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上帝指使自传 > 二千七百八十九章 开眼看世界

上帝指使自传 二千七百八十九章 开眼看世界

作者:上帝指使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1-10 22:44:47

二千七百八十九章 开眼看世界

看到我们国家被侵略了,签订了各种不平等的条约,我们国人做了什么,我们国人敢于出来反抗大清的统治吗?没有人敢出来反抗,更没有人愿意带头来改变社会落后的现状,我们只是俯首称臣继续做我们的亡国奴罢了。大清在想什么?想着自己的下政权,想着自己的统治,想着少赔点东西给别人,大清从来没有想过要变得强大。说起来这是很搞笑的,也是很荒唐的国家,一个国家怎么就变成了这样。难道是因为我们大地朝人的奴性,还是我们大地朝没有思想,或者是我们麻痹大意了。

正是在这个岛国人集体眼黑的年月,《海国图志》的到来,真正为他们点亮了灯。岛国人通过这本书,看到了一个全新生动的世界,看到了西方先进的思想与文化,坚定了学习的信念。而在一批岛国留学生远赴重洋的路途上,《海国图志》更成为行路指南,虽然这样说有些夸张,可是却也是事实。据说好些岛国精英走了万里路,却一直带着这本书。横井小楠更直言不讳:岛国近代对外开放的思想,首先正来自海国图志的支撑。

而对于整个明治维新来说,《海国图志》的价值,那更是无比强大。不仅仅是这场维新运动的骨干们,多是这本书的忠实读者。明治维新从工业发展到商业运营等各方面的重大国策,更完全来自对这本书观点的照抄照搬。在学习这本书的问题上,岛国人不但非常积极,更十分着急,以粉丝之一,岛国首相伊藤博文的话说:大地朝人都写出了《海国图志》了,咱不加速行吗?

如果大地朝也像岛国人对《海国图志》有一样的认识,他们或许也按这本书的内容来发展自己的国家,很可能大清也会成为一个强国。很明显岛国人想多了,我们大地朝哪有这般的见识,大清皇朝上到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有这个时候也就看看四大名著就算了。管你大清赔多少钱,只要自己能过着幸福美好的日子,别的他们都不在乎,那时候皇帝依旧过着奢侈哪里有时间做别的事。

清朝灭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根本原因:清朝无法跳出中国历代王朝初创兴盛、衰落、灭亡的历史规律。清朝到了后期各种矛盾不断积累,走向灭亡是必然的。

2.封建王朝到了清朝已是后期了,疲态已现。虽有康乾盛世,却也只是回光返照罢了。此时的时代主潮流是资本主义,所以封建社会被取代是必然的历史事件。

3.政治:清政-府的黑暗腐朽。皇权又特别集中,几乎为所欲为,其代表人物就是慈禧,她甚至为过生日,使得新军军费变成她的礼金。大地朝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后宫不得干政,后宫干政会使得朝纲开始混乱,皇帝变得软弱与妥协性。海军军费变成了颐和园,这也酿成甲午海战的时候,北洋舰队已经多年没有军舰了。

4.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限制社会发展进步。商品经济被打压。导致经济发展落后。当世界各国完成工业革命的时候,我国还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落后就要挨打,国家经济得不到发展,百姓生活都成问题,哪有能力来保家为国发展国力。

5.文化:科举制,八股取士,限制人的思想,导致科技落后。

6.清朝实行海禁政策,导致国内经济日渐衰落,大地朝开始与外界隔绝。西方国家的殖民化掠夺,加速了清政府的破产。

看着清政府逐渐垮台,而做为小弟的岛国人,也怕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事实证明,这件事情上,岛国人真的白着急了,魏源在《海国图志》的写作中,做了各种修订。最终的百卷经典版本,直到他过世那年才完成。而后,他甚至没有看到百卷本的上市,就带着遗憾去世。像在岛国为了《海国图志》大大出手,更是人手一本《海国图志》不同,《海国图志》在大清的反响,却是清清冷冷。一共印了几千本,三年才卖出了一本。大地朝人就没有想过要改变,他们一直以自己是地朝大国自居,从来没有想过世界这么大,他们想要看看这个世界。

