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三章 得利几何?

乱世栋梁 第三章 得利几何?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三章 得利几何?

忽如其来的声音,听起来十分耳熟,吓得鱼梁吏们一个哆嗦,大伙冷静下来,看向吴吏曹。

让众吏闻风色变的“吴扒皮”吴吏曹,见着这帮鱼梁吏高声喧哗,心中不快,却见人群之中“衣衫褴褛”的李笠,便走上前来:

“怎么,你做了何事,被他们群殴?”

“群殴?”李笠愣了愣,赶紧解释:“上佐误会了,我们是在商量一件事。”

吴吏曹看着李笠身上碎布一般的衣服,冷笑:“商量?商量成这模样?”

李笠赶紧解释了一遍,吴吏曹听得李笠如今办工场卖鱼钩,优先卖给郡廨鱼梁吏,继续冷笑:“怎么?你被铁骰黄逼得走投无路,开始走歪路搞钱了?”

“上佐,小人哪有胆子走歪路,鱼钩又不是什么不得了的玩意。”李笠不住叫屈。

吴吏曹毫不留情面:“没有?你在铁冶买铁料自己做鱼钩,不在市里卖,私下卖给别人,这不是想逃税么?”

‘没错,我就是要逃税’李笠如是想,面上却不可能承认:

“上佐!大伙每月捕鱼辛苦,我这是念着大伙都不容易,能帮就帮,拿一些鱼钩出来低价卖,如何说是逃税?”

鱼梁吏们听得李笠这么说,心中只觉暖暖的:李三郎仗义,果然是自己人,一有好处就念着自己人先获益。

李笠不等吴吏曹反驳,又说:“小人在市里租了店铺,卖鱼钩,有账目,官府随时可以查,那是缴税的...”

“是么?”吴吏曹闻言没了兴致。

他之前听说,李笠的嫂子被娘家人卖给铁骰黄抵债,李笠为了救人,似乎欠了铁骰黄许多钱。

如今搞个小作场做鱼钩卖,赚钱还债,既然在市里有店铺,必然缴税,那他没什么好说的了。

再说了,鱼梁吏卖鱼钩,合情合理嘛!

“行了行了,一群人在这里喧哗,成何体统!”吴吏曹摆摆手,让鱼梁吏们赶紧出去干活:“你们很得闲么?要不要上面加派些许?”

见一群小吏讷讷,吴吏曹很满意自己的恐吓效果,正要去忙别的事,忽然想起什么,问李笠:“方才你们在吵什么?”

李笠回答:“小人是在卖鱼钩。”

吴吏曹说:“我知道你在卖鱼钩...你这鱼钩,卖给他们,售价几何?”

“上佐,小人的鱼钩...”李笠将一枚中号鱼钩交给吴吏曹,简单介绍了一下,尤其着重强调当众演示了这鱼钩的承重能力,以及“批发价”。

“多...多少!”吴吏曹觉得自己耳朵好像有问题,让李笠重复一遍“报价”。

再次确定之后,吴吏曹瞪大眼睛的看着李笠,仿佛是在看一个白痴:带倒刺的鱼钩,做工不错,却卖这么便宜,你脑子有问题?

然而李笠并不是白痴,所以吴吏曹很快回过神来,做了个“跟我来”的眼神,随后往外走。

李笠看懂了眼神,却没立刻跟出去,先向同伴们说声“去去就来”,顺便让大伙放心,订单没问题,赶紧出了院子。

角落,吴吏曹见左右无人,问:“李笠,果真是这个价?”

李笠回答:“小人如何敢欺瞒上佐,一千枚起卖,就是这个价了。”

“那...”吴吏曹沉吟着,“那我在你这里长期买鱼钩,你能卖多少?”

“不知上佐要多少?”

吴吏曹闻言心中一动,抬手,伸出食指,故意含糊不清的说:“这个数?”

李笠对这种伎俩心知肚明,他乐得大客户下长期订单:“一万枚?这倒是可以,不过要稍等...”

吴吏曹听到这里,心突然剧烈跳动起来,一万枚鱼钩,可能总重不过二十斤,却是不得了的数字,铁匠要做这么多鱼钩,怕不是累死。

然而李笠却做得到?

吴吏曹心中狂喜,面上却不动声色:“这可是你说的!”

李笠点头,一脸天真:“是小人说的...但不是每天都交得出来...”

