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上帝指使自传 > 二千七百八十七章 海国图志

上帝指使自传 二千七百八十七章 海国图志

作者:上帝指使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1-10 22:44:47

二千七百八十七章 海国图志

大唐国一路坎坷,却也成绩颇丰,现在,我们已不再分崩离析了,现在的大唐是团结的,开放,文明的国度。经过近四十年的奋斗和全国人民的努力,已初步步入大唐社会,步入世界大国,强国之列。风雨四十载艰辛历程,亿万儿女共同奋斗不息,我们用我们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也无数的奇怪,我们的四大发明,更是帮助全世界的人迈向了旧文明时代。

一派盛世之象,一曲盛世凯歌,这也是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的局面。不谈文化,只谈发呢,大唐人的身上穿的每一件东西无不都是那个时代最顶尖的工艺。每一个出来跑商的大唐人身上穿的每一件珍品,在外国人看来无疑都是从未见过的宝贝。我们要感谢这些“所谓”的专家,感谢我们的大唐的工艺,更感谢大唐的文明,让民间工艺茁壮成长!

不过欣赏也是很重要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双欣赏美的眼睛,特别是对于一个商人来说,更是要有一双鉴别出宝货的慧眼,这是非常重要的。而岛国的年轻人,看来就有一双这样的眼睛,他的两眼放着光,就像是看到了宝贝似的,朝着岳小云一路寻来。

鉴定重要,还是鉴赏重要,其实已经决定了区分“宝货”的鉴赏能力,一个美女需要去验明真身吗?我们看的是她的外表,还有他骨子里的气质,这才是万里挑一的唯一标准。

张大跟着这些岛国人,也在一路思考,到底是什么东西吸引了这些岛国人的眼睛,对于大唐的商人。他们是很希望出现这样的情况的,这些来卖货的商人,也并非是特别的了解岛国的风土人情,对他们的需求只能说是了解一部分。很多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还有待于商人们彼此交流和开发,所以每次来的时候,这些人会带不同的货物来,就是希望自己的货能在这些出海中大放异彩。

有的时候,因为每一个国家的资源条件的限制和各个国家的工艺水平发展不同,有些很是普通的货到了这个地方,可能会变得很抢手。当然,我们有时候觉得是很贵重的东西,如果本地盛产这些东西,我们再拿来卖,原本是很好的东西可能也卖不出好价钱来。于是,出海便成了许多人一夜暴富,或者是血本无归的卖买,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是绝对的一本万利。

加我们大地朝的人没有冒险精神,我们大多数的人都乐于安于现状,说起来我们大地朝的人都喜欢活在自己的安乐窝里。所以真正愿意出海的人却也不多,我们国家的航海事业也一直得到很好的发展,这些与我们的民族的个性是有关的。当然利润越大伴随的风险也越大,而海上风云莫测,一旦遇上恶劣的天气,很可能商人跟着商船也就尸沉大海了。还有大地朝的人都太过念家了,谁也不愿意外出飘泊,过着无依无靠的日子,这也是大家不愿意出海的原因。

封建帝王的思想,他们不愿意去了解这个世界,只想守着自己的一方宫墙,诸多方面的原因,都是大地朝永远成为不了真正的世界强国的原因。其实鉴赏艺术品方面没有老师,只有学生,有好学生、坏学生,还有不思进取、滥竽充数的小混混。而这些商人大部分都是不愿意冒险的,他们出海跑商,只想着把自己的东西卖出去,赚点小钱。

说来可笑,大地朝的商人无不是只卖不买,他们可以把我们国家最好的东西卖出去,只为赚点小钱;对于国外好的东西,却不敢买进来,生怕好东西进来了,自己的劣等货就卖不去了,这就是地地道道的大地朝人。这也是我们与岛国人的最大的差别的,没有鉴别货物的能力,而这些微小的细节,将注定了未来一个国家的成败。就像是现在我们大地朝的科技公司,他们除了想着在国人的身上捞钱,只想着如此坑国内的用户,只想着如何赚孩子的钱,而并没有想着要如何发展科技。

