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十一章 防御?

乱世栋梁 第十一章 防御?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十一章 防御?

夏末,匆匆回到鄱阳的李笠,依旧忙碌,既忙公事,也忙私事。

公事自不必说,私事则不少。

赵孟娘前不久生下一子,所以,李笠如今有一嫡一庶两个儿子,是为‘双保险’。

但两个儿子诞生时,他都不在当娘的身边,要么是在忙公务,要么是在砍人的路上。

上午,郡斋,李笠正与张铤交谈,他手中拿着一颗沉甸甸的铜矿石,仔细端详,张铤道贺:“恭喜君侯,铜矿试采成功。”

李笠将铜矿石放到案上:“你觉得,这份大礼,何时向陛下呈现比较好?”

“在下以为,时机未到。”

张铤自称“在下”而不是“下官”,是因为和李笠的实际关系并非上下级,李笠问:“此话怎讲?”

“君侯如今二十有四,却屡立大功,如同一把新打造的刀,锋利无比,但用多了,极易崩裂。”

“若陛下有意栽培君侯,为长远计,恐怕接下来,要收刀入鞘一段时间了。”

张铤说着说着,拿起那铜矿石:“此时献礼,君侯能落得什么好?”

“为天子解燃眉之急,是臣子本分,我献如此大礼,落不得好么?”

李笠明知故问,张铤笑道:“君侯并非皇子,如此孝心,不过是便宜他人罢了。”

“大逆不道,大逆不道!”

李笠笑骂起来,如今隔墙无耳,所以,两人交谈起来有些肆无忌惮。

张铤说得没错,若一个巨大铜矿出现在乐安,那么皇帝必然以皇子坐镇鄱阳,将这财源紧握在手中。

如此一来,辛辛苦苦勘探了数年、把矿脉初步摸清楚的李笠,献礼后了不起得些赏赐,实惠是没有的。

那怎么行?

虽然要大规模开采乐安的大铜矿,必然无法瞒过朝廷,但实际操作起来,李笠作为种树人,就该享受果实,而不是被人晾在一边。

既然时机不成熟,李笠就不多说,他毕竟太年轻,又不是宗室贵胄,现在就已不停立功,一直保持下去的话,十几年恐怕后赏无可赏。

三年时间过去,李笠凭借战功,仕途进步,由三年前的轻车将军,累进为现在的镇兵将军。

加官由通知散骑常侍,升为散骑常侍。

食邑由二千户,增加为三千户。

禁军官职,由游骑将军,升为左游击将军,按说要宿卫皇宫,不过李笠从襄阳回来后,在鄱阳内史任上,无法入京宿卫。

所以只是挂职而已。

兼任的少府丞已经卸去,因为鄱阳新平、乐安的局面已经打开,不需要他为此费心。

现在的李笠,要是继续立大功,恐怕十几年后,就得明哲保身,告病还乡,做一个沉迷于酒色的富家郎君。

这是张铤的担忧,李笠当然也知道,自己接下来被‘收刀入鞘’是理所当然。

但他可不甘心,自己可以不那么抢风头,但不代表他不能做事,因为自己即便不想‘进步’,伙伴们却需要‘进步’。

“现在,朝廷丢了益、梁,却得了沔北,淮南也稳住了,接下来只要守,就能过上太平日子。”

李笠挑起话题,要想办法‘拉项目’:“以你所见,要破局,该从哪里下手?”

“要么蜀地,要么淮北。”张铤回答,“也就是说,恢复太清元年,国家版图,当然,沔北是新增。”

“然而朝廷力有未逮,我看,能顶住魏国攻势,守住沔北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君侯想要说服陛下采取攻势,可不容易。”

李笠继续说:“我有个想法,你琢磨琢磨,看可行与否。”

午后,私第,前来做客的李笠,见梁森一脸纵欲过度的样子,想笑,还是忍住了。

新婚燕尔,**,就是这样的啦!

