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四十五章 布置

乱世栋梁 第四十五章 布置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四十五章 布置

州廨听事,李笠正在开会,出征归来的梁森、彭均,向他汇报萧县、沛县的情况。

萧县在彭城以西,获水畔;沛县在彭城以北,位于泗水畔,两地算是彭城的门户,所以李笠发动反击后,这两个地方是必须拿下的。

现在梁森和彭均已经分别拿下了,所以,李笠行使徐州刺史的权力,任命梁森为萧县防主兼县令,任命彭均为沛县防主兼县令。

负责两个方向的防御,以及作战事宜,无论如何,都要为煤、铁矿区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时间。

当然,他的任命是“板授”,还得向朝廷报备,待得天子御准,才算是正式任命。

此刻,李笠就着舆图分析当前形势。

“我们像是深入敌境的孤军,三面被围,按说应该集中兵力,守着几个据点,但如此一来,反倒会露怯。”

“所以,要趁着齐主班师,其国内震动之际,采取攻势,也就是攻势防御,把萧县、沛县拿下,这可是彭城西面、北面门户,位置重要。”

“趁着对方没有回过神,或者顾虑重重,我们造成既成事实,然后抓紧时间巩固,迎接反扑。”

“萧县、沛县百余年来都属北朝,如今官军收复两县,必然人心不定,守可不好守,但再难也要做到,这是证明能力的时候。”

“我有你们做帮手,所以才能处理堆积如山的事务,你们,也得有帮手,才能处理军务、民政。”

“之前,你们总是在打仗,没机会当地方官,现在,虽然只是县令,但正好可以磨炼磨炼,把手下的团队搭起来。”

“搭建团队,同乡要用,但其他人也得用,如此以来,团队的能力才有保障,若只是搞同乡小圈子,成不了气候的。”

“学会如何与地头蛇打交道,学会如何安抚百姓,学会如何管理奸滑小吏,将来当郡守,才能尽快上手不是?”

李笠说着说着,“今年,你们做县令,明年,你们就做郡守!”

“这么快?”彭均脱口而出,李笠:“不,不快,你们都是侯,做个县令其实是屈就。”

“按说齐国应该和朝廷和谈,但谁知道齐主会如何决定?所以今年秋天,齐国可能会派兵来袭扰,你们得扛住。”

“然后,明年秋天,更大的反击或许会来,所以,仗是不会少的。”

“然而,我们徐州军府兵力有限,以区区一州军府之力,面对齐国河南之兵,若是防御战,我们胜一次,改变不了什么,败一次,那就是伤筋动骨。”

“正所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必须主动进攻,以此打乱对方的布置。”

李笠说到这里,摊开右手:“五个指头打人,不疼。”

然后握拳:“握成拳头打人,那才疼。”

彭均挠挠头:“那我们又要当县令,又要打仗,没法分身。”

“哈哈,我没说把你们集中在一起。”李笠笑起来,“这不,去年秋天,在鄱阳招的兵,练了半年,如今来了。”

“我打算来个以老带新,抽调老兵为骨架,带着新兵,扩充队伍,然后抓紧时间磨合,或许到了秋天,就要打仗了。”

李笠看向梁森:“我们要先发制人,临近秋天时,由你带着队伍出击,向西进攻,入齐国南兖州地界,直接把对方吓懵。”

南兖州在徐州以西,两者接壤,梁森点点头:“行,没问题!”

