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上帝指使自传 > 三千二百章 佛道之争

上帝指使自传 三千二百章 佛道之争

作者:上帝指使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1-10 22:44:47

三千二百章 佛道之争

众人用惊讶的目光看着他们几个人,想来他一个成年人打一个小道士,至于如此的炫耀吗?不过,一想到岳小云本来就是个流氓,这就不能理解他的手下为什么会这样做了。看得出这大鹏、小鹏都是没怎么读过书的人,他们自然是不知道什么事值得炫耀,什么事不值得炫耀,在他们看来只要是岳小云做的事都是值得炫耀的,这就是帮会成员的观念。

岳小云可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在他看来只要把事情做好就行了,至于事情是怎么做的,过程是如何的,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把事情办成。

老道本想要以死了之的,可是看着自己的徒弟在自己的面前挨打,如果要是自己不答应的话,只怕另两个徒弟也逃不过这和尚的魔爪。

戚保正知道此时此刻小道士应该挺害怕的,想要利用他们恐惧的心理,让他们就范,于是故意跟他们说道:“只要你们带你们师傅离开,我们不仅不会伤害你们,还会给你们安家费,有一百两银子,够你们四个人再找一个地方安家,从此远离江湖的纷争,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怎么样,是不是很心动,是不是很有诚意,是不是...”

之前一瘸一瘸的小道士知道师傅的顾虑,虽然他不能想像得到这一拳得有多疼,可是他是被师傅收留的孩子,他告诉自己千万不可以给师傅拖后腿,所以就算是被对方打死自己也不能退缩半步。他是勇敢的走上前来,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高声说道:“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让我离开!”

听小瘸子如此的不识实务,戚保正当时的脸就被气得铁青,心想这个小杂种真是给脸不要脸,自己是见他可怜这才是把给他们一条后路。说起来,这狄大人可没有这么大方的,他可是一个铜板也不愿意给这些道士的,要不是自己争取了许久,他才肯答应自己的请求给他们一些钱。在狄大人看来这些道士抢了别人的东西,还想要得到补偿,这样的行为跟流氓地痞没有任何的区别。

狄大人本想派元芳来暗杀他们的,可是被元芳狠狠地拒绝了,那时候元芳还很年轻,加上有些江湖义气。听说让他杀一个老道士,还有几个小道士,这样的事只要是一个男人真是做不出来,何况他还是一个有良知的人,他自然就更做不出来的。要不是被元芳拒绝了,狄大人也不会派戚保正来做这样的事,想来就是因为这种卑鄙的事可不是谁都干得出来的。狄仁杰可是个老奸巨猾的混蛋,他一早就盘算过此事,他寻思这事要是让再大一点的官来做这样的事,岂不是抢了自己的功劳。

像他这样拼了命一心就想往上爬的人,如此的功劳他可不会让给别人,更不愿意与别人分享。他这才是想到戚保正这个不大不小的官,把这事教给小官来做,一来不会跟自己抢功劳,就算是惹上了麻烦,随便找个说词也就把事情给了了。这狄仁杰为了上位,可真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就连这样的事都能做得出来,不愧是大唐第一奸臣,他还有什么事不能做的。

面对着岳小云恶狠狠地眼神,小道士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害怕,反而道士信念更加坚定,即使海枯石烂、天崩地裂,也不会动摇。一个小小的道观,这个曾经洒满了道士们鲜血的地方,有一种特殊的力量在这里永恒,催生这种力量的就是信仰!因为信仰,无数的道士们在血雨腥风的年代把一切交给了自己的信仰。因为信仰,革命先辈们面对和尚的屠刀毫不畏惧、视死如归;因为信仰,无数的道士不断的倒下,仁人志士心甘情愿抛头颅、洒尽最后一滴血。

在这些英烈当中,有很多人年龄都在二十岁左右,他们中不乏也有很多人家境富裕、衣食无忧,也有很多人还未谈婚论嫁,因为信仰的力量他们投身血与火的道家的事业中,毅然决然的选择走上坎坷的修道道路。这个信仰就是为了砸碎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为了劳苦大众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而不是像有些宗教一样,只是为了自己,只是为了自己过得好,只是为了自己能得道,实现他们心中的崇高理想大唐社会。

