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十六章 可惜

乱世栋梁 第十六章 可惜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十六章 可惜

私第,黄大车坐在榻上,倚着凭几,看着手中账簿,外室杜氏在一旁讲解。

李笠履行了和黄大车的约定,给杜氏出主意赚钱,出的主意确实不错,那就是直接改良制镜工艺。

经过改良的制镜工艺,做出前所未有的铜镜,耐摔且制作成本明显降低,于是利润显著增加。

“一枚新镜,售价一千文,还能赚至少两百文..如今店里仅是自销,能做到每月销售铜镜三百枚,那就是盈利六万钱,往后还会更多...”

“李笠,确实是做到授人以渔。”

黄大车沉吟着,他不是很懂制镜,便问杜氏:“这工艺改了哪里?”

“不用制范,而且...”杜氏说着说着,笑起来:“那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新工艺,据说要借助水力,要用什么冲压...”

黄大车听不懂:“葱鸭?什么鸭?”

杜氏笑着摇摇头:“是一种工艺,妾一开始也不太明白。”

她用李笠送来的模型,向黄大车讲解何为“冲压”。

两个面饼,一白一灰,灰面饼放在圆形的凹范里,再把略小的圆形白面饼放在灰面饼上,接着,借助‘水力冲锤’用力锤压下去。

于是,白面饼被压进灰面饼中,而灰面饼底部,也因为范的缘故,被压出凸起、花纹。

然后,凹范的上、下、左、右有推杆,向前用力推,将灰面饼的侧壁向内顶,顶出四个凸起,卡住白面饼。

如此一来,白面饼就牢牢镶嵌在灰面饼上,经过磨削,变成光滑的饼面。

从正面看,饼面的边缘是灰色,然后包裹着一个白色的圆。

杜氏讲解着:“白面是铜锡,锡大概是二成,灰面是铜铅,铅大概是二成,冲压依靠水力,制镜不需要模范,节省许多成本。”

“当然,铜锡或者铜铅没那么软,所以冲压的时候,得把两块面团烧得发红、变软,如此一来,才...”

黄大车大概知道铜镜铸造时的讲究,觉得很奇怪:“不可能吧?两种镜料压在一起,变冷的时候,难道不会开裂或者出现缝隙么?”

“你之前不是说过,镜料若没调好,熔化后注入陶范,冷下来的时候镜子会开裂或者有裂纹、小孔。”

“一种镜料都这么麻烦,两种镜料烧红了压在一起,冷下来之后,不就更麻烦?”

杜氏点点头,拿出一卷纸,要将上面所写工艺要点说给黄大车听,黄大车见这卷纸很厚,赶紧摆摆手:

“好好好,不用说了,你知道即可。”

黄大车不打算刨根问底,既然杜氏知道了工艺,那他就放心了。

李笠这个人,确实有本事,一如帮助大鲶彭那样,授人以渔,帮他外室找到了一条财路。

一样是靠着物美价廉这个法宝,让杜娘镜店的新式镜子供不应求,为了防止别家恶意诋毁,还特地推出低价的“陪葬专用镜”。

不仅避免了新式镜子被人恶意中伤,还打开了“丧葬”的财路,这段时间以来,鄱阳城内外办丧事的人家,都来杜娘镜店买这种特殊的铜镜。

李笠的作场,还给镜店代工,确保镜胚供应。

所以,镜店的收入翻了数倍,让黄大车看了账簿,都觉得难以置信。

而且,李笠还建议镜店和大鲶彭食肆那样,不吃独食,如同大鲶彭食肆对外供应鱼糜那般,杜娘镜店向其他镜店提供新式镜子的镜胚,一起发财。

黄大车觉得这种办法不错,毕竟吃独食容易招来嫉恨,他在世时,还能震慑宵小,可等他走了,杜氏娘俩就没了靠山。

黄大车知道,自己的嫡妻和儿子们都不会管着这娘俩的死活,所以,杜氏若能稳稳靠着镜店赚钱,往后就有依靠了。

现在,李笠给镜店定下的策略就是“价格下探”,走平民路线,薄利多销的同时,不至于让人认为是暴富,尽可能低调赚钱。

黄大车放下账簿,叹道:“李笠确实厉害,你的镜店有了这个法宝,后半辈子不用愁了,我也能放心的走了。”

