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帝国无双 > 第四十三章 深海一线

我的帝国无双 第四十三章 深海一线

作者:录事参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2:44:16

第四十三章 深海一线

小溪潺潺,陆宁坐在旁侧石头上,刘大方将水囊里的清水小心翼翼倒入小玉盅,又送到陆宁面前。

陆宁伸出手,刘大方呆了呆,才知道圣天子是要水囊呢,忙递过去,陆宁拿起水囊,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

陆宁面前,毕恭毕敬站着的那逃难的老者,叫提罗谛,本来他跪着苦苦哀求,被窦神宝拎了起来,此时满脸忐忑不安,就好像,在等审判的死囚。

默罕默德在旁,几次欲言又止,他知道,自己进言,可能会起反效果。

从心底深处,默罕默德当然希望圣天子能帮助自己这位老友夺回在蒲罗部中的权力地位,而且,对圣天子来说,这只不过开一下金口的事,五百黑雕卒,便是将岛上的蒲罗人杀个精光,也轻而易举。

但是,大齐和海外诸族接触,如果能和现有的酋首、头人等合作,便不会谋求推翻对方统治,一切以稳定为上,这也是圣天子的圣谕,对外交往的几道圣训之一。

“这龙门市,将会是出大齐南海前往西域之海的咽喉所在,需招募数万土人奴隶在此屯驻建设……”说着话,陆宁心中轻轻叹口气,都可以预见,那些奴隶在何等恶劣条件下在此填海筑港,在一座繁华港口城市渐渐出现时,留下的累累白骨。

陆宁又看了眼身侧那名极为沉稳的中年男子,他叫潘佑,祖籍幽州,今年三十六岁,进士出身,户部巡官,曾经提出民生十策,特别有才具的一个人,也是陆宁选定为龙门市市令的人选。

他生得有些丑陋,但气度不凡,也就令人忽略了他的相貌缺陷。

历史上,潘佑曾经辅助李煜,针对南唐衰弱无力对抗咄咄逼人的北宋,提出借鉴《周礼》实行变法,后被李煜圈禁,遂自杀,其变法之策,对王安石的学术思想产生过重要影响。

而今世来说,从十几年前就受到大齐新学影响,算是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潘佑的思想境界和前世自然大有不同,能被陆宁选为龙门市市令在如此重要之地委以重任,便可知道,他自也脱胎换骨,不是前世的潘佑。

“信之,你认为该如何?”陆宁微笑问潘佑。

潘佑好似也瞬间衡量过此事的利弊得失,早已成竹在胸,微微躬身,“龙图公,龙门岛为圣天子的私产,蒲罗人若愚昧难以教化,便该全部驱逐出岛,这位提罗谛老先生,我看倒可以很好的将道理讲给他的族人听。”

他就不知道陆宁的真正身份了,但知道这位曾经的文总院,现今的文龙图、文少卿、文招抚,身份神秘,可能是皇室中人。

陆宁微微颔首,“好,那就如此吧。”转头对王昆道:“告诉提罗谛,便委他为蒲罗之乡老,从此为大齐效力。”

默罕默德立时心下一宽,不过,他自然不能越俎代庖,先告诉这老友天大的好消息。

那边侧,等王昆和提罗谛收完,提罗谛欢呼一声,连连感谢王昆,更给陆宁磕头,旁人拦都拦不住,最后还是窦神宝将他一把拎了起来。

张胜千一声唿哨,密林中,立时竹哨声不绝,自是黑耀卒各班,开始准备对蒲罗部山寨发起攻击。

……

陆宁领着刘大方、窦神宝进入蒲罗土寨时,战事已经结束。

蒲罗土人,对上武装到牙齿的黑耀卒,完全不堪一击。

尔后,便是用提罗谛这位新任本地乡老的名义,安抚惊恐不安的这个部落,当然,那些拥戴旧酋长的土民们,见到老酋长亲族复辟,又是另一番光景了。

令陆宁想不到的是,在这蒲罗土寨,有一伙被囚禁的波罗人。

波罗王国正急剧衰落中,本来就是诸多奴隶主、领主组成的联盟似王朝,现今其内部,更是矛盾重重。

波罗王国现今名义上的领土,也就剩下孟加拉一带,但其统治者,多是天竺人。

这伙被蒲罗部囚禁的波罗人就是北天竺人,而且名字中都以波罗收尾,显然是波罗人中的高等种族。

他们的商船,在这龙门岛一带触礁搁浅,随之被蒲罗部人劫掠,水手大多被杀,其余幸存者被囚禁起来,如果时间长了见不到波罗人来带信索要赎金,那么,这些波罗人不是做奴隶便是被杀了。

为首的波罗人叫跘耶波罗,但他不会本地土语,更莫说中原语,是以沟通很是困难,通报姓名还好,跘耶波罗指着自己胸口重复“跘耶波罗”的发音,自能令人知道他的名字。

但其余沟通,就特别艰难了,勉强令跘耶波罗知道齐人会带他回故国,将跘耶波罗高兴的几乎要翻跟斗,连声重复着一些话,想来是感谢之言。

……

龙门现今的埠头很是简陋,一些木排从岛屿石滩延伸入海,这里也是一处天然良港,是以,埠头虽然简陋,但却是许多过往商船的重要补给点。

管理这里的三佛齐官员已经逃走,埠头插上了大齐的黑色龙旗。

龙门市市令潘佑、龙门市靖安军统领张胜千、通译王昆等留下,金银号,开始北上,沿着近海,向直通港方向驶去。

从此到直通,中间还有槟榔屿一处重要补给点,现今大齐称为“昆仑岛”,岛上土著被大齐教化,和齐人甚是友好。

由昆仑岛继续北上,便是缅地、孟加拉沿海,如果向西北,可去大齐极海市,也就是后世的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

极海市,也是大齐在印度洋的前哨之地,这些年,东海百行,或者说陆宁,不知道花费多少人力物力资源在此修港筑城,令此地繁荣昌盛且大量齐人移民移居与此的同时,这里也成了深海远航一处极为安全的避风港湾,更有了维护船只的船坞,使得出马六甲海峡到锡兰、南天竺的航海航线,有了特别重要的一个补给维修点,令这条航线的事故率,应该大大得到了降低。

也只有陆宁这种君主,加之不计成本的国家行为,在现今时代,才能在深海之中,建成一处良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