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再造天朝 > 505.世界工厂,自古有之 求订阅,求月票、

505.世界工厂,自古有之(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上海县,原本并不出名,不过安**在此设立开发区之后,上海县的大名就开始传遍华夏大地了。

因为开发区的存在,上海县已经变成了财富的代名词,是众多商贾们的向往之地。

开发区是安**在江南的特殊存在,虽然名义上是朝廷的土地,但是所有权和管辖权完全在安**手上。

正是因为这样的特殊性,开发区里大小工坊林立,商号更是一家挨着一家。

安**对于工商的保护和扶持力度是非常大的,在这里经商的商人们不用担心会受到管理机构的打压和盘剥,甚至是那些威胁到工商业的黑恶势力在这里也被清除得非常干净。

只要不违法乱纪,遵守安**制定的规矩,按时缴税,就可以一门心思将精力用到生产和买卖商品上,不用担心受到其他事情的干扰。

上海开发区虽然成立有段时间了,但这是鲁若麟第一次来这里。看到这里酷似济州岛和辽南的景象,鲁若麟感到特别的亲切。

鲁若麟到上海绝对是一件大事情,不但开发区本地的商人躁动起来,江南其他地区的豪商巨贾们也纷纷闻讯跑到上海,希望能够见上鲁若麟一面。

安**的舰队还在来上海的路上,鲁若麟有充足的时间在上海停留。期间,他会视察开发区的情况,并接见部分商界代表人士。

谭明仲,当初的商业司科长,如今的开发区总管,此时站在鲁若麟身边,满脸兴奋的向鲁若麟介绍开发区的情况。

“大都督,如今开发区里有工坊一百三十六家,商号六百七十三个,从业人员共计三万一千余人。如果加上为这些工坊和商号服务的人员,加起来起码有七八万人之多。去年,开发区收取税金总数为一百五十万余万两,今年预计会超过两百万两。”

谭明仲平淡的语气中却带着一股自豪,显然对于自己的成绩非常满意。

“干得不错,继续努力。”鲁若麟适时的给予了表扬,让谭明仲的表情更加兴奋了。

“大都督,这家工坊的主打产品是高端刺绣,除了自有的图案样式之外,还可以依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谭明仲带着鲁若麟参观的工坊是一家苏绣作坊,能够让鲁若麟特地前来参观,自然有其独到之处。

苏绣是华夏四大名绣之一,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称。苏绣在针法、色彩图案诸方面已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艺苑中吐芳挺秀,与书画艺术媲美争艳。

特别是苏绣写实的创作手法,非常符合西方人的审美观,所以一副精品苏绣流传到西方去往往价值不菲。

随着与西方交流的深入,西方油画也慢慢的传入华夏。有心灵手巧的苏绣艺人仿照西方油画创作了苏绣作品,受到了西方人的热烈追捧,每一副都卖出了天价。

由此,江南的商人们仿佛发现一条金光大道,纷纷开始为客户生产定制化的产品,无论是销量还是售价都得到了大幅提高。

苏绣作坊里的工人基本都是女工,她们都是刺绣里面的佼佼者,否则也没有资格坐在这里。

因为提前得到了吩咐,这些女工虽然心情紧张,但是依然没有停下手里的活,任由鲁若麟在一个个绣架前穿梭。

苏绣虽然价值不菲,但是制作难度也极高,往往几个月才能制作一副合格的苏绣作品,而且需要很高的天分才能做出来。可以说这里的每一个女工都是高级技术人才,起码也是百里挑一的那种。少数几个大师级的苏绣师傅甚至可以说是万里挑一也不为过。

