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再造天朝 > 519.收隐田、发田地 求订阅,求月票、推荐

519.收隐田、发田地(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安**虽然原则上不追过往,但是今年情况特殊,朝廷是严令所有人都要交税的,这就为安**惩处那些偷税、漏税之人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具体到当涂县,就是齐广勇他们拿着证据一家家的拜访那些权贵,一个字:罚!

按照朝廷制定的税率,偷漏了多少税金,直接罚款十倍。十天之内,不将罚款交上,直接罚没家产。

“十倍!?你们这是在抢劫!我们不交!”这位黄姓大地主听到处罚这么重,当然不肯交了。愤怒压制住了对安**的恐惧,咆哮道。

“抢劫?不敢当。比起你们黄家的发家史,抢劫这个手段简直太低级了。”齐广勇讽刺道。

黄老爷的父亲中过举人,虽然没有中进士,但也算得上是当涂的“书香人家”了。

黄家在黄老爷父亲那一辈时,家中只有薄田十几亩。黄老爷父亲改换门庭之后,黄家的家产就像吹气球一样膨胀,到现在已经有良田一千多亩,山林两座了。

当然,这其中既有黄老爷父亲举人身份的作用,黄老爷父子两代“高超”的经营手段也是不可或缺的。

黄老爷的父亲虽然已经过世了,但是几十年的经营下来,黄家在当涂县和太平府已经人脉广织,依然享受着免税的待遇。

“你……你……你这是诬陷!我们黄家是积善之家,黄家的家产都是祖辈一代代积攒下来的。”黄老爷听了齐广勇的话,心中一惊,立马反驳道。

“你们黄家的家产究竟是怎么来的,你心里清楚,我们也调查得很清楚,大家心知肚明就行了。今天我来也不是跟你计较这个的,我的要求很简单,乖乖把罚金交了,否则不要怪我们不讲情面。”齐广勇懒得跟他多废话。

“你们这是强取豪夺,我要去府衙告你们!”黄老爷拿出自己最大的底牌。

“尽管去,府衙只怕不够,最好告到南京城去。”齐广勇不屑的说道。

黄老爷虽然在当涂堪称上层人士,但是放在太平府就不太够看了,何况南京城。看到齐广勇不以为意的样子,顿时就傻眼了。

“记住,你们只有十天,十天之后看不到罚金,黄家名下的房子、田产就只能充公了。”说完,齐广勇带着兵丁们昂首离去。

黄老爷望着远去的齐广勇,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

“父亲,真的要交吗?”黄老爷的儿子心有不甘的在黄老爷耳边轻声问道。

“还能怎么办,人家已经把我们查得底朝天,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发飙。要是再不识趣,只怕这一关我们都躲不过去。希望把这个钱交了,他们能够放我们一马吧。”黄老爷神情萎缩的哀叹道。

“要是马鞍山那边的人还在,我们也不至于被欺负成这样。”黄老爷儿子愤愤不平的说道。

“闭嘴!要是不想我们黄家被抄家灭族,那个事情以后都不准再提一个字!”黄老爷眼神突然变得锐利无比。

黄家私下里曾在马鞍山养有一支土匪,方便处理一些明面上不好办的事情。

仗着那支土匪,黄家黑白两手齐下,才能积攒下如此丰厚的家产,当涂县的老牌家族才会高看他们一眼。

不过那支土匪在安**声势浩大的清匪行动中被灭了个干净,黄老爷一度还在担心自家与他们的关系被查出来。只是好久之后也没见到什么动静,这才稍微放心一点。

黄家算是运气比较好的,马鞍山上的土匪多如牛毛,背后的势力也是错综复杂,被查出与土匪有牵连的家族也有好几个,无一不被安**抄了家,其中就包括当涂县的几个老牌家族。

正是因为安**如此强势,所以当涂县的权贵们从来没有想过用武力来对抗安**的处罚,实在是实力相差悬殊。

与黄家遭到同样处罚的还有当涂县的所有豪族、官绅,面对如此巨大的罚款数额,他们敢怒不敢言,只能硬着头皮拿钱。

仅此一项,齐广勇收到的钱财就是当涂县全年赋税的十几倍还要多。

就在那些权贵们以为灾难过去了,安**又颁布了以后的税收办法。

新税法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阶梯税额。田地、商铺越多,交的越多。

像黄老爷那样有上千亩地的,全部税赋加起来,种的粮食基本上全都要上交才行。而且新税法在下个交税季就会执行,根本没有多少缓冲的时间。

这下子,像黄老爷那样有大量田产的家族就坐蜡了。

他们要么将田产大部分卖出去,或者通过分家来稀释田产;要么死扛,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这种明显断掉权贵们根基的事情终于激起了他们的怒火,他们一边向府衙上告,一边暗地里组织自家佃农起来闹事。

以往这两种手段用来对付上级下派的官员几乎是无往而不利,只是这次他们明显没有看清楚情况。

一方面是府衙那边也无能为力,传统的官场办法对安**完全没用,安**根本就不鸟他们。府衙自身都前途未卜,更不用说为地方出头了。

至于组织自家佃农闹事,这次也行不通了。

因为安**可不是朝廷下派官员的那套做派,早早就将工作队下到了基层,基本上每个村子安**都进行过的宣传与许诺。

“你是说安**承诺给你们分田?”村民们不愿意听从指挥出来闹事,黄老爷不得不屈尊降贵跑到自家佃户的村子,找到了村长。

“是的,安**承诺每家起码分五亩地。要是土地有富余的话,还会分得更多。”村长说这话的时候两个眼睛都亮了。

虽然村长家有十几亩地,但是谁也不会嫌地多不是。而且这个村子里的村民都是村长的同族,族人日子也过得苦哈哈,要是每家都能分到地,村长也为他们感到高兴。

“笑话。安**哪里有田分给你们,他们这是在骗你们罢了。”黄老爷知道安**在当涂虽然有一些查抄来的田地,但是完全不足以进行这样规模的分田。

村长听了也没有反驳,而是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黄老爷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忙问道:“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村长装出一副吃惊的样子,“我知道什么?我什么都不知道啊。”

