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八十一章 值不值?

乱世栋梁 第八十一章 值不值?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八十一章 值不值?

午后,寒山城东北角,兼做城楼的梧桐阁内,传出悠扬的风笛声。

侧间,“休息室”内,正躺在榻上回神的王,聆听着这美妙的旋律,不由得以手击榻,打着节拍。

今日,他和一众官员在梧桐阁与到访客人聚会,主宾谈诗论赋,欣赏四周风光,又有歌舞作伴,美酒佳肴,好不惬意。

一个多时辰过去,但筵席依旧继续,不胜酒力的王只能起身更衣,在“休息室”回回神。

他不是主客,所以离场时间久些也无妨,现在独坐静室聆听风笛旋律,同样惬意至极。

不知不觉,来徐州寒山已有数月,并且过了个年,但王总觉得自己仿佛刚到寒山,寒山各处对他而言,都很新奇。

譬如寒山寺、许仙祠,去几次都不觉得腻。

毕竟每次都带着不同的宾客前往,看着这些宾客那被精妙布局震撼得目瞪口呆,王就觉得高兴。

而寒山南北二城,又有许多‘景点’,极其适合主人招待客人,一起游山玩水。

最特别的几处‘景点’,可是别处没有的。

譬如狭长、高耸的高架水渠,上有“观光步道”,平日里除了检修工,只有在官吏陪同下,宾客才能进入。

行走其中,战战兢兢,却又十分刺激。

扶着栏杆,探出头去,看着脚下街道、房屋,看着街道上往来车马人群,那种腾云驾雾的感觉,别处能有?

建康都没有!

而宏伟壮观的寒山堰,其中宛若有万马奔腾的排水闸口,站在其上,看着西面波光粼粼的辽阔水面,看看东面奔流而去的泗水,如此感觉,别处能有?

这是日景,到了晚上,同样站在堰坝上,看着西边湖面上的点点渔火,仿佛天上星辰倒映水中。

看向东边,堰坝两侧鳞次栉比的水力作场点起璀璨灯火,也是如同天上繁星倒映人间。

缓缓走在璀璨灯火间,这样的感觉,别处能有?

而在寒山堰下游,南北二城东面,又有横跨泗水的长长石桥,平日里车水马龙,行人往来南北。

桥为石桥,桥墩也是石砌,高于寒山堰泄洪水位,所以看上去十分雄壮。

其桥面如同廊道,为屋檐覆盖,往来车马行走其间,不怕风吹雨打,故而称为“风雨桥”。

走在风雨桥上,不仅可以随时凭栏远眺,还可以坐在“长凳”上休息,虽然当众垂足而坐有些失礼,但看着两侧美景,谁也不会计较这些。

因为“风雨桥”的西侧,是宛若瀑布的寒山堰排水渠口,飞流直下的壮观情景,足以让人忘怀。

在桥上往东看去,是向东奔流的泗水,以及泗水两岸的南北码头,两边都是桅杆如林,靠泊着大量船只。

下雨、下雪时,坐在风雨桥上长凳,凭栏远眺,看着外面的雨景、雪景,别有一番风情。

若得公廨许可,三两好友登上风雨桥中阁楼,不受往来车马影响,温一壶好酒,一边弹琴一边品酒,再看四周风景,同样惬意至极。

以上,是别处没有的风景,而南北二城之中,又有不少亭台楼阁,营造出不一样的景色,譬如这梧桐阁,就很特别。

此处风景甚好,既可以看到宏伟的寒山堰、泗水河景,俯瞰造型别致的风雨桥以及泗水两岸码头。

又能看到南北辽阔旷野,以及规模宏大的南北二城,还有那别致的高架水渠。

身处其间,听着美妙音乐,吃着美酒佳肴,整个人都觉得轻松了许多。

想着想着,王琢磨起这梧桐阁来。

梧桐阁为砖瓦建筑,上下共七层,因为建在城墙马面上,加上自身高度,所以离地很高。

与周围建筑相比,有鹤立鸡群之感。

为了避雷,据说阁楼顶部有“避雷针”,以防雷击失火。

且听公廨吏员介绍,梧桐阁结构特别,即便关窗,各楼层也能保持“内部通风”。

所以在雨雪天气、外窗紧闭之时,主宾于楼中各层厅堂聚会,也不会觉得憋闷。

王现在就觉得这里所言非虚,似乎楼中确实有通风设施,只是左看右看,都看不出端倪。

这梧桐阁,到底有何机关?

“机关?哪来的机关,梧桐阁通风的秘诀,就和砖场烟囱的排气原理一样。”

“烟囱排气原理?”

“就是高低压力差,导致烟囱内部自然形成上升气流,所以烟囱越高、排气效果就越明显。”

“哦.....”

军营,校场边上,前来巡视的李笠,正和武祥闲聊。

说到‘公款消费高档场所’梧桐阁,李笠道出其通风原理,简而言之,梧桐阁的‘本体’不是楼阁,是一个高高的烟囱。

然后外面‘贴’上各层建筑,隐去了烟囱的模样,变成了飞檐走壁的楼阁。

其厨房位于一楼,灶台烟气排入烟囱,烟气温度较高,涌入烟囱后加速气流上升,加强了烟囱的抽风效果。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梧桐阁的室内通风效果很好,夏天就不说了,冬天楼层各厅堂即便关窗点着火盆烧炭,也不怕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加上风景不错,所以公廨的公款吃喝安排在这里,十分合适。

基本上是日日都有酒宴以及歌舞表演。

武祥见左右无人,问:“寸鲩,这帮人接待各地豪族子弟,成日里游山玩水、吃吃喝喝,得花费多少钱粮?”

