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五十五章 交锋

乱世栋梁 第五十五章 交锋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五十五章 交锋

破晓,号角声如潮,梁、齐两军经过一昼夜的相互袭扰、对峙、试探,现在正式交锋。

两军步阵开始对“挤”,列阵的长矛兵接近后互捅,刀盾兵不断试探着在长矛丛林中接近对方。

而两翼骑兵则开始相互追逐、驱散对手。

梁军中军附近,一处小土丘上,梁军主帅王僧辩用千里镜看着前方敌情,不发一言。

年少时,他以为打仗很简单。

两军排开阵势,但听鼓声一响,一员猛将率领精锐骑兵撞入敌阵,将其撕开一道口子,其他将士们便呼啦啦向前冲,白刃战之后,胜负很快就分出来。

这中想法也不能说错,确实骑兵一旦破阵,对方就完了。

但更多的时候,战斗耗时不断,尤其参战兵力过万人的交锋,仗打起来很费时间。

两军对决,并不是一上来就把所有兵力压上,合格的主帅,要把兵力分批次投入作战。

因为兵卒的体力是有限的,所以需要轮替作战,一场仗打上一天,是很常见的事情。

若双方实力接近,相互找不到什么破绽,战斗能连续打上几天,夜幕降临时各自收兵,依托阵后的辎重营休息,来日再战。

亦或是重新变成长期对峙。

王僧辩不介意对峙,可对方拖不起,因为周军也在进攻,所以积极求战。

考虑到对方骑兵众多,一旦变成长期对峙,恐怕防不住齐军骑兵对后方的袭扰,所以王僧辩也愿意决战,尽快分出胜负。

但这种事急不来,仗得打上大半天,一般要到下午,等得双方兵卒体力消耗大半,开始露出破绽时,谁的破绽越少,或者能抓住对方的破绽,谁就能赢。

这是交战双方兵力、实力接近的情况下,常见的交战过程。

前方旌旗如林,杀声震天,掺杂着鼓点声、号角声,两翼尘土大作,骑兵们也在相互交锋。

相互绕到对方大阵侧翼或者后面,看看能否发现破绽。

一片喧嚣中,王僧辩看向东面龟背山,他的女婿杜龛现在守着那里,并将观察到的战场情况,用各种旗号传到中军。

因为距离有些远,所以中军这边得用千里镜,才能看清龟背山上发来的“旗语”。

齐军一直进攻龟背山,所以昨日一整天,龟背山是战斗最为激烈的地方。

他再看向西面,那里是左翼,为豫州军坚守,豫州刺史陈霸先为久经沙场的宿将,麾下将士骁勇善战,当能确保左翼无忧。

再看身后,为己方辎重营,也是临时营栅,若今日决不出胜负,双方鸣金收兵,要在各自营栅过一夜,来日再战。

可一旦夜战不止,那就得看谁先熬不下去。

忽然,有一股齐军骑兵靠近右翼后侧,数量众多,梁军骑兵拦截不住。

但敌骑只是略微接近,便擦边而过,因为那里已经打下一排排木桩,以其为“骨”布设了数道铁丝网,护住了军阵侧翼。

铁丝网很坚韧,只要打好间隔木桩,甚至以扒钉钉在地上,就能构成有效的屏障,等于是铁制绊马索加上拒马,有双重功效。

拉上几道铁丝网,即便是具装甲骑强行冲撞,也不可能冲破。

而且铁丝网上带着密密麻麻的铁刺,步兵徒步突破,也很容易被挂住、缠住,动弹不得。

这可都是做过“实验”的,所以王僧辩对铁丝网有充分的信心。

再说了,徐州军就是靠铁丝网在旷野里和齐军骑兵对抗并获胜,铁丝网是经过实战检验过的好东西。

有铁丝网护住侧翼,步阵就不用为了提防来回转圈的敌骑,而不停的分兵变阵。

两军交战之后,只要把后撤的弓弩手分到侧翼的铁丝网后防御,就能有效击退敌军冲击,让对方无法破坏铁丝网。

王僧辩把注意力转到正面,看着对面似乎无边无际的敌军大阵,又看看东升的旭日,依旧默不作声。

烈日当空,两军激战正酣,梁军大阵左翼,豫州刺史陈霸先正在调兵遣将,在稳住战线的同时,以持续的进攻,迫使对面敌阵出现破绽,然后便可率先打开局面。

背着小旗的传令兵来来往往,随军出征的陈昌见了,觉得头疼:指挥上万兵力的军队,果然很麻烦。

他是陈霸先的儿子,听父亲说过,兵力过万,无边无际。

现在身处军阵之中,举目望去到处都是人,所以陈昌实在想不出,作为主将,要如何把这么多人指挥得如臂使指。

陈霸先讲解着:“带兵打仗,就是安排人做事,这得靠多历练,就像射箭,练多了,自然就熟悉了。”

“打仗如做事,用兵就是用将,而用将,就是用人。”

