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四十三章 喜相逢

乱世栋梁 第四十三章 喜相逢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四十三章 喜相逢

乌云密布的上午,李笠脸上却是阳光灿烂,走在半山腰的小路上,边走边哼歌。

跟在身边的张轱辘,虽然看不见郎主的笑容,却能听得出郎主如今是笑逐颜开。

之所以会这样,当然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齐军撤退、淮北转危为安是其一,捷报传到建康,天子大悦,让李笠报上立功将士名单以定奖赏是其二。

其三,是天子体谅李笠常年为国征战,与夫人分离多年,恩准新平夫人携子女到徐州,和李笠团聚。

张轱辘看得出,最让郎主高兴的,就是第三件事。

如今夫人一行,在兵马护送下,即将抵达徐州寒山,而远在鄱阳的赵娘子,也带着子女同行。

所以这几日李笠总是笑呵呵的,以至像是在傻笑。

李笠哼了一会歌,问:“怎么不说话?”

“小的怕打断郎主兴致。”

“无妨,有什么好消息,说来听听。”

“嗨,小的哪有什么好消息,郎主知道的消息,比小的多多了。”

“话不是这么说....”李笠继续向前走,“对了,我记着你家大郎,快六岁了吧?”

“谢郎主挂念,小的家里大郎,确实快六岁了。”

“那可得开蒙,读书、认字。”

“是,贱内在来信里说了,庄里的学堂,已经上门登记,待到秋天,就能入学、开蒙。”

主仆一边走,一边聊。

张轱辘和其他二十三名“高手”,十二年前,离开阙南,跟着李笠和梁森南下,来到梁国鄱阳。

从此,在鄱阳生根发芽,陆续成了家,都有了子女。

李笠在鄱阳内史任上,组织、鼓励百姓开荒、屯田,自己也组织人手屯田,于是李家有了大庄园。

李家的部曲、僮仆们,都陆续成了家,在庄园里落户,家眷们都有事做,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子女们都能在新设的学堂里开蒙,至少要学会读写常用字,以便将来有更好的任用。

部曲、僮仆们没了后顾之忧,自然更加全心全意为李笠做事,张轱辘等二十四人,虽然屡立战功,迄今依旧没有一官半职。

却都无所谓。

他们在梁国毫无根基,跟在李笠身边,可比混官场好得多,也不用受什么气。

更别说李笠战功赫赫,很有本事,将来必将位高权重,给这位当走狗,威风得很,可不比自己在外做个小官轻松、如意?

说着说着,来到半山腰,前方走来几名女子。

那几名女子之中,头两个戴着椎帽,其一为薛月嫦,其二,为段玉英。

后边跟着的则是‘健妇’,个个腰挂短棍,身材魁梧,是府里的‘女保镖’。

“郎主。”

薛月嫦率先问候、行礼,健妇们亦是如此,而戴着椎帽的段玉英,也停下脚步,向李笠微微躬身行礼。

李笠点点头,吩咐:“嗯,多走动走动,散散心。”

