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上帝指使自传 > 二千九百九十六章 李小文事件

上帝指使自传 二千九百九十六章 李小文事件

作者:上帝指使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1-10 22:44:47

二千九百九十六章 李小文事件

刘哥自认为对公司内、外一切事务明察秋毫,喜欢对任何事情高谈阔论以表示自己无所不能,可是他却不想做事,这就很奇怪了。在他的眼里,待在这里的人都会自然的废掉,会失去自我,最后成为像他一样的废材,变成毫无用处的人。他明明知道待在这里人人变成这样,为什么他还要待在这里呢?很多的时候我都想要问他,你这是为什么呢

商行里的人每天闲着也是闲着,我们是有时间做点私事的,比如说我记流水账,小文出去帮人拉货,刘哥给人算命,青姐卖杂货,大妈们最闲。一心二用者,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与进步,个人就业形式、投资渠道逐渐多样化,许多伙计除固定工作外还在商行之外有一项或几项兼职,一心二用甚至多用,每天忙得焦头烂额,放在本职工作上的时间及其有限。这样的我们根本就不可能得到老板的肯定与认可。

刘哥特别喜欢三心二意,身在曹营心在汉,处于一个公司不能安心工作,这山望着那山高,随时准备跳槽。偏偏又没处可去,手里也没有任何的项目,可是他天天就想着接点私活,一会儿让我们去值班,一会儿让我们去卖水果。后来看来,他说的所有的事,他自己都没有做的。

陆羽没事就把这些事记下来,这就是自己人生的流水账,多没意思的人生啊。

已经没有一个定量的目标,而是一个定性的方向,规划指出了发展中的主要方向,需要完善的地方,需要选出的重要人才。但不设太多的数量指标,就算有数量指标,也不是硬性的,关键是选出最适合人才,最适合共亏集团的人才,这才是集团想要做的工作。如经济发展指标,要是没有相应的人才,都是无法实现的,人才就是集团的未来,也是决定共亏集团走向何方的重要因素。

常常是实际完成数字与规划的数字不一致,一般规划的要低,可惜这里是炬城,这里毕竟是一个小城市。目前的五年规划,是为未来五年有一个指导性的文件,指出了发展重点和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今后五年的一个纲领性文件,以后这就成为了共亏集团引进人才的重要手段。

杨小西对这事的认识就比较全面,五年规划的意义就是它是具有大唐特色的创举,适合炬城城情的发展。规划不会规定硬性指标,而是指导性的文件。毕竟大唐已经是市场经济了,不可能还按“五年计划”讲,否则其他国家不会承认你的市场经济地位的,不过现在也好多国家没有承认,至少三哥不会承认我们。

来点实际的不吹不黑的说,大唐是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实行的是武则天式市场经济,是以市场调节为主,官场调控为辅。五年规划算是朝廷对地方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以保证国家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和可持续性发展,一个企业倘若没有人做事这是不行的。

徐有这一呸问题就来了,表面上说得好听是人才引进,是提升集团管理层水平的大事,其实还不是在场的几个大人物的斗法大会。谁家没有几个亲戚,大唐在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不止是共亏集团需要人才储备,大唐朝廷也需要人才。问题来了,既然大家都需要人才,所有的商行都要人才,人才如此的重要,怎么得到适合自己的人才,这注定是一件大事。

徐有为什么发脾气,他是有资格在这个时候发脾气的,唐县令让他去管理共亏集团,没去的时候还不知道这里的情况这么复杂。他到了集团后才知道集团里根本就不是他想像中那样,现在说的是人才,就拿人才来说事。提起人才徐有就有一肚子的火,就他这个火爆脾气,他也不怕得罪人,反正他就这样了,上也上不去了,也不可能下去了,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每次喝了酒提到共亏集团他就得爆粗口:“现在这个集团里哪里,里面的人都是官家的亲戚,都是各个家族里的三姑四婆。这些人来集团说白了就是来拿工资的,并不是来做事的,只要你不让他们做事那都好说,你要是让他们做事,他们就找各种的理由拒绝做事。”这样一个集团你说能不亏吗?做事的没有,吃干饭到处都是,你还说不得骂不得,就连徐有这种火爆脾气,到了共亏集团后也是收敛许多。

