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九十七章 喜讯

乱世栋梁 第九十七章 喜讯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九十七章 喜讯

鄱阳,城门门额挂起一排木笼,笼中盛着一颗颗人头,天气炎热,有些许异味发散,又招来大量苍蝇,进出城门的过客抬头看见,只觉有些渗人。

闲得无聊的门吏,见有人驻足观望,便不失时机的高声说着:“看看,都仔细看看!这就是做盗贼的下场!”

“拦路抢劫,杀人越货,袭扰乡里,就是这个下场!”

“管他是山贼还是水寇,胆敢为非作歹,迟早脑袋要悬在上面!”

驻足观望的人当中,常启听着旁人议论,只是停了一下,便继续前进,向着城外码头走去。

出城的道路两侧,是鳞次栉比的邸店,又有规模不小的鱼市,十分热闹,往来行人接踵摩肩,比起年初,人气明显旺了不少。

想起年初自己初来鄱阳的情景,常启觉得新任鄱阳内史果然有能耐,上任大半年,就让鄱阳百业兴旺。

然而鄱阳再热闹,也是他乡,常启寓居此处,时常想念远在长沙的亲人。

他是建康人,为河东王府佐吏,河东王到湘州上任,常启便携家人来到长沙,后来根据河东王的安排,今年年初来到鄱阳,探听消息。

大半年来,新上任的鄱阳内史李笠,果然只忙着郡内事务,奔波于南北鄱水沿岸各地,没有什么异动。

虽然派兵剿灭各处山贼、水寇,但派的都是游军,并未见集中兵力出击的迹象。

常启判断此人确实一心一意要给朝廷开源、增收,所以,大王之前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常启转到一处茶肆,在角落自己常坐的位置坐下,要了一壶茶,一边喝,一边听茶客们谈天论地。

茶肆、酒肆、食肆,聚集着四面八方的客人,为打听消息的好地方,不过消息繁多,想要从中获取有用的内容,得花一番心思。

鄱阳城各肆里,如今说得最多的消息,不外新平、乐安,基本上都是和瓷器、铜、开荒屯田有关,要么,就是哪里的山贼、水寇被剿灭等等。

毫无疑问,活捉了逆贼侯景的新任鄱阳内史李笠,确实是个狠人,自上任以来,郡内各地山林、湖汊聚集的贼人,被官府剿灭大半。

如今在鄱阳地界行商,无论是走陆路还是走水路,都安全了许多,常启在鄱阳的半年时间,发现三五结队来鄱阳的外地小商贩日益增多。

种种变化,都说明“李府君”很有本事,而且越是忙碌,越是无法分身,调动兵马、偷偷摸摸前往湘州。

常启知道河东王一直提防李笠搞偷袭,走陆路偷袭长沙,所以做了相应布置,现在看来,多虑了。

“听说,李府君喜得贵子,过阵子,要摆筵席宴请亲朋,热热闹闹庆祝一番。”

旁边有茶客说起听来的消息,其他人便议论起来,常启来了精神,侧耳倾听。

又有人问:“我听说,李府君的妇翁,是城里有名的‘铁骰黄’?”

最先挑起话题的茶客回答:“对,就是开赌档的铁骰黄,不过,黄家的赌档早已经关门,现在办起商号了。”

“哎?这是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做赌档,少不了干些伤天害理的事,铁骰黄如今有了这么厉害的女婿,可不得洗脚上岸?”

“李府君前途无量,没道理被妻家的名声给拖累嘛,这不,之前的珠役也请朝廷免了,就是不留一点话柄,黄家当然不能拖累女婿。”

“再说,办商号、做专营,可不比开赌档赚钱?如今多少人想办商号、做专营不得。”

“说来也是神奇,先前铁骰黄的女儿,给李府君生的是个女娃,如今黄家关了赌档,女儿就给李府君生下男丁。”

“据说之前喜讯传来,李府君高兴不已,看看,黄家这一失一得,这不就是‘人在做,天在看’?”

因为百姓普遍信佛,所以很多人相信因果报应,‘铁骰黄’关了赌档,洗脚上岸,女儿马上就给李府君生下儿子,这,就是因果报应。

又有人感慨:“如今,洗脚上岸的还有很多,有本事的就办商号、做专营,差些力气的,就存钱粮到商号,吃利息,年底又有分红。”

“轻轻松松就把钱赚了,谁还打打杀杀?有那功夫相互算计,还不如多想办法运粮到新平、乐安,换瓷引、铜引。”

