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上帝指使自传 > 三千零五十八章 八义

上帝指使自传 三千零五十八章 八义

作者:上帝指使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1-10 22:44:47

三千零五十八章 八义

他们又不知道这些东西说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这些语言代表了什么,更不知道这些语言有何意义。老百姓生怕自己念了不好的东西,得罪了老天爷,让自己受到了上天的惩罚。记得大唐人就有说了大逆不道的话,而遭到上天的惩罚,这样的事并不是少数,而是真实在存在的。加上这是外来的东西,这些外来的东西,能符合我们国家的风土人情,也不会人知,百姓真是怕了。只能请求高僧帮大家念了,代大家祝福了。

灵智和尚回答說:您们不會念没关系,请你们尝试看看念普通的经文,这些经文可以帮助大家得到上天的庇佑。可能你们不知道念经文有什么好处,那我就给你们说说吧。经文有佛菩萨的加持力,当念经的时候,菩萨就会给你加持能量,给你消除业障。经文是菩萨的心咒,念经也是跟菩萨进行沟通的方式,跟菩萨沟通了,向菩萨的祈求,菩萨才能知道,才能保佑你。

念经会有能量,人的身体会有两种气机,黑气和白气,当感觉很好很顺利的时候,就是白气多的时候,当感觉不顺利的时候,有病痛的时候,有灾难的时候,就是黑气多的时候,念经后会产生一股能量储存在身体里,这些能量都是光明的,能够驱除体内的黑气,当黑气少了,人就会好起来了,人体内的黑气越少,人生就会越顺利,病痛就没有,黑气就是障碍你的气体,所以,念经后会变得顺利起来,变得轻松起来,变得精神旺盛起来。

这点我要说明一下,毕竟很多的人都不知道念经有什么意义,上帝指使我就来告诉大家,念经到底有什么好处。在庙里念《上帝指使》,与在心里念《上帝指使》是不样的,有的人为了信徒来捐香火钱,非要让大家去庙里来念经,说在庙里与在别的地方念是不一样的,这都是骗人的。上帝指使说过,只要你是诚心的,你在哪里念都是一样的,都会得到神的庇佑的,而你要是用心去念,那效果会更好。

你可以要问我,那有什么好处?

你从头念到尾,啊!费了很多气力,费了很多精神,费了很多的时间,也没有看见什么好处,这是没有好处。各位居士啊!不要那么愚痴喔!你所能看见的好处啊,都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是有形相,能看得见的,那并不是好处,都不是真的,所以我才说念经没有好处。这个好处你是看不见的。怎么样子呢你每念一次经,在你的自性里边就经过这么一次的刷洗。譬如念《上帝指使》,念一遍,这经中的意思就明白一点;念两遍,更明白一点;念三遍,就更明白多一点。所以,这个念经是在你自性上,智慧会增加的。但是这个智慧增加了多少你是看不见的,不过只有这么一种感觉,所以念经的好处是说不出来的。

而且你多诵一遍经典,就少生一点烦恼,不要因为诵经又生出烦恼了。

不要说:“你念得不对!”“你念得太快了,我跟不上你!”或者“你念得太慢了,要我等着你!”或者“你念的声音不好,我听得不顺耳!”不要在这上面用工夫。

况且大家都是初学,谁也不一定会念。但是不管会不会念,大家都一定要念。大家一同念,就叫共同薰修。不是共同在一起,你找我毛病,我找你毛病。

但若真要有毛病,大家还是一定要找的,一定要找到毛病。若不找到毛病,那么自己的毛病太多,修行就不相应了。所以,这个念经对自性上是有帮助的。帮助什么呢帮助开智慧。念《上帝指使》,也是开智慧,念《上帝指使》,更是开智慧的。所以念经虽说是没有好处,其实这好处是最大的,你看不见的。你看不见的,这才是真好处;你能看见的,那完全都是皮毛。此是外话。

灵智和尚说:“这些普通的经文对你们是有好处的,你们刚刚念的时候,可能很生硬和难懂,不过没事的,你们多读几遍你们就会念了。”

阿姨就说了:“可是我们不认识字啊!”