他刚到共亏集团的时候,本想放开手脚大干一场的,他撸起袖子就是干,就是抱着这种态度进集团的。你想干,别人未必想干,集团里的人都是些懒人,他们可不想跟着这个新来的领导一起干。下面的人不听话,自然也就有了矛盾,他当时就把不愿意做事的李小文给吼了,本来上级教训下级是一件小事。偏偏这个下级不是一般人,他是上一界李县丞的侄儿,李县丞自然要找他说道说道,当天晚上就带着李小文去找他了。

徐有一看这人居然是李县丞的侄儿,这不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说起来他们两家还是亲戚。三个人坐下来谈了一个晚上,这就算是秉烛夜谈了,事情说开了也算是顺利解决了。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徐有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共亏集团居然是一个小世界,说起来他徐家在炬城也是大家族,可是他进了共亏集团这个小世界后,他还真就嚣张不起。徐有后来才弄明白,炬城就这么大,这些人难免还能跟你扯上点关系,之前不知道,打听下来都是不能得罪的人。

李小文的事件让徐有明白了一件事,他是来共亏集团做事的,不是让他来大义灭亲。唐县令虽是希望共亏集团能有所改变,可是并没有让他徐有来改革,来大刀阔斧来赶人的。他心里肯定不是滋味啊,徐有脸上也是挺无奈的,这与他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样。徐有来到共亏集团后第一次感叹,他只是想要做点事情,怎么就这么难啊。其实,李小文也没有太大的毛病,小伙子还是不错的,只是喜欢偷懒而已。

徐有本想着找个人杀鸡儆猴的,他才是露出了本相,想要狠狠地治一下下面的人,却不想是如此的收场,他满脸掩饰不住的愁容和愤懑。

李小文挺冤的,他就是偷了一下懒,却是被逮了个正着,他以前都是这样干的,偏偏是今天让徐有给看见了,这才是弄出这事来。

徐有当时也挺以装的,说是要把李小文给开除了,这可是把李小文给惹急了,以为新来的领导要找自己的麻烦。李小文不知道徐有是上面下来的,反是想到自己舅舅可是在上面当县丞,李小文也不惯着徐有,当时冲上去就准备把这徐有给打了。可笑的是,李小文也就是大唐小青年,只是嘴上的功夫,一天天说他要收拾这个,收拾那个,反正是谁也不服,谁能想到就是一个菜。

他哪里是徐有的对手,徐有三下五除二就把这小子给收拾了,打得这小子是赶紧服软,说自己错了。李小文后来一直都有一对熊猫眼,据说就是让徐有揍出来的,当时的场面据说挺血腥的。李小文眉骨都打折了,谁让他

徐有也学乖了,到了共亏集团一段时间后,他也搞清楚了,哪些人自己能指挥,哪些人是自己都指挥不动的。徐有没有办法,能指挥的人他就多安排点事,不能指挥的人他就少安排点事,这样集团也就勉强运转起来的。有的人做事多,有的人做事少,可拿钱却都是一样的,如此一来难免却会产生矛盾,好在这是大地朝自古以后不能说的潜规则。

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别人关系在这里,所以他可以少做事多拿钱;你上面没有关系,你就得多做事,否则你的工作就不保。虽然下面的人有情绪,可是还是能理解这个规则的,大家也不说破,也就这样了。毕竟,大家来共亏集团还不是想要得到一份工作,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谁也不想去惹事闹得不愉快。说白了就是没有关系的人呆在这样的集团,你只能乖乖地做事,只能认命了。

谁都知道,这个世界是现实的,小城市里出生的孩子,真正有能力的都去大城市了谋生路了。没有本事的人只能呆在家里吃老本,进共亏集团这样的朝廷大商行,有口饭吃。从小的时候父母就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女,让他们要好好地读书,以后考取功名有个安身立命之所。其实,这事也暴露出了大唐体制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被认为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而且没有人能解决这个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