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再造天朝 > 281.艺术的魅力(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281.艺术的魅力(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在鲁若麟答应传授练兵方法之后,无论是皇帝还是朝臣们对鲁若麟的态度都是大大好转。

也许是鲁若麟的演技太好,表现得又非常真诚,完全是一副为朝廷和皇帝着想的样子,将他们都给骗过去了。

一味的付出而不求回报,那是圣人,根本不存在,反而会让人觉得虚伪。所以鲁若麟趁着崇祯心情正好,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皇上,微臣这里也有一个不情之请。”

崇祯显然心情很好,笑着说道:“爱卿但说无妨。”

“微臣刚刚收复辽南,还要时刻面对鞑子的反扑,这地方治理上自然就有些捉襟见肘,恳请皇上能够委派一些官员帮忙治理地方,也好让臣可以一心与鞑子作战。”鲁若麟提出的要求让崇祯和朝臣们眼睛一亮。

朝廷早就想在金州军中安插自己的官员了,只是金州军新附,朝廷不好做得太明显,所以一直都强忍着没有行动。

现在鲁若麟主动提出来了,自然让崇祯和大臣们心中乐开了花。

从来只有抗拒朝廷委派官员的归顺势力,像鲁若麟这样主动请求朝廷委派官员的实在少有,让大臣们都觉得鲁若麟甚是可爱。

朝廷的官员是那么好要的吗?时间长了,这些官员们有的是办法将鲁若麟的金州军变成朝廷的金州军,大臣们就是这么有自信。

想到金州治下的财富,大臣们的眼睛都红了,心里都在想着让自己的哪些人过去才好。

只有杨嗣昌心里跟明镜似的,对于鲁若麟的要求他是心知肚明。想要派人过去占便宜,不被他吞得渣都不剩才怪。

崇祯也乐见金州军有更多的朝廷官员,愈发和蔼的说道:“既然爱卿有难处,朕自然不会袖手旁观,一定给你委派足够的官员协助治理地方。”

“微臣谢皇上隆恩。不过辽南毕竟还面临鞑子的威胁,臣的一些治理办法与朝廷也有些不同,所以还请朝廷多多派一些精明强干之人前往,具体的要求微臣也与杨阁老说过。只要符合辽南的实际情况,希望朝廷能够多多委派一些官员。”鲁若麟说完将目光看向了杨嗣昌。

对于鲁若麟提出了什么要求大家也很好奇,只是现在不方便问。不过看杨嗣昌严肃的表情,只怕没有那么简单。

崇祯倒是没有怎么在意,无论是什么要求,朝廷人才济济,肯定有大把的人可以满足。只要能把官员派往辽南,对朝廷来说就是胜利。

“既然如此,此事就交由杨爱卿负责吧。”既然鲁若麟已经与杨嗣昌商量过,崇祯又非常相信杨嗣昌,索性将这件事情交给杨嗣昌处理。

“臣,遵旨。”杨嗣昌起身接令,并没有多少兴奋之情,显然没有大臣们想的那么乐观。

接下来大家就没有怎么谈正事了,都是说着一些趣闻轶事,气氛非常融洽。

一场赐宴一直吃到了华灯初上才散。

也许是心情特别好,知道鲁若麟在京师没有宅邸,崇祯还特意赐了鲁若麟府邸一座,进一步拉拢鲁若麟的心。

其实这宅子本来就该朝廷出,否则怎么显得爵位的珍贵呢?现在不过是被崇祯分两次拿出来罢了,让鲁若麟暗暗吐槽崇祯的抠门。

鲁若麟算了一下自己送出去的东西,又想了一下京师府邸的价值,觉得还行,至少没怎么亏。

离开皇宫时,张世泽还特意带着自己的小儿子张静武来向鲁若麟道谢。

张静武也是因祸得福,入了崇祯的法眼,被崇祯赏赐了一柄宝剑,顺带着连张世泽都被崇祯高看了一眼。可以说没有鲁若麟带张静武陛见,张静武绝对不会有这样的机缘。

今天的武将之中,除了受到封赏的鲁若麟和沈志祥,就属张世泽最为风光了。子弟有出息,是非常出彩的事情,其他的勋贵们都非常羡慕。

这些勋贵们荣华富贵不缺,如何保证家族传承才是头等大事,优秀的子弟自然就非常关键了。

鲁若麟也没有想到随手在大街上捡到的一个娃娃也能是国公家的公子,而且是英国公府上的。

不得不说,有些人的运气真的是逆天。张静武出身好,颜值高,家教又好,否则当时也入不了鲁若麟的眼。有了这些前因在,张静武才能被鲁若麟带到崇祯的面前,否则真以为随便一个小娃就能让鲁若麟带着去见皇帝吗?

