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再造天朝 > 455.京城破了 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

455.京城破了(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在孙什拿下青州的时候,北方也正发生着影响天下局势的大事情。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粉基地,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李自成突破山西,北上京师了。

李自成一路可谓势如破竹,沿途的官兵不是投降就是逃跑,李自成的实力非但没有削弱,反而越打越强了。

眼前的状况也彻底打破了崇祯和朝中大臣们的幻想,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死守北京城。

此时的北京城也不是没有一丝胜算,这里不但有崇祯编练的几万新军,还有在河南战败的关宁军,以及部分满清骑兵。按照账面实力,真打起来鹿死谁手尤未可知。

可惜战争并不是看纸上的数字,影响战争的因素实在太多了,其中最重要的两条就是士气以及民心所向,偏偏这两点都不在朝廷身上。

随着李自成离京城越来越近,京师里的气氛愈发紧张诡异起来。

凡是清醒的人都知道,现在的京师非常危险,最好的办法就是离开。大明并不是没有翻盘的希望,至少江南还在,朝廷完全可以去江南东山再起。

不管是出于皇帝的安全,还是方便自己逃命,不少大臣都提出要南迁。但是崇祯太好面子了,觉得被李自成逼得连京城都丢了,实在是太没面子了,所以迟迟不肯下定决心。

为此,大臣们提出要把崇祯“绑”到江南去,好给崇祯台阶下,崇祯也有了点半推半就的意思。

偏偏这个时候有人站出来出风头,兵科给事中光时亨告诉崇祯一定不能逃走,现在天下人都在等着皇帝表态,如果现在皇帝仓皇逃走,置祖宗基业不够,那就会失去民心,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好面子的崇祯皇帝再一次被挤兑得骑虎难下,不得不硬着头皮留下来。

当然,这都是些表面文章,真正阻碍南迁的势力有很多。文官、宦官、勋贵、军队,他们的根基都在北京,冒然跑到江南去,他们还能有现在的权利吗?

加上皇帝搬家从来都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起码是十几万人的规模,更是要带上数不清的财物,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还有那些权贵们,他们的财富全在北京城,想要一下子搬走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对于南迁,这些既得利益者是非常反对的,那些跳出来反对的官员们不过是他们指使的棋子。

何况这些权贵们心里未必没有一丝侥幸,真要是城破了,大不了到时候投降李自成,说不定还可以在新朝再找份差事。

毕竟无论是谁坐了天下,都少不了需要读书人来帮他治理,这也是那些文官们的底气所在。

可惜并不是每个开国皇帝都是朱元璋,李自成攻陷京师之后的举动让他们知道什么是追悔莫及。

面对李自成的大军,崇祯对周围的所有将领发出了勤王令。关宁军、宣府军,只要是还有战斗力的部队都没有放过。

只是这一次,面对崇祯的勤王令,这些边关将领们的表现就没有那么积极了。并不是说他们不奉诏,只是来的速度有点慢,至于能不能赶上与李自成的大战就看情况了。

朝廷并不想困守京城,不断的派出军队防守关隘,希望能够阻敌于城外。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派出去的军队非但没有打击到李自成,反而大部分都倒戈了,可谓偷鸡不成蚀把米,使得朝廷再也不敢派兵马出去了。