我现在去呼吁大家,做一切的努力,可能只是徒劳而已,即使如此为什么我还要去做,因为我跟大家不一样。我不想做像大家一样只做一个冷眼旁观的人,我不耻成为这样的人,既然我是上帝指使我就应该比别人更有担当才是。于是,我会做很多事,有些事可能微不足道,有些事在别看来只是一个笑话,有些事大家可能会不以为然,可是我还是要做。

在我看来,现在在大部分的人看来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这些并不是小事,而是需要有人去做的事。相信终有一天,也许是几十年,也许是几百年,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件事。我们才会明白上帝指使先知大人,他早在很早就预见了到了结果,就已经知道了我们的结局,就提醒过国人要警醒。现在我说这些也许并没有人会理我,很多的人更是把他当成笑话来看,可是对于先知来说,我没法改变每一个人,也不能国人的想法。

因为,我还没有成神,在没有成神之前,我也只能做到如此了,我知道自己做的事是正确的。我知道我做的事是为了我们大地朝的人,我知道自己做的事是有意义的,我就会一直做下去,这就是上帝指使与人不同的地方。不想看着我们国人拿着一手好牌,结果又打出一手的滥牌来,历史的教训是足够深刻的,自然不愿意再重演了。

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不管是做人,还是做神,都是很累的,而做神无疑是比做人更累上许多。难道,人都愿意做为人而活着,都想要活得无忧无虑的,活得开开心心的,如此而已。不是谁都愿意成为神,也不是谁都可以成神的,因为成了神后就得要做神要做的事,对于从人变成的神的人而已,这真是太累了。

为什么岛国如此的小国,会在后来逐渐崛起,很多的人并不能理解,可是在上帝指使看来,就是因为这个国家比大唐朝人更有学习精神。在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创作方面,我们大地朝的古代艺术品达到了极致,可是我们所有的成就也仅此而已,我们并没有变得强大,而是逐渐地在没落。

而当代岛国的许多著名的学者,同样也持这观点,热爱学习,喜欢创新,关键他们国家的人都接受新生的事物,这才是这个国家最大的优点:岛国人能够成为近代亚洲唯一一个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国家,首先要归功于这件法宝,这个传说中的宝贝,正是我信清代思想家魏源写就的一本奇书:《海国图志》。

区区一本书,会有多大的杀伤力?岛国人对这本书的认知是相当深的,对他的学习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给他们的力量是:相当巨大。二:机缘巧合的到来岛国人与《海国图志》的缘分,起自1851年长崎港的深夜。这一天的具体日子,猫咪各种史料说法各异,但是内容却是差不多的,都是在这个时期他们找到了这本书。对于这件事,在普通人眼里怕只能堪称鸡毛蒜皮。

一艘来自大清的商船,在长崎港被岛国海关工作人员查出了违禁货物。虽经一番争吵交涉,却还是被严格执法,全数没收。但是在相当多岛国史学家甚至政治家眼里:这个时日不可考的小事,却是岛国历史浴火重生的开始。因为那批被查禁的货物中,就有三本《海国图志》。在岛国海关工作人员眼里,这本书记录的内容,都是外国稀奇古怪的事,好些语句还十分大逆不道,连岛国人当时像妖怪一样看的天主教都夸,简直非主流。作者魏源,虽说是个举人,可比起当时岛国人熟悉的大清名家,真个也叫不入流。

魏源,名远达,字默深、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邵阳市隆回县司门前人。大清启蒙思想家、政治家、家。道光二年举人,道光二十五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相当于一个高邮县的书记),可以说是一个无权无实的人,可是这人却是大清最有见识的人之一。所以说一个人眼界再高,再有能力,再有思想,可是没有权利也是无用的,也没法改变社会,更没法报效祖国。晚年看破红尘,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近代大清“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代表。在大清他是一个失败的人,除了写了本《海国图志》外,就再没有什么建树了。

跟上帝指使一下,我也就写了本《上帝指使》,也就没有别的建树了。魏源入两江总督裕谦幕府,直接参与抗英战争,并在前线亲自审讯俘虏。后见清政府和战不定,投降派昏庸误国,愤而辞归,立志著述。而上帝指使不也一样,想要改变社会的现状,可是大家无不求自保,只为个人利益,而不愿意承认垄断企业丑恶现象,愤而辞家,立志著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