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再造天朝 > 419.发战争财 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

419.发战争财(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金州军攻陷盖州,击毙代善和耿仲明的消息随着他们的首级传回来辽南,辽南大地很快就沸腾起来,百姓们自发的组织起来庆祝胜利。

这是满清第一次在战争中被击毙亲王级的将领,而且还是皇太极的哥哥,象征意义还是非常大的。虽然代善的年纪已经非常大了,但是这并不妨碍金州军狠狠的宣传了一波。

在金州军一直以来的宣传中,满清是辽南繁荣稳定的最大威胁,要想辽南继续发展壮大,就必须将满清消灭掉。

这不但是安全上的需要,更是资源和土地上的需要。

辽南的土地有限,这几年急速发展之后已经有些不够用了。特别是华夏北方难民的大量涌入,更是加剧了人口与土地的紧张关系。

同时鲁若麟有意识的让人暗中宣传辽东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完全可以满足各行各业发展的需要,使得金州军上下对于北伐满清充满了强烈的热情和期待。

虽然战事还没有结束,但是金州军现在已经占领的复州、盖州以及辽东半岛东南沿海地带的土地价格已经被炒起来了。这些因为各种原因被满清放弃的土地价格非常低廉,低到只有辽南那些熟地的十分之一。

而且金州军对这些新占领的地域部分放开了购买限制,每一家最高能够购买一百亩,鼓励百姓到那里去开荒安家。

不过很少有百姓会一次性买一百亩,因为根本就种不过来。

以现在的生产条件,即使金州军治下的农民都用上了铁质农具,并配上了耕牛,一户人家耕种五十亩就已经顶天了,再多的土地他们也种不过来。

而长时间不耕种的土地,也是要缴纳赋税的,甚至还有被官府收回的风险。

雇人种地?不好意思,人人都有田,自己还种不过来呢,哪有功夫去帮别人种。

所以在金州军想要当地主收租子,这个美好的理想至少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实现的。

不过即使有这样诱人的价格,辽南的农民愿意前往的并不多。他们在辽南的土地虽然不多,但是辽南的基础设施发达,还有很多额外的打工机会,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是不想离开的。

真正前往这些新征服土地的人大多都是后来加入的流民,他们来的时候已经没有田可以分了。这个时候让他们前往北面的新领地,并将田赊给他们,他们非但没有不满,还高兴着呢。

他们能够活着逃到辽南就已经非常幸运了,现在生活又有了希望,还能有什么不满?

现在在新领地里最活跃的不是刘雅婷的统管衙门,而是工业司下辖的矿产勘查队。

随着金州军工业实力的不断壮大,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旺盛,谁要是能拥有一个矿,那就是拥有了一个聚宝盆。

金州军不可能将所有资源都捏在手里自己开发经营,除了特大型的矿产自持之外,中小型的矿产金州军是允许授权合作经营的。这样既可以引入民间力量加速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同时为金州军换来不菲的授权费用。

在这些矿产中,最受欢迎的就是煤矿和铁矿,一旦前方有勘探出新的煤矿和铁矿,马上就会吸引无数的商人前来打探消息,并提出购买的意愿。

煤、铁是金州军目前矿石消耗的大户,几乎是供不应求,有多少要多少。正是因为煤、铁的大量使用,使得金州军的生产力比周围地区高出了一大截。

金州军目前的煤和铁矿石主要由朝鲜、山东和辽西供应,现在朝鲜北部还没有平定,使得煤和铁矿石的供应出现了短缺,一度造成市场价格高涨。

所以金州军非常希望能够有一个稳定的煤炭和铁矿石供应渠道,这也是鲁若麟急着发起北伐满清战事的主要原因之一。

要知道满清的地盘里可是有鞍山铁矿、阜新煤矿这样储量巨大、易开采的巨型矿藏,更不用说其他大大小小的矿山了,简直是发展钢铁工业的天然宝地。

在鲁若麟的规划中,鞍山地区将建立一个庞大的钢铁生产基地,规模将是辽南的数倍甚至数十倍,用海量的钢铁来改造这个落后的世界。

鲁若麟的目标一直都在那些大型矿藏上,对那些中小型的矿山自然就看不上了,卖给那些商人们去开发正好合适。

也不能说是完全卖掉了,准确的说是合作开发,由那些商人们具体经营,金州军占股罢了。

对于钢铁这样的战略性性产业,金州军肯定是不会放松管制的。

这个世界可不是后世那样的钢铁产能过剩,要逼着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现在的钢铁是战略性资源,完全是有多少要多少,而且价格还不便宜。