李自成的大军畅通无阻的逼近京师,天下的目光全都集中在了那里。

身在辽南的鲁若麟终于收到了朝廷的勤王诏书,到了这个时候,朝廷再也顾不得对鲁若麟的忌惮了,先把小命保住再说。

而且为了催促鲁若麟尽快出兵,来的还是老朋友陈新甲。

“兴汉,此乃大明生死存亡之际,还请以大局为重,尽快发兵救援,否则大事晚矣。”陈新甲一脸疲惫,一到辽南还来不及休息,直接就提出了希望金州军马上勤王的要求。

“部堂,你也知道,金州军主力还在海州,这一时半会我怎么带兵进京?”鲁若麟叫苦道。

“旅顺这边有多少兵马?”陈新甲直接问道。

“有轮换回来修整的三万人马。”鲁若麟如实回答道。

“三万人马够了,还请兴汉马上发兵。”陈新甲一点都不挑食。

“三万人马就够了?部堂是不是太看得起我们金州军了,听说李贼的人马现在已经有近百万之众了。”鲁若麟有些生气的说道。

“还有其他人嘛,关宁军、宣府军都在,加上京营兵马以及编练的新军和你们金州军,绝对可以击败李贼。”陈新甲在那里画饼。

关宁军新败,士气低落;宣府军随卢象升在河南作战,损兵折将,还没有任何收获与奖励,心中早有怨言;京营兵马,那是只能在纸面上充数的,不能指望;新军嘛,还有点看头,只是人数太少了。

“旅顺与京师距离遥远,只怕现在出兵也来不及啊。”鲁若麟有些犹豫的说道。

“来得及,来得及。只要从旅顺坐船出发,最多半个月就可以到京师,绝对来得及。”陈新甲见鲁若麟松口,顿时大喜。

“这天津港还冻着呢,有船也上不了岸啊。”鲁若麟继续找困难。

“我来想办法,保证让你们可以上岸。”陈新甲拍着胸脯,“兴汉,只要你愿意出兵,朝廷现在就加封你为平辽侯,圣旨就在我怀里,就差你一句话了。”

为了让鲁若麟出兵,朝廷也是豁出去了。向来对爵位封赏严苛的朝廷这次也大开绿灯,提前就将爵位准备好了,可见局势已经到了什么地步。

平辽伯、平辽侯其实对鲁若麟来说没什么区别,无非是叫起来好听一点罢了。当然,爵位高一点,在后面争霸天下的时候还是能够增添一点影响力的。

至于京师,鲁若麟原本就准备走一趟,大明虽然要倒闭了,但是它的优质资产还是不少的,鲁若麟肯定要去分一杯羹。

“我本是皇上的臣子,皇上有难,我肯定是义不容辞。部堂放心,我马上整顿兵马,出发前往京师勤王。”鲁若麟一口答应下来,肯定不是因为朝廷加封他为平辽侯的缘故。

“大善!我就知道兴汉你对朝廷忠心耿耿,一定不会坐视不理的。”陈新甲大喜。

得到鲁若麟的肯定答复,陈新甲马上出去准备加封鲁若麟的事情,这是要大张旗鼓,不容鲁若麟反悔的意思。

等陈新甲离开,王大海向鲁若麟问道:“大哥,我们真要去京师救皇帝?”

