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再造天朝 > 57.柳如是与社会契约

明末之再造天朝 57.柳如是与社会契约

作者:猪哥老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2:52:34

57.柳如是与社会契约

经过这番争论,鲁若麟也没有了继续游园的兴致,与徐青松告罪一声后就回去了。

对于鲁若麟和杜君默的争论因为涉及的话题比较敏感,对文人也不是很友好,在场的文人都没有传播出去,就当没有发生一样,只是众人对鲁若麟有了深刻的印象:这人不好惹。

第二天晚上的寿宴就显得平淡很多了,热闹非常,但是大家也都是按照喜宴的流程走,反而没有那么放的开了。鲁若麟送上了寿礼,吃了喜宴,与老太爷说了几句吉祥话,基本就没什么事情了。热闹,但是也比较无聊。

寿宴过后,徐青松带着李富川和王道成等人再次来拜访鲁若麟,这是昨天就约定好的碰面,这次的主要目的就是谈合作了。

徐家有意扩大自己在白翎岛的市场份额,同时带自己的小弟们一起发财,使得他们对徐家更加依赖;鲁若麟需要更多的货物来源渠道,同时发展白翎岛的经济。所以双方确实各有所求,商谈的结果也都比较满意。

鲁若麟承诺在白翎岛上新建一批店铺和仓库,以优惠的价格卖给他们,同时会尽快开辟北方和辽东市场,把白翎岛建成一个大型的贸易中转站。接下来的时间会大力清剿周围的海盗和不合作海上势力,创造一个安全的交易环境。

如今大明的商业市场地域性还是非常强的,排外性和排他性都比较强烈,没有很强的实力是很难进入一个新的市场区域的。跨地域的商业行为更多的是与本地区的商业巨头们合作,这样在保证双方利益的前提下才能有进入的可能。

大明北方因为常年征战的原因,经济基础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各种物资都要依靠南方供给。因为海禁,物资都是通过京杭大运河来运送。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时间长了,沿运河滋生了无数的利益集团。

这些利益集团依附在运河上吸血,造成物流成本的居高不下,各种损耗也是极多。加上各种名目的收费,小商人根本就没有能力把商品运到北方,还没等你到北方,各方势力联合压榨下就能把你弄破产,甚至人财皆失。

所以这种远途贸易只有背景深厚的高官大族或者宗亲勋贵玩的起,但是即使是他们也要一路打点,只因为一路上各种潜规则、下九流手段太多了,稍不留神就会让你有苦难言,还没地儿说理去。

海运的便利性不是大家不知道,可是一旦大宗商品不再从运河运输,依靠运河牟利的各方势力就会利益大损。加上大海广阔,控制不易,那些豪门大族再想垄断南北贸易就不可能了。所以为了共同的利益,海运被死死的关在笼子里面,一旦朝堂上面有人提及就会被群起而攻之。

现在鲁若麟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可以通过海运把商品运到白翎岛,再寻机销往北方。只要不出现海难或者遇到海盗,风险和利润无疑增大很多。只要鲁若麟承诺保证航线上的安全,其他风险就都处于可控中了。

而且白翎岛理论上是属于朝鲜的,大明的官方势力覆盖不到这里,想要通过正规渠道打压只能由汉城出面才名正言顺。不过汉城对白翎岛的控制力低的可怜,所以理论上鲁若麟只要防备住敌对势力的暗中黑手,就可以保证白翎岛中转贸易港口的地位。

而今天来的这些商人或多或少都有参与海外贸易,只是船多船少罢了。以前大家都是背靠徐家单打独斗,虽然利润确实不错,但是风险也非常大。现在鲁若麟的白翎岛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个可靠的贸易中转站,将商品运到白翎岛后可以就地销售,如果一时卖不掉也可以储存起来再销售,风险和利润就要小很多了。

而且有了固定的贸易港口大量收购储存货物,大家可以结伴而行,一般的小股海盗就不再是威胁。更重要的是船只的效率会大大提高,卸完货就可以装货返航继续运输,销售和筹备货源的事情由其他人负责就可以了。

现在唯一的疑惑就是鲁若麟是否诚实可靠,白翎岛的安全是否有保障,承诺中的北方客源是否能落实。对此,鲁若麟诚挚的邀请他们到白翎岛游玩考察一番,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对此各家都是颇为心动,徐青松也是在一旁极力游说,并且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举例说明白翎岛的各种好处。徐家也希望通过这些附属家族增加自己在白翎岛的影响力,只要这些家族通过徐家的帮助在鲁若麟这里获得了利益,徐家在松江甚至江南的影响力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当然,鲁若麟也坦言,自己经营白翎岛不易,不可能像大明一样不征收商税。不过他保证商税的征收绝对是公开透明的,而且商品不卖出是不会收税的。只有在卖出之后,按照规定缴税就可以,除此之外不会有任何其他税收。