经过了这个事情,张静武小小年纪就已经声名远播了,妥妥的人生赢家。

对于英国公张世泽,鲁若麟还是很佩服,能够在京师陷落时慷慨赴死,气节上是绝对没得说的。

既然有了这个缘分在,两人自然就亲近了起来,约定了相互拜访之后才分开。

鲁若麟在宫中赴宴,金州军的士兵们也在营中吃着朝廷赏赐的酒肉。那些进城的士兵们相互谈论着在城里的风光,让那些留守的士兵眼里充满了羡慕。

金州军出城的时候依然是一路的歌声,受到了百姓们热烈的欢迎,对金州军的好感更是爆棚,可怜的天津军再次成为了陪衬。

借着献俘的机会,京师的百姓们难得出来开心了一把,自然不会就这么回去。青楼酒馆全都是兴高采烈的有钱人,大家都在兴奋的交谈着,话题自然离不开引领风潮的金州军。

“来,给爷们唱一首《满江红》,唱得好爷重重有赏!”青楼里一群公子哥儿对着姐儿们叫嚣道。

在场的几个姐儿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满江红》不是不会唱,旋律这么简单,多听几遍就**不离十了。只是要这些娇柔的小姐姐扯开嗓子唱如此豪迈的歌,实在有些为难她们了。

最后还是一个姐儿鼓起勇气拒绝道:“几位公子,《满江红》是男儿之歌,奴家们实在唱不出那个韵味。”

“你们不唱?那好,我们自己来唱。哥几个,走起。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几位公子哥也没有生气,自顾自的就唱了起来,颇为自嗨。

这样的场景并不是一家青楼独有,今天几乎所有的青楼都是鬼哭狼嚎,再也没有靡靡之音。姐儿们都成了听众,任由客人们纵情高歌给她们听。

可以预见,这样的情况短期内很难改变。

如果这个时候你能高歌一曲《男儿当自强》,马上就是在场最靓的仔。如果你连《精忠报国》都会,至少近期青楼酒馆你可以白吃白喝了,有的是人请客。

不过即使这些人唱都再好,也没有金州军这个原唱唱得更加有味道。于是,京师里不少精明人开始打起了金州军的主意。

能够来参加献俘仪式的人毕竟是少数,还有不少的人没有来参加,但是都听说了金州军一路高歌的事情。而且这些歌被人们传的神乎其神,大有没听过遗憾终身的味道。

要不说这京师城里有钱有闲的人实在太多了,很快就有人放出风声来,愿意花高价听金州军的现场表演。

但是这个事还真不是有钱就能解决的,金州军的士兵是战士,不是卖唱的,何况金州军也不差那点钱。

不过总有人可以想到办法。

第二天,小公爷张静睿就借口感谢鲁若麟对张静武的提携特意上门拜访。

鲁若麟现在可是吃香得很,想要拜访的人也不少,没有一个合适的借口,鲁若麟还真没时间一一接见。

至少在上午的接见计划里就没有张静睿的名字,他属于临时加塞。不过谁让人家是小公爷,理由又无懈可击,被插队也无可奈何。

张静睿如今也不过是十六七岁的年级,正是青春热血的时候,对于鲁若麟内心深处是带着一些崇拜的。

出身武将世家,对于鲁若麟这样杀鞑子如同切菜砍瓜一样的当世名将,怎么可能不佩服。特别是昨天鲁若麟挥手之间指挥军队前进停止,在张静睿看来简直帅呆了。要不是身为小公爷的矜持,张静睿恨不得纳头就拜。

这次张静睿是和张静武一起过来的,因为有了昨天那一出,张静武与鲁若麟比较亲近,一点都不生疏。

“见过平辽伯。”张静睿和张静武行礼道。

“免礼吧。”鲁若麟现在也是伯爷了,张静睿没有袭爵,此时的身份比鲁若麟是要低的。

“昨日因为平辽伯让小十三得了彩头,祖母和家母甚是高兴,特令我来表示感谢。”张静睿道明了此次的来意。

“小事一桩,昨日英国公已经谢过了,就不用再多礼了。”鲁若麟不以为意,又转头对张静武问道:“静武昨日回去只怕又得了不少彩头吧?”

