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北宋当大佬 > 第一百一十四章 乡下人进城

回到北宋当大佬 第一百一十四章 乡下人进城

作者:祝家大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2:45:21

第一百一十四章 乡下人进城

天都快黑了,甘奇赶上了最后一班城门入城而去。

最近一段时间,甘奇内心一直都不太轻松,而今曹家已倒,相扑场的生意也就没有了什么威胁了,今爷入城,甘奇准备放松放松,放松的时候,自然也带着苏家兄弟。

请苏家兄弟去喝酒,到时候酒酣之时,开口请苏轼这位“四亿大画家”来画一下蕾丝花边,苏轼吃人的嘴短,当也不好意思开口拒绝。说不定以后苏轼开创的湖州画派还有一项独门绝技,蕾丝高手!

想到这里,甘奇心中乐开了花,抬手敲着苏家的门。

兄弟俩听得甘奇拍着胸脯开口:“今夜,咱们樊楼去,只管吃喝玩乐,什么贵来什么,一切花销都算我的。”

苏轼看着甘奇这般模样,笑道:“嘿,狗大户来了。”

甘奇也不气,抬手:“走着。”

兄弟俩带好佩剑,屁颠屁颠跟着狗大户往樊楼而去,樊楼也就是白矾楼,乃是东京七十二名楼之首,说白了就是什么都贵,遇仙楼比之也差了一个档次。

樊楼五座高楼,飞廊而接,灯火辉煌,气派非凡。便是门口的牌楼,那也是高耸入云一般,还有彩带飘扬,这般场面,隐隐有些后世夜总会的感觉。

门口的小厮见得有三个挎剑而来之人,连忙上前笑脸伺候,心中却又纳闷不已,好端端年轻士子,非要佩个剑?说不清的不伦不类。

“三位……三位是入内楼雅座,还是外楼听曲?”小厮问了一句。

苏轼正准备开口问一句内楼外楼之别,狗大户甘奇已然大手一挥:“哪里贵?哪里最贵?”

“那自然是内楼最贵,咱们樊楼头牌花魁张大家今日会客,一席难求。”

“能有多贵?”甘奇又问。

小厮稍稍打量了一下三人,觉得这三人应该勉强出得起价格,便耐心说道:“左右头前,一席百贯,都是达官显贵之人。若是末尾,二三十贯也成。”

真有点贵,苏辙已然在皱眉。

甘奇也说了一语:“这才是抢钱,看来我那贵宾席八百钱实在便宜。”

“要不咱们就坐末尾吧?”苏轼说道,心中也认为没有必要,百贯一席,实在浪费。这种场合,有时候上席是可以不花钱的,比如苏轼在成都府的时候,各处楼宇,苏轼经常白吃白喝。

未想狗大户甘奇说道:“就坐头前上席,待得卖了衣服,怎么也赚回来。”

“卖衣服?”苏轼疑问一语。

甘奇却转移了话题,说道:“走走走,头前走,上席入座。”

小厮已然大喜,连忙躬身带路,口中还夸:“小人一见三位,就知三位不凡,门口还有喜鹊在叫,定是贵人上门。三位公子快快请,小人今日定会伺候妥当,大小事情,只管吩咐,小人寸步不离。”

“喜鹊?”苏辙抬头左右看了看,又道:“喜鹊在哪呢?”

苏轼回头一拉:“别找了,喜鹊在道坚的口袋里呢。”

苏辙会过意来,又问:“道坚兄当真带了几百贯钱出门?”