议论纷纷中,常启记下不少有用的消息,也发现几个商机。

若不是有事在身,且没有多少本钱,常启真想乘着鄱阳大兴白瓷、铜冶的东风,好好做一做买卖,赚一笔钱。

不过,今日听到的消息之中,最有用的就是“李府君喜得贵子,要摆筵席宴请亲朋”。

这就意味着,至少近期内,李笠不会外出。

时值正午,烈日当空,横贯在群山之间的官道,往来行人寥寥。

忙着赶路的商旅,此时都在阴凉处歇息,要等日头没那么毒了,才继续赶路。

山脚一片树林边上,一支商队正在纳凉,许多马匹,在不远处的溪边喝水。

一棵树下,李笠席地而坐,看着远处正在喝水的马群,目光呆滞。

虽然人在这里,但心已经飞到数千里之外的建康。

前不久,有喜讯传来,在建康暂居的黄姈,生下一名男婴,母子平安。

所以,他有儿子了。

虽然李笠并无重男轻女的思想,但自己奋力拼搏置下的产业和成就,将来是要由儿子来继承的。

如果没有儿子,那有多凄凉?

所以,李笠得知这一喜讯后,笑得合不拢嘴。

吴氏比儿子还高兴,因为李笠免不了上阵厮杀,若无香火留下,一旦有个三长两短,就是绝后了。

一旁,大汗淋漓的梁森走来,见李笠在傻笑,便没有打扰。

他看看树林里正在休息的一大群人,又看看远处聚集的乌云,有些担心。

若下起大雨,本来就不太好走的道路会变得泥泞,愈发不好走,而且大雨若是接连几日不停,行程就会严重耽搁。

冒雨在山间赶路,危险不说,人也容易生病,哪怕只是寻常风寒,也会让人脑袋发昏,四肢无力。

这种情况下,奇袭怕是做不到了。

“想什么?眉头紧锁的样子。”

声音传来,却是李笠在发问,梁森指了指天边的乌云:“看样子,要下大雨了,而且,很可能是连日大雨。”

“连日大雨....”李笠看着天边乌云,同样眉头紧锁:“看来,我们运气不是很好啊。”

梁森见左右无人,便问:“寸鲩,这可如何是好?奇袭讲的是出其不意,若被大雨耽搁行程,恐怕...”

李笠面色平静:“我们这么多人,即便扮做商队,迟早也会招来注意,若再被耽搁数日,那边听到风吹草动,有了准备,这仗可不好打。”

“你的担心没错,但困难摆在面前,我们不能退缩。”

“朝廷已经决定动手,以增援司州为名,发兵数万,自建康乘船西进,抵达郢州之后,就要...当机立断”

“然而三王不是傻瓜,必然察觉这数万兵马是奔着他们而来,那么....若双方翻脸前,官军能有一支偏师,走陆路突袭长沙,将猝不及防的河东王干掉,战事,可能很快就能结束。”

李笠看着梁森,目光炯炯有神:“按说,我立了活捉侯景的大功,所以不该参与接下来的战事,免得抢别人功劳。”

“但如今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有三王即将反叛,若战事旷日持久,朝廷撑不住的,所以,陛下想要速战速决。”

“才有密旨,许我见机行事,也就是说,希望由我给河东王背后捅一刀,免得战事旷日持久。”

“但是,又担心奇袭不成,影响到鄱阳这边。”

“毕竟,鄱阳好不容易开了个好局,却可能因为我铤而走险时出意外,导致大好局面毁之一旦,所以,让我看着办。”

“我们是仔细想过,权衡利弊以及胜算,才决定出击,所以不是鲁莽行事,毕竟之前也做了准备,花了半年时间,把沿途情况摸清楚。”

“凡战,未虑胜,先虑败,我们既然已经把最坏的情况都想到了,也做了应对,那就没什么好犹豫的。”

“我得了儿子,放出消息要摆酒庆贺,以此争取数日时间来搞偷袭,给河东王一个惊喜。”

“但河东王只要脑子正常,必然在步道沿途布设眼线,所以,我们必须讲究一个‘快’字,才有可能成功。”

“现在,可能快不起来,行踪也许会暴露,那又如何?”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是因为兵卒只需要奋力厮杀,而将,要为获胜,利用各种条件,如果没有,创造条件也要打赢。”

“我和你,都不是天生名将,但是,我们可以学!没人教,就自己琢磨,在战场上琢磨。”

“这一仗,我们做了充分准备,即便半途出了意外,我们,也一定能随机应变。”

“再难,也要想出办法,我们的出身,决定了只能靠军功才能迅速向上爬,若是偶有成就便想着回家过小日子,那是没有出息的!”

李笠总是胸有成竹,又会鼓舞人心,这让梁森觉得信心倍增。

他不是怯战,只是担心李笠的安危,因为鄱阳那边的布局刚开了个好头,接下来缺不了李笠。

所以他怕发小此次率军出击发生意外,不过李笠说得对,既然要向上爬,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你好好想想,该如何应变,不能总是问我,毕竟,你是要挑大梁的。”李笠说完,拍拍梁森的肩膀。

“我有了儿子,你这个做叔叔的,百日时,总要给世侄备下一份大礼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