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六章 黔驴技穷

乱世栋梁 第六章 黔驴技穷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六章 黔驴技穷

北风呼啸,涡阳城北旷野,魏军列阵,旌旗曜日,而涡阳城垒大门紧闭,未见一兵一卒出战。

中军,慕容绍宗眺望南面,不发一言,他背风布阵,将士们不会被风沙眯眼,弓箭手放箭能比平日射得更远,所以,侯景不可能迎风出击。

但是,慕容绍宗依旧兵临城下,为的是不给对方以喘息之机。

前不久,寒山之战,中看不中用的梁军被慕容绍宗击败,主帅萧渊明及一众将领被俘,送往邺城。

侯景没了策应,只能弃攻谯城,且战且退,南撤到涡阳,手中兵马,已大不如前。

而慕容绍宗步步紧逼,绝不让侯景有机会带着军队撤入梁国境内。

因为跟随侯景反叛的兵马,都是悍勇之士,侯景带着这些人入梁国,整顿之后,会卷土重来,届时,一定会搅得河南鸡犬不宁。

看着左右旌旗招展,慕容绍宗有些恍惚,时光荏苒,距离尔朱氏败亡,已有十几年了。

当年,若尔朱荣听他一句劝,就不会死在洛阳皇宫。

当年,若尔朱兆听他一句劝,不给高欢以做大的机会,尔朱氏就不会被高欢取而代之。

奈何,天意如此,尔朱氏败亡,他也跟着完了,虽然保得性命,却再不得任用。

十余年间,慕容绍宗碌碌无为,而侯景混得风生水起,昔日那个向自己学兵法的跛子,如今和他对阵,恐怕旗鼓相当。

若不是为了对付侯景,渤海王也不会让他带兵,对于慕容绍宗来说,这是难得的机会,一定要把握住。

但是,侯景可不好对付。

用来对付梁军的伎俩,侯景不会上当,慕容绍宗现在即便有兵力优势,也不敢掉以轻心,决定和对方耗,耗得军心不稳,再给予致命一击。

正琢磨间,北风骤停,慕容绍宗看着渐渐静止不动的旗帜,面色一变:“快!让他们戒备,风一停,侯景就要冲出来了!”

话音刚落,却听前方涡阳城鼓声大作,城门开启后,涌出许多士兵。

没人骑马,全都是步兵,短衣短甲,戴着铁面,手持刀盾,徒步前进。

等了许久以至于等得有些无聊的魏军士兵,见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步兵?步兵在这空地里出击,不是找死么?

方才主帅下令,要大伙提防叛军出击,现在看来,侯景吓傻了,主帅也老糊涂了。

也是,十几年没有带大军出征的将领,就如同一把生锈的铁刀,能顶什么用?

魏军士兵不以为然,判断这些出击的叛军士兵只是诱饵,弓箭手出列,对准这些傻子放箭。

箭如雨下,叛军士兵以盾护体,快速逼近,纵然有人中箭倒下,其他人也依旧前行。

魏军将士隐约觉得不对劲,骑兵很快出击,冲向这些前来送死的傻子。

手里连一根长矛都没有,就敢在骑兵面前冲锋,这不是傻子是什么?

无数人这么想,魏军骑兵逐渐加速,随后撞入人群之中。

血光飞溅,人仰马翻,魏军骑兵未能击溃叛军,反倒是被对方挥刀砍马腿,一个个栽倒在地。

其后跟来许多弓箭手,对准魏军军阵放箭,两边对射之下,叛军步兵已然冲到阵前,不躲不避,嚎叫着撞入阵中。

撞入骑兵为主的侧翼,依旧是不顾伤亡,低头弯腰砍马腿。

魏军军阵为之一撼,随即松动,从涡阳城内冲出的骑兵,顺着步兵撕开的缺口,冲入阵中。

很快,魏军军阵崩溃。

身处中军的慕容绍宗,没想到叛军死士如此厉害,而自己的兵马如此不中用,都说了要注意,结果还是被打崩。

他急忙指挥部将反击,奈何军心大乱,惊慌失措的士兵已经不听指挥,掉头往后跑,冲乱阵脚,全军溃散。

冰雪消融,健康城内一处私第内,李笠正和张铤交谈,谈论当前时局。

去年十一月,梁魏寒山之战,梁军惨败,主帅萧渊明及许多将领被俘,不过也有不少队伍安全撤退。

但全身而退的队伍,就只有羊侃所部兵马,其他撤回来的队伍伤亡都不轻。

李笠随着“羊家军”平安撤离战场,返回建康,随即回家过年,顺便做一些安排。

现在是太清二年一月底,李笠安排好各项事宜后,又来建康,而前线传来的消息,让他心情压抑。

去年十二月,魏军主帅慕容绍宗率军攻打侯景于涡阳,结果被侯景击败,魏军后退。

此战,据说侯景军是以步兵破阵,这一说法,李笠只觉难以置信:以步制骑?师徒在平原决战,徒弟用步兵打败了不缺骑兵的师父?

那仅就用兵而言,侯景可是不比他师父差啊!

