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九十四章 信用(续)

乱世栋梁 第九十四章 信用(续)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九十四章 信用(续)

寿阳城郊,鄱阳王萧范正在淝水边垂钓,这几日他心情不错,所以来了兴致,享受一下垂钓之乐。

前不久,盘踞广陵的侯景残党,穷途末路之下,被迫向围城的官军投降,淮南终于平靖了。

正是因为如此,萧范心情大好,以至于垂钓半日,只是钓上几条小鱼,也毫不在意。

佐官见大王笑眯眯的,收起钓具,转到一旁凉伞坐下,便赶紧陪着说话,说起北边的一些事情。

去年八月,魏国权臣、高澄,在邺城王府内遇刺身亡,据说凶手是一个膳奴。

所以,高氏当时才无暇派兵南下趁火打劫,侵略淮南。

高澄之弟高洋,继了齐王之位,依旧控制朝政,高氏依旧权倾朝野,并于前不久,五月初,受禅称帝,国号“齐”,改元天保。

所以,东魏没了,取而代之的是高氏齐国。

对此,萧范发表看法:“高氏建齐,高欢都没做到的事,其子贸然称帝,恐怕,宇文氏会蠢蠢欲动。”

“大王,宇文氏先前侵占司州,如今陈司州正在汉东与魏兵鏖战,想来,对方无暇试探高氏?”

“未必,安陆和洛阳比起来,毫无疑问,宇文氏会选洛阳。”

“那..河东王兄弟还有邵陵王,恐怕也要撕破脸了。”佐官有些忧心忡忡,“他们要动手,现在和接下来数月,正是好时候。”

萧范点点头:“是啊,广陵已收复,侯景残党已经灰飞烟灭,勤王兵马大多各回本镇,他们,也该蠢蠢欲动了。”

说到当前局势,萧范心中又生忧虑,虽然他如今镇守寿阳,看上去深受皇帝信任,但实际上,皇帝还是提防他的。

虽然部分家眷已经来到寿阳,但是世子萧嗣却入京为官,皇帝还有种种措施,提防他有异动。

皇帝是孤家寡人,提防任何人都没错,萧范并不会因此有太多怨言,只是觉得局势还不容乐观。

新君继位,虽然不会改变以宗室出镇要地的制度,但是越往后,就越倾向于用皇子来镇守要地。

那么他们这些堂兄弟,会渐渐靠边站。

而这些年轻的皇子出镇地方,能镇得住么?

对此,萧范不是很乐观,当今皇子,大多数都很年轻,崇文居多,尚武的没几个,基本上没有带兵打过硬仗。

皇子们需要时间历练,但是北边宇文氏和高氏,恐怕不会给多少时间。

而宗室之间矛盾重重,眼下河东王兄弟、邵陵王即将图穷匕见,镇守益州的武陵王,恐怕也会起心思。

萧范担任过益州刺史,所以知道益州的情况,若邵陵王真的起兵谋反,蜀地就孤立无援,一旦宇文氏大举入寇,武陵王能否挡得住,还未可知。

若宇文氏夺了蜀地,而雍、荆、湘形同割据,那么朝廷必然焦头烂额,一旦高氏也来趁火打劫,他在淮南,恐怕也只能苦苦支撑。

兄弟阋墙,外人虎视眈眈,而淮南、江南受了兵灾,元气大伤,当今局势,可不容乐观。

不过,好消息还是有的,譬如鄱阳那边。

新任鄱阳内史李笠,要在三年内,在鄱阳开财源,增加七十万贯的收入。

于是,上任伊始就不断推出‘新政’,调集人力物力,进行各种建设。

还别出心裁的推出“铜引”、“瓷引”,以让利吸引商贾运粮到新平、乐安,并且在鄱阳境内屯田。

为此,要在南北鄱水修建堰坝,疏浚航道,与此同时,又在南北鄱水流域兴建堰坝、沟渠等水利设施,以大规模开荒、屯田。

仅以鄱阳郡廨的财力物力,根本就不足以支撑李笠的大兴土木,江州州廨也不可能为此调集钱粮予以支持。

所以,这都得靠李笠想办法筹集资金以及物资。

那么,李笠是怎么做的呢?

萧范身为鄱阳王,在鄱阳有王府,也有产业,由管事们打理,所以,对李笠采取的各种办法有所了解。

据说公廨张榜公布的内容,是‘导则’,具体实施办法,还有单独销售的‘细则’加以说明,花钱就能在公廨买到,让有兴趣的人对各项措施深入了解。

‘导则’、‘细则’合在一起,据说有十余万字之多。

鄱阳王府的管事们仔细看过后,向萧范汇报,他仔细一琢磨,只觉很有意思。

譬如,为了筹集资金,李笠向民间举债,以较低的利息借贷,用借来的钱,雇佣百姓、购买物资大兴土木。

当然,官府向民间举债并不是李笠首创,但是,李笠低息借贷的前提,是出让了具备一定期限的“专营”。

其一,放债。

在规定的地域里,只允许一到三个大债主以较低利息放债。

较低利息有多低月息不得超过三分。

借契,必须在郡廨登记才有效,债权人,必须是郡廨认可、拥有放债权的人,否则欠债者可以不还钱。

谁敢以未在郡廨登记的借契催债,或者未获许可便私自放债,以聚众谋反论处。

拿到了这种“放债专营权”,意味着某个区域就只能有一到三个债主放债,而鄱阳各地开始大规模屯田,放债者不愁放不出债。

那么利息低一些也无所谓,因为“薄利多销”一样有不菲收入。

因为是低息放债,所以对百姓很有好处,但是,僧多粥少,放债资格不够分,怎么办?

