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三十四章 位登二品,流内一班

乱世栋梁 第三十四章 位登二品,流内一班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三十四章 位登二品,流内一班

什么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李笠切身体会到这句俗语的含义,此刻,他身处荆州军营地,面对“千夫所指”,陪着笑脸。

毕竟,是他犯了众怒在先,当众挟持湘东王世子“白日飞升”,吓得左右侍卫以及荆州诸将面无血色。

所以,台城解围后,朝廷必须给荆州将士一个交代,给湘东王一个交代。

否则,往后别人有样学样,挟持宗室去立功,那可如何是好?于是乎有了一个风波:

李笠立了功劳,却因挟持湘东王世子,被有司抓了,得湘东王世子、鄱阳王世子、皇太子求情,很快获释。

各方各面,都有了交待,李笠今日来荆州军大营,再走一遍“流程”,给荆州军的“诸位”消消气。

一旁,陪同李笠入营的王琳,见路上碰到的诸位将军对李笠板着脸,只觉好笑,又不好笑出来,便带着李笠往中军帐走去。

侯景叛军,已经撤离石头城,往下游广陵而去,朝廷接下来要如何应对,那是朝堂诸公要考虑的事情。

建康终于恢复秩序,却也形同废墟,百废待兴。

勤王诸军会陆续返回本镇,但为防万一,以及加强建康城防,并不是所有兵马都会撤离,譬如荆州军就要多待一阵。

来到中军帐前,迎面走出几名将领,当头一个,却是荆州军大都督王僧辩。

王僧辩一出大帐,就见李笠这胆大包天的混蛋往这边过来,脸色瞬间变黑:这小子挟持世子,不知多少人被吓得魂都飞了。

想骂些什么,却骂不出来。

李笠此举,实际上立了大功,间接让台城之围得解,只是挟持宗室一事传出去太难听,湘东王脸上也挂不住,所以天子意思意思,小小惩罚了一下李笠。

昨日,勤王军诸将入宫诣阙,王僧辩自然也在内,他就听天子说,说李笠这小子不像话,但也是为了解台城之围,便宜行事,所以大伙莫要见怪。

王僧辩还能说什么?世子为李笠求情,皇太子也为李笠求情,他现在,总不能一耳光打过去。

见李笠向自己行礼,王僧辩点点头,径直离开,跟在旁边的王顗,看着这“李大胆”,满是佩服。

敢挟持世子,还能飞天,你敢想,还敢做,佩服,佩服。

李笠见诸位将军当自己是空气,也不在意,候在帐外,得通传后入内,见了萧方等,赶紧告罪。

萧方等哪里会让他告罪,让王琳扶住,然后笑道:“寡人可是得李监作神威,才飞入台城,如今得天子夸奖,又如何会怪监作呢?”

王琳已经听李笠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见世子高兴,他也高兴:“哎呀,若当日,王某也在场,不知李监作要如何动手?”

李笠回:“呃,那热气球只能坐三个人,没有王郎的位置,所以,卑职会把王郎敲昏。”

“你下得去手?”王琳做惊讶状,萧方等笑起来:“他连寡人都敢挟持,如何会下不去手敲昏你?”

三人笑起来,笑得很开心。

萧方等当然开心,此次勤王,他如愿以偿,为解台城之围,尽了自己一份力,如今建康化险为夷,祖父、伯父安然无恙,这样就好。

祖父夸他忠孝两全,想来父亲知道了,也会很高兴的。

李笠陪着萧方等说了一会,问:“第下,不知何时启程返回江陵?”

“还不知道,不过侯景逆贼盘踞广陵,随时都有可能袭击建康,或许,我军还得在此待上一阵子。”

“那,卑职陪陛下钓鱼吧。”

“哎哟,如今谁还敢让寡人和监作一同出行。”萧方等说完,指着左右侍卫:“他们呐,一个都吓怕了,哈哈哈哈!”

李笠见几名侍卫对自己怒目而视,想起那日暴起发难,这几位就是“受害者”之一,赶紧向这几位道歉。

又说了一会,王琳问:“李监作如今立下大功,想来会另有任用?”

