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十六章 不是吧!

乱世栋梁 第十六章 不是吧!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十六章 不是吧!

午后,寒山南城,热闹的东市一隅,一个小店后院,寻常民女打扮的段玉英,正在灶台边忙碌着。

她头扎布巾,身着布衣、布裙,挽着袖子,忙得额头渗出汗珠。

脸蛋红扑扑的,面颊泛起迷人的红润,让本就出众的容貌显得更加娇艳欲滴。

类似打扮的李平安、李安宁,作为帮手,给“段姨”帮忙,一起熬麦芽糖。

麦芽糖是常见糖类,段玉英从小就常吃,但她并不知道这麦芽糖是如何制作的,直到不久前,才学会其制作方法。

李平安、李安宁也是如此,自从阿耶弄了个店面,带着她们卖糖棒,她们才第一次知道,原来制作麦芽糖是如此辛苦,如此好玩。

麦芽糖的制作过程不算复杂,首先是育芽:选粒大饱满的麦子,洗净,放在木桶或水缸里,用水浸泡一昼夜。

时间到,将麦子捞起来,放在箩筐中,每日浇水三次,确保麦粒湿润,持续三到四日,麦子便会发芽至二寸左右。

然后将其切碎,越碎越好。

其次是蒸煮:将稻米或糯米洗净,在水中浸泡二到三个时辰,待吸水膨胀后,捞起沥干。

置于蒸笼内,以水蒸至米无硬心时,取出铺摊于竹席上,晾凉至温热。

第三为发酵:将晾凉的米,拌入已切碎的麦芽,发酵三个时辰左右,再装入布袋内,扎牢袋口。

第四,榨汁:将袋子放到压榨工具里榨(挤压),便能榨出一些汁液。

第五,熬糖:将榨出来的汁以容器(譬如铁锅)装好,再用大火熬,目的是熬出多余的水分,并不停地搅拌,以免熬胡。

于是,黏黏的、黄色麦芽糖就这么熬制出来了。

现在,段玉英和两个小帮手就在熬糖,既要不停地搅拌,还要注意火候,并保证灶里的火不断,三人忙得不可开交。

熬糖熬出经验的段玉英,见火候到了,赶紧喊一声“行了”,便将铁锅提起,放到一旁。

旁边,围观多时的李安云、李旿兄妹,见着香喷喷的糖熬好了,靠上来。

但糖又冒着热气,必然烫嘴,所以急得不行,想吃又不敢伸手。

跟在身后的两名侍女,紧张的看着二位,生怕两个馋虫伸手去摸热乎乎的糖,以至于手被烫。

李平安熟练地拿来两根筷子,各自搅了一小坨糖,交给妹妹和弟弟。

两个小家伙高兴得眼睛眯成一条线,转到旁边,一边吹糖棒,一边舔。

李安宁则帮助段玉英,把熬好的糖舀到罐子,然后提到前面。

前面就是小店店面,此时,穿着一身补丁衣裤的李昉,坐在角落的胡床上,背对墙角却没挨着,手搭在膝盖上,仰着头,张着嘴,呼呼大睡。

正忙着制作“糖画”的李笠,此时也身着布衣,一副平民模样,操作台边放着蜂窝煤炉,做加热麦芽糖用。

见女儿把熬好的糖提来,李笠接过,放好,又用汗巾帮女儿擦擦额头,笑道:“安宁真能干。”

得了阿耶夸奖的李安宁很高兴,不过想起正在打盹的弟弟,眉头一皱,小声的说:“阿耶,弟弟在偷懒!”

“他不是偷懒,因为没客人,所以阿耶让他打个盹...去,到后面,跟你段姨说一声,糖够了,让大伙休息一下。”

“嗯!”

李安宁转到后面去了,李笠见儿子还在睡,笑了笑,继续画糖画。

然而他手艺一般,而麦芽糖的“热加工性”不比后世做糖画用糖,所以制作的糖画更像是棒棒糖。

李笠瞥见儿子居然是以坐姿入睡,不由得佩服:果然是我的儿子,与众不同啊!