“少糊弄我,赶紧说。”黄老爷马上摆出一副厉色。

黄老爷积威犹在,村长不敢再隐瞒,讪笑了一下:“黄老爷手上的田只怕不止在衙门里登记的一千多亩吧,按照老汉的了解,黄老爷的地起码也应该有三、四千亩才对。”

隐匿田产,这是权贵们一贯的做法。以前因为上下勾结、同流合污,这样做几乎没有任何风险。但是现在安**来了,那些隐匿的田产会被如何处置就不好说了。

“你是说安**会把我的那些田分给你们?”黄老爷双眼欲裂。

“我可没这样说,安**的老爷们也没说过。只是我想来,除了那些隐田,安**哪里会拿出这么大一批田来。要知道安**可不是对我们一个村子承诺了要分田,当涂县的所有村子几乎都这样说了,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啊。”村子连忙否认。

黄老爷此时完全没有与村长继续谈下去的**了,有了安**的分田承诺,至少在当涂县内想要把百姓们组织起来闹事已经不可能了。

黄老爷急急忙忙的回到家,立马把管家叫过来。

“你马上去衙门,把我们隐匿的那些田都上册。”

“老爷,把那些隐田都上册的话可要多交不少钱。而且自从安**开始收税以后,衙门就停止了田地交易和新增田地上册,想上也上不了啊。”管家叫苦道。

“户房的周主事不是与你关系亲近吗,让他想想办法,把我们的隐田偷偷的加上去。”黄老爷不死心。

“没用的,安**现在盯得特别紧,户房的人根本不敢做手脚。周主事自己就不干净,生怕哪天被揪出来了,哪里还敢掺和这种事情。而且安**自己手里就有一套原始图册,一对比就会发现马脚,根本做不了假。”管家摇了摇头。

黄老爷这才彻底死了心。

安**这是早有图谋,一开始就盯上了大户们隐匿的田产。先罚款,然后就是将那些隐田没收了,一环扣一环,要的就是让这些大户们将非法所得全都吐出来。

想到这里,黄老爷气急攻心,一下子昏倒在地。

“来人啊,来人啊,老爷晕倒啦!”管家惊恐的大叫道。

当涂县经过近三百年的和平时光,人口滋生、经济发展,大量的荒山野岭被开发成良田,而真正被登记在册的只是少数,绝大部分都被大户们隐匿起来了。

像黄老爷这样,在衙门登记的田产只有一千多亩,但是加上他隐匿的田产,总数马上就爆增到了近四千亩。也就是说,有近三千亩地被他以各种手段隐匿起来了。

这些隐田不在官府田册,自然就不用交任何赋税。以前这些大户们会为这种高超的技巧暗自得意,现在却成了致命的漏洞。

既然不在官府田册,就不受官府认可,官府完全可以直接没收。

即使那些大户们想把这些隐田重新上册,不但要交税金,还要交高额的罚款。而且按照安**的新税法,这么多的田,每年的税金都超过产出了,办了证也会得不偿失。

所以,这些隐田,安**吃定了。

大明的大户们以前敢这样干,是因为他们欺上瞒下玩得得心应手。而且官府里的人都是同道中人,大哥不说二哥,法不责众,自然平安无事。

现在安**动真格的了,用自己的人手将土地情况查个底朝天,这些大户们的资产情况自然就无所遁形了。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当涂县面积不大,但是隐匿的田产居然有十几万亩之多,已经不比在册的田产少多少了。

而且那些大户们隐匿的手段多种多样,水灾、匪乱等各种借口齐上阵,明明完好无损的良田在他们嘴里就变成了荒地,最后受损失的还是朝廷。

齐广勇直接宣布凡是不在册的田地全都归朝廷所有,直接将那些大户们的脊梁骨都快打断了。

忍,只能忍了。

这些大户们不敢明着与安**来,只能期望安**的税收行为是一阵风。只要安**以后离开了,当涂县还是大户们的天下,那些被夺走的田产总有被拿回来的时候。

但是安**明显不准备让他们如愿。

在打压权贵的同时,安**正全力争取民心,以获得他们的支持。第一步就是厘清百姓应交税金,多退少补。

百姓们承受了他们不应该承受的税赋,被多收了很多。趁着手里有钱,齐广勇在认真核对之后,将多收的部分都退给了百姓,立马赢得了百姓们的高声赞誉。

从来只见过收钱的,什么时候见过官府退钱的。虽然这些钱原本就不应该收,但是百姓们可不管这些,他们只知道没有安**,他们就拿不到这些钱,对安**的好感大增。

接下来就是喜闻乐见的分田环节了。

当涂县在籍约两万多户,以平均每家分五亩田来算,总计也不过十五万亩,安**手里的田完全可以应付过来。

分田的那一天,整个当涂县都沸腾了。

原本对生活已经失去希望,麻木不仁的百姓们,眼中重新燃起了渴望。

当他们拿起象征着自己土地所有权的竹签,并在田册上按下自己的手印,从此以后这五亩田就属于自己了。

喜极而泣,当场给安**发田的官员们跪下,并对天发誓以后唯安**之命事从,以报答安**的活命之恩,这样的场景在发田现场实在是太多了。

可以说,从那些百姓们拿到田地的那一刻起,当涂县就已经不姓朱,改姓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