“至于彭郎,也不得闲,拨给你二千新兵,你多操练,到了夏末秋初,沿着泗水北上,到齐国兖州边上郊游,吓吓他们。”

徐州北边,和齐国兖州接壤,李笠这是要挑事,不让对方消停。

“他们会以为我军的出击方向是沿着泗水北上,结果到了秋天,是从萧县出击,又是一番折腾。”

“简而言之,需要你们两位主动出击,把水搅浑,让对方无法集中兵力进攻彭城。”

“若搅浑水后,引来大鱼,无妨,你们守城,我带兵去救,所以,萧县、沛县的防御要做好,该扩建的扩建,该改建的改建。”

李笠要大干一场,梁森和彭均同样也要有所作为,但彭城处于四战之地,齐国不可能给李笠以安心经营的时间,所以他们做什么都要快。

“我们要在齐国反应过来前,把彭城周边经营好,然后发力,让徐州完整起来。”

“我们也要在朝堂诸公反应过来前,把徐州的局布好,免得被人摘果子。”

在场的都是自己人,李笠说话开门见山:“和鄱阳不同,徐州是我们仕途的根基,我们这些出身微寒的武人,只能抱团取暖,然后以徐州做文章。”

“但抱团取暖不是排斥外人,我们这个团队,不能只是鄱阳人的群体,那么,在这南北要冲之地,我们要拉拢更多的人进来。”

“简而言之,我们就是一个戏班,徐州是戏班戏台,我们在自己表演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上戏台表演。”

“他们出名了,可能另谋高就,到别的戏台去表演,或者,觉得我们戏班的待遇不错,选择留下来...”

“寒人武将被排挤,那好,我们自己抱团取暖,不行么?”

新平公府邸,黄姈正在宴客,薛月嫦、薛月娥姊妹带着乐工,在竹帘后就座,用手中的各种乐器,弹奏乐曲。

今日到新平公府邸聚会的客人,都是新平公李笠朋友的家眷,其中有彭均夫人、黄姈的妹妹,有梁森的夫人杨氏,也有武祥、黄的夫人。

以及张铤的内人。

“夫人“这个称呼,这个时代可不能乱用,一般是公侯的正室才可在正式场合称为夫人。

如今在座的女眷,除了张铤之妇,都是夫人。

毕竟自家良人为国征战,用命立下的军功,换来爵位,才让自己的正室成了夫人。

但没人在乎这点,这里不是建康,而是在寒山上,简单而不简陋的新平公府邸,就当是左邻右舍之间的串门。

“寒山这里局促了些,不像鄱阳城里地方大,所以我们将就着,过得一两年,等局势稳了,搬到彭城去,地方就宽敞了。”

黄姈感慨着,妹妹搭话:“我觉得这里就不错,每日一开窗,就能看到一望无际的原野,感觉心旷神怡。”

“反正比建康好,那里规矩多,出个门都得小心翼翼的。”黄的夫人说道,她是在座黄家姊妹的嫂子,不过不敢托大。

毕竟李笠可不得了,黄家都指着这个女婿呢。

交谈间,杨氏有些走神,注意力渐渐被乐曲吸引过去。

她出身官宦之家,当然见过许多大场面,而新平公府如今有不少乐器,是闻所未闻的,于是奏响的音乐,音色也十分独特。

譬如那“风笛”,杨氏之前就没见谁家有过,甚至都没听说过,来到寒山后,她听了一次风笛演奏,就迷上了。

黄姈便让她派几个奴婢来府邸学,再过不久便能学成,然后在自家,就能和梁森一起欣赏这独特的风笛奏乐。

想到这里,杨氏颇为憧憬,她来到寒山和梁森团聚,幸福无比,只觉日子过得飞快。

前几日她忽然连连干呕,经医师把脉,已然是有了身孕。

杨氏想为梁森生下儿子,所以想到寺庙上香,结果发现寒山只有许仙祠而没有佛寺,信佛的杨氏,就只能在家里摆个佛堂,焚香许愿。

“据说秋天,齐国还会来犯,到时候,寒山怕是要被围。”

“被围就被围,谁怕谁?齐主亲自带兵来都打不赢,其他人来了又如何?”

“他们这次据说折了七八万人,还嫌不够,又来送命么?”

