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再造天朝 > 421.运输大队 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

421.运输大队(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金州军的中路军很快就逼进到了耀州驿,这里距离海州城不过几十里,是海州城的重要前哨堡垒。

清军在这里留有一千人马,并不指望阻挡住金州军,主要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态度和决心。

耀州堡的清军士兵表现得非常英勇,在简陋的条件下硬是坚持了两天时间,最后在城墙被轰塌的情况下城破,全员战死。

耀州堡清军的表现让金州军再次认识到了清军的顽强,发热的脑袋也逐渐冷静下来。

纯粹的清军战斗意志还是很顽强的,虽然身处劣势,但是对金州军造成的损失并不少。

不光十万大军在耀州堡停留两天消耗的物资,就是为了攻陷耀州堡,打开通往海州城的道路,金州军的伤亡就不小,起码有几百人。

最后为了减少人员上的损失,还是在消耗了大量弹药的情况下轰破城池才结束战斗。

对于这些英勇战死的清军,金州军上下还是很佩服的。

军人的思维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对于真正履行自己使命的对手从来不吝啬尊重。因为明知必死还要战斗到底是军人的最高标准,这样的对手怎么能不让人敬佩。

因此金州军为耀州堡的清军举行了隆重的葬礼,通过这种仪式告诉金州军的士兵们,怎样做才是一名真正的军人,才能获得世人的尊敬。同时告诉金州军的士兵们,不能骄傲自大,清军绝对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弱。

耀州既下,海州城近在眼前。

在金州军兵临海州城时,皇太极已经带着清军主力去了辽阳,不过他在海州留了四万人马给岳托,其中满洲兵就有两万,剩下的都是汉军和蒙古兵。

海州周围一马平川,只有东边数十里之外有大山,非常合适骑兵作战。阿济格已经带着三万精骑出击了,目标就是金州军的后勤线。

目前金州军的后勤补给线有两条,一条是从盖州通往海州的东线,一条是从大辽河口通往海州的西线。

其中西线因为有大辽河深入内陆,加上距离更近,已经成为了金州军的主要补给线,阿济格将自己的第一个目标就放在了这条线上。

金州军二十万人北伐满清,看起来人很多,但是在兵分三路之后就没有多少了。加上辽东地域辽阔,二十万人撒下去根本就不够看。除了一些重要的据点,其他地方完全没有人员驻守。

特别是辽东平原上基本无险可守,可以说金州军的后勤线上到处都是漏洞,随时都有可能受到清军的攻击。所以金州军对于运输线只能采取重兵保护的策略,确保运输线的安全和畅通。

一支标准的金州军运输部队有人员三千人,其中专职护卫人员一千余人,另外两千人为运输人员。不过即使是运输人员,也是经过严格训练之后的士兵,同样为金州军的正式人员,只是分工不同、武器装备有些不一样罢了。一旦遭遇战斗,这些运输人员马上就能变身战斗人员,战斗力同样不弱。

第三混合旅就是这样一支队伍,他们的任务主要是为主力部队运送补给,也是其他部队口中的运输大队。

不过第三混合旅的官兵们从来没有承认过这个别名,要是有人当着他们的面称呼他们运输大队,那就要做好和第三混合旅翻脸的准备。

实在是第三混合旅的官兵们觉得运输大队这个称号太羞辱人了,其实他们也想冲锋陷阵的。只是职能划分上就是这么定的,运输的事情总要有人做不是。

不过在第三混合旅当兵也有一个好处,物资供应上从来就没有短缺过,吃的也是最好。虽然金州军制度严格,但是俗话说得好,荒年饿不死厨子,守着这么多物资,怎么可能受苦呢?总有些漏洞可以钻的。

一般的运输任务第三混合旅只是派下面的小队前去执行,只是到了辽东大平原,在清军主力依然存在的情况下,运输线随时都有可能遭到清军的攻击。第三混合旅不敢大意,宁可麻烦一些,效率低一些,也要全军出动,确保物资安全送达。

第三混合旅的旅长边启才出发前就被警告过,阿济格受命打击金州军的后勤线,率领大量精锐骑兵在附近活动,第三混合旅随时都有可能遭到阿济格的攻击。

所以边启才一路上非常小心,不但将探骑放得远远的,而且晚上宁可花费大量精力修筑营地,也不会贪图省事随便宿营。

离开辽河口营地之后,连续两天平安无事,但是边启才不敢掉以轻心。要知道辽河口营里里有近一万人马,随时可以给予第三混合旅支援,清军不在附近发起进攻很正常。

但是第三天之后边启才就开始发现异常,行军路上总会遇到一些清军的游骑,虽然都被探骑打退了,但是这种情况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愈发变多了。

这个时候,边启才就知道自己肯定是被阿济格盯上了。只是阿济格还没有摸清自己的实力,或者没有找到合适的攻击地点,所以迟迟没有发起进攻。

边启才一面小心戒备,扩大侦查范围,一面下达了战备命令,令士兵们随时做好战斗的准备。

阿济格经过几天的侦查,慢慢的摸清了第三混合旅的实力。

第三混合旅虽然兵马不多,而且有大量辎重致使行动缓慢,但是这并不代表第三混合旅的实力就很弱。

第三混合旅因为任务的需要,全员装备火枪,并配有小型火炮以及部分弓弩兵,还有三百骑兵。担任运输任务的马车造得很坚固,外表敷设了铁皮,战时可以很快结成车阵进行防御。

阿济格曾经派小股部队前去试探过,结果很不理想。

清军很难靠近混合旅周围一百米范围之内,金州军的火枪实在太犀利了。

平原地形为骑兵提供了便利,但是也使得大股骑兵根本无法隐藏,想要在白天大举袭击训练有素的第三混合旅,只要阿济格的脑袋没有烧坏,就不会做这样的决定。

即使阿济格花费巨大伤亡将混合旅歼灭了,对战局也不会起到太大的影响,反而会使得清军截断金州军补给线的计划彻底泡汤,这肯定不是阿济格期望的结果。

留给阿济格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再不发起进攻,混合旅就要进入金州军主力部队的保护范围了,阿济格决定在晚上向混合旅发起突袭。

