曾经有满满一船队被抓的虾夷奴隶丧身鱼腹,按照原本构想,壮年男丁的虾夷人根本不够抓。

最后,这三千虾夷奴隶军的份额,缩减为六百人,而且,全部追随陆宁。

此次东征,陆宁作为东征宣抚使,单独领一支武装。

两百弓骑,三百重甲步卒。

两百弓骑,其中一百名,便是马枪扈从了,这支可以装神弄鬼最具威慑性的力量自带要带上。

但羽林卫和其余一百名轻弓扈从,回京修整,已经征战一年多时间,自己还抽空回去了下,羽林卫们,却一直没得休息。

何况在东瀛,也发挥不了羽林卫的最大优势。

羽林卫,不但每人需要两名扈从,更要一人三骑,加之扈从,便是一人五骑,而且,其胯下战马都是千挑万选,远海船运,不说遇到风浪,就闷死几头也太可惜了,如果染上疾病,还传染,最多多数病死,可不把人心疼死。

而且东瀛岛上地形也不适合重骑兵远途奔袭,这还是以自己所知的后世地形来说,更莫说现今,本就没有岛内舆图,此次东征,也不需要一些重骑兵奔袭的骑兵战术。

加之,陆宁甚至想到了兵败,如果是最坏的结果,那就是羽林卫们都折损在东瀛岛上,而这些羽林卫,可是有许多贵族子弟,也不乏部族的“质子”性质留在自己身边的酋长接班人,如果死亡殆尽,将会酿成自己称帝后,最大的一场危机。

毕竟自己东征,虽然没人上奏疏反对,但实际上,朝臣们认为凶险重重收益远远大于风险的,大有人在。

至于自己,最坏的结果,全军覆灭,便是没有水军接应,在亲卫们覆灭前,自己将全部马枪砸的粉碎,再伪装成东瀛人到九州岛,从对马海峡游到高丽境内都没问题。

虽然说,这种全军覆灭甚至等不到水师接应败退的可能性很小很小,但陆宁还是按照最坏的打算。

甚至便是镇东军,原本曾经构想,所有营指挥使、都头、班头都用中原将卒,正好借机提拔一大批有军功的将卒,但考虑到如果惨败,会是中原新锐将领的一次极为严重的损失,是以最后,只有二十名营指挥使为新提拔的中原年轻将领,都头、班头等等,都用的部族勇健。

当然,镇东军第一营,也就是杨业的亲兵营,还是用的清一色中原军卒。

而陆宁的亲军,临时命名为“征东宣抚营”。

两百弓骑,除了一百火枪骑兵外,另外百名弓骑,都是选的征募部族军中的神射手。

三百重甲步卒,三名正都头、三名副都头,二十七个班头,都是从京戍大营挑拨的可提拔新锐,二百七十名步卒,皆为征募的诸部勇健中最魁梧的力士。

“征东宣抚营”的三都步卒,和其他禁军军制相同,每一都的第一班,都是最精锐士卒,算是都头的亲卫队,以副都头领九名勇健为一班,如都头战死,副都头便行都头事。

是以一都十班,但九个班头。

同时,六百虾夷奴隶军,实则就是一名重步卒,有两名虾夷辅兵,平素行军时,轮流帮步卒背负重甲及其它辎重,使得重步兵可是随时用最佳的状态加入战斗。

是以,“征东宣抚营”,虽然五百作战军卒,但实际人数却是一千一百人。

在东瀛岛上,这也是一支极为臃肿庞大的力量了。

陆宁不领羽林卫,也是因为战事的需要,令扈从军精简化、小型化,更适合作为奇兵在东瀛岛上展开军事行动。

虽然,隐隐觉得,这一千一百人的庞大队伍,对于东瀛岛上现今爆发的大多数冲突的规模来说,也实在是一支很庞大很夸张的军事力量了。

现今,“征东宣抚营”人手的挑选已经基本完成,从汴京来的军官团,以及从平壤来的弓骑、巨汉们,都在向开京方面进发,到了开京后,也自然需要一段时间的整训磨合。

北海道的六百名虾夷奴隶,想来也准备好,等东征船队出发,这些奴隶会送到出羽国的秋田港,和东征军马汇合。

此次征伐日本,虽然多少也有元时消耗南宋新降军马的意味,但与此同时,至少这“征东宣抚营”中的诸部勇健中的勇健,淬炼成忠于大齐忠于皇家的百战精兵,也不算白白在自己麾下服役一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