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三十六章 选择(再续)

乱世栋梁 第三十六章 选择(再续)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三十六章 选择(再续)

府邸箭堂,此时暂做演武场,李笠站在兵器架前,看着五花八门的长柄兵器,听军士讲解兵器使用心得。

兵器分两类,一种是长柄刀、斧,一种是镋、钗(叉),长度都在一丈左右。

这些都是用于作战的杀人兵器,不是装样子的仪仗兵器,所以必须要有实战价值。

然后根据实战表现进行选择,看哪些兵器能制式化。

但到底有没有实战价值,得经历实战才能确定,现在,几名军士就在逐一讲解这些兵器在实战中的优缺点。

长柄刀,有自古便有的斩马刀,也有新式的偃月刀、形如棹(船桨)的棹刀,以及棹刀演变出来的三尖两刃刀。

将士们的使用心得,以及这些实战武器的作战表现,已经形成了报告。

简而言之,骑兵用长柄刀较为合适,步兵用长柄刀格斗,还不如用短矛。

原因有几个,其一是速度。

用长柄刀格斗时,化解对方攻势、砍乱对方节奏后,需要步伐配合,贴近或对方者左右移动,以实现下一步的进攻。

这对于步兵来说,要求高(手脚协同),对体力消耗也大。

但对于有马代步的骑兵来说,不是问题。

而且战场之上,结阵作战时,哪来的左右空间给长柄刀兵摆动?

若是混战,长柄刀抡起来容易误伤同袍,不如用矛,或者刀盾。

若说破重甲,长柄刀破甲能力不如长柄斧,所以,以目前“实战数据”而言,长柄刀如要装备军中,配给骑兵比较合适。

李笠对此有疑问:“长柄刀阵战破甲不如长柄斧?长柄斧刺击不行吧?”

“君侯,斧矛就没这缺点了。”一名军士回答,将兵器架上的斧矛拿下来。

“斧矛,就是在长柄斧顶端装矛头,所以它也能如矛一般前刺,如此,阵战时斧矛用起来,反倒比偃月刀等长柄刀趁手。”

“那么砍马呢?”李笠拿起一杆棹刀,舞了一下:“就当斩马刀那样用,列阵劈砍,人马俱碎。”

“君侯,步、骑混战时,斧矛更好用,不需要劈砍,只需用斧刃下端来钩,钩骑兵,把他钩下来,再劈,完事。”

“这样啊...”李笠沉吟着,他还想着“复刻”大名鼎鼎的陌刀,以陌刀阵对抗骑兵或者重装步兵。

陌刀的形制是什么,因为没有出土实物,所以无人知晓,但可以确定是长柄刀,甚至双开刃。

既然将士们觉得步战时,斧矛比长柄刀好用,那么他就听大伙的意见,适当增加斧矛兵在步阵中的比例,承担对付重甲兵的职责。

不过有将士经过摸索,认为斧矛在长矛掩护下,可以在敌我双方长矛阵对捅时,施展正面破阵战术。

就是直接劈砍,前出、劈翻当面长矛兵(在己方长矛兵掩护下)。

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没劈中人,可以用斧刃钩对方的腿,将其勾倒。

亦或是以矛头突刺,刺对方,以达到扰乱阵型的目的。

而斧矛的最大优势就是劈砍,奋力一劈,就能把身着重甲的长矛兵劈翻,这种强大的破甲能力,对于正面突破敌军长矛阵是很有帮助的。

根据之前小规模作战的表现来看,这战术还是有可行性的,不过需要进一步摸索。

至于镋和钗(叉),比较适合小队在破碎地形作战,譬如以鸳鸯阵在丘陵、水网地区作战。

镋和钗,形状类似,基本上都是“山”字形,有格、架对方兵器、并且抵住敌人躯干的能力。

但是,用在大战阵上时,这种兵器就是鸡肋,长不及长矛、步槊,破甲威力一般,不如长柄斧、长柄刀。

李笠仔细听了汇报,很满意,将兵器放好,最后拿起一杆三尖两刃刀,舞起来。

三尖两刃刀在后世颇为有名,因为这是二郎神杨戬的兵器,可实战时,三尖两刃刀的表现并不出众。

军中长兵,最实用的还是矛,耗铁量少,制作成本低,上手难度低,对于力量的要求也低

价格便宜又好用,可谓“入门级兵器”。

即便是杂兵,用长矛当武器,也能在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

而长柄刀、长柄斧,属于“进阶级兵器”,对于使用者的力量、身体素质有较高要求,不适合杂兵使用。

至于“凤翅镏金镋”,以及三尖两刃刀,恐怕就是存在于神话传说以及演义故事里的神兵利器了。

李笠看着眼前造型各异的长柄兵器,渐渐收起“装备徐州军特色武器”的心思。

打仗就是杀人,如何高效率杀人,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长兵矛槊,短兵为刀以及破甲用的锤、锏,远程兵器是弓、弩。

其他“特色兵器”,因为各种局限,入不了“阵容”。

徐州军不需要什么“特色兵器”来彰显自己的不同,不过这仅限于冷兵器。

至于同样颇具特色的布面甲、漏斗盔,实战证明确实防御力高,那就可以大规模装备。

李笠想着自己麾下兵马,一天比一天壮大,心中百味杂陈:一天天壮大,然后呢?

若只是镇守边疆,当前徐州军的实力就足够了。

若说北伐、统一天下,实力还不够,但是,北伐一词,在这个时代是很敏感的。

自东晋以来,北伐渐渐成了权臣刷声望、功绩的行为,而率军北伐的权臣,首要目标不在收复中原,而是集权。

于是,即便历代朝廷派兵北伐,也对北伐主帅人选多有考虑,若非宗室,就必须是皇帝极其信赖之人。

往后,梁国真要有北伐,恐怕主帅也轮不到李笠来做,因为这是一个政治问题,不是看谁最能打,而是看谁最忠诚、可靠。

考虑到梁国历次宗室挂帅的北伐,结局都不是很妙,李笠觉得,自己辛辛苦苦练强军,真是吃力不讨好。

而作为外姓寒人武将,毫无根基的他,凭借军功做到徐州牧这个位置,已经到了实职官位的极限。

在地方,州牧官位已经到顶,但又不能入中枢,成为宰辅。

因为按照当前的政治游戏规则,出身卑微、以武功晋升的他,不配入中枢。

了不起,如上一个飞黄腾达的鱼梁吏、晋时名臣陶侃那样,一辈子待在地方。

众人散去,李笠独自站在堂中,看着兵器架上的兵器,喃喃:“凭什么?”

他不认同当前的政治游戏规矩,已经做出了选择,要助鄱阳王一臂之力,

所以,一份大礼已经送出去了。

鄱阳王是忠臣?是奸臣?无所谓。

他的所作所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行。

他不需要任何人的可怜,不需要任何人的施舍,自己的路,要自己走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