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帝国无双 > 第二十章 化外之地

我的帝国无双 第二十章 化外之地

作者:录事参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2:44:16

第二十章 化外之地

万和殿,今日热闹异常,滇地三十多个部落头人聚集,加之段、杨、高、董等白人氏族首领,又有镇南王府长史朱丹臣、司马李绅,此外还有刚刚到任的云南东道巡抚民政事寇湘,云南西道巡抚民政事温仲舒,加之同样刚刚率卫道士团入滇的大卫道士三行,滇地新头面人物,济济一堂。

现今中原卫道士团体蓬勃发展,得到了许多富商巨贾的资助,传言也到了皇室产业东海百行的大力支持。

不过不管怎么说,中原传统,教派干政通常都没什么好下场,是以,不管名气多么大的大卫道士,便是县衙议事也根本不可能登堂入室,更莫说庙堂之高远了。

但在这滇南开府的镇南王府,毕竟不算真正的行政官署,加之今日议事特殊,是以,三行得以入列。

这令段、杨、高、董等氏族首领都若有所思,至于各土部,倒是无所谓,他们本来就更有信仰,不似白族首领,多崇尚佛教。

陆宁倒是对云南东道巡抚寇湘,及云南西道巡抚温仲舒多打量了一番。

这就是本朝的“寇温”了。

寇湘倒真生了个儿子,起名寇准,现今已经十余岁,而且聪慧异常,不过,他最兴趣的是明物,废寝忘食的钻研,喜欢做各种格物实验,甚至引起过火灾。

这令寇湘很无奈。

陆宁一直关注寇准,对寇准的发展方向也有些无语,看来,今世少了一位政治家,倒可能多一位启蒙科学家。

而“寇温”本来是指寇准和这温仲舒,本朝来说,却是寇准父亲寇湘和温仲舒了,内阁选拔两人来云南,是一种巧合,自己随之朱批认同,就是刻意为之了,本来自己心中有更合适的人选,但看到内阁推荐人物,突然改了主意。

“诸卿,大卫道团准备深入云南西南的蒲甘、阿拉干及南部的掸人国之地,教化愚昧,救济贫苦,本王也准备资助些银钱,为这些发下大宏愿的圣人门徒稍尽绵薄,同时,为了他们的安全,诸卿当遣派勇壮跟随。”

陆宁说话时,大殿内立时鸦雀无声。

这也是陆宁思考了数天的结果,还是得转嫁下矛盾。

如果赵匡胤不走,和赵匡胤之战就势在必行。

偏偏赵匡胤走得极为干脆,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那么,就给段王叔、高仁温等找点事情做,无非就是对外扩张。

其实本地南诏时代扩张欲极强,到段氏当权,相对温和,也是因为有北宋、越南的丁朝后来的李朝威胁,主要放在守成上。

但现今,东北方向和东南方向,川蜀、贵州和岭南南道(越南)都是大齐疆土,威胁尽去。

西北吐蕃地穷山恶水。

向南和西南扩张,几乎是必然选择。

其实便是自己是段氏族人,现今也必然会琢磨向西南扩展领土一事。

而自己来说,便是给三大家族,找些事情做,令他们尽量少琢磨自己的王位。

最好是陷入缅甸和泰国的泥沼,平叛之类,争斗不休。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本土之地,却渐渐中原化。

至于卫道士团要进入的蒲甘和掸人国,就是后世的缅甸和泰国。

掸人其实本来在现今大理国的南部,南诏时期其和南诏爆发战争,战败后不得不南迁,后来形成中原记载的暹罗国,也就是泰国的起源,掸人就是泰国泰族的先祖。

陆宁的话,说得是中原官话,尔后朱丹臣用本地语翻译了一通。

不过,镇南王早有公告,一年之后,羊苴咩城及东西两道和各州府官署,只用官话沟通,各部头人,需会说官话,如此方能诸部平和,沟通有序,少许多纷争。

段氏时也是大力推动中原化,陆宁此举,一脉相承,只是更有针对性,倒没人有异议。

“大家随意议议吧。”陆宁话音落,朱丹臣翻译完,殿内立时轰一声,变成了菜市口。

寇湘和温仲舒对望一眼,脸上不动声色,心下自嗤之以鼻,瞧不起这些没有规矩的土蛮。

段子标段王叔叹气拂须,心里很是佩服,中原人就是中原人,明明是去侵掠土地,都能说得如此清新脱俗,什么“教化愚昧,救济贫苦”云云。

而在这一片吵吵嚷嚷中,云南诸部进入西南“解民倒悬”事渐渐议定。

……

银安殿侧殿,陆宁脸色凝重,现今诸部正集结人马,自己也刚好想去蒲甘、掸人地、阿拉干等地走一走,却不想,自己还是将边地之事想的简单了。

刚刚得到消息,最西南的乞蓝部,不等自己号令就率先起兵,自是想先去拔个头筹多占些土地,却不想,在一个叫若开的地方被阿拉干部落伏击,损失惨重,乞蓝部头人中了毒箭,被抢回来不久,便毒发身亡。

阿拉干,从后世来说,可能就是缅甸的若开族,一直处于割据独立状态,并不服从缅甸政府的政令。

而阿拉干西,便是孟加拉人建立的波罗王国,一些阿拉干大部,可能向孟加拉人臣服纳贡。

现今波罗王朝虽然不是全盛时期,但领土基本也囊括后世孟加拉地,土地面积和大理国差不多,且处于毗邻孟加拉湾的三角洲平原上,水塘之国,国力比大理国可能强盛许多。

自己既然已经决定派遣卫道士团进入西南且令大理诸部向西南征伐,当然也就准备在这西南之地经营一番,教化西南,使得后世,不再为西南边患困扰。

本来听到一个卖瓜的,将偷瓜的国王打死就能成为新国王,自己对现在西南诸国并不怎么重视,甚至觉得在其领土上花费时间有点浪费。

但乞蓝部的惨败,就好像敲响了警钟,提醒自己,这片中原王朝从未涉及之地,到了明清版图扩张盛期,和其各部冲突,基本也未占过什么便宜,而且,一旦在西南发生边患,中原王朝往往劳民伤财,事倍功半,明甚至只是平贵州一个部落的叛乱,清则和缅甸爆发战争,却无不大量消耗国库积攒,战争胜利还是失败不说,实际上,先手就已经输了。

琢磨着,陆宁再次看向了舆图及手上的东海百行对西南诸国诸部的描述,其实很多都是传闻,陆宁还是看得很详细、很认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