很多时候钢铁都是禁止出口的物资,特别是针对敌对势力。鲁若麟相信只要自己的鞍山钢铁基地建成,他将很快拥有吊打一切势力的实力。

虽然金州军对新地盘的统治还不稳固,但是那些商人们好像对金州军非常有信心,毫不犹豫的挥舞着银元疯了似的抢购新占区的各种资源。

他们在赌,赌金州军这场战争会完胜满清,这样他们购买的资源就会大大增值。

战争不一定会亏本,只要操作得好,还是可以大赚特赚的。

与社会各阶层一起分享战争红利,金州军百姓对战争的支持力度自然是前所未有的。各行各业都开展了大生产活动,为前线生产各种物资。不管贫富,大家都踊跃为前线捐钱捐物,有力的支援了前方的战事。

闻战而喜大概说的就是金州军百姓这样的状态。

代善和耿仲明的脑袋在展示了三天之后,被鲁若麟安排船只送往了京师。好歹是两位满清伪王,总要到京师去炫耀一番吧,顺便恶心一下在后面扯后腿的朝廷。

朝廷在收到代善和耿仲明的首级之后就像吃了苍蝇一样憋屈,在惊讶于金州军的战斗力如此恐怖的同时,还不得不下旨嘉奖。

最开始朝廷并不打算大张旗鼓的宣扬这件事情,准备低调处理完就行了。不曾想金州军将这件事情宣扬得满城尽知,朝廷想压都压不住了。

这可是京师百姓恨不得生啖其肉的鞑子王爷,现在被金州军的鲁大人砍了脑袋,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事情。