“京师还是要去的,至于能不能够把皇帝救出来就看天意了。”鲁若麟幽幽的说道。

“大哥,不是我小瞧李自成。哪怕我们只有三万人,虽说不能将李自成歼灭,但是把皇帝带出来应该没什么问题吧。”王大海对金州军的战斗力那是相当的有信心。

“怕就怕我们还没到,京师就已经被攻破了。”鲁若麟摇摇头。

“不能吧,京城好歹还有十几万兵马,不会连十天半月都抗不住吧?”王大海有些不敢相信,明军再菜也不至于这么弱**。

“墙倒众人推,你看着吧,只要李自成逼近了京城,什么牛鬼蛇神都会出来的。”鲁若麟感叹道。

王大海听了之后若有所思。

陈新甲在当众加封鲁若麟为平辽侯之后,高调宣布金州军将进京勤王,势必将贼寇击退。

鲁若麟也没准备敷衍陈新甲,在旅顺修整的三万兵马确实开始动起来了,各种战斗物资开始装船,一旦准备妥当就立即出征。

三天之后,三万金州军杨帆出发,目标天津城。

这次出征鲁若麟亲自带队,可谓是异常重视了,让陈新甲非常满意。

冬天的渤海湾北风盛行,金州军的船队想要北上就得顶风而行,速度自然慢了很多,花费了五天时间才抵达天津外海。

此时的天津外海一片冰冻,船只无法靠近。为了让金州军上岸,陈新甲也是拼了,早早的命令天津方面不惜人力砸出了一条勉强可以上下人员和物资的通道。

原本天津是金州军在北方的重要据点,但是在朝廷调沈志祥南下,任命吴三桂为天津总兵之后,黄济在天津的处境就非常尴尬了。

为了避免与朝廷发生冲突,黄济不得已离开天津,南下去了沧州。

沧州虽然地理位置也非常重要,但是与天津肯定是不能比的,黄济当初在天津打下的基础全都便宜了吴三桂。

可惜没有了金州军支持,天津的繁荣景象开始消退。加上李自成攻入京师的消息传来,天津百姓内心惶恐得很。

天津总兵吴三桂此刻身在京城,并且带走了手上的所有精锐,留守此地的不过是一些老弱病残。

金州军上岸后强势进入天津城,当地的驻军屁都不敢放一个。

天津百姓得知金州军到来,立马爆发出了近乎疯狂的热情。各种劳军物资整车整车的往军营里送,不收还不行的那种。并且央求金州军留下来守卫天津城,几乎是要声泪俱下了。

金州军一边感谢天津百姓的支持,一边承诺一定会保护天津的安全,使得他们终于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在海上漂了几天,肯定要修整一下,这点陈新甲即使心急如焚也无话可说。

上岸后的陈新甲第一时间就是去打探京师的情况,得到的消息非常不乐观。李自成的大军已经围住了京师城,京师岌岌可危。

第二天,更大的噩耗传来,京师城破,崇祯皇帝身死。

陈新甲在得知消息的时候是无论如何也不肯相信,他前往旅顺搬救兵,前前后后不过大半个月的时间,京师城就沦陷了,连皇帝都死了,这如何让他能够接受。

后面几天,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逃亡到天津,一些情况也愈发清晰起来。

原本京师是不会这么快陷落的,但是抵不过有人为了荣华富贵打开了城门,使得坚固的京城向李自成的大军敞开了怀抱。

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真正能够抵抗到底的人毕竟是少数。杨国柱和吴三桂的选择就是突围而去,在损失了大量人马之后离开了京城。

京营人马非常干脆,直接就投降了。新军的表现则要好得多,退守至皇城,死伤大半之后才放弃抵抗投降了,已经算是表现最好的部队了。

崇祯皇帝在绝望之下还是选择了在煤山自挂东南枝,心中带着无尽的怨恨和后悔。

陈新甲在确认了消息之后,整个人的精神都快崩溃了,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也不再催促鲁若麟进京勤王。

而鲁若麟则在天津等消息,等一个对他来说非常重要的消息。

好在鲁若麟并没有等待多长时间,暗影司的人员就给他带来了他所期待的消息。

“都督,暗影司幸不辱命,将三位皇子、两位公主都救出了京城。”

“都救出来了?怎么做到的?”鲁若麟原本的期望是救出一位皇子就满足了,没想到暗影司居然将崇祯的子女全都救出来了,实在有点超出他的预期。

“说起来过程实在艰险,差一点就不能完成任务了。”这位暗影司的成员心有余悸的说道。

随着他的讲述,鲁若麟知道金州军能够将崇祯的子女都救下来,确实有很大的运气成分。

暗影司在京城准备了很长时间,就是在为这一刻做准备。但是想在兵荒马乱的京城将崇祯的几个子女带出京城,难度还是非常大的。毕竟三位王爷和两位公主都是身份尊贵的人,觊觎他们的人不少,并不是那么好劫出来的。

特别是两位公主,崇祯在自杀之前是准备将她们杀死,以免落入李自成之手的。

还是暗影司收买的太监及时出手,将公主们救下,并信誓旦旦的表示要把公主们送出城去,崇祯才没有继续下狠手。

至于三位王爷,崇祯将他们送给几位他认为可靠的人,希望他们能够将三个儿子带出去,南下江南,重振河山。

可惜崇祯的眼光确实不咋滴,看人实在不准,所托非人,三位王爷成了别人眼中的香馍馍,是献给李自成的最好投名状。

关键时刻暗影司出手了,将三位王爷救下,连同两位公主,通过早就准备好的渠道秘密送出了城。

说起来虽然简单,但是过程肯定充满了曲折和危险,好在最终的目的还是达到了。

“干得漂亮!此时参与行动的人重重有赏!”鲁若麟兴奋的说道。

“谢都督!”这名暗影司成员大喜着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