“祖母和母亲都夸奖了,还赏了不少东西。”张静武此时也是得意洋洋,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昨天的风光。

鲁若麟和张静睿看着张静武的样子更是笑了起来,毕竟是小孩子心性,最喜欢炫耀和别人表扬了。

“昨天祖母和母亲对于他冒然冲上街道很是说了一通,要不是平辽伯不予计较,少不得要吃挂落,哪里会有什么彩头。好在因祸得福,最后还是不忍心责罚,让他躲过去了。”张静睿还是揭了张静武的老底,让张静武有些讪讪的。

“确实是要谨慎一些,以后注意吧。”鲁若麟点点头。

聊完了家常,张静睿说出了此次前来的另外一个重要目的:“平辽伯,昨日贵部实在是出彩,特别是那些歌曲,让人耳目一新,又振奋人心。所以在下有个不情之请,希望平辽伯能够派些军士到京营里展示一下,让那些军士们知道什么是男儿气概。”

鲁若麟没想到张静睿会提出军队交流的想法,还是以这种方式。

不过在想了一下后,觉得并没有什么坏处,反而可以扩大金州军的影响力,就同意了。

很快,一队五十人的金州军士兵来到了京营,开始进行交流。

这些士兵都是当初没有机会进城的近卫二旅官兵,能够捞到一个进城交流的机会他们也非常兴奋。

在京城的一个校场,为了来看金州军表演,不但来了很多京营的官兵,一些很少出来的权贵们也都挤进来了。

他们也想看看传得神乎其神的金州军究竟是怎样与众不同。

来到校场的金州军官兵当然不能简简单单的唱唱歌就完事了,那是戏班子,不是军队。所以金州军先是给在场的所有人展示了一下队列训练,以及战术演练。

立正、转向、齐步走,战术配合上的进攻、防守、撤退,这些简单实用的动作在金州军展示出来之后格外让人耳目一新。

仅仅只是五十个人的小队,展现出来的气势并不比明军的几百人差。而且那种进退自如、浑然一体的配合更是让那些军中老将们深深着迷。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般人看金州军的展示只会觉得真好看,真厉害。那些领军的将领才会明白,想要达成这样的效果,只怕没有经年累月的严格训练,绝对做不到。

在展示完毕之后,就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演唱环节了。

除了献俘那天唱过的《满江红》、《男儿当自强》、《精忠报国》,这次还额外增加了一首新的歌曲,《一条大河》。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这是美丽的华夏,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

虽然歌词里将祖国改成了华夏,但是那种情感并没有变味。

要说其他的几首歌,歌词都比较精炼,符合当下人的审美,《满江红》更是直接由宋词改编。《一条大河》就不一样了,歌词全是文人们所鄙视的俚语、俗语,而且是俗的不能再俗的大白话。

正是因为通俗易懂,那怕是没有什么文化的人都能够听懂其中的意思,并联想到自己的家乡。

文化底蕴更深的人则体会更加深刻,这种通过家乡的风景表达出来的爱国情怀,是那么的朴实而又真切。

大俗而后大雅,用最浅显、朴实的歌词表达出了最热烈的情感。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长枪”,说的多好啊。对于鞑子那样的豺狼,就应该将他们都打死。

在场的众人并不都是不识人间烟火的勋贵,更多的人还是底层的百姓,或者是从底层走出来的人。

你可以鄙视《一条大河》没有艺术美感,但你就是无法消除由它引起的阵阵乡思。

家乡永远是一个人心底最柔弱、最美好的地方,绝对不能让敌人将它破坏和亵渎了。

这就是这首歌的意义所在,由家及国,唤起人们保家卫国的热情。

“再来一遍!再来一遍!”

只听一遍怎么过瘾,全场都是高呼再唱一遍的声音,而且是反复来了几次。

艺术的魅力就在于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