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五十六章 方案

乱世栋梁 第五十六章 方案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五十六章 方案

建康城,某租来民宅,“潜伏”下来的李笠,正在画人物关系图,他决定刺杀白眼狼、临贺王萧正德,尽可能降低侯景之乱造成的破坏力。

他能力有限,不可能见到皇帝、提醒皇帝提防侯景,也不可能说服其他人提防侯景偷袭。

却有可能把侯景的帮凶干掉。

若解决了开门揖盗的白眼狼萧正德,侯景没了内应,突袭建康时,短时间内无法攻入外城、围困台城,那么局势或许还有机会挽回。

李笠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可能有办法阻止侯景之乱爆发,所以,不试一试不甘心。

但是,如何行刺萧正德,是个难题,李笠在建康没有任何人脉和根基,想要动手,就只能自己想办法。

他向张铤仔细了解过萧正德的情况,也派人多方打听,然后汇总,大概理出此人的人物关系脉络,想分析分析有无破绽。

临贺王萧正德,是鼎鼎有名的凶顽宗室,不要说现在,就说当年,也是大名鼎鼎的“京城四凶”之一。

所谓“京城四凶”,说的是当年在建康城里为所欲为的祸害。

其二是宗室子弟:萧正德,及其弟萧正则;另两个,是勋贵子弟,董暹和夏侯洪。

这四个人,招揽大批亡命之徒,黄昏出动,在建康城里杀人抢劫,还美其名曰“打稽”。

这“四凶”,其实是代表人物,还有很多功臣豪门子弟多放纵不法,专门杀人抢劫奸人妻女,父辈管束不住,官吏也制止不了。

后来,萧正则、董暹、夏侯洪相继伏法,萧正德却依旧逍遥法外,不知收敛,依旧凶顽。

甚至,萧正德还和自己的妹妹长乐公主私通。

不仅如此,还故意伪造火灾现场,让妹妹‘意外身亡’,然后改名“柳夫人”,就这么住在一起。

对此,长乐公主的原配、陈郡谢禧只能装聋作哑,而萧正德还和“柳夫人”生下两个儿子。

这件丑事,渐渐走漏风声,为不是秘密的秘密,权贵圈子里多有耳闻,却没人点破。

仅就这件事而言,可见萧正德的胆子有多大,行事是多么的肆无忌惮。

他连自己的妹妹、世家高门子弟的老婆都敢抢,还生下儿子,那么区区民女有什么不敢抢的?

这几十年来,建康城里不知有多少良家妇女被此**害过。

上梁不正下梁歪,老子是恶徒,儿子也是恶徒,临贺王父子的恶名,建康城里如雷贯耳,百姓甚至都编出民谣:

宁逢五虎入市,不欲见临贺父子。

可见,这临贺王是有多混账,鄱阳王府在鄱阳的名声,可没有临贺王府在建康的名声这么差。

李笠觉得,若是自己当初招惹上的是临贺王府的人,什么都别想了,要么逃亡,要么就是个死。

张铤就没这么好运。

张铤的姊夫,是国子学的“吏员”,被就读的临贺王儿子打成重伤,而为了治病筹钱,经人介绍找质舍借钱,结果这质舍又是临贺王府的产业。

张铤的姊夫死后,张铤的姊姊因为还不起债,被债主抓去抵债,在临贺王府里不堪凌辱,上吊自尽。

可以说这一家人,都是被临贺王府祸害的。

但被临贺王府祸害的人,并不止这一家,多少人被其弄得家破人亡,官府却管不了,也不敢管。

所以我干掉你,是为民除害!