对于白翎岛紧缺的商品甚至会免税或者征收很低的税额,比如粮食等生活必需品。高档商品的征收比例会高一些,但是最高不会超过2成。对此商人们也表示理解和接受,毕竟这也在他们的承受范围内。

东亚地区受传统的农业封建思想影响,商人的地位很低,官府对商人更多的是管制和压榨,几千年来商人们也已经习惯了这种待遇,对官府天然就有一种畏惧。鲁若麟现在要做的就是在白翎岛创建一种经商友好型的氛围,吸引各地的商人来这里经商,打造一个商业中心。

因此,白翎岛的软硬件都必须提升,这将是鲁若麟下一步工作的重点。白翎岛离各方势力的距离都不远,朝鲜、江南、京师、日本、后金,基本都在辐射的范围内,经营的好,无疑是有非常大的前景的。

鉴于出海的各种风险,还有其他考量,李富川等没有贸然答应鲁若麟的邀请,而是要晚些才能给予答复。对此,鲁若麟也表示理解,越是身居高位越是不愿意冒风险,出海在这个时代恰恰风险很高。

送走了徐青松和李富川等人,鲁若麟意外的收到了夏允彝和柳如是的拜帖。显然昨天鲁若麟的一番高谈阔论引起了二人的兴趣,才这么快想要来拜访。

对于这二人鲁若麟还是蛮感兴趣的,所以约定明天在家里扫榻以待。

第二天夏允彝和柳如是如约到访,鲁若麟还拉来了李定成、王仁学、以及新交的张翰来作陪。

相对于那样的大型聚会,这样的小宴反而更加轻松自由点,大家也可以放的更开一些。

席间大家也没有谈论什么诗词歌赋,话题很快就落在了朝堂、局势上面。文人们大多比较感性,对时局也多有不满。言语间不乏抨击朝堂诸公碌碌无为、尸位素餐,泱泱大明竟被后金野人欺凌如是。

鲁若麟也畅所欲言,少了很多拘束。借用后世的丰富信息和全局观念,从土地资源的拥有与分配,财政收入的来源与比例,工商行业的发展与前景,海外贸易的作用与利弊等很多角度来分析大明以及周边国家的情况。

对于鲁若麟的这些新颖观点和看法,众人都是叹为观止,抚案称奇。毕竟在这个信息落后的时代,柳如是、夏允彝等人的信息来源渠道有限,即便是朝廷的邸报,很多信息也都是被屏蔽或者隐瞒的。他们更多的是通过亲朋好友的书信获得部分信息,再相互交流才能对局势有稍微了解,因此鲁若麟集合众多信息传达出来的观点就很有说服力了。

落到大明眼前的局势,鲁若麟用病入膏肓来形容时,众人皆是不认同。毕竟身在江南的他们还没有感受到乱世来临的悲惨与混乱,虽然大明北方不时有流寇和鞑奴肆掠,但是江南依旧繁华兴盛,看不到末日崩溃的迹象。

鲁若麟给他们详细分析了当前的情况,特别是财政崩溃后带来的一系列灾难性后果。可以说大明帝国在各条线上都已经走到了末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生都是弊端丛生,积重难返。已经不是小修小补可以挽救的了,除非大刀阔斧的来场变革,基本已经无药可医。

即便皇帝有变革的意愿,占据朝廷和地方的权贵们也不可能放弃手头的利益,从自己身上割肉,哪怕是张太岳重生也无能为力,破而后立已经为时不远了。

对于鲁若麟这样大逆不道、惊世骇俗的话,哪怕是言论一向大胆的江南也鲜少有闻,在场众人都是吓出一身冷汗。偏偏鲁若麟的言论都能自圆其说,且有事实佐证,让他们也无力反驳。

鲁若麟还告诫他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北方局势已经有崩坏的迹象,江南也要早做准备。江南承平日久,繁华兴盛,素为朝廷的财源重地。但是也造成市井气息浓厚,喜文而厌武,军备松弛无有强军。反观北方民风彪悍,历来盛产强军,一旦有强敌自北方来,江南几无自保的可能,到时候就如同闹事里持金的孩童,任人宰割了。

本来轻松愉快的氛围被鲁若麟说的沉重而压抑,每个人的脸上都满是思虑和忧色。

说到这里,鲁若麟也不忘了给自己打广告,告知众人自己正在海外寻觅和建设基地,希望能够收纳更多的大明流离民众,万一真的事有不歹,也能为汉人保留一份元气。现在自己这里紧缺各种人才,只要愿意到他的手下做事,一切待遇从优。