在这里鲁若麟看到了圣经故事、***先知、佛教,甚至印度教的各种宗教题材油画,那些女工们依照这些油画一丝不苟的创作着苏绣作品,让鲁若麟大开眼界。

“这些油画是谁画的?”鲁若麟饶有兴致的问道。

“有一些是那些西洋人画的,也有一些是我大明士子画的。”谭明仲解释道。

“哦,我大明也有会画油画的?”鲁若麟有点诧异。

“以前是不会,所以这些女工们刺的几乎都是山水画,或者花鸟鱼虫。但是自从西洋样式的刺绣大火之后,油画也开始供不应求。有些头脑比较灵光的士子们就开始学画西洋画,为作坊提供样板,很是赚了不少。”

“您还别说,这西洋画虽然少了很多韵味,但是画出来的东西和真的是一模一样,实在是神奇。听说现在有不少大户人家愿意出高价为自己和家人画一幅西洋画,图的就是一个神形具备。”

谭明仲笑着说道。

西洋画和水墨画,各有各的优缺点,说不上谁好谁坏,就看个人喜好。

不过在华夏水墨画不稀罕,所以才会觉得西洋画很新奇。但是西方人对于水墨画却非常无感,因为他们无法体会到水墨画中的诗情画意,以及天地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所以华夏风格的商品在西方并不是那么被人接受和理解。

这里能够出现如此多样风格的油画作品,显然不是一个西洋人就能囊括的。也许在谭明仲的眼里那些西洋人都一个样,但是鲁若麟知道,这些油画背后所代表的众多民族和国家,以及完全不同的文化与思想。

由此也可以证明,华夏的商品已经遍布整个人类的文明地域。

鲁若麟对于这个情况非常高兴,看来华夏世界工厂的名头是自古有之啊。

“这是好事,对于这种事情要支持和鼓励,艺术需要交流才能进步。无论是学水墨画的西洋人,还是学油画的士子,都要善待,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他们创作的优良作品越多,你们才能制造出更好的商品。”鲁若麟指示道。

“是。有您的话在,以后应该再也没人敢刁难他们了。”从谭明仲的话里可以知道,文化和民族的隔阂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

“这些女工的待遇如何?”鲁若麟问道。

“这个我还不是很清楚,要不让工坊的东主给您说?”谭明仲请示道。

鲁若麟点点头,然后跟在后面的一个中年女人连忙小步上前给鲁若麟行了一个礼,小心的回答道:“回安国公,妾身肯定不会亏待这里的姐妹。学徒每月能有三两银子,一般的女工按照制作出的刺绣数量算工钱,大概每月能有六两银子。几位大师傅每月都能领二十两银子,每半年交一副刺绣就行。”

“这个工钱不低啊,能赚到钱吗?”鲁若麟有点惊讶于这个东主开出的工钱,这可比江南的平均收入高多了。

“你两年刺绣行情不错,这些工钱开得起。”东主豪爽的说道。

“孟东主是绣女出身,一手刺绣手艺不比大师傅们差。绣女的辛苦她最清楚不过了,所以开的工钱也是开发区里最高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家都愿意跟着她干。整个开发区绣坊有好几家,只有她们家的东西做的最精良,生意也是最好的。”谭明仲在一旁解释道。

“这些女工收入这么高,在家里应该不会再受到欺负了吧?”鲁若麟笑着问道。

“那是,腰包里有钱腰杆也硬。只要是妾身这里的女工,在家里都是宝贝疙瘩,金贵着呢。”孟东主话里透着一股自豪。

鲁若麟非常明白这种心理,经济上的独立带来的就是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心理上的强大。以这些女工目前的收入水平,已经可以算是家中的顶梁柱了,说话声音自然就粗了。