“怎么关心起这个了?”李笠反问。

“这不是...大伙辛辛苦苦打开的局面,怎么养了一帮人成日吃喝啊?”

李笠笑道:“应酬是免不了的,哪怕是传舍、驿馆的日常招待,毕竟要拉拢地头蛇嘛。”

“各地豪族子弟来治所一趟,请一餐饭还舍不得?看看歌舞表演、听听美妙音乐又如何?”

“州廨若连表面文章都懒得做,那谁还信朝廷的用人之心?”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只是武祥觉得心疼,首先公廨招待花的钱,归根结底都是李笠辛辛苦苦赚回来的。

而‘公款吃喝’拉拢的人,又和李笠无关,仿佛李笠掏钱请客,但坐在主位和宾客谈笑风生的却不是李笠。

他知道这是必然的安排,任谁当皇帝,都会制衡方镇大员,所以此事并不是皇帝单单针对李笠。

但总是觉得不值。

李笠不以为意,指着眼前正在列队的兵卒,音调高了几分:“我们又没闲着,练兵备战,忙得很。”

武祥低声说:“可辛辛苦苦练出来的兵,属徐州军府,若日后调任,又带不走。”

“不,我们能带走骨干,现在是在练兵,其实也是在练骨干,不是么?”李笠笑起来“再说,我未必会被调走。”

“我认为军队就像一艘船,普通兵卒,如同一块块船板,若兵卒太弱,就如同船板腐朽、漏水,这是不行的。”

“可这艘船要往如何航行,才能避开险滩暗礁,平安抵达目的地,靠的是船老大指挥,船老大等于将领。”

“但船老大的命令,得由船员执行,要么操帆,要么划桨,要么操舵,而这些船员的技艺娴熟与否,决定了船只灵活与否。”

武祥很快就明白李笠的比喻了。

把徐州军府比作一艘船,普通营兵就是组成船身的一块块木板,而负责练兵、带兵的‘队将’们,就是船员。

这些人被李笠称为“军士”,都是李笠的部曲,以精锐老兵的身份参与徐州军的组建和操练。

军士一词,古来有之,不过是统称,李笠将其作为实际职务的名称。

军士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将,是身份特别的兵,作为徐州军中最基层的管理者,把兵卒们组织起来,形成战斗力。

日常操练、起居,战时行军、布阵、打仗,这些军士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同人的骨架一般。

皇帝许李笠在徐州“便宜行事”,加上徐州军府为草创,所以李笠可以实行自己认为合适的制度。

其中,就有不同于其他官军的管理方式:各级军士负责对兵卒进行管理,军府诸将无权插手。

即便兵卒违反军纪,执行军法的也是各级军士。

这些军士作为李笠的部曲,自己独立构成一套完整的上下级体系,按照“以老带新”的建军方略管兵。

军士们牢牢管着兵卒,将领下达的命令,须由军士安排兵卒执行,把兵卒和各级将领隔开。

军府诸将无权处置军士,即便军士犯了军法,也得李笠的部曲督、部曲将来对军士们进行处罚。

由此,李笠借助“军士团队”,对徐州军的每一个兵卒进行直接管理,而徐州军府各级将领的职责,就是战时指挥打仗以及进行各部之间的协调。

若李笠离任,会带走所有的军士,徐州军的骨架瞬间抽空,一如船没了船员。

但别人也说不得什么。

因为部曲就是将领的私产,跟着郎主走理所当然,且主官离任未带走军府营兵,此举无可指摘。

而李笠依靠这支‘军士团队’,随时可以招募新兵,按照已经成熟的练兵、建军制度,短时间内重建一支有基本战斗力的军队。

李笠早已有应对之策,所以处变不惊:“练兵,就是造船;打仗,就是在驾船搏击风浪。”

“战斗会有伤亡,需要补充新兵,这就是在补船,所以我的船员一直在锻炼,至于船的归属,其实无所谓。”

“强军难练,一如造好船费劲,但更难练的是船员技艺,我们现在借着朝廷的板材造船、驾船、补船,多好的机会,怎么能说我们大亏特亏?”

“明明是超值嘛!”

“朝廷拉拢士族、豪族,是为了让其控制的武装力量,能够为朝廷所用,而对于我来说,我只需要锻炼自己的军士团队。”

“这样的军士团队,还不止一个,所以我的军队,有断臂再生的能力,不怕打大规模消耗战,况且...”

李笠声音变小:“紧要关头,不是还有火炮么,我们还会怕谁?”

这话说得有道理,武祥忽然觉得,李笠没参加“公款吃喝”其实也没什么,若去了纯属浪费时间。

号角声起,引得李笠和武祥看向场内,只见一群骑兵列队完毕,开始加速,向着同样列队完毕的兵卒们接近。

然后冲锋。

步兵训练科目——抗骑兵冲击,正式开始,兵卒们列队站着,任由骑兵从自己身边冲过。

李笠不允许自己的军中,有会被骑兵冲锋吓得站都站不稳的步兵。

但人的本能,会对迎面冲来的物体产生恐惧,下意识要躲避。

为了克服这种本能,就只能靠练,不断地练,人渐渐就麻木了。

“我们的军队,一定会是最强的。”李笠如是说,武祥点点头。

他对李笠常说的话印象深刻。

你手里有粮食,有土地,而我手里有强军。

好,现在开战,那么,谁手里有粮食、土地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