三年之约到期,梁森将杨氏从建康接来鄱阳,因为杨氏举目无亲,所以李笠的娘吴氏,认其为干女儿,权做娘家。

婚礼在鄱阳进行,虽然相对简单,但该有的礼数一点不缺,梁森堂堂正正将杨氏娶过门。

杨氏为亡夫守丧三年,还了夫妇之情,梁森等了对方三年,足以表明心意,两人结为夫妇,水到渠成。

随后,新婚夫妇闭门不出,考虑到梁森壮如牛,血气方刚,想来新妇这阵子怕是连站都站不稳。

“努力点,早生贵子。”

李笠如是说,梁森有些尴尬,不知该说什么,李笠便扔了一张舆图过去,让对方仔细看。

梁森看着看着,入神。

“我认为,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当然,前提是有本事攻出去,击败敌人,还能压制对方的反击。”

李笠一边喝茶一边说:“现在,假设你主政,想要破局,你认为,该选择哪个方向破局?”

梁森思索了一会,回答:“我认为,防守最稳,守住沔北,守住淮南,这对朝廷而言,是

最好的选择。”

“那,对于魏国呢?树欲静而风不止。”李笠反问,“朝廷想稳,可丢了沔北要地的魏国,未必想稳。”

“沔北之地,易攻不易守,在我看来,与其作为屏障,还不如作为进攻出发点。”

“占了这块地盘的国家,应该采取攻势,或者至少在战略上,展现出来的是攻势,否则就是暴殄天物。”

“当年,侯景叛东魏,西魏立刻由沔北东出,抢河南地盘,占了颍川,而东魏立刻全力来攻。”

“奈何西魏邙山之战输得太惨,无法增援颍川,所以,颍川孤军守了一年,还是败了。”

“后来,国朝内乱,魏国立刻从沔北东进,抢沔东司州,又南下,要抢襄阳、江陵。”

“现在,这块地盘在朝廷手中,一味地守,太浪费了,哪怕朝廷就只有守的实力,也不该如实表现出来。”

李笠这么一说,梁森渐渐想开了:驻扎在沔北地区的军队,不该如同乌龟一般龟缩,反倒应该动起来。

至少,看起来是打算往某处动。

只有这样,才能牵制魏国,甚至齐国。

而牵动对方的目的,并不是攻入对方国境,为己方开疆扩土,而是要更利于防御己方地盘。

李笠就着舆图,和梁森议论起来:“我认为,防御有几种方法,其中,先发制人的防御,投入成本相对较低,但收益相对最大。”

“譬如,在敌军集结兵力、即将进攻之前,己方先进攻,打乱对方进攻部署,于是乎,对方的攻势就没了,这不好过在自己地盘上严阵以待、硬抗?”

“单纯的防御,是在自己地盘进行,别的不说,打起仗来,自己地盘上的田就没法种了,即便最后击退来犯之敌,粮食收成也受影响。”

“以沔北为例,若敌人连年入寇,沔北粮食产量必然很低,还得从雍州、荆州、司州运粮,这样的消耗可不小。”

“如果,我们攻出去,让别国沦为战场,那么,沔北地区的农民能够从容耕种,而不会被战火波及,那么,沔北地区的粮食产出,就足以养活驻军,甚至供应对外进攻的军队。”

“以攻代守,好过全面死守,仗在别人家里打,好过在自己家里打,届时就算守住家,但家里坛坛罐罐都被打破,损失最大的,还不是自己?”

李笠今日之所以这么做,是要带动梁森多动脑子想战略,梁森听明白了,但是觉得为难:“从沔北出击?能打哪?”

“北面、西面都不好走,南面是自家,只有东面...”

说到这里,梁森惊悚的看着李笠:“寸鲩,朝廷招惹齐国做什么?年初好不容易才保住淮南,如今魏国定要反扑沔北,我们还招惹齐国?”

“真这么做,不就会被这两国围殴么?”

这下,轮到李笠以惊悚的表情看着梁森:“哇,听你这么说,好像朝廷现在没被两国围殴一样!”

反驳得有道理,梁森无言以对。

“正所谓债多了不愁,我觉得,这倒是机会。”李笠笑起来,“陛下那里,我想想办法,说不定,能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