销量冷清不说,喊杀声却不断,好些守旧的大儒们,甚至还恶毒攻击,说要像秦始皇焚书坑儒一般,把这书完全查禁烧掉。国人是怎么说《上帝指使》的“内容拖拉废话连篇这是我看到目前为止感觉,字数就行硬凑很像小学生的作文”,这就是大地朝,这就是恶心的大地朝人,社会上总有这样无知而无礼的人。大地朝人都是见不得别人好的,都是些只能见人差,不能见人好的主。你要是有名有地位的人,哪怕你只是放一个屁,他们也能说是香的;可是你要是一个普通人,就算你的东西再有深度,你再有见识,可是却依旧没有人会认你的好的,还会攻击你、评判你、恶心你...

活在这样的国家,真的挺没有意思的,像每一个有钱人一样,一旦我们有钱了,我们终究不会选择要留下来,我们大部分的都会背叛我们的国籍,因为在这里我们真是没法活下去。而这书的大清粉丝左宗棠,对这事才能无奈的说:《海国图志》写了二十年,大地朝根本没变样。于是惨淡的销量下,商家也不断挥泪清仓甩卖,清来清去,给清到了岛国。当然,我也不指望我的小说能有这样大的魅力,可是不得不说国人的眼界真是窄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但清到岛国的后果,却是三十年后,大清自己的苦果。意外清仓的后果,却是三十年后的苦果。炮声隆隆的甲午战争里《海国图志》铁杆粉丝伊藤博文担任首相的岛国,把大清打得惨败。后来伊藤博文高调访华,被求教大地朝该怎样向岛国人学习,还不忘了哭笑不得的补刀:问我干啥?看《海国图志》去。直到此时此刻,清朝人才知道,他们白白闲置了一件怎样强大的宝。

如梁启超那句心塞的呐喊:大清自己走宝,却益了岛国人,这事怪得了谁。

是啊,怪我喽。这事不怪谁,谁也不想这样的,哪怕是**的大清政府也不想成为亡国奴吧。

而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一直以来清朝政府统治阶级的盲目自大,让国人的思想局限性加剧,让大地朝在变强的路上越走越远。遗憾的是《海国图志》始终没能让全体大地朝人“开眼看世界”,我们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挨揍之后才被动“开眼看世界”,但那时毕竟晚了,岛国都超过我们了!在这个历史问题上,他们十分认账。认账的原因,是因为无可否认的铁的事实:这本看似怪异的书中,珍藏着让岛国崛起的强大力量。

可惜就国人这个智商和眼界,估计到了现在还不以为然,还是继续以自己是地朝上国自居,你说好笑不好笑。大地朝人总是认为自己强大,却不知道自己也不过是个发展中国家,跟发达的国家比起来,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

大唐人看不到的宝贝,显然是被这些倭人看到了,高傲的大唐人自然是很难理解这些小国家人的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他们现在就表现得特别的奇怪,大唐人完全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于是大家只能边走边看,看他们要做什么?只是一句句的“他一很”,让人听了实在摸不着头脑。

也不管了,伸手就要去摸,这些倭人并没有如大家所料的去摸岳小云的屁股,而是拿起箩筐里的东西兴奋不已。大家这时才发现,岳小云的这些红彤彤的货物,居来都是些红色的裤衩,想来这些倭人是对这些红裤衩感兴趣。

就中有个好事的,拿着红裤衩就来问价:“多少钱一个?”

岳小云见这些不是朝着自己来的,而是朝着自己的货来的,立马就喜笑颜开起来,赶紧是爬了起来,打整了一下自己凌乱的衣服,然后也对着这些倭人笑起来。他不懂得他们说话,船上的人却懂得,就扯个谎哄他,竖起一个指头说:“要一个银子一个。”胡乱是给了一个价。

听了船员的话后,年轻倭人脸上的神情显得有些沉重,看起来不太满意,估计是价喊高了。好不容易生意才上门来了,他卖的裤衩也就是40个铜板,哪怕是翻个十倍也就半两银子,怎么也卖不到一个银子。可是他不知道半两银子要怎么说,于是就请知事帮忙翻译了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