“此战不为消灭这股金州军,我们的目的就是抢走或者毁掉这批物资,杀敌才是其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抢夺敌军物资,实在不行就将其烧毁。”

“阿巴泰,本王允你一万兵马,由你带队进攻。万一战事不利,本王允许你见机行事,切不可浪费兵马。”

原本以阿济格的性格是绝对不会下达这种允许撤退的命令的,不死不休、死战不退才是他的风格。不过在面对金州军这样的对手时,太过勇猛并不是好事,还是要避其锋芒的。

何况阿济格手下的士兵可都是满清的本部人马,是满清立足的根本,随意浪费不得。

“是,英亲王。”阿巴泰毫不犹豫的接下了命令。

阿巴泰也算得上是爱新觉罗家族的老黄牛了,一生都在为爱新觉罗家族征战。只是因为母亲地位不高,所以虽然在努尔哈赤的儿子中排行老七,但是并不怎么受重视。

现在皇太极一辈的爱新觉罗家族成员大多封了亲王,或者郡王,只有老实巴交的阿巴泰到现在还是贝勒。

就像现在,阿巴泰虽然是阿济格的七哥,但是一样得听阿济格的调遣。

这边清军准备发起进攻,混合旅这边同样在做着准备。

“今晚鞑子必定发起进攻,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战斗准备。”边启才对手下的军官们说道。

“旅长,为什么你判断鞑子今晚一定会来?”有军官不解的问道。

“过了今晚,中路军就会有兵马来接应我们,要是他们想吃掉我们,今晚是他们最后的机会。”边启才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等了他们几天了,终于要来了。”一位军官兴奋的说道。

“以为我们是软柿子吗?今天晚上要让他们碰个头破血流。”混合旅里好战的不少,因为运输物资的原因他们很少参加战斗,但是他们也有一颗建功立业、斩将夺旗的心。

“记住我们的任务,我们的任务是将物资安全、足数的送到海州大营。要是物资损失太多,即使我们杀再多鞑子,也抵消不了我们的失职。”边启才对这群好战份子提醒道。

“是。”众军官心中一凛,神情马上严肃起来。

“对物资做好防护,让鞑子见识一下我们的厉害。”边启才也不想一直做运输大队长,也希望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建立功勋,所以对鞑子即将到来的进攻隐隐有些期待。

今天晚上,边启才早早就安营扎寨,尽量准备的充分一些。

边启才将营地建在了一块树林旁边,这样会减少清军的攻击面,更加利于防守。

混合旅将重型马车围成圆圈将营地团团包围起来,并且趁着天还没有黑,在树林里砍伐树木制作了简单的栅栏和拒马,并在营地周围挖了很多陷马坑,点燃了很多篝火,只等清军来攻。

夜渐渐深沉,混合旅的官兵们在轮流睡觉,一点都不敢放松警惕。

很快,时间来到半夜,正是人最疲惫的时候,这时负责警戒的混合旅士兵突然精神一震。

“小六,你听,是不是有动静?”

“好像是的。”名叫小六的士兵马上趴在地上,用耳朵听了一会,然后大呼道:“敌袭!数量众多!”

马上营地里响起了鼓声,一堆堆篝火点燃,将营地照映得如同白昼,所有的混合旅士兵都开始动起来了。

虽然将己方营地暴露在敌方眼睛之下有些危险,但是大军团作战需要的是组织和秩序,足够的照明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混乱。何况金州军士兵的武器更加复杂一些,能够看清楚更方便士兵们操作。

这时远处传来了闷雷般的响声,并且声音越来越大。这是大股骑兵奔驰的声音,千军万马之下,连大地都开始震动起来。

鞑子的骑兵部队确实气势惊人,虽然还没有看到他们的影子,但是已经先声夺人了,很多士兵的脸在这一刻都煞白煞白的。

混合旅之所以负责后勤运输,其实与战斗力相对较弱也有关系。

混合旅的士兵们虽然训练了很长时间,但是真正有实战经验的并不多,只有那些军官和骨干老兵们经历过战事,所以这些军官和老兵们正在不断的鼓舞士气、稳定军心。

“大家不要紧张,按照训练时的要求去做,鞑子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要随便开枪,听到命令后再开火!”

“记住我们是战无不胜的金州军,可以战死,不能被吓倒!”

“我们能不能去做主力,不再当运输大队,就看今天这一战了,都给我打起精神来!”

……

这些老兵和军官的作用还是非常大的,在他们的激励下,士兵们渐渐将情绪稳定下来,神情也坚定了很多。

清军很快就来到了营地前不远的地方,虽然身处黑暗之中,但是大家都能感受到那里传来的沉重气势。

稍事休息之后,开始有少量清军围着营地打转,不断的叫嚣着,并向营地里射箭,试图制造恐怖气氛。

清军一边游击,一边寻找混合旅的防守漏洞。不过他们非常明智的远离混合旅的火枪射程,并不会轻易靠近。

边启才并没有下令发动攻击,因为这些清军骑兵数量不多、阵型疏松,还在不断的移动当中。加上身处黑暗之中,即使攻击命中率也不高,还是不要浪费弹药得好。

这些清军马术确实精湛,在游走的过程中还不忘将营地外的一个个火堆用飞索打散,使得营地外的光线更加昏暗,非常不利于混合旅射击。

边启才感觉今天的战事可能不那么好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