其二:盐专营。

盐的经营权也是分区域的,每个区域,只允许一个‘经销商’,而自古以来,贩盐都是暴利营生。

其三:航运专营,包括客运、货运。

南北鄱水,已经开始修建多级堰坝,于是航道也分段,航运随之分段,谁能获取各段航道的“专营”,谁就用自己组织起来的船队承接航运事务。

能在航运大兴之际,赚得盆满钵满。

当然,运费定价得由郡廨来做主,但‘独家经营’,一样能赚大钱。

其四:代理。

代理指的是新平瓷器代理,不止一家,但数量有限。

民窑烧出的瓷器,有一部分要由官府“统一销售”,而官府实际上是把销售事务,分给这些“代理”来代劳。

具体利润划分,另有约定。

其五:劳力。

各级堰坝、码头的货物装卸,都要用到大量劳力,那么,只有获得了“专营”资格的人,才能带着自己的队伍,统一着装,在堰坝、码头干活。

当然,这样的队伍要接受官府监督,费用也得按着规定来。

各种“专营”,可以刺激大户们向郡廨低息放债,但是,不是随便哪个人,都可以放债的。

需要成立一个商号,该商号得在郡廨登记,要有“首席”,以及保人,要有‘注册资金’,并且向郡廨缴纳一定数量的“担保金”。

然后,郡廨才会向这商号的“首席”借债,然后出让“专营资格”。

获得专营资格的商号,就可以在指定经营区域,进行自己的“专营”。

而这样的商号,会有个在官府监督下的特别经营资格:集资,集资不受放债专营的限值。

譬如,商号甲,获得了乐安县城内的放债专营资格,那么,他可以用支付利息的方式,向民间集资,聚集大量本金,拿来放债。

放债的利息,当然要高过集资的利息,然后,商号甲就吃利息差,所得利润,商号内大小东主分。

这就会出现新的一种盈利方式:先拿下专营资格,然后进行有偿集资,以聚集的资金来实行放债专营。

其收入,扣除各种成本,以及集资本金和利息,剩下的,就是商号的盈利。

那么,这样的商号,必然会大量吸纳民间闲散资金。

原本自己放债的大户,因为无法挑战“放债专营”,无法如以前那样自己放债,就会把钱投入这些商号,吃利息。

虽然收入不及自己放债,但是,若‘专营’制度得到严格执行,获利也不会少。

萧范不事产业,是听了府里管事的详细解释,才弄明白这种规定后面的各种“商机”。

而管事之所以如此精通其中弯弯绕绕,是因为鄱阳王府,本身就会从中获益:王府已经向多个商号‘注资’,正等着发大财。

这种事,萧范当然不会声张,但是,愈发对李笠的经营才能佩服。

毫无疑问,李笠的这种办法要想成功,前提是乐安铜、新平白瓷的产量暴涨,只有这样,才会带动鄱阳郡地界的屯田及航运发展。

屯田及航运发展了,才会聚集更多的人来鄱阳各地定居,带来更多的人气。

只有人气越来越旺,各种“专营”的吸引力才会越来越大。

但说来说去,最关键的还是李笠本人的信用。

李笠必须让别人相信三件事:其一,他能在三年内,让乐安铜、新平白瓷的产量暴涨;

其二,能够确保专营制度公平、公正地执行下去;

其三,能够把任何挑战专营制度的人,无论是权贵、官宦、地头蛇、山贼水寇,一一解决。

李笠能做到么?

很多人相信,他能做到。

因为鄱阳地界的最大权贵——鄱阳王府,愿意和李笠合作。

因为李笠得天子赐字,得天子破例,回家乡做官,还要为朝廷开源、增收,所以,李笠有天大的靠山。

因为李笠一年多来,打了许多胜仗,甚至活捉了侯景,且在鄱阳有不少人脉,所以,大伙都相信李府君能把任何一个挑战专营制度的地头蛇灭掉。

这就是李笠的信用:奉旨赚钱,在鄱阳地界,听话就一起发财,不听话就灭你全家。

萧范觉得这专营制度,还有一个意图,就是通过分润利益,把更多的人用利益与新平瓷器、乐安铜捆绑在一起。

任何人要想独占这两棵摇钱树,就会犯众怒,任何试图独占的企图,最后都会不了了之。

所以李笠此举,防的是辛苦种树、结出果实后却被人抢了,作为规则制定者,有能稳稳获取不菲的利益。

萧范越想,就越觉得后悔:早知如此,就该把一个女儿嫁给李笠,若能有如此人才相助,那....

看看眼前青山绿水,萧范只能长叹一声。

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