“用人,得识人,还得会与人打交道,这些,光说没有用,还是得靠多历练。”

前方杀声震天,陈霸先却在指挥作战的同时,教儿子如何用人,可谓用心良苦。

他有很多儿子,但都已夭折,只剩下陈昌这根独苗。

陈昌才二十出头,尚需历练,所以陈霸先为此费了不少心思,但儿子成不成才,也得靠自己。

他教再多,若儿子学不进去,也没用。

陈昌见己方军队分成许多批,不断轮换上前、后撤,但也有部分军队一直在后休息,不知所为何故。

陈霸先解释:“兵卒的体力是有限的,列阵和敌兵交战一段时间后,体力下降很快,所以若战事胶着,就必须及时轮换,让兵卒们能够轮流休息、恢复体力。”

“但是如何轮替有讲究,要提防对方趁机猛攻,亦或是因为轮替,未能抓住对方破绽,错失战机。”

“至于有的人一直在休息,那是要在紧急关头堵军阵缺口用的,以及到了下午、傍晚,双方兵卒大多精疲力尽之后,决胜之用。”

陈昌看看天,见此时还是中午,只觉难以置信:打仗能打这么久的?

陈霸先看出了儿子的疑惑,他年少时,也以为打仗就是一两个时辰的事。

这倒也没错,千百人规模的战斗,很快就能分出胜负,然而交战双方投入数万人的战斗,经常要打上一天。

对方若实力相近、又没有什么破绽被对方抓住,或者抓住对方的破绽,甚至还要打上几天。

期间,可能都不能吃上像样的饭菜,没法好好睡觉,对方也是如此。

双方都在熬,熬到对手顶不住,己方抓住机会就能决胜。

所以,军中精锐必须膀大腰圆,有肚腩,这样才熬得住,有时候一场大战打下来,人轻个几斤是很正常的。

若碰到难缠的对手,连续作战数月,吃不好睡不好,人瘦一大圈,也不奇怪。

陈霸先年轻时地位卑微,是任人驱使的小吏,受尽人间冷暖,吃尽苦头,历经不少磨难才有今天的成就,但儿子却不同。

陈昌出生之后,家中生活颇为宽松,没有经历过苦日子。

所以,有时陈霸先说的经验教训,儿子不能理解,甚至觉得匪夷所思。

譬如,儿子总以为别人对自己客客气气就是应该的,所以为人处世有些“愣”。

鼓声大作,前方厮杀声愈发喧嚣,陈霸先仔细看了看,没见前方督将挥舞旗号告急,便把注意力转回儿子。

见儿子在看阵外那些游荡的敌骑,他问:“你看得出,他们想干什么?”

“他们,在...在撩拨我军骑兵出击?”陈昌有些不确定的说,陈霸先点点头:“对,他们想仗着马多,消耗我军骑兵马力。”

陈昌有些不信,不过父亲打了几十年的仗,想来不会判断错。

“道理,和消耗兵卒的力气也是一样的。”陈霸先语气平静,但心中不平静,他隐约觉得,己方的作战节奏开始乱了。

这不是个好兆头。

他用千里镜仔细观察过中军和右翼军阵的旗号变换,也仔细听了鼓声、号角声,发现友军各批次军队调动的次数渐渐频繁,且命令变换也较多。

作战节奏加快,而且是被动加快,那么接下来,就会乱。

王僧辩是沙场宿将,麾下将领也都是久经战阵,所以不至于指挥失灵。

唯一的可能,就是齐军把进攻重点放在己方的中军和右翼,持续不断的进攻和各种袭扰,让北荆州军觉得吃力了。

现在还是中午,这么耗下去,到了傍晚,恐怕北荆州军将士们会很疲劳。

这是陈霸先的判断,虽然没有证据,但他根据多年征战的经验,做出了初步判断。

他立刻下令本阵将士加强攻势,挤压齐军右翼,缓解己方右翼和中军的负担,而不是等中军下令,他这边才有动作。

虽然北荆州军的将士,对出身岭表的兵卒多有嘲讽,陈霸先对此也很不爽,但紧要关头孰轻孰重,他还是分得清的。

陈昌却看不出个所以然来,见两军对阵打了半天,步阵还是“挤来挤去”,骑兵则不断相互追逐、游荡,搞不好今天都分不出胜负,只觉无趣得很。

在他印象里,打仗应该是这样:一员猛将率领精锐骑兵撞入敌阵、势不可挡,导致敌阵很快溃散,于是己方将士掩杀过去,战斗一个时辰内就结束。

正琢磨间,见父亲用千里镜看着东面(梁军大阵右翼),一动不动,面色凝重,他也拿起千里镜,看过去。

却见东面尘土大作,似乎有不少敌军骑兵绕过龟背山,要对己方右翼的侧面有所动作。

陈昌觉得纳闷:都试探了一个上午了,你们还能干什么?那里,可有许多道铁丝网护着,你们冲不动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