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再造天朝 > 423.骑兵出击 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

423.骑兵出击(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皇太极在收到阿巴泰打败金州军的混合旅,并缴获大量武器装备的消息之后,大喜过望,立马下旨加封阿巴泰为郡王,算是实现了阿巴泰多年以来的夙愿。

混合旅战败的影响不仅仅是损失惨重的问题,更严重的是不把阿济格的队伍打掉,或者保证运输线的安全,部队的后勤补给都不得不停下来了。

金州军十几万人云集在海州城附近,每天消耗的物资海量,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充足的补给,别说继续战斗了,能够全身而退就不错了。

为此,王大海将王德川叫了过来。

“德川,混合旅的事情你应该知道了,阿济格现在就像毒蛇一样环伺在我们周围,如果不能将他剿灭,只怕此次北伐有功亏一篑的危险。现在我想把剿灭阿济格的任务交给你,不知道你有没有信心?”

王德川早就等着这一刻了,立马兴奋的说道:“大人放心,末将保证完成任务。”

“好!我现在将所有的骑兵都交由你统领,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阿济格剿灭,最不济也要保证补给线的安全。”王大海也是下了血本。

“是!”

这次北伐,骑兵的作用更多的在为主力部队提供保护,真正作战的机会并不多,这让王德川这个金州军骑兵部队的领头人很是憋屈。

但是没有办法,这是参谋司制定的策略,王德川也不得不执行。现在终于有了单独作战的机会,不用再给步兵们当保镖了,王德川的心情非常美丽。

现在王德川手上有两个骑兵师,而且是兵力为一万两千人的加强师,总兵力有两万四千人。

虽然比起阿济格的三万骑兵,王德川的兵马要少一些,但是金州军的骑兵在武器装备和训练上比清军强很多,完全有与阿济格一战的本钱。

金州军这几年在骑兵上的投入并不小,花费了很大的代价从蒙古草原买到了大量战马,加上济州岛自己饲养的,终于凑出了三个骑兵师。

这些骑兵可是金州军的宝贝疙瘩,毕竟战马这个资源金州军并没有掌握,属于金州军在装备上的短板。为了让这些骑兵发挥最大的战斗力,金州军在骑兵身上投入了大量资源,将每个骑兵都武装到了牙齿。

骑兵们身上的铠甲是质量最好的,不但坚固,而且重量较轻。不光骑兵有铠甲,连马匹也有。虽然为了不影响速度,只有一片前胸甲,但是已经大大的增加了马匹的防护能力。

在武器上骑兵们的配置堪称奢华,不仅有马刀,还有短弩,以及两把马枪。

有了这些武器,骑兵们在真正交锋前至少有三次的攻击机会。要是动作快点,短弩还能多发射几轮。

求战心切的王德川首要的任务是找到阿济格的大部队,只是这个事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说到对辽东的熟悉,金州军再怎么说也比不过清军。况且辽东地域广阔、人烟稀少,加上阿济格故意隐藏行踪,王德川想要找到他们非得花费一点功夫才行。

阿济格比较狡猾,并没有将所有人马都集中在一起,而是兵分三路,分别由阿巴泰和尼堪率领,各自寻找机会袭击金州军的补给线。

这样做不但效率更高,而且也可以避免被金州军一锅端了。

清军在击败混合旅之后,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装备,对他们作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说望远镜,以前的时候清军只有极少数的高级将领能够配备,现在中层军官也有机会获得一支望远镜了,对于清军掌握战场态势帮助非常大。

