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帝国无双 > 第一百零二章 神化

我的帝国无双 第一百零二章 神化

作者:录事参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2:44:16

第一百零二章 神化

通政殿偏殿,陆宁坐在上首,二十多名内阁通政围坐一圈,不过他们坐的都是软墩,说话间,都要抬头仰望圣天子。

赵普前几年已经以多病为由致仕回乡养老,其实他也不过刚五十多岁,身体也还算强健,但十几年总理大臣,同僚间还是尊称的“相国”、“相爷”,现今功德圆满,也算君臣间一场佳话。

不过,后来几年的执政在陆宁看来,也不过是不功不过,是以,最终也没给他加三公三师、上柱国等一品殊荣,但念在多年尽职职责的苦劳,授其为邓国公,子孙降等承袭,也不枉君臣缘分一场。

同时,赵普也是第一位非降王而正经封国公的齐臣第一人。

其实内阁通政,建国之初到现今,也换了大半面孔。

现今的总理政务事魏仁浦,在赵普为相时,他为三政院主官中的中书令。

不过赵普卸任后,中枢机构进行了大变革,当时正是陆宁长期在京师时,也趁机改革了中央系统,使得其更高效,更接近后世官僚系统,但又多了些掣肘平衡之处。

除大理寺外,六部和诸寺、商税院等合并拆解,分为十二部,所辖职责,更类似后世的部司。

三政院裁撤,使得十二部可以直接对大皇帝负责。

御史台在各部都设监察台,和地方监察使一般,纠察弊端、肃正纲纪。

枢密院没有做太大改变。

翰林院,则又多了专门评定考核官员的权力,和吏部的权责,又交织在一起。

大理寺类似后世最高法,且道、府(州)、县均设检法院,主官由原本道署、州署、县署的提点刑狱司、司法参军、司法佐出任,归属本地长官和上一级检法院双重管理。

检法院主官,负责本地各类刑事、民事案件。

刑部则将管理战俘、奴隶案件的都官司和负责通会内外赋敛等的比部司并入其他部,负责巡检复查各地定案,进行民间法令制定等等。

其他各部和地方官署的职权及管辖权,也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在和后世比交通极不发达的现今,看似在明确各部司和地方官署职能,但为了互相监督和互相制衡,不能在任何部司和地方形成独立王国,也只能进行这种好像将各种职权进一步复杂化的革新。

哪怕总理政务事魏仁浦,看似十二部事务,他从中统筹,但又并不具备真正管理十二部具体事务的权力,更有完全和其并行的大理寺、御史台、翰林院等,比之赵普时代,相权明明好像提高了,毕竟赵普年代,还要通过三政院行事,和六部根本不直接发生关系,历朝历代,宰相也很难如现今一般,能统筹指挥如此多部司事务,但革新之下,偏偏其相权,又好似变得不是那么重要。

总之,大齐新朝,和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权力架构,都有很大不同。

魏仁浦,比赵普还要大上十岁,现今已过花甲之年,是个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的老先生。

在诸内阁通政中,和陆宁接触最多的却不是他,而是刚刚入阁的一位,年初由江南道巡抚迁升京兆尹的高劳年。

也是陆宁最早用文阿大、文正一身份行事时,在淮北收的学生。

去年高劳年续弦,娶了范如莲花。

此次回京听到这消息,想起当年种种,陆宁也不禁感慨,还专门命人送去了迟到的贺礼。

目光扫过这些或熟悉或不是那么熟悉的面孔,陆宁微笑道:“我刚从南域行省回来,这一去,就是两年。”

说起来,虽然大多数内阁通政都知道大皇帝最近这段时间肯定没在京城,因为便是每十天固定一次的内阁朝会,早就由监国的皇后娘娘垂帘听政,至于需要大皇帝朱笔御批的奏疏等等,想来也是皇后娘娘在代劳,但谁也不知道大皇帝去了哪里,又或者是不是就是懒得上朝,毕竟前些年大皇帝一直在京城时,对朝会也不怎么热心,经常要皇后娘娘代圣听政,这些年来,新人老人,也都习惯了。

而且帝国蒸蒸日上,对外更是万世未有之功,竟然在天竺打下一片大大的国土,那里土地肥沃,绝不是诸边的苦寒之地,迁徙黎民前往开垦,可大大降低未来人口带来的粮产压力。

而这一切,可以说,就是圣天子带来的。

中原种种变化,各行各业出现的不可思议的巨变,那种种明物之学的神妙,说圣天子不是带着天书的神佛下凡都不可能,是以,就算圣天子喜欢,每天砍一个大臣脑袋,谁又能说出半个不字?

现今听,圣天子却是去了南域,不消说,那前唐时曾经前往天竺的僧人所书的金玉之地,又是有圣天子亲征才这般顺利的内附大齐,那还有何可说?

魏仁浦心下连连苦笑,作为总理政务、内阁首辅,圣天子这话,他本该规劝,但规劝的话,却怎么都说不出口,嘴巴张了张,微微躬身,“陛下圣明!”

皇后娘娘垂帘,他们话都不是一般的多,而且,还经常有激烈的争辩。

现今,圣天子这么一坐,好像除了“您圣明”,实在不知道再说什么好。

农部尚书董兴正襟危坐,心说怪不得圣天子不喜朝会,在圣天子面前,一个个闷葫芦一般,老程,你那刚正不阿的劲儿呢?老寇,你的俏皮话呢?真是一个个话都不敢说了,圣天子懒得你们也正常。

心里虽然嘀咕,作为末学后进,和高劳年同期进的内阁,董兴也不好开口多言。

“董卿,你有话说?”陆宁突然看向董尚书。

董兴呆了呆,张嘴想说什么,心却突然就剧烈跳动起来,想想,圣天子是什么人?自己研习的明经,几乎都是圣天子所著,自己自认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可是,当突然意识到自己平素尊为圣人之言的那些神奇著作,实则就是面前至尊所著,脑子突然就有些空白,就怕说错了话,平素享有的才名,在圣天子眼中,变得一文不值。

呢喃着,也不知道在说什么,好像,也是“陛下圣明”?

“高劳年,汴京府,现今管辖多少州县?今年税赋如何?”陆宁看向了这位昔日得意门生。

高劳年微微躬身,和以往一般木讷,但虽然担任京兆尹不是很长时间,但早已经进入了角色,各种数据,信手拈来。

听到春税是近千万贯级别,加上秋粮,一年总赋税加起来过了千万,等于整个大齐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陆宁微微点头,还好,其占比逐渐下降,这是好事。

又看诸大臣模样,陆宁心下一哂,其实总见不到他们,也未必不是好事,也算是另一种面具吧,可以保持神秘感带来的威压,使得自己在他们想象中,越来越被神化。

若不然,历朝历代,亲近之臣都该知道所谓皇帝就是普通人,而且可能还是才能远远不及他们的普通人,他们怕的,只是皇帝这个身份,而不是皇帝这个人,是以,当皇权衰弱时,就不可避免出现乱臣贼子。

甚至皇权强如康熙,那些和他极为熟稔的重臣,索额图明珠等等,也都升起过扳倒他的心思。

如自己这般令臣子从心内敬畏自己这个人的,怕是独此一份了,也算没白白的两世为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