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工程兵 > 第三百二十八章 霹雳火球

大秦工程兵 第三百二十八章 霹雳火球

作者:远征士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2:48:45

第三百二十八章 霹雳火球

若说以现有条件有什么方法可以保护补给线,那便是像之前一样以一千步卒加两千骑军。

但这样一来保护补给线的代价就太大了,每队三千人,步兵速度每天五十里,两百公里的补给线至少要设置七队才能保证一天之内赶至目标增援。

每队三千,七队就是两万余人。

沈兵置下部队全部只有一万余……也就是说连保护补给线都无法做到,更不用说进攻。

骑军可以日行百里,两百公里的路程需要一天内赶至目标增援,只需要在中间设置三个保护点,由此便可省下大量兵力。

所以骑军完成这任务没什么问题,也必须由骑军完成。

问题在于骑军无法与匈奴骑军匹敌。

若说嬴政进攻九原的命令有什么好处的话,那就是可以为沈兵提供所需的各种矿石……

九原就是现代的包头,这里被称为“草原钢城”,拥有丰富的各种金属、非金属矿藏。

钵那边的探矿一直都没消息,只怕是没找到矿。

若是能拿下九原……明知那里有矿让钵等人定点寻找就简单多了。

到时沈兵就不需要依赖北地之外的矿石,这就像粮食一样能自给自足,是对付赵高、李斯的基础。

思考良久,沈兵终于下定了决心,对仞说道:

“传书蒙良,令他即刻从各处收购硝石和硫磺,越多越好!”

确切的说应该是消石……古时称“硝石”为“消石”,民间将其用作药材,以为其可以治十余种病,这也是方士炼丹要加“消石”的原因。

仞应了声就去传令。

扶苏听着却一脸懵,问:

“消石?将军要消石有何用处?”

沈有没有细说,只是回了声:

“到时公子便知!”

这没法解释,因为这世上还没有火药这东西,解释也解释不通,只有亲眼所见才明白。

事实上也不能说此时没有火药,其实春秋时期我国的炼丹者就发现火药了,只不过炼丹者普遍认为火药炸炉那是炼丹失败……对于这种失败的副产品他们只会感到失望和沮丧,根本就没意识到其实这副产品比他们所谓的仙丹要珍贵、实用得多。

于是火药虽然有但一直没得到重视自然也不会有记载,直到隋唐时才“正式”发明出来。

沈兵对此一直保持谨慎的态度。

原因就像谨慎发明马鞍、马镫一样。

马鞍、马镫对匈奴骑军更有利,火药的发扬光大却是在西方。

如果从春秋时期算起的话,火药在中国出现到传到西方至少早了七、八百年,但中国对火药的利用一直停留在十分原始的阶段,而西方却已是制式的火枪、火炮……

如果过早让火药问世,是不是代表着西方也更早崛起?

沈兵不敢轻易发明这对历史、对世界都有重大影响甚至将冷兵器转为热兵器战争的东西。

此时北地军无法对付匈奴骑兵,无奈之下沈兵只得考虑将其制出。

火药的制作其实十分简单,其主体就是消石,再辅以硫磺和炭粉。

威力大小就是以消石的最佳比例及纯度决定。

这就像青铜器铜、锡的比例,不知道准确的比例就只能反复尝试。

现代的黑火药基本是消石占四分之三。

沈兵为了掩人耳目或者也可以说“逐步升级”以保持技术优势,所以有意降低消石的比重将其定为二分之一。

甚至沈兵还装模作样的整出了三种配方:

一种是硫黄、窝黄、消石、麻茹、竹茹、清油等十余种原料,有些东西都是沈兵随便加的可燃物。

原因一方面是此时不需要威力太大的火药,另一方面则是努力把偷学的人弄晕,使其无法确定哪些才是最重要也最能提升威力的成份。

第二种是加入干漆、桐油、松脂。

第三种就是加入芭豆、番木鳖等。

它们的功用是什么就不用说了,第一种主要就是爆炸,第二种是燃烧,第三种则是毒烟。

当然,沈兵很自觉的不使用致命毒药,否则就加砒霜进去了。

不过是否使用致命毒药似乎没什么不同……将敌人迷昏后杀死,与直接将其毒死有很大区别?

火药制出后沈兵还试了下,他取了一小撮隔远了,拿明火一点……“哧”的一声就剧烈燃烧接着便化为一股青烟。

这让扶苏及王贲等人吓了一跳。

扶苏惊道:

“将军,这是何物?”

沈兵回答:

“火药。”

扶苏与王贲等人面面相觑,看沈兵那样子似乎早就知道火药,而他们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过了好半晌,魏呴才问了声:

“将军,此物又有何用?”

沈兵起身拍了拍手回答:

“制作武器,克制匈奴骑兵的武器!”

王贲等人听着就更是一脸懵,这东西还可以制作武器?

沈兵用火药制出的第一个东西就是“霹雳火球”。

这东西是在宋朝时出现的,“武经总要”中有记载:

以粗约一寸半的竹管,外面以火药及碎瓷片、铁片等包裹制成球形。球两头各留约一寸长管头,一头作手持把柄,另一头装引火药和药捻。施放时声如霹雳,又如火球翻滚,是以称作“霹雳火球”。

沈兵往里装的是铁蒺藜……云中郡已可以批量产铁,铁蒺藜同样可以大批量制作,若是用铁片或碎瓷片不仅更麻烦还存在杀伤力不足的问题。

另一个改进就是“霹雳火球”是双头的而沈兵所制却是单头的。

简单的说沈兵所制更像现代的“手榴弹”……“霹雳火球”握柄和引信在不同侧,于是空间更大、点火不便、抛掷不远。

制作也很简单,先牵好引信再将十几枚铁蒺藜与火药混在一起用麻布往竹筒手柄上一裹并扎紧,一个原始的手榴弹就制成了。

沈兵试着用了下,引信一点就甩了出去,只听“轰”的一声,两个草人霎时就被炸上了天,其间还有被爆出的铁蒺藜“嗖嗖”的到处乱飞。

这场面只吓得扶苏等人面色苍白却又一脸兴奋,过了好半天才发出一阵欢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