金州军派出骑兵来与自己对战的消息阿济格很快就知道了,满清经营辽东这么多年,肯定有自己的消息来源渠道。

满清虽然极力的向辽阳和盛京收拢人口,但是这两个城池容量有限,不可能将所有的百姓都装进去,所以辽东大地上还是遗留了不少满清百姓。

特别是那些汉人、朝鲜人奴隶,带不走的基本都放弃了,真正迁移走的都是那些满族人。

当初对于放弃这些汉人奴隶,满清的高层也是有争议的。

大部分人的意见是,既然带不走,应该全都杀掉,绝对不能便宜了金州军。

但是皇太极思虑再三后否决了这个意见,毕竟现在满清已经立国了,不再是当初的野蛮政权,这种大规模的屠还是尽量少做的好。

特别是这些人都是改造得比较不错的奴隶,对满清已经有了一些认可和依赖,这样不分青红皂白的都杀掉,对还掌控着的奴隶们来说影响太坏了,搞不好会刺激他们造反的。

其实皇太极心里还存了另外一个想法,让这些奴隶们活着可以更快的消耗金州军的粮食。要知道满清放弃的奴隶总数几乎有上百万,而且身上没有半粒米,金州军既然解放了他们,总不能让他们饿死吧。

想想上百万人的吃喝拉撒,皇太极很想知道金州军要如何去养活这么多人。

虽然这些人都是奴隶,在金州军到来之后都获得了自由,但是这其中其实还有不少满清的死忠,暗地里为满清做事,这也是满清目前重要的消息来源之一。

听说金州军派了骑兵来对付自己,阿济格心里是非常不屑的。

对于金州军的火枪和火炮阿济格是服气的,不服也没办法,确实太厉害了。但是对于骑兵,这可是清军的看家本领,阿济格不相信还玩不过金州军。

虽然阿济格有信心打败金州军的骑兵,但是此时的阿济格比以往要小心谨慎得多了。为了保险起见,阿济格快马通知皇太极,希望得到更多的兵马,一举歼灭金州军的骑兵。

如果阿济格真的歼灭了金州军的骑兵,搞不好金州军就会因此而退兵的。所以皇太极在收到阿济格的求援后,毫不犹豫的增派了三万骑兵给阿济格,希望毕其功于一役。

增援过来的三万骑兵由多铎带领,绕了一个大圈子才与阿济格汇合,务求尽量隐瞒消息。

有了多铎的三万援军,阿济格信心大增,开始主动寻找战机,希望一举歼灭掉王德川的队伍。

为此阿济格还特意预设了一个战场,希望能够将王德川引诱进来包围住。

阿巴泰做为此次计划的诱饵,故意袭击了金州军的一个驻点,暴露了行踪。王德川发现阿巴泰之后,一路紧追不舍,慢慢的进入了阿济格预设的包围圈。

追击了阿巴泰一天,金州军的骑兵们正在休息,为明天的继续追击恢复体力。

王德川正在召集手下们商议军情,突然有亲兵闯进来说道:“将军,探骑抓到一名清军,但是他自称是金州军火凤营的,有紧急军情汇报。”

对于火凤营,金州军内部知道的并不多,一般只有中高级将领才知道火凤营的存在,所以亲兵也不知道这个清军是不是在说谎,毕竟他从来没有听过火凤营。

“把他悄悄的带进来,隐蔽些。”王德川不但怠慢,连忙命令道。“还有,火凤营的事情你不得外传,让所有接触过他的人将这件事情烂在肚子里。”

“是,将军。”亲兵心中一凛,也不敢多问,马上下去安排将这名火凤营的士兵悄悄带了过来。

这名士兵带进中军大帐之后,自然有情报官上前核实他的身份,在确认他的确是火凤营的士兵之后,王德川放下心来,让他汇报情况。

“大人,你们要马上撤退,这是一个陷阱,阿济格在周围布置了起码六万兵马,就等着你们进埋伏圈了。”这个汉名黄贵勇的火凤营士兵焦急的说道。

“陷阱?”王德川心里一凛,瞳孔都缩小了,追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我原本跟着皇太极撤退到了辽阳,最近才跟随多铎来到这里,目的就是协助阿济格围歼你们。根据我们得到的情报,阿济格原来有兵马三万,加上多铎手上的三万人,整整六万人在前方设下了包围圈,就等着你们进去了。”

