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二十二章 獠牙

乱世栋梁 第二十二章 獠牙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二十二章 獠牙

鼓点声中,梁军战船缓缓移动,向着前方彭城城头接近。

此刻,彭城守军严阵以待,一座座敌楼、箭楼上弓箭手准备就绪,城头已经备好大量滚木礌石,又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臭味。

那是大釜里熬着的金汁开始翻腾,守军要以此盛宴,款待远道而来的客人。

援军已经抵达,所以彭城守军士气高涨,没有人认为梁军可以破城,而是认为对方会重蹈当年覆辙,寒山一场大败,溃不成军。

看着南边水面上密密麻麻的梁军战船,守军将士的斗志熊熊燃烧:来啊,来啊!一会,火矢、金汁管够!

此时刮的是东南风,金汁的气味向北飘散,位于南面的梁军当然闻不到。

不过,用望远镜观察城头情况的李笠,看见城头守军一个个塞着鼻子,猜都猜得出城头大瓮里熬的是什么。

金汁、滚木、礌石,是守城必备之物,他的将士那么珍贵,怎么能白白填在攻城战里呢?

正如骑兵无法攻城那样,战船,正常情况下,即便能靠近城墙,也无法攻城。

所以,彭城守军,以及西边围观的援军,一定是这么想的。

李笠收起望远镜,看向副将武祥,点点头:“开始吧。”

武祥点点头,开始下令:“准备攻城,准备攻城!”

唢呐声起,蜂拥而来的梁军战船,开始按计划行动。

李笠听着唢呐声,有些恍惚。

寒山堰成,开始蓄水时,李笠真的只是佯攻彭城,可后来,他改主意了。

前不久,他收到了两个消息,震撼不已。

其一,第二拨齐国援军南下,其主帅段韶,是当今齐国皇帝的表兄,齐国太后的亲外甥,为齐国第一贵胄。

第一贵胄,这是什么名头呢?

段韶之父段荣,为第一代晋阳霸府武勋的核心人物,也就是‘首席大将’;而段韶,是高欢亲自指定的‘接班人’,为第二代晋阳霸府武勋的‘首席大将’。

也就是说,这位段将军,是名副其实的齐国“军方老大”。

可称定海神针,国之栋梁。

如今率军南下,帐下兵马的战斗力,天下一流。

由此可见,齐国要把梁军赶到淮水以南,之后,或许会考虑和谈。

其二,建康城里,鼎鼎有名的同泰寺,先帝三次出家的“皇家认证佛寺”,最近重塑佛像,其他几个佛寺也如此。

据说,累计耗铜近八十万斤。

消息传来,李笠一夜无眠。

这个时代,铜就等于钱,八十万斤铜拿来铸钱,做军饷发放给保家卫国的将士不好么?抚恤阵亡军人家属不好么?

减免百姓赋税不好么?

拿来铸佛像?

虽然这八十万斤铜,未必是鄱阳运来的铜,但从总量上来说,等同于鄱阳去年上缴的百万斤铜,大部分成了建康佛寺里的佛像。

那么,从今往后,鄱阳出产的铜,会有多少拿来铸大小佛像?给多少佛寺装点门面?

铜是这么用的?铁钱的弊病之深,朝廷又不是不知道,有铜不拿来铢钱恢复币制、操练兵马,拿来铸佛像?

明明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怎么变了味?

皇帝为何如此行事,李笠大概猜得出来,那就是持续先帝一贯的政策,想要靠佛教稳定人心:

让百姓忍耐现世的艰苦,忍了这一世,来世就能享福了。

也就是要达到所谓“维持社会稳定”之目的,那么,八十万斤铜用来铸造佛像,就是维稳的开支。

从这个角度来说,皇帝做的不能说错,符合统治阶层的共同利益。

所以满朝文武的态度总体而言是默认,但李笠认为,这是饮鸩止渴。

佞佛的后果很严重,因为佛寺占据大量劳动力和田产,却不缴纳赋税、承担劳役,佛寺越多,国家的税收和人力资源的流失就越多!

想到自己努力开源的结果,就是增加朝廷可支配的‘维稳资金’,各地佛寺有‘财政拨款’给佛像‘做保养’,李笠觉得自己的努力都白费了。

努力白费了,那我努力还有什么意思?

他不知该说什么,总不能说: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节下?”武祥见李笠面色铁青,关切的问,李笠捏了捏鼻梁,实际是用手挡脸,以便让表情恢复自然,毕竟左右还有许多人。

“没事,我在想,齐国援军眼睁睁看着我们,在他们眼皮子底下破城,会是什么表情。”

李笠淡淡说着,心中那叫一个不爽。

自己殚精极虑拟定的策略,劳心劳力来身体力行,结果努力之后的收获,低于预期太多。

武祥大概知道李笠这几日睡不好的原因,也不多说。

他知道发小似乎下了决心要做一件大事,所以,大伙就挽起衣袖,大干一场。

鼓声愈发急促,李笠的心跳也愈发急促,看着前方彭城,下定决心。

现在,他改主意了,什么联齐西攻,什么攻破彭城会刺激齐国,都不重要了。

只有自己的前程,最重要。

现在,他要做一件大事,那就是“当众行凶”。

如果把彭城,比喻为一个冷傲的冰山美人,可称“彭城公主”。

如果把率军南下、增援彭城的段韶,比喻为一个骑着白马的王子,那么...

