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再造天朝 > 511.洪承畴出山 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

511.洪承畴出山(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徐弘基和徐文爵完全没有想到他们通过张静睿来打通鲁若麟关系的举动非但没有起到正面效果,反而成为徐家的催命符。

具体如何处置徐家鲁若麟没有详谈,张静睿也非常明智的没有询问。

“洪承畴最近怎么样了?”鲁若麟突然问道。

“正在军营里熟悉部队,很低调,没有与外面的任何人接触。”张静睿认真的回答道。

“底下的官兵对洪承畴印象怎么样?”鲁若麟继续问道。

“刚开始的时候有点抵触,但是相处时间长了渐渐的也接受了。”张静睿语气中带着一股钦佩。

“那就好。”鲁若麟点点头。

当初京师城破的时候,鲁若麟顺便将关在大牢里的洪承畴救了出来。

洪承畴因为与李自成作战失败,被朝廷关进大牢,原本是要准备杀掉的。只是因为程序拖沓,加上李自成高歌猛进,最终等到城破的时候洪承畴还被关在大牢里。

洪承畴历史上争议比较多,但是无论从哪一方面讲他都是一个人才。与李自成作战失败,有很大的客观因素,并不代表他能力不行。

所以出于爱才,鲁若麟把他从大牢里捞了出来。

当时京师已经失去了秩序,刑部大牢形同虚设,救出洪承畴并没花多大力气。

在辽南,洪承畴受到了很好的照顾,也渐渐了解了眼前的局势。

大明朝虽然还在,但是已经没什么希望了。在大牢里走了一遭的洪承畴对大明也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鲁若麟仅仅盛情邀请了一次,洪承畴就答应为安**效力了。

鲁若麟身边有大军团指挥能力的高级将领不多,即使是王大海、孙富贵他们,也是拔苗助长之后慢慢成长起来的。也就是安**的自身实力太过强悍,淡化了他们在指挥能力上的短板。

洪承畴就不一样了,作为明末有数的几名统兵大将,如果不是朝廷军队太过稀烂,完全不会落到如今的地步。

这次前往苏禄,海战上的事情鲁若麟并不担心,只是上岸之后如何占领地盘,建立统治是一个大难题。那个时候海军能够帮上的忙不多,那里是陆军的战场。

因为远离本土,又是完全陌生的地域,所以统帅人选非常重要。因为这其中不光涉及到战争的问题,还有各种合纵连横、阴谋诡计,没有一个老辣的统帅,短时间内很难将苏禄平定下来。

正好洪承畴答应投效,并急切的想要做出一番成绩证明自己,洗刷之前的耻辱。鲁若麟顺势将他安排为苏禄远征军陆军的统帅,共计有两万陆军归他指挥。

这还只是先期的部队,如果一切顺利,鲁若麟还会陆续向苏禄增兵,并授权洪承畴在当地组建华人军队。

目的只有一个,尽快将苏禄占领,并平定当地局势。

因为安**特殊的制度,鲁若麟并不是很担心手下的将领叛变,所以即使洪承畴对鲁若麟的忠诚值得商榷,但是并不妨碍鲁若麟对其委以重任。说到底,洪承畴现在就是鲁若麟手下的一个高级工具人。

洪承畴是福建人,福建人在江南官场也是一大势力。按道理洪承畴到江南应该联络一下官场上的老乡,只是他现在身份有点尴尬,所以干脆躲在军营里认真操练他手下的将士们。

其实自从洪承畴兵败被关进大牢,接着京师又被攻陷,大明官场已经没有人留意他这个前大明第一统帅了。甚至不是特意留心他的人,还以为他已经死在了京师失陷之中。

想要重新回到世人的视线中,没有什么比得上一场辉煌的胜利了,所以洪承畴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与手下士兵的磨合之中。