“莫要说这般话,你还会好好的。”杜氏说着说着,有些伤感,黄大车不以为意:“无所谓,我这一辈子,也算值了。”

“受过许多罪,做过许多孽,就算有报应,报应就报应,我不怕,本来一条贱命,能活到今天,子女满堂,还有你陪在身边,值了。”

黄大车的外室虽然不止一个,但杜氏在他心中的地位完全不一样,不是亲人,是恩人。

许多年前,黄大车只是鄱阳城里一个乞丐,某年的除夕夜,他饥寒交迫,就要死在街头时,是一个女孩给了他一碗热腾腾的饭,还有一件旧絮衣。

许多年过去,他算是有模有样了,一直好好收着那件絮衣,依旧记得那碗饭,依旧记得她:姓杜的小娘子,家里是制镜的。

后来,得知对方成了寡妇,被婆家赶走,娘家兄弟对她又不好,便找到她。

于是她成了他的外室。

“那个李笠,到底有什么经历?这么有本事?”杜氏问,黄大车却不知该怎么说,想了想,透露一件事:“我前几日听郡廨里的朋友说,说李笠全家的吏籍,已经销了。”

杜氏惊叹:“销了?这可不容易。”

“是不容易,销吏籍,还不用躲到别处去,而是留在鄱阳。”黄大车喃喃着,开始思考。

一般而言,州郡县吏家,需得对应公廨长官做主,得朝廷允许,才能让吏家销籍。

或者,有宗王等权贵帮忙,让吏家销籍,否则,就只能偷偷摸摸来,收买官吏,偷改户籍。

黄大车在郡廨有人脉,若要操作,也可以帮李笠把吏籍销了,不过人不能留在鄱阳,得全家搬到别出去,以民籍在当地落户。

因为黄大车是要贿赂公廨里的官吏,偷偷改户籍,见不得光,而现在,李笠却是正大光明的销吏籍,成了编户良民。

按照他郡廨友人透露的消息,这件事,源自建康那边,而不是江州州廨,所以,这意味着李笠有贵人相助。

可能是建康的某位贵人,亦或贵人在建康有人脉。

如此推断下来,黄大车觉得自己还是小看了李笠,李笠能帮杜氏出了个好主意,确确实实能赚许多钱,说明...

说明李笠确实有本事,而且本事还不小,履行当初的约定不过是小事,这位不但会赚钱,还有依靠。

杜氏见黄大车想着事情,便说自己的看法:“李笠在白石村办作场,镜胚,就是在那作场做的。”

“妾觉得,那李三郎能帮大鲶彭出主意赚钱,那么,他自己要赚钱,即便只是卖鱼钩,想来能赚不少钱,否则他为何要做?”

“以铜镜为例,妾认为,他肯定有办法降低成本,所以即便是卖鱼钩,也会有赚头,而且赚头不小,至少不会比制镜少。”

黄大车沉吟起来:“你是说....”

杜氏:“妾觉得李笠真有本事,不如....”

“不,他终究是得罪了鄱阳王府,迟早要倒霉的。”黄大车一手摆弄着茶杯,有些遗憾的感慨:“可惜,还不到十六岁,就有如此本事...”

杜氏问:“可是,他有办法销吏籍...或许,真就不怕鄱阳王府的人为难?”

黄大车琢磨了片刻,还是觉得李笠迟早要完,所以,真的很可惜。

正说话间,有仆人来报,说大宅那边,大郎君请他赶紧回去,似乎有大事。

“大事?什么大事?”黄大车喃喃着,和杜氏说了一会儿话,赶紧回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