“他们仗着人多又如何?我们鄱阳人也多,到了秋天,我们鄱阳也来新的帮手,看他们跳。”

清晨,段玉英从噩梦中醒来,坐起身,发现自己满头是汗,也不知是被热的,还是被吓的。

如今是夏天,天气炎热,虽然寒山上风大,但夜里睡觉必须关窗,否则容易被夜风吹着凉,所以此时房间里确实有些闷热。

房间内点着油灯,虽然灯光朦胧,却也能勉强看清四周,段玉英觉得口渴想喝水,不过听到在隔间打盹的侍女正轻声打鼾,便自己起来。

旁边食案上有水壶,里面一直有温热的熟水,这是因为段玉英习惯喝温水,所以有如此安排。

她自己倒水,坐下,慢慢喝完一碗,心也静了下来,但回想梦境,又有些不安。

段玉英这段时间一直在做噩梦,梦到沦为奴工的兄长段韶在干活时累垮,然后发高烧,躺在草棚里呻吟,无人照顾。

就这么高烧不退,然后一命呜呼。

亦或是某日干活时不慎出意外,被重物砸成重伤、失足摔成重伤,无人照顾,苦熬数日,一命呜呼。

反正总是梦到兄长出意外,然后她从梦中惊醒。

兄长年纪比她大许多,而她还小时,阿耶就去世了,正所谓“长兄如父”,在段玉英心中,长兄段韶总是给她以长辈的感觉。

所以,她不能见死不救。

想到这里,段玉英默然。

段韶已经兵败身亡,无论是梁国还是齐国,都是这么认为,然而兄长还好好的活着,是寒山堰大量奴工中的一员。

这说明,因为某种原因,别人都以为段韶死了,但段韶还活着,以俘虏的身份,变成奴工,在寒山堰干活。

她要救兄长,唯一的办法就是献身,做李笠的女人。

得其宠爱后,找个借口,把几个奴工调走,妥善安排,其中就包括没人识破身份的段韶。

然而,李笠应该不是傻瓜,可不好糊弄。

这段时间以来,李笠没在段玉英面前出现过,段玉英明白,对方必然知道这‘杀兄仇人’之事,所以提防她报仇。

然而,她连自尽都没勇气,哪来的勇气报仇。

更别说,如今兄长还活着,她是唯一能救兄长的人,但段韶还活着这件事,李笠不可能知道。

一旦知道,又如何会饶过兄长?

万一骗她,先把她睡了,睡够了,便出尔反尔,到时候她怎么办?

段玉英陷入沉思,她很聪明,所以明白自己的处境,以及救兄长的困难有多大。

薛月嫦之前传话,说李笠不会为难她,她可以在府里常住,不需要改变什么,若愿意教书、教弹唱也可以,若愿意出家,也不拦着。

若不是意外撞见兄长还活着,段玉英真想出家,但不行。

不知不觉,天色大亮,段玉英简单梳洗后,坐在窗边弹琴,弹着弹着,觉得无聊。

弹琴给谁听呢?自娱自乐?

可不如此,她孤零零一个人在这里,又能如何,虽然有侍女陪伴,但侍女不怎么会聊天,也没有什么话题。

段玉英随后想起了薛月嫦。

她来到这里后,是薛月嫦陪伴身边,对方是邺城人,所以也算她半个同乡,毕竟她是在邺城长大的。

薛月嫦又有妹妹薛月娥,姊妹俩轮流陪伴段玉英。

有同乡陪伴,日子过得不那么慢,听着熟悉的‘乡音’,好歹心里没那么难受。

可半个多月前,薛月嫦特地向她‘告假’,说君侯另有安排,可能接下来一段时间,不能过来了。

“一段时间”有多久?不知道。

而薛小娘子薛月娥也不见来了。

段玉英想了想,决定还是打听打听,便问侍女,薛娘子或薛小娘子何时有空来这里。

侍女出去打听,片刻后回来覆命:“回娘子,薛娘子和薛小娘子,如今已相继被郎主收入后宅,已经、已经许久没出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