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上帝指使自传 > 二千九百八十六章 开会

上帝指使自传 二千九百八十六章 开会

作者:上帝指使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1-10 22:44:47

二千九百八十六章 开会

晚上,唐县令召集大家来开会,几个都是会来事的人,比如这个,一个擅长太极功夫的官场新手罗县丞。唐县令是一位学者型领导,当地有名的诗人,早年曾任私塾的老师,下面的各位他都给他们上过课。原本算不上什么的,可是他现在地位不一样了,大家都老师,老师的叫着,只是想要跟他套近乎,他本人也不在意这个虚名。

主薄肖月是他教出来的,共亏集团的领导徐月和周圆圆、杨小西都是他的学生,也都是他的得意门生。罗县丞抑或是唐县最得意的弟子,像他这样的官员徒弟遍天下。

肖月扼要汇报情况,徐月、周圆圆和杨小西神情严肃地听着,特别是杨小西听得十分的认真,时不时的点头,仿佛是很赞同徐月汇报的情况。气氛沉重压抑,好在杨小西都听进去了,徐月这汇报还是有效果的。此人深得领导的欣赏,不仅是因为他特别听话,还有就是他听事情特别的认真,这都是他的优点。在领导看来自己说的事,下面做得怎么样,这是其次的,关键是下面的人有没有认真听他说的话。

有的人事情做得好,可是领导说话的时候,他总是漫不经心的,这样的人领导最不喜欢;杨小西就不一样了,领导说话的时候,他总是特别的认真,虽然事情做得不怎么样,可是领导还是喜欢这样的属下。

徐月很清楚,每位领导肚子里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但表面上千篇一律,永远都是没有表情的表情。要不是遇到特别难的事,领导基本都是不露声色的,特别是这位唐县令,他是一位随和的人,你很难有机会看见他生气。越是这样的领导越是可怕,因为领导总是不动声色,你就不知道他到底是喜是怒。这样的领导特别难以琢磨,想要拍到马屁屁上很是不易,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都愁眉苦脸的样子,应该是遇上什么难事了,他才会召集大家来开会。

罗县丞刚入官场,在唐县令看来他还是一只菜鸟,虽然此人确有文采,也深得当地妇女的喜欢,可是就凭这个想要在官场上站稳脚跟,这是不可能的。罗县丞在政治上特别小心,这是因为他总结了父亲罗平一生的教训,老县令的父亲,以前他也在这里当个县丞,对本地的情况是很了解的,外号“老石头”。跟前任知府王大力斗了大半辈子,结果离休时仍然是个县级干部,硬是没能享受上副省级待遇。

而人家王大力却调到长安,进入了大唐朝廷领导人序列,也正因为老爹常在家里纵论江山,才使罗县丞对炬城的政治路线图烂熟于心。一定不能得罪自己的领导,不管是因为什么都不可以无听领导的话,想要在大唐当官这点是非常重要的。管你有什么背景,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得罪了自己的直管领导都不会有好下场的。

比如,眼前这位徐月,原是县级的领导,更是唐县令的大秘,传言他乃秘书帮帮主;

还有这位特别能看事的周圆圆,也是一位官场的老手,他听得也很认真,只是比杨小西差了点,他表现出来的状态还是没法跟杨小西比。杨小西有多认真,可能大家想像不出来,就像是求知若渴的小孩子在津津有味的听老师讲授知识。反正我很难用语言来表述出杨小西听汇报的状态,他给领导的印象是他是一个特别认真的人,只要领导说的话他都能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正是因为杨小西的认真,会给领导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任何一个领导都喜欢下面的人听自己的话,很享受这种飘飘然的感觉。周圆圆是共亏集团的大护法,也是当地佛学系的领袖,旦凡是大唐阿三学系统的官员,都跟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也让他顺其自然的当上了共亏集团的护法,既然是护法自然是深得上面喜欢的人,在共亏集团也是很有地位的人。

就在这个晚上罗县丞得到了唐县令的重大任命,要不是去棺材铺,他才知道大唐有个共亏集团,可是对这个一直在亏钱的集团他是一点也不了解。也是,谁会了解这样一个集团,按理说来一个总是亏钱的集团是不应该存在这个世界上的,在外人看来就是这世间最大的笑话。一个人怎么能总是亏钱,现在的问题是,这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集团,简单的说来就是这不是一个人在亏钱,而是一群人在亏钱。