年近八岁的李昉,如今扮做伙计(店小二),和阿耶“经营”一家小店,卖糖(麦芽糖),确切地说,是卖糖棒。

如同常见的家庭店那样,父母主事,儿女跑腿,跑腿的李昉从早忙到晚,累得不行,加上有午睡的习惯,所以午后生意稍微冷清时,就容易犯困。

特别困的时候,坐着都能睡着。

李昉这段时间一直很努力,今天上午也忙个不停,所以李笠决定让儿子休息一下。

正在忙碌间,街道上过来一对父子,其中的小家伙明显是被一根根糖棒吸引,拉着大人往这边过来。

虽然为了防蝇虫,制作好的糖棒都罩在纱布盖子里,却依旧逃不过小家伙那犀利的双眼。

眼见着客人就要上门,李笠喊了一声:“大郎!起来干活了!”

正在打盹的李昉猛地一抖,立刻醒来,这段时间他已经习惯了如此“工作方式”,所以很快回过神,揉揉眼睛,快步上前:

“本店有大中小号糖棒,请问要哪种?”

来人之中的成年人问儿子:“大郎,你要哪...”

说话声戛然而止,拉着儿子小手的颜之推,双目圆瞪,看着眼前正在卖糖棒的李笠,及其世子李昉,心都要从胸膛里跳出来。

不是吧,不是吧!

彭城公父子在此卖糖棒!为何彭城公父子会在此卖糖棒?

我为何要带着儿子走这条街啊!!!

颜之推心中悲愤的呐喊着,李笠见是自己州廨佐官来了,心中无奈,却也只能继续演戏:“客人要哪种糖?小号一文,中号二文...”

“我要那个!”

颜之推的儿子“小颜”,指着最大的糖棒,一脸激动的看着阿耶:“我就要这个!”

本来颜之推不打算给儿子吃那么多糖,免得儿子吃饭时食欲不振,可如今心神大乱,见着上司就在面前卖糖,只觉脑袋嗡嗡作响。

朝廷的脸面啊,今日可都丢尽了...

他心中大喊,浑浑噩噩拿出三文钱,交到彭城公世子手中,

浑浑噩噩接过大号糖棒,交给儿子。

浑浑噩噩要转身离去,却听彭城公世子说:“小店有座位,不如歇息歇息再走,小店还有凉饮,譬如凉虾,很好吃的...”

听得“店小二”这么说,“小颜”动了心:“阿耶,我们坐一坐嘛!”

颜之推心乱如麻,又不好拒绝,只能带着儿子进店、坐下,要了一碗凉虾。

见彭城公世子娴熟的舀了一碗凉虾端过来,颜之推都不知该怎么说话。

颜之推当然见过李昉,不过李昉毕竟年纪小,不太记得许多人,不知道眼前这位认得他。

所以并未意识到自己和阿耶的身份已经被识破。

见自己成功“推销”出一份凉虾,心中欢呼不已。

这段时间,阿耶带着他和姊姊、弟弟妹妹一起开店,李昉真是过足了瘾,不过累真是累。

又有客人来买糖棒,李笠父子忙碌起来,颜之推如同朽木般坐着,后背发凉,但“小颜”倒是兴致勃勃,吃着糖棒,喝着凉虾。

也不知过了多久,李笠这边闲了下来,颜之推纠结再三,还是下了决心。

让儿子好好坐着,他起身转到李笠身边,低声劝:“使君为何如此?一旦被人撞见,这可...”

“放心,我自有分寸。”李笠笑道,不以为意。

“可是,使君即便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为世子着想啊...”