灵智和尚并没有说话,可是他的徒弟却是不爽了,骂道:“你们是不是找事,你们要是来找事,信不信我赶你们出去。”

几个阿姨受到了小和尚的威胁后,显得很害怕,生怕因为刚才的话得罪了神,神就会降灾害给自己。阿姨们赶紧是跪下来祈求灵智和尚的原谅,并保证说自己一定会好好的学习经文的,让他不要赶自己出来。要是把和尚赶出了,想想这个性质是很恶劣的,相当于神把自己的扫地出门了,这样的人神还会原谅自己吗?

这些阿姨虽然糊涂,可是心里清楚得很,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老百姓都是胆小怕事的,何况是般老娘们,更是怕事得很。这个世界上谁也不敢得罪神灵,我们大地朝几千年的文化,老百姓敬神爱神更怕神,百姓们知道神要是生气了后果很严重。如果说因此而造成了天灾,更是不可想像的,如果因为谁的过失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责任谁也承担不起。

见阿姨们很是虔诚,灵智和尚原谅了她们,并答应了她们的要求,帮她们念经。高僧就照著他們的建議去唸,沒想到如有神助般朗朗上口。那些陌生百姓就雙手合十,笑著跟他答謝,隨即一下子時間。灵智和尚回過神來,那些人就有如空氣般消失不見了!

阿姨们向住持灵智和尚询问,为何她们从未学过经,即朗朗上口?灵智和尚回答說,那可能是她们上一世就具有的,與佛有緣!

听说自己与佛有缘,这些百姓们立马就乐开了花,一个个显得很高兴,这可不是一般的缘分,与佛有缘是对她们最大的肯定。百姓表示以后还会来念经,有些百姓更是留下不走了,他们了解佛法之後,從原先打算出家一日的,现在他们表示要出家七日,在这里好好的念经,争取得到更多的佛缘,得到更多的福报。

而灵智和尚至20岁,一直都苦读经,百姓对他取了个封号,聪明且智慧的读经和尚,后來他慢慢钻研佛经,向其他和尚学习佛学及佛法,不管有多远、多困难,只要他知道某位和尚有他不會的,灵智和尚就一定要去向他学习,一定要把佛及法学起來,他出家三年之后,就到外地跟深山林內去修行。大家以为他是去学习了,谁能知道他是去生孩子了,那几年他几乎每年都能生上三到四个娃,可谓是天下第一能生娃的和尚,让人是惊叹不已。

他最喜欢去別人不敢去修行的地方修行,例如填墓地,他认为那是最恐怖且混乱的地方,凡是僧侶过了这一关,心理就可以得到真正的平靜;一般和尚是一日三餐,为了好好的修行,他甚至是改掉了宵夜的习惯,以前他是要吃家宵夜的。可是自从是当上了主持后,他知道自己要从自身做起,给徒弟们起到一个好的带头作用,和尚吃饭是很有讲究的。

佛法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处处都可以实践,例如佛法跟我们过堂吃饭就有关系。什么叫过堂呢?

从表面行相上来说,“过堂”就是佛教寺院里,大家平常在固定的用餐时间到固定用餐的地点(斋堂)集体就餐,由专人端着几样饭菜依序分发。从内涵意趣上来说,“过堂”是要不粘着烦恼地通过在斋堂用餐获得饮食需求的基本满足。我们一般人对好吃的东西容易起贪着,对不可口的、自己不习惯吃的,容易发瞋心,对既不是很好吃、也不是很难吃的,则处于一种无明状态。那么“过”呢,就是说都不要执着,不执着于贪、不执着于瞋、不执着于痴。只要有执着,就不叫“过”。要跟我们走路一样,路过、走过、通过,无所粘着。

随众过堂是僧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集体生活,也是重要的集体修行,可以防治懈怠放逸、挑拣食物等毛病,与大众同甘共苦、节省人力,并且容易心存正念、如理作意、具足威仪,因此有“随众得解脱”的说法。

这些都是和尚们传承下来的规矩,当然并不是统一规定的,可是大概还是一样的,说:“古云随众得解脱,而有八义:

一、声板即赴,不懈怠故;

二、供养现成,得省力故;

三、作平等观,无人我故;

四、息诸戏论,存正念故;

五、如法观想,深入理故;

六、不偏众食,绝疑谤故;

七、甘苦同受,无拣择故;

八、起止威仪,不放逸故。

若不随众。则不解脱可知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