黄贵勇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清军内部有不少成功渗透的火凤营士兵,通过收集汇总,得到了不少有用的情报。

黄贵勇说的很合理,王德川找不到什么漏洞。何况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绝对不能疏忽大意。

“阿济格的包围圈是怎么布置的,你知道吗?”王德川问道。

“只知道一个大概。阿巴泰是诱饵,左右两边应该是尼堪和阿济格,而你们的后路则是多铎的大军。”黄贵勇回答道。

“兵力怎么分配的你知道吗?”王德川不死心。

“不清楚,不过应该是多铎的人马最多。”黄贵勇实话实说。

王德川消化完黄贵勇送来的情报,来到地图前仔细思考了一会,对亲兵吩咐道:“带这位兄弟下去休息,不得怠慢。”

“是。”亲兵将黄贵勇带了出去,抱歉的说道:“这段时间可能要委屈兄弟和我们一起行动了。”

“应该的,我理解。”黄贵勇非常理解的说道。

黄贵勇离开之后,王德川将军中的高级将领叫到地图前,指着地图说道:“现在敌军已经将我们包围,只是包围圈应该还没有合拢,所以没有发起进攻。但是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现在我们必须马上决定从哪里突围出去。”

“将军,我们完全没有与敌军纠缠,趁着敌军包围圈还没有合拢,直接从空档中突围出去,尽快回中军大营。”

“难道就这样灰溜溜的跑回去?那以后我们骑兵师可就没脸了。”

“敌众我寡,此时不是意气之争的时候,想要杀敌以后有的是机会。”

……

将领们说来说去都不太和王德川的心意,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的想法是不回中军大营,直接向南突围,到辽河口大营去。”

“辽河口大营?将军,为什么?”骑二师师长左龙问道。

“海州那边物资紧张,辽河口那边的物资却运不过去,我们不如去辽河口补给,等补充完给养,再与鞑子战斗。”王德川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这个理由很充分,将领们全都认可。

“还有,想一口吃掉我们,阿济格实在太小瞧我们了。我们不但要突围,还要从南边的敌军大营里突围出去,有没有信心跟我战一场?”王德川的计划不仅仅是突围,他想要的更多。

这些将领正在为没有打上一场而郁闷,听了王德川的想法哪有不赞成的。

“干了!要让鞑子偷鸡不成蚀把米!”

“怎么不敢!鞑子既然不知死活,那就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

……

“好,既然如此,马上让将士们做好准备,我们向南杀出去!”王德川一锤定音。

营地里马上热闹起来,大家忙着整理武器,吃东西、喂马、收拾行李,为出击做着最后的准备。

金州军营地的异常情况立马引起了在附近观察的清军探骑警觉,他们马上快马将这个情报回去报告给了阿巴泰,他们还以为金州军是想连夜追击阿巴泰。

阿巴泰在收到消息之后不敢怠慢,已经做好了继续逃跑的准备。在阿巴泰想来,最迟明天,金州军就会进入阿济格预设的埋伏圈,到时候插翅也难逃。

埋伏在南边的是尼堪率领的一万五千清军,为了保持隐蔽性,他的营地离王德川的营地足有三十里。并且为了不让王德川发现有埋伏,他连探骑都不敢派出去太远,生怕引起了王德川的警觉。

王德川只知道大概的方向,还不清楚尼堪的具体位置,不得不派出了多股探骑打探尼堪的位置,一旦位置确定,就是王德川出击的时候了。

这些探骑非常的小心,都是经验最丰富的侦查人员,经过耐心的搜查,他们终于发现了尼堪的营地。

在得到这个消息后,他们不敢停留,立马将这个消息传了回去。

早就等不及的王德川在收到确切情报之后,立马尽起大军拔营出击,直奔尼堪大营而去。

当留在不远处暗中观察金州军动向得清军发现金州军出击的方向是南方时,一切都晚了,金州军已经消失在了视野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