这就是大宋朝的麻烦所在,几百贯钱,哪里背得出门?达官显贵大户人家出门大消费,哪个不是小厮跟随,还有车架,其中主要一个作用就是要背钱。许多人也不免回想起几十年前交子信用坚挺的那个年代。

苏辙这话一出,头前的小厮心中一个咯噔,连忙转头去寻三人带着的小厮,见得没有小厮随行,不免也怀疑起来。

只见甘奇从口袋里掏了掏,拿出一个金坨子,笑道:“给周侗做金牌的时候剩下的,待会让他们拿去称重就是。”

金子在宋朝,平常地方压根就花不出去,但是樊楼这里,那是花得出去的,不过也很繁琐,看好质地,称好重量,换算好价值,还得拿钱来找。

小厮担忧的表情转瞬即逝,又开口笑道:“快请快请,晚了就怕没有上席可坐了。”

内楼靠北,少了吵杂,多了清幽,过得花木曲径,亭台楼阁,入得内楼,左右席面二三十张,几乎坐满,唯有头前几个上席,其实只坐了一桌。

可见那招呼三人的小厮也是个营销高手,这汴梁城出得起百贯巨资的人,当真不少。但大多都是年纪不小的人,年轻人即便出身豪门,百贯巨资一夜花费了,也不那么舍得。但是这樊楼,大多时候,也就是年轻士子风月之地。

三人随着小厮往前走去,所有人皆是侧目来看,这三人实在有些奇怪,奇怪的地方就在于佩剑,在众人看来,还是那种不伦不类的感观。

自然也就有人指指点点起来,交头接耳去说,甚至还有零星笑声传出。

忽然见得有一人起身:“甘先生,有缘啊,来来来,这边来。”

甘奇看得那说话正是赵宗汉,也坐在头前,上前拱手,落座一旁,笑语:“世子殿下最近也发财了?学着挥金如土了?你家大姐知道吗?”

赵宗汉闻言略显尴尬,答道:“甘先生,年底了,你不是得分钱给我吗?”

“你还会提前消费了,钱还没到手就花出去了。”甘奇笑道。

“说笑说笑,今日来是有事,不是府中有除夕前的大宴吗?来请张大家到时候入府一趟,贵客不能怠慢,自然都要准备最好的消遣。”赵宗汉答道。

“哦,张大家这么有名吗?”土豪甘奇实在不了解,都怪这辈子读书少,只认识城外码头唱淫词艳曲的几个老大爷。

“有名,吹拉弹唱,水袖曼舞,汴梁城内堪称第一。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赵宗汉答道。

“乡下来的,见笑见笑。”甘奇答道。

赵宗汉一脸不相信,还探头去问苏轼、苏辙:“你们也不知道?”

苏轼答道:“我们也是乡下来的。”

赵宗汉其实不信,揶揄一语:“好吧,好吧,乡下人都进城了。”

忽然甘奇抬手一指,说道:“嘿,那里也有一个乡下人进城。”

赵宗汉抬头一看,不明所以。

苏轼笑着说:“那不是你们族中的国子学大才吗?”

来人当真是甘正,只是甘正不为主,跟在一人之后,颇有礼节。

此时只见邻桌已然有人起身与甘正头前那人见礼:“刘兄,幸会幸会。”

“伯寿兄今日怎么有暇前来消遣啊?会考可没有几日了哦?”

“谁人不知刘伯寿乃是太学首席,定是胸有成竹了,所以出门消遣一番,也好平复心态,拿他一个状元不在话下。”

被人捧了一圈的刘伯寿,左右拱手,谦虚道:“什么太学首席,都是旁人瞎说的。今日本也在家备考,只是甘正来请,拒之不得,又说张大家今日会客,唯有来此走上一遭。”

甘正闻言也左右拱手,刘几、刘伯寿,而今汴梁城内数一数二的年轻大才,太学领袖人物。甘正请他来樊楼,自然是有所求,不说读书进学之上的事情,就说以刘几的才华,这回中考不在话下,来日就是官了,走好关系是必须的,同窗之谊,岂能不走动?

要说这个刘几,与欧阳修还有一段故事,且先不说,才华倒是真有。

此时甘奇却听赵宗汉说得一语玩笑:“甘先生,你们村里的这些乡下人,都这么有钱的吗?没事就请人上樊楼张大家这里吃酒?”

甘奇其实也在纳闷,却答一语:“他家有不少田。”

赵宗汉还笑道:“你们这些乡下人,惹不起惹不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