为了信仰,他们忠贞不渝,就是烧成灰,也不改变。牺牲时年仅32岁的道士任一凡,因为长期从事地下斗争不能回家,母亲听信传言,认为他在道观贪图荣华富贵,忘却了家中的妻儿老小,写信责备这个“不忠不孝、忘恩负义”的儿子。接到来信后,任一凡怀着深深的内疚,给母亲回了一封数千字的长信,信中写道:“我因为见着百姓这样的痛苦,我心里非常的难过,我想使他们个个都有饭吃,都有衣穿,都有房子住,都有事情做,所以我现在就是在向着这个方向做起去。这样的事情是一件最大而又最复杂的事情,我要这样干,非得把全身的力量贯注着,把生命贡献给大唐社会...我是把我的孝移去孝顺大多数痛苦的百姓,忠实的去为他们努力。”

这,就是任一凡的道家精神,他不是为了自己而念经,也不是只念自己的经,不管别人死活的人。他用信仰之光照亮未来,它蕴含光照千秋的“道家理想信念高于天”的力量。在道观里,这样的人有很多、很多,他的灵魂会受到洗礼,你的思想会得到升华,你的精神会感到震撼。而就像是岳小云面前的这个道士,没有几个人知道他姓什么?叫什么?虽然没有得到百姓的认可,也没有得到人民的支持,可是他却一直默默地守在这里,为了自己的信仰守望在这里,这就是老道士的信仰。道士未曾走远,信仰必将永恒!

“光荣死守在道观的道士,现在只剩下灵牌上的一个个名字,血染着他们的姓名,孤军奋斗罗霄山上,继承了道家的殊勋,千百次抗争,风雪饥寒,千万次抗击敌人的入侵,穷山小观,获得丰富的斗争经验,锻炼艰苦的牺牲精神。为了社会幸福,为了百姓生存,一贯坚持我们的斗争,虽然现在只剩下了几个道士,可是在这无名山上,道士们曾经纵横的驰骋,抗击汹涌的袭来的敌人,大声的呼喊着杀敌的口号,要英勇冲锋,歼灭敌人,要大声呐喊,唤起百姓,发扬道士的优良传统,创造出一个个的奇迹,为了小小的道观,他们一守就是百年,而这些对于大唐这些没有信仰的年轻人来说是不可想像的。

茅山脚下的望母山巅青松苍翠、花草飘香,道士们守护道观胜利纪念碑高耸云霄。大唐初期,道士们坚决执行守护茅山的任务,放手发动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扬“铁军精神”,面对强敌敢于“亮剑”,赴汤蹈火,浴血奋战,抗击和牵制了想要占领茅山,想要在这里修寺庙的10万多蝗虫,英勇作战5万多次,毙伤俘伪蝗虫上亿人,建立并巩固了以茅山地区为中心的道家根据地。

历史不会忘记,韦岗伏击战、夜袭浒墅驿站等战斗的胜利,充分体现了道士不畏强敌、敢打必胜的道家英雄主义气慨。历史不会忘记,茅山道士第三小分队队长黄大军在道观有难当头舍家为观,放弃了城里的生活来到茅山,在一次召开会议时被敌人包围受伤落入敌手,他拒绝敌人的诱降绝食8天后壮烈殉观,时年28岁。黄大军牺牲前对年幼的小儿子说:“现在你爸爸就要为国牺牲了,你要继承父辈遗志,长大后献身道家,做一个有志气有骨气的大唐人。

”为建立最伟大的朝代大唐,帮助百姓得到更幸福的生活,大唐初期一万多名优秀儿女加入了道家,其中7000多人为国家捐躯。这个时候是没有蝗虫什么事的,他们这个时候在念经,而没有念经的道士却是加入到了建国大业之中。有趣的是大唐建国后,蝗虫却是出来抢地盘,这大唐的生活也太乱了,蝗虫们趁道家元气大伤之时出来抢地盘。道家瞬间崩溃,大地朝百分之八十的名山大川都被蝗虫抢了去,道家瞬间就傻了眼,可是却也无力翻盘了。

茅山第六小分队三十六人为了掩护九龙观道士转移,在朱老庄阻击千余西域蝗虫,棒子都打断了,他们与道士展开赤膊战,棒子打断了,就用石头砸,石头砸碎了,就用拳头、牙齿咬,战至一天一夜,终因寡不敌众,茅山第六小分队还有上百个转移的小道士全部壮烈牺牲。袁天刚对茅山第六小分队作出很高评价:“茅山第六小分队三十六人全部殉观的朱老庄战斗,无一不是我道家的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