让他比较欣慰的是,安**纪律严明,哪怕是像他这样空降的统帅,依然有很高的权威。

安**内的晋升机制非常严格,一般的人过来都需要从基层做起,还需要进行学习训练。

不过洪承畴肯定不是一般人。

论级别,洪承畴甚至是鲁若麟的老上级,作战经验也非常丰富,可谓是声名在外。

所以当洪承畴拿着鲁若麟的任命书,并拒绝安**高级官员的陪同,独自来到军营上任时,经过了短暂的惊讶与骚动之后,安**的士兵们就接受了这个事实。

洪承畴很满意这个结果,开局完美,接下来他需要与官兵们打成一片,获得他们的信任。

安**军队里的氛围让洪承畴非常享受,这里等级森严、纪律严明、分工明确,也没有各种大小军头和小团体的存在。一旦自己的命令下达,立马就会得到高效的执行。

军队里的镇抚官系统让洪承畴非常感兴趣。

最开始的时候洪承畴认为这个镇抚官系统是对自己权力的侵占和监督,内心深处带着排斥。

但是在了解多了以后,他渐渐觉得这个镇抚官系统其实对自己威胁不大,反而替自己省了很多事情。

至少后勤、士兵的思想工作等繁琐的事情他不用操心太多,镇抚官们会完美的帮他解决。虽然在赏罚以及人事上洪承畴不能轻易的一言而决,令习惯了独断专行的洪承畴有点别扭,但他知道在这个问题上再怎么谨慎也是应该的。

或许安**如此稳定的状态就在看似不起眼的镇抚官系统上。

好在洪承畴作为军队的一把手,该有的权力和地位不容置疑,与他配合的镇抚官侯自平对他也很尊重,总体上洪承畴还是非常满意的。

洪承畴也是带了好多年兵的人,各种军队也见过不少,安**可是说是他带过的最省心省力的军队了。

洪承畴还在辽东的时候就与安**有过几次接触,对安**的整体素质印象深刻,为此他还派过不少人到安**去取经。

只是安**的那一套他们只学到了皮毛,在没有整个体系支持的情况下,对于提升关宁军的整体战斗力作用有限。

特别是关宁军几乎是围绕各个军头组建的,那些根深蒂固的军头家族对军队的掌控力非常恐怖,甚至可以随时带着军队造反。

这种情况下,想让关宁军以安**为模板改造完全是不可能的。

所以,安**的练兵方法其实外面有很人都知道,但是没有一家学得来。

洪承畴是文人出身,虽然最后做到了统兵大将,但是骨子里的文人色彩是无论如何也洗刷不掉的。

偏偏安**在当时的所有军队中完全就是一个异类,官兵的识字率非常高,可以说是一支有思想、有文化的军队。

安**招收的新兵一般都有一定的识字基础,加上军队在训练之余从来没有间断过识字教育,所以绝大多数的官兵都有基本的阅读能力,个别能力强的人还可以撰写文章。

虽然这种文化水平在洪承畴看来连童生都不如,但是放在这些大头兵身上就极为难得了。

最令洪承畴感兴趣的是安**的思想教育工作,这一块在大明军队里几乎没有出现过。

大明的监军们要么是以严刑峻法震慑士兵,要么一心扑在如何捞钱上,根本不会管基层士兵的死活。

而大明的军官们,同样将心事大多花在捞钱和吃空饷上,视普通士兵为奴仆、牲畜,关系能好起来才怪。

安**则不同,士兵待遇好、发放及时,而且有镇抚官随时与他们沟通,一些矛盾和问题也有反馈的渠道,所以上下关系比较和睦,也极少出现大规模贪腐的情况。

加上安**在装备上舍得投入,各种奖励措施也执行得很到位,战斗力不爆表才怪。

这样的军队才是统帅想要的,否则再好的谋略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队伍去执行也是徒劳。