“也许吧。”李笠笑了笑,倒是有些期待:我能得什么任用呢?

青溪,营地,李笠正和部曲们聊天,确定书信已经送往鄱阳,心定了许多,此次他被人套路,有惊无险,所以一定要及时报平安,否则家人会吓出毛病的。

“你们都辛苦了,不过还得辛苦些,东冶营的兄弟要好好安顿,莫要让人寒了心。”

“郎主放心,张郎都安排好了。”郑原回答,看着李笠,由衷夸赞:“郎主一身是胆,某等佩服之极。”

“一身是胆?那是怪人,要我说,兵为将胆。”李笠笑道,“诸位,才是我的胆呐!”

张铤匆匆而来,面带春风,见部曲们各自散去,恭喜李笠:“恭喜李郎,贺喜李郎,如今可是脱胎换骨,做流内官了。”

此为套路,以便给湘东王一个交代,维护宗室颜面。

后来,李笠随后得了任用,那就是“授东冶令,板材官将军”。

他不太懂官制,所以对于这任命一头雾水。

“这个..官制我不是很懂,里边说话。”李笠走进房间,和张铤各自坐好,然后听对方讲解官制。

梁国官制有些复杂,即有官品制,又有官班制,要仔细说,说几天都说不清楚,所以张铤简要介绍。

官班制,有流内十八班,班多为尊,譬如位列十八班的官职,是丞相、太宰、太傅、太保、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

尚书令、太子太傅、左右光禄大夫,为十六班。

皇弟皇子府谘议,为九班,譬如湘东王府谘议参军徐君蒨,其官职就是九班。

已经在建康之役丧命的徐驎,生前担任的少府寺丞,为四班。

太学博士、国子学助教,为二班。

东西冶令,为一班。

流内十八班官职,称为流内官,也是士族子弟的起家官职,而李笠如今得授东冶令一职,是流内官了。

除此之外,又有流外七班,是寒门庶族、吏姓寒人起家官职。

张铤已经尽可能说得简单,但是李笠还听不懂,不过注意到一件事:他不是寒门庶族,勉强算吏姓寒人,那么,按道理起家官、迁转官了不起是流外官。

现在,他为官的第一个官职直接是流内官,虽然只是最低的一班:东冶令。

一当官就是流内官,这是士族子弟入仕的待遇,但东冶令是“工”,是浊官,被人看不起,不会有士族子弟当这种官。

“那,莫非我立下大功,救台城于危难,只配得这种官做?”李笠明知故问,张铤见他这么问了,索性点明:

“我认为,陛下正是想用李郎,才有如此安排,否则,随便封个杂号将军即可。”

“这是第一步,以李郎的出身,骤然做流内官,极易受人诘难,所以,先做个浊官,至少入流了。”

李笠当然明白这任命里的意思,张铤见其想通其中深意,便不多说,仅就这项任命进行讲解:

“得任流内官,位登二品,这是太平时节,许多人欲求而不得的。”

流内十八班和流外七班,是士族子弟、寒门庶族以及吏姓寒人的区别,寒族、寒人想当流内官,难度很大。

流外七班,是寒门庶族以及吏姓寒人专属的起家官和迁转官,也许熬得几十年,都无法“入流”,成为流内官。

若想起家官为流内官,那么在州郡中正品评出的品级至少是二品,所以起家为流内官有“位登二品”的说法。

李笠现在,就称得上“位登二品”,官职东冶令,是流内一班。

作为对比,藩王国的许多佐官是流外官,若李笠之前得鄱阳王世子征辟,当个寻常佐官,了不起是流外官。

此外,地方官制也有官班,州有二十三班,郡守及丞为十班,县制七班。

武官也有官班,还有上百个将军号,十分复杂,一时半会说不清楚。

而且,若天子封李笠一个杂号将军,即便这杂号将军官班不低,也只是看上去威风,其实上虚得很,比不上流内一班的东冶令实在。

李笠又问:“那我又...板材官将军,这是?”

他不懂官制,所以觉得“板材官”将军很难理解,而且这三个字倒过来念,那就是“棺材板”,感觉很惊悚。

所以得张铤解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