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三十九章 机遇

乱世栋梁 第三十九章 机遇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三十九章 机遇

午后,入宫面君、禀报东冶事宜的李笠,被皇帝特意单独召见,因为他交上去的资料,画了“饼状图”这种统计数据表达方式,所以需要本人进行讲解。

此刻,眼圈发暗的萧纲拿着“数据汇总”,问:“这饼状图...朕从未见过,东冶从何处学来?”

东冶,指代李笠,因为李笠是东冶令,李笠随后回答:

“陛下,这图是下官自己琢磨出来的,按照百分比,将各种数据以图形表示出来,很直观,可以看出各项数据的占比。”

萧纲不太清楚何为‘百分比’,放下资料:“那么,东冶如今已经恢复了六成的...生产能力,到明年一月,就能恢复到之前那样?”

“是,前提是按照下官拟定的重建计划,分批次招工、重建...”

萧纲看着信心满满的李笠,欲言又止,想起父亲那时说的话。

或许,李笠真是个人才?

可国家大事,这个未经历练的年轻人又如何能有真知灼见?

时局纷乱,让继位的萧纲焦头烂额,淮南摇摇欲坠,侯景盘踞广陵,上游荆襄之地又生事端。

湘东王与河东王、岳阳王兄弟剑拔弩张,他想要解决,却想不出好办法。

所以,萧纲已经快到病急乱投医的地步,现在想起父亲所说,而李笠就在眼前,觉得不如问问,或许对方能有办法。

不过对方只是个小官,问国家方略肯定不合适。

李笠见这位欲言又止的模样,琢磨着莫非是想“病急乱投医”,来个问策。

又见这位一副睡眠不足的模样,李笠判断天子是为局势弄得焦头烂额,其实他有想法,有计策,或许可以化解危局。

但是,他没资格给天子出主意,朝堂诸公也不会容忍区区小官参与议论国家大事。

然而,如今就有一个“拉项目”的绝佳机遇,不抓住的话,下次就不会有了。

李笠正在纠结,却听天子问:

“侯景逆贼占据广陵,随时能再次威胁建康,朕打算秋后派兵收复广陵,广陵是座坚城,东冶可做好攻城准备了?”

“回陛下,下官的材官营已做好准备,只是....”

李笠见皇帝好像有些想问又不好开口的样子,便找个“攻打广陵”的话题起个头,莫非...

他觉得还是要争取一下,为自己争取机会:“只是下官觉得,与其攻打广陵,不如攻打寿阳。”

“嗯?此话怎讲?”萧纲有些好奇。

“陛下恕罪,下官斗胆,对时局说一些看法。”

“但说无妨。”

“是,陛下,可知如今东魏正在和西魏交战?”

“他们不是一直都在打么?”

“如陛下所言,确实如此,不过眼下两国为了一座城,正在较劲,那就是河南西部的颍川。”

李笠请求纸、笔,在纸上画示意图,给皇帝讲解当前“国际形势”。

他在纸上画了两个相交的圆,左圆为西魏的山南地区,右圆为东魏河南地区。

两者交接处,为一座城,名为颍川。

“侯景叛魏时首鼠两端,既向国朝称臣,也向宇文氏称臣,为此,让出河南以西部分州郡,其中,颍川为核心。”

“去年一月,涡阳之战后,侯景逃过淮水,而东魏军挥师西进,攻打西魏占据的颍川,似乎直到前不久,东魏仍未攻破颍川。”

“也就是说,东魏围城将近一年,都攻不破这颍川城。”

“陛下,下官在西魏山南地区有朋友,听说,东魏围了颍川,颍川守军孤立无援,硬是守了一年,期间,一个援兵都没来。”

萧纲看着李笠所划示意图,眉头紧锁,良久,问:“然后呢?”

李笠觉得很惊讶:话都说到这份上,你没听出来?

“陛下,西魏并未派兵救援颍川,可颍川就在山南边上,这不合常理。”

“对,不合常理....莫非,那颍川守将得罪了西魏权臣宇文泰,所以...”

李笠这下觉得更惊讶了:你莫非不关注‘国际局势’的?

“陛下,六年前,东西魏在洛阳决战,陛下是否忘了?”

这一问,问住了萧纲,他似乎记得有这么回事,却不是很清楚细节,毕竟这和梁国无关。

“陛下,那一场大战,西魏惨败,伤亡惨重,原有的军队几乎伤亡殆尽,于是后来行府兵制,接纳各地豪强,重建军队。”

“府兵制?”萧纲喃喃着,精神起来,他没想到李笠居然懂得这么多,而且,居然懂得东西魏围绕颍川进行争夺,一年都未决胜负。

“你仔细说说,这府兵制,和颍川有何关系。”

这下,李笠已经是觉得惊悚了:你的战略眼光如此之差,要怎么保境安民啊!

“陛下,西魏编练新军,即府兵,其军未成,所以,无力解颍川之围。”

“下官认为,东西魏如今都无暇南顾,便是朝廷稳住雍州、收复淮南、对侯景关门打狗的好机会!”

萧纲追问:“此话怎讲?”

“陛下,东魏大军围攻颍川,无暇南顾,虽然已占寿阳、钟离,短期内无多余兵力再派往淮南。”

“所以,我军可趁魏军在淮南立足未稳,全力进攻寿阳,再收复钟离。”

“如此,淮水一线,再为朝廷控制,那侯景被夹在江淮之间,还能跑到哪里去?”