“那么...”吴吏曹忽然有些心虚,低声说:“那么,城外交货。”

‘哇,吴扒皮你在逃税哟!’李笠心中大喊,却点点头:“是,小人明白。”

吴吏曹不忘交代:“我可从来没在你这里买鱼钩。”

“是,小人明白。”

“每批一万枚鱼钩,总是要将近二十斤铁料吧,时间一长,你如何把账目作平?”

“小人...不一定在城里接卖家铁料....”

这就是在私炉买铁料的意思,吴吏曹闻言眼睛笑得都眯成一条线,越看李笠越觉得顺眼:“那么,第一批万枚鱼钩,你何时能交货?”

两人嘀嘀咕咕一会,谈妥了相关事宜,吴吏曹一如既往般板着脸离开,李笠则往回走。

吴吏曹买鱼钩,李笠知道这位不可能是为了做排钩钓鱼,而是把鱼钩转卖,吃差价。

道理很简单,他的鱼钩质量好,定下的“批发价”,对方以此大量购入鱼钩后,只要转手就能轻松获利,而且获利不错,不需要费力去钓鱼。

批发价买鱼钩,傻子才会全拿去钓鱼,正常人的逻辑就该是小部分做排钩,大部分拿去转卖。

而精明的人,则是有多少鱼钩收多少,全部拿去转卖,轻松获利。

这个道理,鱼梁吏们也许现在还没想清楚,但迟早会想通的。

这正是李笠所希望的,然后...

然后,你们全都成为我的分销商,我生产出来的绝大部分鱼钩,不经过税吏,就被你们进货,然后不知不觉分销完毕....

你们不用缴税,我呢,当然也不用为此缴税了...

也不会有人知道,我卖鱼钩得利几何。

鄱水岸边,几艘船靠在一处,各船上的人们聚在岸上芦苇丛中,鬼鬼祟祟、形迹可疑,围着一身布衣的李笠嚷嚷着。

而贾成在一旁拿着纸笔负责做记录,旁边地上,堆着许多木箱、也不知里面装着什么。

“我说老王,你这就不对了,”一个中年人对鱼梁吏王乐抱怨,“说好三天,然后三天之后又三天,现在又让我等三天,喂,再等下去,佛都有火了!”

“不是,你误会了,”王乐笑眯眯的拍着对方肩膀,指指刚抬过来的木箱:“这个箱子,有鱼钩二万四千枚,你要的二十万枚,得九天凑齐。”

“一箱鱼钩,连木箱空重还有防潮木糠,大概五六十斤,九箱,七百二十斤,折六石,能占船舱多少位置?”

“你一起运去新平,不省事么?你妻弟一次转手九箱,不好么?急什么哟。”

木箱打开,里面放着木糠,而木糠之中,是密密麻麻的鱼钩,十个一组,钩在芦管上,现场诸位看着这数以万计的鱼钩,眼都亮了。

李笠搓着手,眼睛笑得眯起来:“诸位莫要心急,鄙人作场生产鱼钩,量大管够,定会按照诸位的订单,按期交货。”

他用带着手套的右手,从箱子里拿出一管鱼钩:“我这鱼钩,绝对没有第二家能做出来,更不会有这么低的价格,现在...”

李笠指着地上堆着的二十多个木箱,笑道:“今日,小人就如期交货,请诸位这边登记...”

“往后,诸位只需派人跑腿即可,订单上写的是多少,就能拿到多少...”

贾成有些尴尬的看着眼前几位,为对方作登记,然后‘发货’,这几位可是税吏,平日里守着关津市集收税,号称“雁过拔毛”。

如今带头偷税漏税,可真是...

李笠开了个作场,做鱼钩卖,这就已经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更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事情,就是李笠把郡廨、县廨的一些小吏也发展成了‘客户’。

这些人,买数以万计的鱼钩,当然不是拿来钓鱼,而是要转卖,赚差价。

虽然这种转卖不是暴利,却胜在轻松,倒倒手就能赚钱,何乐而不为?

至于税...

负责收税的都在这里偷税漏税、从李笠手中买鱼钩,所以缴税这种事情就算了。

但贾成想不通,李笠是如何做到每月生产如此之多的鱼钩?他虽然帮着管作场,却不涉及生产。

那么,这些鱼钩要赚钱的话,要卖多少枚才能赚一文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