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就是这个总是亏钱的集团不仅存在,而且还隶属于大唐的朝廷,说起来还是官家的营生,这就厉害了。这里的人每一个无不都是本地的精英,而且还是精英中的精英,一个个不是老谋深算,就是老于世故。徐月和周圆圆两个人本就是本地两大家族里的代表人物,进入了共亏社后领导看中二人的工作能力,很快就进入到了共亏社的后备储备干部的名单。

这就是他二人的实力,上来就能进入储备名单的男人,当时他们就是朝着管理层去的,果然二人不到40岁就进入到了共亏集团的高层。罗县丞虽说有一个当官的老父亲,可是父亲下来了,关系也不如二人。他不愿重蹈父亲的覆辙,也不愿违心处事,因而和谁都保持距离,连对老师唐县令也敬而远之。但他心里得有数,心如明镜,才不会出大的差错,虽是二人的上级,他也没有必要去得罪他们。

唐县令对于这个新上来的年轻干部还是挺看重的,他把共亏集团的情况大概给罗县丞说了一下,简单的把共亏集团的前世今生给他说了一遍。罗县丞也听明白了,这个集团本是武则天弄出来的,东强哥最早响应了武帝的号召成立了东京行,它不仅包括商人,也吸納手工業者。但它成員並不是个体的商人,而是店鋪的联合体。同行业商品的价格,由行中的行头、行老決定。同時,它还代表官府征收商税,因此行具有着明显的官方組织的性质。

同样是一个时期成立的商行,东京商行是个人成立的红红火火的发展起来了,而共亏集团是朝廷弄的,却是因为经营不善一直在亏损。朝廷也就不明白了,为什么有着朝廷的支持,还有强大的团队,也弄不明白一个商行。反是一个靠着菜场大妈做生意发家的男人,却是一个人撑起了一个商行,硬是做成了全国性的大商行。

大家心里明白,这说明了什么,在场的人心里再明白不过,这不就说明了武帝的想法和方向都是正确的,而是炬城的管理层出现了问题才会导致如此巨大的亏损。他们商行的原名并不是共亏集团,而是共赢集团,后来大家发现这个集团就没有真正的赚过钱,凡是跟共亏集团合作的商家不是破产就是做牢了。于是有人笑话说集团不应该叫共赢,应该叫共亏,结果这么一叫就成了共亏集团的由来。

直到唐县令接手这个集团,这个状况才有所改善,不是众人拍唐县令的马屁,而是这一切大家都看在眼里,就一切都是他领导有方的功劳。下面的人可不这样认为,大家都恨死了这个集团,因为商行亏损,大家只靠着微薄的收入来养活家人。下面的人生活有多苦这些人是不会知道,在场的几个人他们的收入是有保证,而下面的人收入能不能有保证就不一定了。民生疾苦这些人是体会不到的,他们都是高高在上的,都是大唐的精英。

反正不管商行怎么亏,也亏不了在场的几位,所以他们才能在这里如此心平气和的开会。说好听点是有所改善,谁不知道实际情况就是少亏了点,这也算是改善吗?这点只有在场的几个人心清楚,他们到底是赚还是赢,而老百姓只在乎的是自己手里拿到的几个子罢了。

这里面就是杨小西的职位最低,他知道自己身份低微,不合适在这样的高级别会议里发言。他告诉自己要低调些只要自己好好的听就行了,至于能不能听明白也不重要,领导要的是他听话的态度。他给人印象就是听话,这也是大家喜欢他的原因,谁不喜欢听话懂事的人,能力都是其次的。

以前共亏集团由唐县令直管,也许是因为年纪大了的缘故,他越来越有些力不从心了,他知道自己该放手了得让年轻人来干。所以,这次他决定把有些业务教出来,让罗县丞来管,这是他对他的考验,也是让他锻炼一下,更是想要让下面的人做点事。不可能说你亏多了就不做事了,就算是再怎么亏也是有底线的,不能一直亏下去,现在的情况是及时的止损,最好是能再找点事来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