“孟东主这样的巾帼英雄,开发区要大力扶持,让女人们都走出来、富起来,这样百姓们才能过上好日子。”鲁若麟末了对谭明仲说道。

“是,下官一定照办。”谭明仲连忙点头应是。

孟东主得了鲁若麟的嘉奖,更是喜不自胜,在开发区的一众东主中影响力大增。

开发区最多的还是与纺织、瓷器、茶叶相关的工坊,以及大量以此为生的贸易商号。商人们最抱怨的就是开发区地方有限,想要扩大生意却没有足够的空间。

鲁若麟来了之后,直接下文上海县衙,将开发区的面积直接扩大了一倍,使得商人们欣喜若狂。

其实上海县衙并没有因为失去那些土地就吃亏多少,因为开发区的存在,上海县商旅往来不绝,即使是一点外围的好处,也足以让县衙吃得满嘴流油了。

鲁若麟给郑芝龙的信还没有送达福建,作为郑芝龙的使者,郑采就已经来到了松江。

在得知鲁若麟人在上海之后,郑采连忙改变行程前往上海开发区,面见在此准备出征菲律宾事情的鲁若麟。

鲁若麟对于郑采这么快过来也有点惊讶,在知道郑采原本的来意之后也就释然了。

出征菲律宾,绝对绕不过大员和福建,这也是鲁若麟让郑芝龙来松江的主要原因。

郑采对于鲁若麟出征菲律宾的目的心存疑虑,万一是假道伐虢呢?

“安国公让家兄过来不知所为何意?”郑采直接问道。

“联合,一起把西班牙人在大员和菲律宾的据点灭掉。”鲁若麟直接道出了目的。

“大员?”郑采眼神一紧,“安**准备插手大员吗?”

大员关系到郑家的核心利益,安**以前从来没有越过这条线,这是准备与郑家干上了?

“没错,我确实有这样的想法。”鲁若麟没有否认:“不过仅限于大员北部西班牙的势力范围,中部和南部安**暂时不会插手。”

郑采的脸色不太好看。

郑家一向视大员为禁脔,也在下死力气开发大员,但可能是因为始终不得其法,目前势力始终在大员中部打转。至于北部的西班牙人和南部的荷兰人,郑家暂时还不愿意去开战,毕竟拿下了也没有精力去开发。

西班牙人和荷兰人毕竟是外人,也没有实力与郑家竞争,郑家有的是时间来慢慢发展。但是安**就不一样了,凭借着强大的实力和庞大的人口资源,一旦大员北部落入安**手中,要不了多久,整个大员必定成为安**的囊中之物。

“这可与当初公爷和郑家达成的协议不一样啊。”郑采有些不满的说道。

“西班牙人屠戮我华夏子民,这是不把我华夏放在眼里,自然留他们不得。所以大员和菲律宾的西班牙人是必须消灭的,你以为如何?”鲁若麟问道。

“既然那些洋鬼子看不起我们汉人,又有安国公领头,消灭他们我们郑家没有异议。只是大员当初是划给我们郑家的,即使将大员的西班牙人消灭了,地盘也应归我郑家所有。”郑采寸步不让。

鲁若麟微微一笑,“此一时彼一时,朝廷终归是要南下的,大员这块地盘朝廷也不会放任不管。何况郑家这些年开发大员颇为吃力,不若大家合作一起开发,想来发展的会更快一些。”

“朝廷?朝廷才不会管大员的死活,是安**要南下吧。”郑采毫不客气的说道。

“有什么区别吗?这个朝廷终究是我说了算。”鲁若麟干脆利落的就承认了。

郑采也没有想到鲁若麟会说得这么直白,“安国公,你如今虽然大势在握,但毕竟还没有坐上那个位置,就这么迫不及待的要铲除昔日的盟友吗?”

“郑当家的言重了。对于朋友,我从来不会亏待,郑家只要愿意配合我行事,我一定会送郑家一份富贵的。”鲁若麟矢口否认。

“富贵?郑家如今既富且贵,还需要安国公送吗?”郑采冷冷的说道。

“确实,郑龙头拥有战舰无数,家中金银更是堆积如山,但是这些东西真的能保证郑家长久富贵下去吗?我看不尽然吧。”鲁若麟危言耸听道。

“这些不行,那什么行?”郑采反问道。

“所谓名不正言不顺,除非郑家开宗立国,否则永远不过是一方豪强,总有被别人取代的一天。”鲁若麟的话把郑采震得不轻,顿时就呆住了。

“开宗立国?”郑采喃喃自语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