这话看上去是对薛月嫦说的,其实是对段玉英说的,李笠向薛月嫦学过‘邺城话’,此刻用邺城话交谈,为的是让段玉英听得懂。

段玉英对李笠无话可说,礼貌性的问候,便静静站着。

她戴着椎帽,容貌被纱布遮挡,此时看不出喜怒哀乐。

李笠继续前进,薛月嫦则陪着段玉英继续散步,她见李笠这段时间以来,果然没打段玉英主意,不由心中高兴。

段玉英出身高贵,为齐主宠妃,其兄段韶是齐国贵胄,结果和李笠交战时兵败身亡。

所以,李笠大概是顾忌段娘子要报仇,又听她说段玉英思念齐主,便没打算将其收了。

而薛月嫦已经把李笠的身份点明,所以段玉英知道此人是杀兄仇人,更不说话。

说不定,过阵子就要剃发出家,所以,姊妹俩便少了一个竞争对手。

然而,夫人就要来了,她和妹妹,恐怕又得等上数月,才能有机会侍奉郎主,由奴婢升为侍妾。

薛月嫦想着未来,心不在焉的陪着段娘子散心,不知不觉,一行人走到望亭,看着眼前那宏伟的寒山堰,默不作声。

段玉英的心思,当然不在这里,她那晚被“妖怪”抓走后,既害怕又难过,脑子一片空白。

兜兜转转,居然变成了杀兄之人李笠的俘虏。

她知道自己样貌出众,迟早要被对方占有,自己却没勇气自尽,就只能逆来顺受。

但对方似乎有所顾忌,她也乐得维持现状。

听薛月嫦说,李笠许她出家,那也好,从此以后与青灯古佛相伴,了却残生。

段玉英扶栏远眺,正走神间,忽然听得附近吆喝声起,循声望去,却是一群奴工在下面水渠干活,清理杂物。

寒山上有供水渠,给山上各建筑供水,眼前这条供水渠位于望亭下方,高度相差越有一丈。

所以她看清了奴工们的动作,以及面容。

忽然,她瞳孔一缩,盯着其中一人。

段玉英看得清楚,这人就是她的兄长段韶,身着破旧衣物,手里拿着个铁铲,同其他奴工一道干活。

那一瞬间,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生怕自己看花眼。

又仔细看了看,确定一个小动作没错:兄长用手擦汗时,只用拇指擦,这是和别人截然不同的习惯动作。

毫无疑问,眼前这个人,就是她的兄长。

可是,朝野内外都在说,说兄长兵败身亡了!

如今却好好的,就在眼前!

段玉英确定这男子就是她兄长无疑,随后心跳加速,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几乎要喜极而泣。

赶紧别过头,生怕自己再看下去,哭出声来。

这忽然摆头的动作,让薛月嫦觉得有些奇怪,她看看这些干活的奴工,觉得是不是段娘子认为粗鄙、不堪入目,便说:

“娘子,这些人,都是齐军俘虏。”

“是么,是俘虏啊...”段玉英强做镇静,压制着心中激动,尽量用平静的语气,问:“那他们往后会有何安排?”

她们都是齐国人,所以,薛月嫦认为段娘子这么问理所当然,便回答:“不知道呀,之前一直在这做事。”

“如今没仗打了,或许,会调到别处去吧。”

“能干活的,就继续做苦力,熬不住的,或许会送到矿井,直到累死为止。”

“累死为止?”段娘子闻言心中一紧。

段韶年过四旬,身子骨已经不再如当年那样强健,平日里养尊处优,不用干什么苦活累活,段玉英担心兄长这么累下去,怕是熬不住。

怎么办?

临近午时,寝室,刚消停的李笠,搂着黄姈说话,说着家事。

小别胜新婚,李笠在外打仗,长时间和黄姈两地分居,所以好不容易团聚后,‘喜相逢’之余,少不了**。

黄姈当初把薛氏姊妹送到李笠身边,就已经表明了态度,结果此次来徐州,发现两位还是完璧,知道良人心中一直想着自己,颇为感动。

正如耶娘所说,对付李笠,得以柔,才能克刚。

她体谅李笠,把薛氏姊妹送到身边,李笠心中愧疚,果然碰都不碰。

然而李笠年纪轻轻,长年在外又不近女色,如今‘疯’起来,几乎是要把她生吞活剥了。

抵达寒山后,大半月来,黄姈和赵孟娘轮番上阵,总算和李笠一起解了相思之苦。

一大家子团聚,李笠心中高兴,虽然寒山上的府邸有些寒酸,住宿条件一般,却不在乎。

对他而言,能和家人团聚,才是最重要的。

“怎么还没开闸放水,果真要一直泡着彭城?”黄姈说到时事,李笠笑道:“是啊,既然守不住,索性泡着。”

黄姈觉得奇怪:“怎么会呢?齐主御驾亲征,都无功而返,捷报传到建康,群臣朝贺,天子可是高兴不已,都说李三郎为栋梁之才,怎么你又说守不住?”

“我说守不住,是指守不住城外的土地,这些地面积不小,若种粮食,足以解决官军大半粮食供给,可是,齐国不会坐视不理。”

“他们只需在临近秋天时,发兵来攻,齐军骑兵多,官军不好轻易野战决胜负。”

“届时我们必然闭门自守,那么,城外土地种的庄稼,不就被他们顺便收割了?”

“就算我们坚壁清野,但大半年的辛苦也会化为乌有,所以,彭城周围的地,我们守不住。”

“甚至,只要我们起了屯田的心思,齐国就会每年定期袭扰,届时我们白白浪费人力,却落得个颗粒无收的结果,士气可不好维持。”

黄姈知道李笠的担心,觉得李笠的分析很有道理,但他这个徐州刺史,接下来要如何经营只有两座孤城的徐州?

彭城周边若还泡在水里,就种不了粮食,驻军的粮草就得靠其他地方运来,天长日久,也是不小的负担。

“所以,我把孟娘叫来,带着人手过来帮忙,不过你也来了,更好。”

李笠搂着黄姈,只觉时间过得好快,一转眼,两人成亲已近十年。

不过因为结婚结得早,两人年纪以后世的标准来看,也才是‘大学毕业、初进社会’的年龄段。

“徐州这里,局面很难打开,守也困难,一不留神就会兵败身亡,或者吃个大败仗。”

“所以,徐州刺史的位置不会有人争,也不会有人来挂职,对我来说,正合适。”

“那到底要如何打开局面?”黄姈还是觉得奇怪,李笠指了指自己的脑袋:“用脑子,别人不行,我却可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