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帝国无双 > 第五十五章 犬牙交错

我的帝国无双 第五十五章 犬牙交错

作者:录事参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2:44:16

第五十五章 犬牙交错

阿拉伯帝国土崩瓦解,巴格达一地,几乎便都是各种自治的族群区域,而西征军里的巴格达斯苔的亲军,也趁机令这些区域的实际统治者,不但名义上宣誓效忠巴格达,更核定了每年的税额。

随着卡迪尔哈里发正式宣布赛伊妲希琳为巴格达地区的统治者,阿拉伯帝国的头戴王冠者,赛伊妲希琳的尊称也变为了巴格达斯苔。

随之,在卡迪尔哈里发和巴格达斯苔的号召下,对拜占庭人的圣战正式拉开帷幕。

现今拜占庭帝国正是咄咄逼人之势,侵占了原本阿拉伯帝国的阿勒颇地,设为汉达尼德公国。

阿勒颇再叙利亚北部,后世的火药桶所在,陆宁不止一次进入过此地。

拜占庭帝国不仅仅南侵叙利亚地,向东方同样大肆扩张,对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都表现出相当程度的领土野心。

这也是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的大小基督徒王国、公国听闻齐人到了雷伊,纷纷派出使者修好的原因。

而卡迪尔哈里发,虽然最终的目标是进入大马士革。

但从巴格达到大马士革,如果走直线,有着茫茫沙漠和山地,走西北到阿勒颇等人口密集区,再转而西南去大马士革才是正途,其也可以一路确立在这些地区的统治权。

如此,又因为拜占庭帝国侵占了叙利亚北部区域。

卡迪尔和赛伊妲希琳的号召最终变成了解放阿勒颇等地在内的哈姆达尼人兄弟姐妹。

又号召大马士革、耶路撒冷等地的大小埃米尔及信徒北上和巴格达西征军汇合,共同驱逐拜占庭基督徒。

西征的巴格达圣战教徒,主要分为三支队伍共两万余人,此外陆陆续续的小作战团也有许多。

三支主要西征军团,有雷伊斯苔的亲军一支,七千余人,由大齐一个教官团统率。

大毛喇库赛领着一支毛喇军团,狂热信徒有万余人,人数虽多,但多来自民间。

此外就是卡迪尔哈里发率领的拥趸勇士,有数千众。

“天道教团”,和雷伊斯苔的亲军距离数里的距离伴行,有马穆鲁克女骑兵连护送,这支骑兵连,百匹阿拉伯良马百匹骆驼,如此既可以在沙漠作战,自身便可以解决辎重问题,遇到最凶险局面,也可以抛弃骆驼辎重逃离。

天道教团,有陆宁在内的五名卫道士,其中两名授道者,两名医师,当然,他们四人又都可以作为文化启蒙的教授,此外,还有在巴格达招募的男女仆从十几人,此外,陆宁自己,则有十几名女奴助手,凯丝、法蒂妮、黑法、卡米拉等都随行,许多雪白罩袍的阿拉伯女童,显示着这个教团的包容性和多样性,当然,再正统默罕默德教徒看来,便是这些阿拉伯女童穿着罩袍,也已经是异端无疑。

此外,和天道教团一起前往大马士革的,还有来自卡尔马特共和国的一支传教师队伍。

所谓卡尔马特共和国,其实就是默罕默德中的卡尔马特派控制的区域。

卡尔马特派和胡拉米派异曲同工,都是受同一个古老教派影响,宣扬财产公有,人人平等。

不同的是,趁着黑衣大食分崩离析,卡尔马特派控制了半个阿拉伯半岛区域,也就是阿拉伯半岛的东北部区域,大体上,便是后世阿拉伯大部以及阿联酋、阿曼等地。

卡尔马特派的首领称伊玛目,为宗教、行政和军事最高领袖,由六名执政官及六名助理组成政务委员会领导,管理两万人的军队和三万多名非洲奴隶。国家在奴隶劳动的基础上,实行成员平等和财产公有,但奴隶除外。居民不纳税,对贫困者国家给予资助。

这种政体形式,就好像一种共和乌托邦,是以后世史书上,将其称为卡尔马特共和国。

在宗教礼仪上,该派既不遵守默罕默德教法,也不履行宗教功课,不设寺庙,不做每日五次的礼拜,不封斋,不朝觐,不拜谒本派伊玛目的陵墓,男女均不包头,故被传统默罕默德教派斥为“叛教者”。

而卡尔马特对非本派的默罕默德教徒极为残酷,视他们为异端,通常便会无辜将他们处死,甚至曾经血洗麦加,杀害了朝觐圣地的默罕默德信徒两万余人。

虽然其教派认为杀死任何反对者都是正当的,但和大齐关系还算融洽,因为卡尔马特共和国占据整个波斯湾南岸,大齐海军的出现给其带来了极为震撼的压力,并开始和大齐合作在此建贸易港,使得其成为大齐海上丝路的节点之余,卡尔马特共和国和大齐的关系也亲密起来。

对大齐来说,域外之地,越是多元化,越是可以分而治之,对大齐越为有利。

现今卡尔马特教派闻听大齐将派出教团前往大马士革、耶路撒冷传道,便也派出传教师,由六名执政官其中之一的巴德尔率领,有千余名传教师,但也可以看做佩戴着刀剑的暴徒。

和在默罕默德世界臭名昭著的卡尔马特派传教师团同行,有利有弊,卡尔马特教派的很多主张对贫寒家庭极为有吸引力,也可以作为屠刀清除一些顽固派,弊端便是可能引来默罕默德贵族的敌视。

但大齐教团进入大马士革阐述新的创世理论,本身就不能幻想得到多少善待。

而且,令大马士革、耶路撒冷的地区文化更加多元,也是自己所望。

……

天道教团和卡尔马特传教师团跟随塔巴里新军,几乎就是沿着幼发拉底河北上,月余时间后,抵达了千里外的阿米德。

后是来说,阿米德便是土耳其东南边陲重镇迪亚巴克尔。

这座古城历史也很悠久,历经亚述帝国、罗马帝国、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的统治,到后世,其也很多元化,除了默罕默德教徒,还有大量亚美尼亚人、库尔德人、阿拉伯人基督徒以及其他族群。

天道教团抵达阿米德的时候,这座古城已经被亚美尼亚人占据。

巴格达的默罕默德教徒发起西征,隐隐有齐人的影子在幕后,也使得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等地受到拜占庭人强大压力的王国公国振奋不已。

亚美尼亚王国和格鲁吉亚爱列京公国是反应最热切最积极的,都宣布和巴格达结盟,驱兵西进。

爱列京公国更是刚刚和死敌,也就是格鲁吉亚亚陶克拉尔哲季公国签署和平协议,随之公国大公亚历山大便亲自领着数百名精锐骑士来支援齐人天道教团。

实际上,格鲁吉亚的小公国,基本上,几百名贵族精锐骑士就代表着整个国家的最强大战斗力了。

亚历山大大公,可以说豪赌一把,冒着损失国本的危险,也要获得齐人的友谊。

而亚美尼亚王国踊跃出兵,便是另一种情形,现今来说,亚美尼亚人算是祖上阔过,对传统领地的疆域要求比后世来说要辽阔的多,出兵帮助齐人教团以及和巴格达结盟,除了对抗拜占庭帝国的压力,也有领土诉求。

如这阿米德,本来就有亚美尼亚人定居,领军占领阿米德的亚美尼亚统帅为亚美尼亚国王加吉克的长子约翰,其二十**年纪,很是勇敢干练,看亚美尼亚人作派,隐隐的,便有将阿米德视为亚美尼亚领土的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