当白马王子要救彭城公主,即将有情人终成眷属时。

我,要当着你这个白马王子以及众多护卫的面,把“彭城公主”给办了,让有情人亲眼目睹!

“放箭,放箭!烧死他们!!”

呼喊声中,彭城守军射出大量火矢,将靠近城墙的梁军战船点燃,一张张高耸的船帆,本来就是很好的靶子,火矢射中之后,立刻燃起大火。

因为吹的是东南风,所以位于下风向的守军,是在五十步距离上开始射火矢,只是射了三轮,就把梁军战船悉数点燃。

眼见着一艘艘船烧成火炬,守军欢欣鼓舞的同时,也觉得有些奇怪:虽然船帆易燃,可这些船帆也太易燃了。

正常情况下,火矢射中船帆等易燃之物,火是慢慢烧开的,结果这些梁军战船的船帆,火矢刚射中,瞬间就燃起来,仿佛浸了火油。

没有人会给船帆浸火油,除非...

眼见船上梁兵纷纷乘小船开溜,而燃成火炬的大船乘着东南风撞向城墙,督将们回过神来:“火船,这是火船!”

大量火船乘风而来,直接撞在城墙边上,高高的桅杆带着燃烧风帆倒下,直接靠在城头,如同柴禾一般靠在灶台上,烟熏火燎,燎得城头一片混乱。

随后惊雷炸响,接连几声,震耳欲聋。

彭城城南一截夯土城墙,瞬间被火光和浓烟笼罩,这动静之大,让方圆十余里外的人们都能听见。

大量土块、木屑飞散,城头守军只觉地面颤抖,仿佛整段城墙被无数人用大锤敲击。

待得浓烟散去,水声大作。

灰头土脸的人们定睛一看,却见城墙垮塌一大截,兵卒伤亡惨重,大量河水正从破口处涌入城内。

先前,梁军在下游寒山筑坝时,守军就知道对方要蓄水灌城,于是堵上各城门,把城墙变成堰坝,避免河水灌入。

但如此一来,降雨无法排出,所以城内已有积水,只是水位没有城外那么高。

现在,宛若堰坝的城墙垮了一段,城墙外的水汹涌而入,冲刷着破口,让这破口的夯土城墙继续垮塌、破口增大。

回过神来的守军试图堵口,将城头堆积的滚木礌石往破口扔,但破口颇宽且水流激荡,根本就堵不住。

很快彭城里一片汪洋,城内外水位差开始缩小。

破口处水流渐缓,守军试图再次堵口,却见一艘船冲了过来,顶着箭雨,径直撞向破口,船身刚过一半就打横,刚好卡住破口。

如此歪打正着,正合守军之意,眼见驾船梁兵跳水逃生,弓箭手纷纷放箭,要将这些大胆狂徒射死在水中。

就在这时,惊雷再次炸响,破口处浓烟滚滚、火光闪烁、水花四溅,附近守军被浓烟和火光吞没,城墙又垮塌些许。

破口变得更大,随后而来的梁军战船,蜂拥而入。

城南守军伤亡惨重,别处守军急忙赶来,有的涉水前进,却行动缓慢;有的沿着城头过来,想要增援城南守军。

但涌入的梁军战船越来越多,又有大量梁兵占据破口,登上城头。

李笠看着外城已经攻破,黄、彭均等将领带着兵卒驾船杀入城中,很满意。

官军在淮南以及淮北收复之地募集勇壮,又有豪强起兵响应,所以兵力相对充裕,此次参与攻城的兵卒,很大一部分就是这些人,所以,他耗得起。

彭城有内城,强攻的话,伤亡不会小,所以李笠觉得既然自己决定做了,那就一不做,二不休。

不知过了多久,彭城里又有巨响传来,随后欢呼声渐渐响起,回荡在彭城上空。

此战几乎把火药用光的李笠,一点也不觉得心疼,攻彭城这种要地,就要舍得下本钱。

看看漫天晚霞,看着水面上支离破碎的晚霞倒影,再看看西面远处的齐军大营,微微一笑,露出森森白牙。

‘惊雷破彭城’一事太过惊悚,他得找借口掩饰,但现在很想知道,在岸边看着彭城失守的齐军将帅,是什么心情。

来自南方的猛兽,能够召唤天雷,现在露出了獠牙,你该怎办?

齐国首席大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