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一百零五章 道歉

乱世栋梁 第一百零五章 道歉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一百零五章 道歉

林氏见着村里人居然说自己是娼妇,还被人当众如此羞辱,气得浑身发抖,脸色惨白,赵孟娘一头雾水,因为没有注意听方才那人说了什么。

刘三郎看着李笠和嫂子被自己羞辱,却不敢吭声,又没人帮说话,心中快意非常:叫你能,叫你能!!

李家是吏家,比不上良民,所以在白石村,李家属于被人“略微歧视”的家庭,

因为李家前几年接连遭受变故,变得越来越惨,村民们对李家的态度,以同情居多。

不过,随着李三郎越来越能干,许多村民们对李家的态度,又有了变化,那就是不满。

凭什么李家能够死鱼翻身,日子越过越好?

城里还有大宅子,又在村外办作场,还得去那什么湘东王府陪世子,看样子,李家是要变大户了?

哈哈!你李三郎不是能么?人家王府看不上,把你赶回来了!

哈哈!林氏被娘家人卖了,做娼妇去了!

你李笠不是能么?怎么没留在湘东王府?怎么没把嫂子救回来?

无数人心中的怨念,由一滴滴水汇成涓涓细流,然后如同暗流涌动,只是被名为“和气”的一堵堤坝当着。

现在,堤坝被刘三郎当众捅出一个缺口,暗流开始向这个缺口聚集。

“你不是能么,怎么被王府赶回来了?”

人群里忽然有人喊起来,其他人没说话,却开始幸灾乐祸,心中对李笠的嘲讽开始躁动。

“对啊,不是说王府看中你了,你怎么被赶回来了?”

“还说对嫂子好,嫂子都...嘿嘿...”

冷言冷语开始冒出来,人群渐渐沸腾,林氏听着这些谩骂,心如刀绞,却不知该如何是好。

见着李笠被人围攻谩骂,冯驵主惊疑不定:莫非李笠平日里人品极差,得罪了全村的人?

赵孟娘也觉得不对头,因为这种场面,说明李笠此人人品不行,不然怎么会被人讥讽,却没一个人出来帮忙辩解?

事前得了李笠严令不许动手的刘犊子和张轱辘,见着此情此景,虽然听不太懂,却能看出来不对劲,觉得手有些痒。

刘三郎见大家都跟着自己嘲笑李笠,心里爽得很。

李笠知道,这就是恨人有、笑人无的怨念,经过群体放大,化作猛兽,开始吃人了。

看着肆无忌惮当众羞辱自己家人的刘三郎,李笠眯起眼:“你,方才说什么?我没听清楚。”

“我说,你嫂子是娼...”

话还没说完,李笠一脚踢向刘三郎裆部,被早有准备的刘三郎躲过,刘三郎就等着李笠动手,他才好当众殴打李笠,让李笠出丑。

结果防了李笠的腿,没防住李笠的手,被对方来了个“插眼”。

李笠用的是指关节,而不是手指头,不然刘三郎的双眼当场就要瞎了。

猝不及防的刘三郎被李笠“插眼”,疼得捂着脸喊起来,李笠随后一脚踢中对方裆部,疼得刘三郎弯腰倒地,满地打滚。

旁边看热闹的村民没想到李笠出手这么狠,更没想到李笠敢打刘家的人,一个个看得目瞪口呆。

“混蛋,你敢打...啊!!”

刘三郎话还没说完便惨叫起来,被李笠手下张轱辘一脚踩着脖子,踩在地上。

刘三郎鬼哭狼嚎,其兄刘二郎刚好在后面走来,还带着几个青壮,见着弟弟被欺负,眼睛瞬间就红了。

随即扯起一根鱼叉就冲过来,刚跑几步,却停下脚步。

只见李笠从旁人手里抢来一根鱼叉,反握,叉尖抵着刘三郎的胸膛。

“来啊,来啊。”李笠挑衅的说着,看着刘二郎。

刘二郎见弟弟落在李笠手里,不敢轻举妄动,红着眼,握着鱼叉,呼哧呼哧喘着气:“李三,你活腻了?”

“不,是你们家活腻了。”

李笠淡淡的说着,周围人们见着这里出事,不住涌过来,将现场围起。

见着是自家人丁稀薄的李笠和人多势众的刘家人起冲突,许多人心中兴奋起来:打起来了,打起来了!

看着倒在地上挣扎的刘三郎,看着用鱼叉顶着刘三郎胸膛的李笠,又看着双眼发红的刘二郎,许多人都瞪大眼睛,要看看会不会出人命。

打架打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大不了事后赔钱,可出了人命,那是要偿命的哟!

成为众人瞩目焦点的李笠,一点也不慌,一脸冷笑,看着‘怒发冲冠’的刘家人。

他当然不会闹出人命,但今日不立一下威风,村里许多人恐怕还以为他家好欺负。

不一会,刘家兄弟的父亲老刘,以及刘家在码头干活的帮工,也赶过来。

因为刘三郎被李笠制着的缘故,刘家人不敢冲上来,但事情绝不会这么就算了,不过老刘认得冯驵主,所以见冯驵主站在李笠身边,有些惊疑不定。

围观的人很多,幸灾乐祸的等着李笠倒霉,李笠却不慌,因为今天他不需要‘高手’助阵,也能让对手倒霉。

而且他一个人就能搞定。

一个人对付许多人,打是打不过的,只能靠恐吓,只有这样,才能勉强维持生活的样子,所以,李笠开始恐吓。

“大伙都知道,去年我去了趟寻阳,本来是要入湘东王府做事,却被赶了回来,呵呵,知道是为何?”