想到这里,李笠意念坚定起来。

毫无疑问,萧正德的王府戒备森严,出行时前呼后拥,护卫同样森严,想要行刺,那是不可能的。

这个时代的大户人家,绝不可能去什么酒肆、风月场吃饭、寻欢作乐,都是在家养着厨子、乐队、表演队,足不出户就能吃喝玩乐。

那么,想要在娱乐场所设伏,恐怕都没机会。

对方“上班”的地方,在台城,身边必然跟着许多侍卫,想设伏或者袭击,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想要行刺萧正德,难度极高,不然,此人多年作恶、仇家无数,没道理仇家无动于衷,不想着报仇,让萧正德活到现在。

也许这么多年来,无数想要复仇的刺客,一次次倒在临贺王府外围,根本就近不得身。

而临贺王的爪牙,对于防备刺客极有经验。

张铤刺杀临贺王府的掌柜,也许会打草惊蛇,临贺王府的戒备会提升,这个时候策划刺杀,难度又大了一些。

然而再难,李笠也要想办法,因为只要除掉这祸害,将来侯景就没了内应,无法偷袭建康得手,侯景之乱,那就真的只是一场小风波。

但是,侯景乱不起来,不代表梁国会平安下去,因为侯景不过是个导火索,梁国国内尖锐的矛盾无法调和,才是内因。

梁国末年,国内矛盾重重,整个国家就像一个火山口,随时会爆发,无非历史上,是以侯景之乱的形式爆发。

即便解决了侯景,这些矛盾,迟早会以另外的形式爆发。

李笠知道自己无力缓和社会矛盾,也无法给梁国续命,但是...

哪怕梁国最后的结局,是在宗室内战之中分崩离析,但在李笠看来,也好过被侯景这个混世魔王祸害。

也许历史的进程,依旧是以梁国灭亡为结局,但是,只要让侯景之乱的祸害程度大幅降低,就不枉我来这时代走一遭!

李笠如是想,自己给自己打气。

一件事,办不办得到是能力问题,捎带着看运气;做不做,那就是态度问题。

他看着人物关系图,陷入沉思。

雪后初晴,建康城一隅,临贺王府前街道,大批侍卫手持刀盾,围着一人。

那是个年轻人,身材颇高,穿着布衣,面对刀兵,不动声色,一步一步向王府大门走去,每进一步,包围圈便动一步。

他的手中,提着一物,却是个人头。

“我,听说、临贺王府、悬赏,捉拿、凶徒张铤。”

那人缓缓说着,一顿一顿,带着外地口音,侍卫们勉强听得懂。

他们知道,给王府放债的掌柜遇刺,光天化日之下,惨死建康街头,所以大王很生气,悬赏捉拿凶徒。

根据公廨勘察,凶徒似乎为人雇佣,其人是尚书省令史张铤,而张铤之前就因为尚书省弊案,在逃。

张铤买凶杀人,所以张铤的人头,在临贺王这里值五十万钱。

现在,居然有人就这么拎着张铤人头向临贺王府走来,其情其景极其震撼,侍卫们不敢大意,当然要上前阻拦。

但是,这个一身布衣的汉子悍然无惧,拎着人头一步一步向前走,他们拦也不是,不拦也不是。

大王悬赏,现在有人拎着人头来领赏,拦着,会让人嘲笑大王言而无信,大王若因此发怒,阻拦的人要倒霉。

不拦,万一这是刺客,那怎么办?

万一是张铤的同伙,拎着张铤的人头过来,借机靠近临贺王行刺,出了事,谁担得起?

没有人担得起。

况且侍卫之中没人认得张铤,无法确定此人手中人头,是不是张铤的首级。

所以,两难的侍卫们,只能围着这个不速之客,却又不好拦,只能不断移动。

眼见着王府大门就在后面,侍卫们知道再也不能退让,把心一横,以盾为墙,挡在面前,不再后退。

大门旁的小门打开,一名身着锦衣的男子跑出来,对着来人大喊:“壮士可是来领赏的?”

“是,张铤、人头、在此。”

“好,若壮士不介意,请把人头给我,我是临贺王府管事陈和,会将人头转呈大王,确认无误,自会有赏。”

“但这需要时间,请壮士三日后再来。”

说完,陈和掏出一块玉佩:“此为信物,壮士改日来时,可以此信物作为凭证。”

“可以,人头、你们拿去,改日、我来、领赏金。”

汉子说完,把人头向前一伸,交给一个侍卫,接过那玉佩,转身往回走。

围着他的那些侍卫,看看陈和,见其点点头,于是包围圈露出一个缺口,背对王府大门方向的缺口。

汉子慢慢走着,渐渐离开,身影消失在街道另一头,没有人跟上去。

管事陈和让人把首级装在布袋里,自己提着,走进王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