颜之推不知该怎么劝,但不劝又不行,只能以世子为由头来劝,希望李笠为世子着想,不要行如此荒唐之事。

“你的忧虑,我知道,只是...”李笠看着颜之推,认真的说:“不如此,他就不知民间疾苦,不知百姓生活不易。”

颜之推闻言一愣,很快,心中似乎有什么东西被触动,一时间百感交集。

是呀,百姓生活不易,可满朝文武,又有多少人,把百姓放在心上?

他想说什么,却不知该怎么说出口,只能回答:“既然使君也有所安排,属下...属下知道了。”

颜之推缓缓走回座位,却见儿子和“伙计”在交谈。

“粮食可不能浪费呀,种出来不容易的,粒粒皆辛苦。”李昉如是说,见小客人剩下些许凉虾不吃,他觉得不对。

“你是肚子不舒服么?如果是肚子不舒服,那就不要勉强了,如果肚子没事,我觉得还是不要浪费。”

颜之推静静看着,他平日教导儿子尽可能要珍惜粮食。

却见儿子迟疑了一下,端起碗,把剩下一丁点凉虾喝完。

“做得对。”颜之推坐下,小小夸奖了一下儿子,见彭城公世子收拾碗筷,忽然心中一动,问:“你们开店,打算开多久。”

“不久,差不多要搬走了。”

李昉回答,这段时间接触的人多了,说话都像个小大人,他知道这店不会开太久,所以如实相告。

颜之推又问:“那么,这‘粒粒皆辛苦’,你是从哪里听来的?”

“我阿耶教的,是一首诗。”李昕回答,满是自豪。

“诗?”颜之推来了兴致,见李笠正忙着做糖棒,便问:“你还记得这首诗怎么念么?”

李昉点点头,念起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颜之推听完,愣住,心中某些地方,又被触动。

他喃喃着诗句,下意识问:“好诗,诗的名字?”

李昉回答:“悯农。”

“悯农...悯农....”颜之推反复念叨着这两个字,看看一身补丁布衣的彭城公世子,又看看正忙着做糖棒的彭城公。

有传言,李笠并不是粗鄙武夫,其文采,其实很不得了,因为有几段诗句,从其口中而出。

但李笠本人一直否认这点。

这个传言,颜之推半信半疑,之所以“半信”,是因为那句“更吹落,星如雨。”

现在,他确定了一件事。

且不说彭城公文采到底如何,但肯定知道农夫劳作辛苦,乃至明白百姓疾苦,这是肯定的。

而且不忘教导儿女,果然是个奇人,与众不同的奇人。

颜之推如是想,感慨不已,对李笠的看法,由佩服,更上一层。

但很快回过神,赶紧带着儿子离开。

此时已是下午,李笠见时间差不多了,便和儿女们一起收摊、关门。

忙了一圈,转到后院,见略有疲惫的段玉英正在收拾灶台,李笠笑道:“辛苦了,让你陪着我们,在这里受累。”

“哪的话...”段玉英笑道,这阵子虽然累,但也让她体验了不一样的生活。

恍惚间,她仿佛和李笠成为一对开着小店的夫妇,带着儿女,一家人辛勤劳作,虽然辛苦,却其乐融融。

若就这样,和李笠长相守,多好?

‘闲杂人等’已经离开,李笠从后面搂着段玉英,低声问:“如何,还累不累?”

话里有话,段玉英的呼吸猛然急促起来,心如鹿撞,身体发软。

前两天,李笠就在这里把她给办了。

当时外面可是还有许多人,所以动静必须小,又不能停,且没有躺的地方。

极度的压抑,极度的刺激,获得的是极度的愉悦,让她又惊又怕的同时,欲罢不能,直到精疲力尽。

想着即将再来一次,段玉英只觉全身发热,心中期盼不已。

李笠却不急,手不老实,嘴上却问:“说啊,糖分几类,你可知道?”

段玉英已经快无法保持冷静,双眼迷离:“妾、妾不知道...”

“一定要知道哟,还得明白分辨方法...”李笠轻声说着,思绪却忽然飞到建康。

“如果不弄清楚,可是要出人命的...全家死光的那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