今年一月初,侯景和慕容绍宗再战涡阳,这一次,徒弟被师父击败,败得一塌糊涂,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惨”。

据说慕容绍宗在战前发动宣传攻势,说“朝廷”对附逆将士既往不咎,留在魏境的家人们都安然无恙,只要将士们“迷途知返”,一切如故,绝不追究。

此举直接让侯景的军队崩溃,随后涡阳被魏军攻占,侯景去向不明。

不过到了前几日,朝廷得对方遣使来报,至少知道这位还活着,不过手中不到一千残兵。

而梁国从侯景手上接过的河南、淮北州郡,大部分已经丢失,可见再过数月,就又回到去年一月,侯景叛魏、向梁国称臣时的形势。

所以,梁国未能从侯景叛魏、对梁称臣这件大事之中,获得分毫好处,相反折了一支大军,还把主帅和许多将领赔了进去。

文雅一点讲,梁国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粗俗一点讲,梁国就是强X不成反被日。

李笠越想越觉得无奈,甚至有些气愤,铁青着脸,此次同来建康的张铤见状安慰:

“李郎,朝廷无非是没占到便宜而已,东魏眼下,还要和西魏争夺河南西境,无暇南顾。”

“这话你自己信?”李笠反问,张铤无言以对。

侯景叛魏时,不仅向梁国称臣,也向西魏称臣,所以,不止梁国派兵接管侯景治下河南、淮北州郡,西魏同样趁火打劫。

现在,东魏大军把梁国占据的河南、淮北州郡逐一‘收复’,现在忙着去和西魏争夺河南西境城池,但不代表梁国可以置身事外。

寒山之战前,梁国朝野内外都认为官军兵强马壮,又有侯景叛魏这一绝佳时机,必然能趁机收复淮北、河南之地。

结果,争夺彭城的寒山之战,梁军败得极惨,在魏军面前,几乎是毫无招架之力,不仅损失惨重,连主帅和许多将领都被俘虏了。

如此结果,仿佛一记耳光打在梁国君臣脸上。

而侯景,随后独自对抗东魏大军,还打得有来有往、有胜有败,最后是独木难支,没有后援,粮草耗尽,才被对方以柔克刚,最后击破。

两相比较之下,更显得梁军的无能。

所以,梁国所谓的强盛表象,随着去年年底、今年年初的一连串战争,已经被撕碎,展露在世人面前的梁国,就是个徒有其表的肥猪,而不是猛虎。

后世有一个成语,叫做黔驴技穷,黔地的老虎一开始没见过驴,以为这是一个恐怖的怪物,所以不敢靠近。

后来发现这玩意没有反抗能力,老虎便不再犹豫,一口将其咬死。

梁国之前在北面两头猛虎眼中,是身强体壮、吃肉的猛虎,所以不敢打梁国的主意。

现在,寒山之战后,对方迟早发现,梁国不过是一只身强体壮、吃草的驴。

张铤当然不可能知道“黔驴技穷”的故事,但能看出来,梁国的虚弱已经暴露给北边两个魏国,而两个魏国的军力,明显强过梁国。

更别说皇帝年迈,诸子、宗室间内讧不断,迟早要内乱,届时北边两个魏国不趁火打劫才怪。

李笠分析:“寒山之战惨败,朝廷恐怕想要求和。”

“天子向来宠溺宗室,如今侄儿萧渊明被俘,那天子会不会想把侄儿赎回来?”

“接下来,侯景如何处置?东魏肯定是对其恨之入骨,如要和谈,必然要朝廷交出侯景。”

张铤闻言默默点头,李笠越说思路越清晰,他不记得历史上侯景之乱的详细过程,但现在,根据,隐约琢磨出侯景叛梁的原因了。

其一,寒山之战梁军惨败,魏国和侯景看破梁国的虚弱。

其二,侯景还活着,但皇帝可能后悔和魏国交战,想罢兵,并且想赎回侄儿,所以急切地与东魏求和。

东魏肯定趁机提要求:把侯景交出来。

那么,进退两难的侯景要如何求生,不言而喻。

东魏是猛虎,梁国却是绵羊,桀骜不驯的侯景,自然要磨刀霍霍向猪羊。

然后,一群盼着老皇帝早死的宗室、权贵或者地头蛇,袖手旁观,任由侯景这头恶狼,钻进房间,把家主吃掉。

然后,大伙就可以愉快地争夺皇位了。

想到这里,李笠觉得无比郁闷:事情很明显,光杀一个萧正德,无济于事,梁国真的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侯景手下战斗力极强,穷途末路之际,还跟着他的那些残兵,恐怕都是骁勇之辈。

即便后来没有萧正德做内应,对方突破建康外围城防恐怕也不会太费力。

毕竟,建康外廓没有城墙,只有木栅栏而已。

而想要借刀杀人的宗室、权贵,以及各种投机者,多如牛毛。

“我认为,天下要大乱了,就在今年。”李笠看着张铤,一脸严肃:“一如过年时,我们商议的那样,不能旁观。”

“我们得在建康待着,随机应变。”

张铤点点头:“李郎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李笠不想旁观事态发展,所以权衡利弊,采取措施应对。

他去年秋末来建康送‘孝敬’,让武祥接过珠署监作一职,而自己,则在建康任另一个监作。

值此风云变幻之际,李笠要在建康守着,做些什么,而不是闷头在鄱阳作壁上观、看热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