他们可不知道金州军与朝廷的微妙关系,他们只知道金州军是朝廷的兵马。现在朝廷的兵马杀了鞑子的王爷,怎么着也要大肆庆祝一下才行。

为了顺应民心,同时提振军民士气,朝廷不得不举行了巡街游行,再次为金州军做了一波广告。

当然,恶心朝廷也不是完全没有后遗症。

朝廷很快就下达了让天津总兵沈志祥带兵增援卢象升的决定,并要求卢象升西进剿灭李自成的农民军。

朝廷中是个人都知道沈志祥是鲁若麟的人,即使不是唯鲁若麟之命是从,至少和鲁若麟关系密切是逃不掉的。

将一个与鲁若麟关系密切的人放在天津卫带兵,朝廷始终觉得不踏实,正好借这个机会将沈志祥南调,用农民军来消耗沈志祥和林镇远的实力。

在沈志祥南下之后,朝廷马上任命沈志祥为河南总兵,算是将他的后路都断了。而代替沈志祥镇守天津的是从宁远过来的吴三桂,新任的天津总兵。

对于朝廷的这番操作,鲁若麟冷眼旁观,并没有什么过激的反应。

现在收拾满清才是鲁若麟的头等大事,等到掌握了辽东,自然就会腾出手来慢慢和朝廷玩。

在中路军进展顺利的时候,金州军的其他两路人马也没有闲着。

左路军的金大正以辽河口营寨为基地,不断向北进攻,切断了清军与关宁军的联系。

金大正在得知中路军向海州进发之后,终于从营寨里走了出来,率领大军从左路向海州逼近,策应中路军的进攻。

不过他们还留下了部分人马,防备关宁军趁火打劫。

关宁军将大军云集在西宁堡,冷眼旁观金州军与清军大战,也不知道心里打的什么主意。

洪承畴亲临西宁堡一线,不断收集着金州军与清军的交战情报。

在没有收到朝廷的最新命令之前,洪承畴是不会主动进攻金州军的。

要说这些年关宁军和金州军的合作颇为愉快,双方大肆贸易赚了不少钱。正是有了这份财力支撑,洪承畴才能将关宁军拿捏住,使得他们基本上服从于自己。

“总督,我们就这样看着不做点什么吗?”祖大寿对洪承畴问道。

“做什么?是帮金州军打鞑子还是帮鞑子打金州军?”洪承畴似笑非笑的问道。

“当然是帮金州军打鞑子。”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祖大寿肯定不会犯错的。

“人家兵强马壮的可不需要我们帮忙,没看到金州军在前面布好了阵势,摆明了不欢迎我们嘛。”洪承畴酸溜溜的说道。

“这辽东可不是金州军的,应该是我们辽东人的才对,金州军这样做有些不地道啊,朝廷就不管吗?”祖大寿抱怨道。

“管?怎么管?金州军有钱有粮有军队,朝廷的话可不怎么管用。”洪承畴苦笑道。

祖大寿听了没有说话,眼神中却透露出丝丝羡慕。

祖大寿是辽东将门中最大的军头,祖家在辽东各军中势力庞大,关系网错综复杂,实际上已经可以看做是一地军阀了。

毕竟祖大寿已经明目张胆到拒绝朝廷入京觐见的命令而毫发无损,虽然是以身体不佳为理由。

朝廷对祖大寿投鼠忌器,不敢逼迫太甚,生怕他一怒之下投了满清。

祖大寿和满清的关系非常诡异,双方经常打得你死我活的,但是私底下却屡有联系。甚至祖大寿还有降清后又反正的记录,想想就觉得其中肯定有什么猫腻。

只是朝廷为了辽东的大局着想,只要祖大寿不明着背叛朝廷,朝廷就不予追究。

洪承畴任职蓟辽总督之后,对祖大寿也是百般拉拢。在得到了祖大寿的认可之后,洪承畴才逐渐掌控住了关宁军。

祖大寿做梦都想做辽东的土皇帝,只是实力上不允许,不得不依靠朝廷做一个有实无名的“辽东王”。

“这金州军真要拿下了鞑子的地盘,只怕以后更加难制了。”祖大寿的弟弟祖大弼在一旁说道。

“只要鲁若麟一天不造反,金州军就还是朝廷的兵马。要是我们自相残杀,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洪承畴也有自己的底线,总不能联合外人打自家人。

至于私下里支援清军武器和粮草,那属于计谋,摆不上台面的。

“总督,要是金州军真的造反了,我们关宁军和他们对上胜算怎么样?”祖大寿好奇的问道。

“关宁军单独对上金州军毫无胜算,如果加上清军或许还有可能。”洪承畴长叹一声。

“金州军有这么强吗?”祖大寿有些不敢相信。

“这是锦衣卫传回来的情报,你看看就知道了。”洪承畴递给祖大寿一份情报。

虽然金州军防控做得很严密,但是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金州军内始终有朝廷和清军的探子存在。金州军在盖州的战事就被朝廷得锦衣卫密报给了洪承畴,使得洪承畴对金州军的实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五百门火炮?”祖大寿的注意力马上就聚焦在了火炮上面,毕竟这可是大杀器。

祖大寿长期与清军作战,自然知道火炮的厉害,他实在无法想象五百门火炮齐轰鸣是个什么场面。想想都可怕,难怪以老辣著称的代善都没能坚持住几天,不得不突围逃跑,最终送了性命。

“火炮还不是最可怕的,你注意到了吗?金州军大量装备了新式火枪,威力惊人,清军被打得几乎毫无还手之力。两千蒙古骑兵,两炷香的功夫被全灭,金州军毫发无损,这样的战绩关宁军可能做到?”洪承畴幽幽的问道。

祖大寿听了默然无语,只是脸色异常阴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