在安**待的时间越长,洪承畴越佩服鲁若麟在建立安**时创立的制度。

在这样的体制下,既可以保证安**的超强战斗力,又不用担心军队脱离自己的掌控。

如今的洪承畴踌躇满志,就等着在苏禄打一个翻身仗,一举洗刷前耻。

鲁若麟在松江的前期工作基本完成了,现在就差郑芝龙前来报到了。

郑芝龙也没有让鲁若麟等待太久,终于带领着自己的船队出现在了上海。

对于郑采带回去的条件,郑家也经过了激烈的谈论。

放弃经营已久的福建和大员,对郑家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坦白讲,郑芝龙是不甘心的。

但是现在鲁若麟如日中天,李自成怎么看也不会是他的对手。至于朱慈烺,如果最后鲁若麟能够留他一条命就已经是慈悲为怀了。

一面是好不容易打下的基业,一面是暂时遥不可及的分封承诺,郑家当然不想接受鲁若麟的条件。

但是如果现在与鲁若麟撕破脸,郑家不一定能够承受得住安**的打击。

安**在海上的实力比郑家强太多了,陆上的实力就更加不用说了,完全是碾压。

好在鲁若麟也没有将事情做绝,依然为郑家留了后路。加上分封的诱惑也确实比较大,所以郑芝龙需要亲自与鲁若麟好好的谈一谈。

郑芝龙知道鲁若麟的人品,绝对不会趁自己来上海的机会把自己怎么样,所以并没有带太多的人马。

鲁若麟也非常给面子的亲自到码头迎接,毕竟在南洋计划中,郑芝龙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江南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了上海,华夏海域的两大巨头聚在一起,出征苏禄的事情已经是箭在弦上了。

安**远征苏禄的事情根本就瞒不住,基本上稍微有些层次的人都知道了。

鲁若麟也不怕消息传出去,以现在的消息传递速度,以及马尼拉与西班牙本土和南美的距离,即使那些西班牙人想要增兵,没有一年半载是绝对不可能到的。

虽然没有刻意隐瞒消息,但是鲁若麟的敌人也不少,将消息传给西班牙人对他们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只要能够给鲁若麟制造麻烦,再危险的事情他们都敢做,何况是这种华而不费的事情。

济州岛现在依然是对外贸易的中心,在这里长期逗留的西班牙人不在少数。当安**即将远征马尼拉的消息传到这里时,引起了西班牙以及荷兰、葡萄牙人的巨大恐慌。

对于这些长期与安**打交道的人来说,安**的海上势力有多恐怖他们一清二楚。好在华夏正在经历改朝换代,鲁若麟的精力大部分投入到了本土,否则早就南下了。

对于鲁若麟这样一位开明的统治者,西班牙、葡萄牙以及荷兰人其实是非常欢迎的。

与以往那些只进不出,除了黄金白银,几乎什么都不买的华夏统治者不同,鲁若麟在贸易中也会考虑这些西洋人的利益,尽量购买他们在殖民地生产的特产。所以虽然整体贸易逆差依然很大,但与以前相比已经好很多了。

怪只能怪华夏的商品太好了,而且产量也非常高,找遍世界也找不到比这里更好的供货商了。

虽然安**此次的征讨对象是西班牙人,但是同样作为欧洲人的葡萄牙人与荷兰人从中看到了巨大的危机。

说起来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荷兰人都不怎么对付,作为此时欧洲的海上第一强国,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如日中天,葡萄牙和荷兰都要在西班牙的淫威下瑟瑟发抖。

对于安**要出征马尼拉,葡萄牙和荷兰人的心态是最复杂的。

他们希望看到西班牙人倒霉,但是又害怕西班牙人的势力被赶出东亚。毕竟比起强大的华夏,他们这些西洋人在这里是处于弱势的。他们相互之间虽然有利益之争,但是在面对华夏时立场又比较接近,毕竟他们都是从欧洲过来的。

虽然西班牙在欧洲的力量无可匹敌,但是离马尼拉太远了,远水解不了近渴,单独面对安**的舰队几乎是毫无胜算。何况称霸南华夏海的郑芝龙听说也与安**达成协议共同出兵,除非出现奇迹,否则西班牙人输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