“他困守广陵等几个城池,进退失据,无法和北边勾连,必然军心大乱,官军可以从容进军,攻打广陵,此为关门打狗。”

“之前,鄱阳王已攻破寿阳外城,而臣擅长攻城,所以,有把握速下寿阳以及钟离,且寿阳、钟离均在淮水岸边,官军乘船顺流而下,行军十分方便。”

“你,果真有把握快速破城?”萧纲盯着李笠,宛若溺水之人看到了一块漂浮的木板。

但是不敢相信李笠能这么轻松破城,因为当年,朝廷收复寿阳花了许多年时间,为了守住钟离,又调集十余万兵马,才把来犯魏兵击退。

现在,李笠说能够快速攻破寿阳、钟离这两座坚城,他觉得难以置信。

此次东魏趁火打劫,占了寿阳、钟离,又派兵入淮南,试图抢占投降州郡,虽然急切之间成不了事,可一旦己方攻城不利,对方援兵赶来,那仗就没法打了。

李笠回答:“下官不敢说十足把握,但七成把握是有的,只要收复寿阳、钟离,然后派兵驻扎,加固城防,就能让东魏知难而退,退兵回淮北。”

“只要把淮水这道门一关,又派重兵守住京口,侯景就被关在淮南,其兵马向南无法渡江,向北无法渡淮,定然人心思变。”

“届时,陛下只需宣布献侯景首级者封侯,且附逆者只要归顺朝廷就既往不咎,叛军定然内讧。”

“而雍州,岳阳王与湘东王龃龉不断,陛下也许会担心,岳阳王走投无路之下会向西魏借兵,乃至引狼入室?”

萧纲点点头,李笠继续说:“可是,西魏连更重要的颍川都没法救,因为围攻颍川的东魏军,据说兵力近十万!”

“西魏行府兵制,重建的军队需要时间训练,颍川是西魏出击河南的重要据点,守将苦守一年,西魏朝廷难道不想派兵解围?想!一定想!”

“但因为洛阳之战输得太惨,老兵都打光了,新兵还没练好,数量还不够,没有充足的援军去给颍川解围,要知道,那是十万左右的东魏兵,援军不能太少。”

“西魏既然派不出大军救颍川,又如何‘借’大军给岳阳王?当然,数千兵力也许是可以派来的,难道官军会怕?”

“既然狼来不了,可以派一位重臣去雍州调停,大不了,亲自护送岳阳王回京,保他平安、富贵。”

李笠一番分析,让萧纲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之前让他愁眉不展的困局,如今看来,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东西魏如今各有难处,所以,只要速下寿阳、钟离,就能把淮水这道“门”关上,然后“打狗”,收拾侯景。

雍州那边,可以派人安抚岳阳王,哪怕岳阳王走投无路,西魏急切间也无法派出大军南下。

也许会派数千兵马过来,但江沔地区的官军,怎么会怕这区区数千兵马?

但有一个前提,前提是李笠所说东魏确实久攻颍川不下,而西魏行府兵制,新军成军不久,暂时无力大规模出击。

而且,寿阳和钟离,真能轻松攻下么?东魏既然已经拿下这两座淮南重镇,怎么会坐视官军攻城而不管?

萧纲再次看向李笠,还是有些疑虑:李笠才二十出头,出身微寒,先前不过是个鱼梁吏,怎么会如此消息灵通,对时局如此了解?

国家大事不能儿戏,怎能听他一人信口雌黄,就轻易下决定?

李笠见皇帝有些犹豫,虽然能够理解对方的慎重,但心中颇为失望,他人微言轻,皇帝好像又不太精通战略,恐怕下不了决心。

但是,他根据自己消息渠道打听回来的消息,经由颍川的战况判断,东魏和西魏真的暂时无暇分兵南下。

至少,无法大规模派兵南下、趁火打劫。

所以这是个宝贵的战略机遇期,哪怕就只有一年,甚至半年,只有抓住了,整盘棋才能走活。

当然,前提是梁军战斗力要有保证,能击败淮南地界的东魏兵,否则野战不利,有城也守不住。

新登大宝的皇帝,能稳住雍州、淮南、干掉侯景,才能树立起威信,才能震慑野心家们。

若错过这机遇,就太可惜了。

而对于出身卑微的人来说,战争是出人头地的唯一机会,眼下,就有一个机遇摆在李笠面前,错过了,也很可惜。

见皇帝沉吟着,李笠决定再争取一下,既然皇帝对他打听来的消息存疑,也不相信他能快速攻破寿阳、钟离,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

用PPT,忽悠这位“萧董”,以及各位“高管”。

毕竟,后世职场有句话:累死累活,不如PPT做得好。

作为小官,他没有资格参与决策,即便参与,底气也不足,不过,说到攻城技术,倒是可以辩上一辩,毕竟有速攻东府城的战绩。

“陛下,下官不会说什么大道理,朝堂诸公也不会允许下官妄议军略,但下官擅长攻城,有把握速下寿阳、钟离。”

“下官所献之策,请陛下斟酌,若觉得可行,却又担心无法速下寿阳、钟离...”

“下官不才,愿为陛下及诸公推演攻城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