李笠发问,旁人都很好奇:不是你没见识/不识字/不懂规矩/晒得黑,人家才看不上么?

“我实话说吧,寻阳贵人多,人家听说彭蠡湖里河蚌产珍珠,王府管事便问我,白石村这边,有没有可能弄到许多珍珠。”

“每月,至少一千颗,这就是加派!”

“一千颗,听听,每月一千颗珍珠的加派!”李笠大声质问着众人,当众说谎却脸不红。

“大伙是知道的,湖里河蚌多是多,可要是弄到一颗珍珠,怕不是要捞个上百枚河蚌!更别说是一千颗,摊到各家各户,那就是近十颗!”

“夏日里还好,冬天呢?你们喜欢大冷天的下水去摸河蚌?嗯?我是不敢去!”

“管事说了,这事,可以让我去办,办好了,就有资格入王府,我寻思着,这不是要全村老少的命么?哪里敢答应?”

“便不住说村里人没本事,不太会捞河蚌,人家管事听了,摇摇头,就叫我滚蛋。”

“好,滚蛋就滚蛋,我回来,和大伙一起捕鱼,过日子...没想到...”

李笠说到这里,指着地上的刘三郎,又指着刘家父子:“没想到,你们,一个个血口喷人,羞辱我嫂子!”

“好,好得很!”

“我就让人去寻阳,跟王府管事说,说白石这边湖畔多河蚌,珍珠多,让他们给郡里传话,给村里加派,从下个月开始!”

“每月村里要交一千颗,呵呵,你们一个个,全家都要下湖,潜到湖里捞河蚌,找珍珠,冬天也去!”

“我家可以例外,不过你们全都要倒霉!捞不到珍珠,全家欠债,父子为奴,妻女全都去城里做娼妇!”

李笠空口无凭的恐吓,听得冯驵主等人一愣一愣,只道若真是如此,那李笠可是仁至义尽,却被村民如此对待,真是没道理。

而这些话,听在村民却是噩耗,大伙能够想到一旦真有这种事,白石村全村都要倒霉。

李笠这么说是不是在讹人?可能是,但村民无法求证。

考虑到李笠之前的“光辉事迹”,没人敢当他是在说大话,所以,这可能是真的,若如此,祸事就要来了。

如今是夏天,那还好,若到了冬天,天寒地冻的下湖捞河蚌,人很容易生病,一生病就容易恶化成痨病,把全家都拖垮。

就算一开始人没事,可并不是每个河蚌都有珍珠,湖面上刮着寒风,人不停的下水、出水,很容易着凉,迟早要染病。

李家二郎就是着凉、染病身亡,许多人家的亲人,也有冬天下水或吹风着凉、染病去世的情况。

每月一千颗珍珠的加派(每户近十颗),这真不是闹着玩的,官府若要加派,自家的命运,要么是家破人亡,要么是举家出逃。

且不说逃不逃得走,就算逃出去了,一家老小无依无靠,要怎么办?

想到这里,许多人面色惨白,看着李笠,如同看着恶鬼:他们没想到,李笠有能力弄得所有人家破人亡。

鄙夷,变成了惊慌,然后是害怕。

慢慢的,众人的注意力,集中在刘家父子身上,心中骂道:都是你们惹来的祸事!

李笠见吓住众人,接着说:“我今日刚回村,之前没听说村里有谁传谣,侮辱我嫂子,不过,我是亲耳听见,刘三郎侮辱我嫂子!”

他看着地上的刘三郎,又看向围观的人群:“他说,是听你们传的谣言,有没有这回事?”

许多人忙不迭摇头,李笠继续说:“我不管,要么你们全部一起完蛋,要么,刘家给我一个说法...”

“刘家给你们什么好处,你们就和刘家共进退?”

冯驵主听到这里,下意识看向李笠,心中嘀咕:这一招好毒!

果不其然,李笠的话让围观的村民吓得态度瞬间转变,下意识把即将降临的大祸(其实并没有),怪罪到刘家父子身上。

他们忘了,自己也乐此不彼的传谣,说李家守寡儿媳被卖做娼妇。

他们忘了,刘三郎在羞辱李笠和林氏时,他们之中有人就在现场,却没人出来说公道话,存心看热闹。

他们只知道,是刘三郎激怒了李笠,所以李笠要同归于尽,让官府加派珍珠之役,让全村都倒霉。

他们只知道,只要刘家人让李笠气消了,全村就不会倒霉了。

“你刘家弄出来的事,你们赶紧道歉!”

有人喊起来,既然挑头的喊出第一句,于是有更多的人喊起来。

“凭什么你刘家可以乱讲话,反倒让我们一起陪着倒霉!”

“我们可没有传谣!”

“刘伯,你家老三太不像话了,快让他道歉!”

“对啊,这种乱嚼舌头的小子,不管管,将来要败家的!”

一开始是寥寥数语,渐渐地,附和的人越来越多,几乎是转眼之间,刘家人就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老刘见着周围一群人起哄、指责自己儿子,心中悲愤:你们自己传的谣言,怎么就不认了,全赖到我家头上了?

人多势众的刘家人,在一片指责声中,已然成了全村公敌,今日若不道歉,恐怕会被全村的人排挤,无法在村里待下去。

老刘看着一脸冷笑的李笠,只觉有些恍惚:这是怎么回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