这些人才包括但不限于文人士子,女子、工匠、商人、农民、手艺人等,只要愿意来,都敞开了接纳。如果他们有这方面的人愿意前往白翎岛生存发展,鲁若麟保证他们的安全无忧、待遇丰厚。而且自己这里空缺很多,只要确实有才能,不问出身,择优录取。

并且郑重的向众人请求,多帮自己推介引荐人才,必有重谢。

柳如是开玩笑的问道要是自己去了是不是也能给个官做做,鲁若麟一脸理所当然的回答:为什么不可以?还举例说轻语楼的彩袖现在就负责白翎岛的许多事务。以前是白翎岛初创,机构建设不完善,部门设置不齐全。现在随着人口日众,自己马上就要定立规章制度,设置各个部门,明确职权,彩袖等众人都会有明确的官职和负责的部门。

柳如是等人明显被吓到了,女子如何为官?岂不是乱了纲常。除了武则天时期,华夏基本很少能看到女子为官了,即便有也是宫廷里的女官,与事务官和牧民官是天壤之别。

柳如是马上追问道,彩袖等人还是奴籍,也能为官吗?

鲁若麟说白翎岛根本就没有奴籍,甚至是商户、匠户等户籍分类也没有。从他们上了白翎岛的船开始,所有人都是良家子,只要有才能,无劣迹,都可以为官。每个人也都可以从事自己想干的职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白翎岛不会也不能设置障碍。四民之业按照各人的意愿和才能选择,而不是什么狗屁的出身和户籍。

柳如是是真的被鲁若麟的话惊到了,要是真的如此的话,天下女子岂不是也能建一番功业,而不是依赖男人活着。

夏允彝反问道,这样岂不是纲常全无,次序混乱?鲁若麟不以为意的说,只要管理的好,职责明确,各司其职,如何会混乱?而且这样才是人尽其才,不至于英雄无用武之地。而且白翎岛犹如白纸做画,好的就实行,实在不行就改,没有万世不易的完美制度,只有与时俱进的不断革新。

看到鲁若麟在这里挥斥方遒,言语间豪情万丈,夏允彝等人是非常羡慕的。哪个文人没有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只是现实逼得他们只能皓首穷经,整日与那些狗屁八股文打交道。即使进了朝堂也要束手束脚,没有发挥的自由与余地。像鲁若麟这样可以主政一方,毫无约束,哪怕是个朝鲜的鸡眼小岛,也让人眼红啊。

从本质上讲,鲁若麟可以算是朝鲜的割据军阀,只是鲁若麟行事上没有以往军阀的桀骜不驯和残暴不仁,加上地盘太小,孤悬海外,所以没有被朝鲜和江南众人视作军阀割据,最多算是蛮荒之地的酋长、小王级别,看起来人畜无害罢了。

当然这一切还是要以武力为基础的,要不是鲁若麟有一只实力强大的舰队,哪怕是白翎岛这个鸡眼大小的荒岛,朝鲜也不会允许他私自占据。只是鲁若麟恭顺有加,而且为朝鲜上下带来了利益,权衡利弊后朝鲜才默认鲁若麟的占据事实。就这样还封了个野鸡将军,派了监事,宣示主权。

要是条件允许,朝鲜绝对会拿下白翎岛,不让鲁若麟在岛上逍遥快活。

众人中柳如是的心态是最复杂的,鲁若麟说的这一切是真是假还不好判断,但是描绘的前景却是十分诱人。柳如是是一个有志气的女子,比起一般男儿更加不甘平庸,只是世情如此,加上出身受限,只能在烟花间蹉跎。

之前她与松江陈子龙志同道合,钦佩陈子龙的文采和志向,觉得是自己的良人,可以为一生的依靠。但是听了鲁若麟的话,她的内心开始动摇了,即使是与陈子龙志同道合,但是始终是依靠他生存,哪有自己独闯一番事业来得惬意和爽快。此刻的她对鲁若麟和白翎岛充满了好奇,世间真有如此美好的地方吗?

夏允彝等人的心态就更加的沮丧。看到别人已经开始展翅高飞,自己等人却还要在科举这条路上披荆斩棘才有机会一展抱负和所学,前路如何还犹未可知。这世间白首秀才、举人何其多也,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变成其中一个不是?心中的惆怅可想而知。

只是鲁若麟说的这一切只是猜测,大明的未来究竟如何也是一个未知数,要他们放弃手上的一切去博一个未知的未来,他们没有这样的勇气和决心。

临了柳如是说道自己会寻机上岛去看看,如果真像鲁若麟说的那样,自己会引荐一些姐妹前去帮忙。夏允彝等人也表示了同样的想法,对此鲁若麟是非常欢迎,并表示如果大家确定有意上岛看看,他可以安排船只接送,保证安全。

高兴而来,失落而归,这就是在场众人的收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